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觉中国被指再现“碰瓷”式维权。据悉,知名摄影师戴建峰发文表示,收到了视觉中国打来的电话,称其侵权使用了他们173张照片,

今日,视觉中国被指再现“碰瓷”式维权。据悉,知名摄影师戴建峰发文表示,收到了视觉中国打来的电话,称其侵权使用了他们173张照片,还要赔偿他们8万多元,而涉事照片却是他自己拍摄的作品。企查查APP显示,视觉中国公司即视觉(中国)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当前共涉120余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的案件,绝大部分案件中该公司为原告。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视觉中国”告侵权告到原创作者,自己侵犯了自己作品的版权

“视觉中国”告侵权告到原创作者,自己侵犯了自己作品的版权 有科普收到来自视觉中国电话称其公众号侵权使用照片,需要赔偿8万多元。 经博主查看后发现,这些所谓的“侵权照片”竟然都是该博主自己拍摄的作品。 该博主称其从未和视觉中国有过任何合作,质问平台是从哪里非法获得了这些照片进行非法销售的,获得了多少非法收益?又拿照片去起诉了多少公司,获得了多少非法收益?

封面图片

摄影师使用自己拍摄的照片被视觉中国告侵权并索赔8万元

摄影师使用自己拍摄的照片被视觉中国告侵权并索赔8万元 建峰@Jeff的星空之旅 在朋友圈发文表示,自己今天收到了 @视觉中国 打来的电话,称公众号侵权使用了他们173张照片,还要赔偿他们8万多元,而这些所谓的“侵权照片”竟然是他自己拍摄的作品。戴建峰表示,想要@视觉中国 给个合理解释。 据了解,戴建峰(网名:Jeff的星空之旅),新华社签约摄影师、人民日报2020年度优秀自媒体合作伙伴,中国探险协会会员,微博知名科学科普博主,也是国际项目The World At Night成员,Astronomers Without Borders的国家协调员和国际暗夜协会(IDA)成员

封面图片

视觉中国不该成为众矢之的。

#大公司负面消息 视觉中国不该成为众矢之的。 最近视觉中国又上了热搜,又是被骂,我觉得是有点可惜的。(无利益相关) 1. 摄影师说了自己把作品卖给了Stocktrek,然后他又把作品发在了公主号上,这个行为本身就不合理; 2. 视觉中国与 Getty 应该是有合作协议的,Getty 和 shutter stock 一样被了,于是视觉中国拥有他们部分图片的销售权; 3. 原作说他和Getty 无关系,但他知不知道 Getty 与 stocktrek 直接有没有商业合同就不知道了; 4. 作品只要授权商业平台销售,有商业协议或者拿到了,作品就不再属于原作,原作只拥有署名权,但并不拥有经营权,因为他已经拿到钱了,而且也不能二次销售或未经允许发布。即便是自己的作品,也不可以 5. 这件事的误会可能在于,视觉中国与 Getty 以及 stocktrek 之间的商业合同问题,可能是误会,但也可能是摄影师不懂法律; 6.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是小明写了一本书,授权给张艺谋拍电影,张花了买了小明的版权,这时候小明又把书卖给了贾樟柯拍电影。小明说书是自己的,想卖谁卖谁。但如果你是张艺谋 你会愿意吗?贾樟柯也要拍桌子说你小明不厚道,一女嫁二夫; 7. 视觉中国是从 Getty 那里拿到了原作作品的销售权,至于 Getty 与stockterk 之间的商业合作,如果像原作说的那样的话,那视觉中国就是个冤大头; 8. 视觉中国的原罪是他太贵了,真的太贵了,一张照片要卖 500 块,还有更贵的,这对绝大多数媒体行业都难以承受。所以大家骂他,如果多骂骂能让价格降低的话,我也愿意骂。奈何人家图片全且质量好,还与大多数创作者建立了良性合作关系,所以大家一边骂一边用; 9. 但骂归骂,这都不应该为侵权和无知开脱,原作已经把自己作品卖出去了,至于能不能在国内公开使用,我觉得是不能的,理由在前面说过了,希望原作能公开他们的合同; 10. 版权,还是版权。版权意识在国内强调一百遍都不为过,这是一起版权纠纷,应该停留在版权问题上,让法律来解释,而不是占领道德高地骂万恶的资本。

