来自网友的视频。很有意思。但是很遗憾,字幕翻译得有些偏差。

来自网友的视频。很有意思。但是很遗憾,字幕翻译得有些偏差。 不是“愚蠢的乌克兰军队”,而是“破烂不堪的乌克兰军队”: “看看那些攒起来的混蛋要和俄罗斯打仗!所以那是,千疮百孔的乌克兰军队…” 记者:那您呢? “您啥您?!我也许会效忠苏联!” 记者:这个强国久已不存在了。 “那是对您来说不存在了,对我来说存在!而对我来说没有个乌克兰强国。那都是美国宣传吹出来的肥皂泡……”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我也觉得很有意思##韩素希回应与柳俊烈恋情传闻# 15日,韩素希回应与柳俊烈恋情传闻:“说明一下现在的情况,我既不喜欢

#韩素希 我也觉得很有意思##韩素希回应与柳俊烈恋情传闻# 15日,韩素希回应与柳俊烈恋情传闻:“说明一下现在的情况,我既不喜欢有对象的人,也不会对名为朋友的人给予余地或产生关心或赋予关系,也不会阻碍别人的恋爱,虽然喜欢《换乘恋爱》节目,但在我的人生中并不存在,我也觉得很有意思呢。” #韩素希 我不喜欢有对象的人# via 新浪娱乐的微博

封面图片

上海这次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所有官方慈善组织完全失踪,什么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没有一个露面的,跟不存在一样。

上海这次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所有官方慈善组织完全失踪,什么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没有一个露面的,跟不存在一样。 本来企业和民间的捐助物资应该是由他们在民政部门指导下统一接收统一发放的,这一次,完全不存在了,民政不出头,官方慈善组织不出面,不知道是谁在协调管理捐助接收和物资分配。 整个保供工作中,既看不到公益组织,也看不到党团组织,志愿者都归居委,保供全靠商业企业。 真的很上海了。 【网评】 看不到公益组织,是为什么 【网评】/@i丁平君:这次上海的寂静和喧闹都叫人费解。除了自媒体发声和个人求助,几乎看不到有正规媒体的深度报道,听不到有官员站出来安抚民心,解决问题,也看不到慈善组织出来救援的身影,随着封城令一下就集体消声了。整个城市施了魔法一样,瞬间失去正常机能

封面图片

a16z发布了他们最新调查的前100个生成式AI应用,这次会包括移动应用,里面有些数据分析很有意思

a16z发布了他们最新调查的前100个生成式AI应用,这次会包括移动应用,里面有些数据分析很有意思 下面是一些报告中的要点: ChatGPT每月接近20亿次网络访问量,大约是榜单上第二名公司Bard(现在是Gemini)的五倍。 在所谓的新来者中,排名最高的包括AI研究副驾驶Liner;Anthropic的通用助手Claude;以及三个未经审查的AI伴侣应用程序:JanitorAI、Spicychat和CrushOn。 有五家人工智能公司真正实现了“跨界”,旗下的网络产品和移动应用都进入了前50名单:ChatGPT、Character AI、聊天机器人聚合平台Poe,以及图像编辑器Photoroom和Pixelcut。 ChatGPT的规模大约是第二和三名选手微软Edge和Photomath的2.5倍 截至2024年1月,有九个人工智能产品或社区在邀请流量排名前100的Discord服务器中,其中Midjourney位居榜首。 该列表中的第二个显著新类别是生产力。AI原生平台可以提升人们与软件的互动,使他们能够委派琐碎的任务并减少在行政开销上花费的时间。生产力类别包括排名中的七家公司:Liner、Eightify、Phind、MaxAI、Blackbox AI、Otter ai和ChatPDF。 对于那些有移动应用的伴侣产品来说,用户参与度异常高。在这个类别中最成功的产品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核心部分,变得和给朋友发短信一样普遍(甚至更普遍!)。这玩意是真赚钱啊。 根据SensorTower的数据,Character AI每个用户平均每月有298个会话,而Poly AI平均有74个会话。 AI在移动应用和Web上的使用类别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来说,Web产品支持更复杂、多步骤的工作流程,涉及内容生成和编辑。这些产品包括AI语音工具包ElevenLabs、AI艺术生成器Leonardo和AI演示文稿生成器Gamma,它们在基于Web的AI产品中排名前20位。 应用列表中有七个专用的头像产品;大多数人手机上保存的许多自拍照作为可随时使用的训练数据。 此外,排名前三的应用Facemoji(第9名)、Bobble(第31名)和Genie(第37名)是专为移动设备设计的键盘应用,可以帮助用户发送带有AI辅助的文本。

封面图片

历史这么有意思描述:历史的英文是“history”,拆分开来看就是“Hi,Story”。用故事解说历史,一览5000年中华文明的

历史这么有意思 描述:历史的英文是“history”,拆分开来看就是“Hi,Story”。用故事解说历史,一览5000年中华文明的喜怒与哀乐。如何讲好故事?如何再现历史? 人物 找到那些凭借一己之力震撼后世的人物,作为主角,我们之所以能被历史打动,首先是被他们打动; 情节 挖掘各个人物背后的重大历史事件,从而梳理出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坐标和历史走向; 背景 历史中不存在偶然,每个人物、每次事件的出现,都是时代变迁的必然,从背景出发,深刻感受历史的内在关联。而当你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时,你早已轻松把握历史大格局 链接:https://www.aliyundrive.com/s/B99pJCfNEyw 大小:4.85M 标签:#历史 #中华文明 #时代变迁 来自:雷锋 版权:版权反馈/DMCA 频道:@shareAliyun 群组:@aliyundriveShare 投稿:@aliyun_share_bot

封面图片

密码的安全性 在谈到密码管理器的时候,肯定会引发的疑问就是:在线密码管理器可以很方便在不同设备之间同步,但是,您把一大堆复杂的密

密码的安全性 在谈到密码管理器的时候,肯定会引发的疑问就是:在线密码管理器可以很方便在不同设备之间同步,但是,您把一大堆复杂的密码保存在同一个地方,这真的安全吗?单点故障可是一点都不好玩哦。当它在云服务中的时候,一旦服务器被入侵,您就会失去一切。 想象一下这种情况:不怀好意的人已经获得了您的密码管理器的访问权。他开始复制数据,试图登录 …… 然后,这个该死的家伙发现,这个密码不起作用,又拿了一个,同样不成功,第三个?又是错误! 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 密码不完整。您只需要在心里保留一个秘密部分(只储存在您的脑子里),把这个部分放在密码管理器生成的任何密码的开头或结尾。就行了。这个“秘密部分”对您来说足够好记,而攻击者完全不知道那是什么。 当然,肯定还有其他方法 …… 发挥您的创意哦,一些非常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大幅提高安全性。 #tips #Security

封面图片

我是土生土长的江苏学生,身边江苏同学的学历样本覆盖从211到985院校。很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同龄人的人生轨迹几乎完全类似,简而言

我是土生土长的江苏学生,身边江苏同学的学历样本覆盖从211到985院校。很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同龄人的人生轨迹几乎完全类似,简而言之,江苏大部分学生的人生轨迹是被完全精心规划并选择的。 这些人生社会时钟安排包括但不限于就读于最好的小学,然后考入最好的初高中,一定要考入名校,选择方便报考公务员的热门专业,毕业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选择门当户对的好妻子/好丈夫,买下最好的学区房,接着继续执行独生子女政策,让孩子重复一遍自己的道路,周而复始永远循环。这种人生时钟安排几乎被每一个江苏家庭视为人生信仰,很多外省的朋友可以不认同这种单一价值观,甚至抨击和讽刺,但这在江苏客观存在。 即便高考失利的考生,也会在大学化身考研魔怔人,从大一开始将考研提上日程,努力考入985/211院校的研究生。对于江苏学生而言,从进入幼儿园那天起就开始接受人分三六九等的观念,学生成绩分三六九等,初高中分三六九等,大学也分三六九等,未来的人生也要分三六九等,住的楼盘还要分三六九等,而这一切和中高考分数排名密切相关。一次又一次的考试让学生和家长清楚成绩优异的学生有机会坐在排名靠前的考场,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会受到歧视,直到被淘汰。人生排名游戏贯彻一个人的生命始终,如果没有在江苏长大,很难理解这类社会氛围。 对于绝大多数江苏学生来说,985/211院校就是人生标杆和信仰,每个学生都会在一次又一次考试中寻找自己的人生定位,要考到什么层次的学校,要排在同龄人的前百分之多少,这几乎是刻在基因里的。因此江苏基础教育的极端内卷可以部分得到解释一方面是江苏本地认同,本地人只想在本地读大学,除了京沪深杭经济发达城市以外几乎不会考虑,很少会选择自己看不上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另一方面是每个人都对生活有一种几乎病态的社会时钟安排:人生的秩序是既定的,想过体面生活就通过考试和个人努力获得更好的成绩,以及由成绩演变而来的学校、工作、社会身份地位等等,一切都可以被量化计算。 在江苏,个体的唯一价值可能就是在于占据多少社会资源,以及在竞争中干掉了多少对手,还有在整个社会中所处的位置。每一个学生都会竭尽所能去实现既定的自己和家长认为最好的目标,但是资源是有限度的,一切都必须通过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因此,江苏学生天生具有一种竞争、攀比、对比意识,只有赢过别人才能更接近自己的目标,才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就是基础教育卷出天际的原因。 江苏的学生和家长,有一种特别隐秘的快乐来源:喜欢和同龄人进行人生进度比较。 比如,某一天你看到曾经的同班同学。如果你现在毕业两年内买下核心地段200平米的大平层,而他还在租房,你绝对会心情舒畅一整天,仿佛学生时代考了年级第一,站在山巅俯视众生,甚至连走路都是轻飘飘的。但是,如果你仅仅住着刚需房,同班同学反而开着奔驰s,住着300平米大别墅。如果你们的原生家庭类似,你至少会抑郁一周,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哪个人生环节和进度出错了,然后继续更加努力地赚钱。 这种隐秘的心态存在于绝大多数江苏学生和家长心中,甚至人生的快乐来源就是这些。这源于学生时代每周的考试成绩排名以及家长们乐此不疲的超前教育恨不得16岁上大学,22岁博士毕业,28岁当上教授。部分江苏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执念简直突破天际,仿佛平民阶层的孩子以后不成为处级干部、大学教授逆天改命属于人生失败,一定要把孩子所有的空余时间榨干,所有的潜力挖掘出来才满足。 仿佛不抢跑人生就会落后别人一大截,最好一代人干完三代人的事。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