封面图片

小红书再现涉嫌违法信息 法律专家:不能只是一删了之 应承担强制报告义务

小红书再现涉嫌违法信息 法律专家:不能只是一删了之 应承担强制报告义务 网传小红书群聊记录显示,2023年9月至11月,账号名为“清稚影记”的用户发送多张女童照片到一个群里,群成员围绕“白丝”“脚”“裸足”等话题展开群聊。此外,2024年2月、3月的群公告显示,群内打包售卖女童的写真照片和花絮视频,内容包括“下面是本周拼团,xx,舞蹈服白丝+裸足;裸足、泳装、花边袜白丝、舞蹈服,人均200”等等。“清稚影记”发布涉及女童影像出售的聊天记录。据了解,“清稚影记”是一位在上海从事儿童写真的摄影师,长期在小红书发帖接单。一些家长得知自己孩子的写真照片和拍摄花絮被非法售卖后,非常愤慨,并立即报警。随后,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陈某某(男,27岁)利用其开设的摄影服务公司为儿童摄影之便,在未经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将拍摄的照片贩卖牟利。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5月27日中午,“清稚影记”这个账号已无法查看。有家长告诉媒体,陈某某在微信上向家长道歉。近期,小红书连续曝出用户涉嫌违法行为的问题。就在一周前,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爆料称,小红书平台长期存在所谓送养孩子、领养孩子、贩卖出生证及上户口等违法行为,甚至有胎儿还在腹中,就已经在小红书上公开预订送养。这些所谓的送养,其实是明码标价的金钱交易。涉嫌贩卖婴儿的人以公开发帖、开设话题、评论等方式发布信息并讨价还价,有的人还在普法类文章的评论区发布违法“领养”信息。对此,小红书回应称,平台核查发现,部分笔记下方存在评论违规情况,已对相关评论做下架处置。不过,上官正义表示,自己照片公布出来的笔记确实被下架,但是没公布的相关笔记依然存在。“还需要平台自身的自查自纠,相信我都能发现,你们也可以,更不难;烦请小红书,认真点。”上官正义说。2013年成立的小红书是一款以用户分享生活方式为主的社交平台。在发展过程中,小红书曾出现各种问题,甚至一度遭到下架处理。《中国慈善家》记者调查发现,小红书平台目前仍存在泄露未成年人隐私,对相关用户和留言管理不到位的乱象。早在2021年,小红书就曾给用户推送含有大量明显暴露未成年人身体隐私部位的短视频,大量的用户在视频留言、弹幕,有的留言带有强烈的性暗示。随后,小红书因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被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罚款30万元。针对处罚,小红书回应称:该处罚系因未成年信息审核漏放问题,后续会持续提升对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持续提升平台治理能力。小红书在《儿童/青少年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中提出,没有专门面向儿童、青少年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因此在无法自动识别和判断所收集和处理的个人信息是否属于儿童及青少年个人信息时,将按照一般用户处理。根据上述规则,如果用户在使用社区、晒单及其他信息发布功能时主动提供儿童的个人信息,则视为用户已经同意平台收集和使用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记者以“交友”为词条在小红书上搜索发现,出现不少疑似未成年人照片,甚至还有一些“男男交友友”等信息。在小红书上搜索“交友”,出现大量疑似未成年人照片。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表示,贩卖婴儿或儿童写真是明显的违法行为,平台有主动发现的义务。如果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则涉嫌触犯《刑法》中的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现行《刑法》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或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等情形,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020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监察委员会、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明确,有关单位和个人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2021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强制报告制度上升为法律规定,自此强制报告不再只是相关单位和个人基于道德、正义感作出的自发选择,而是成为一项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此外,《电子商务法》在上述方面也对平台的责任作出明晰的规定。“平台发现违法信息后,不能简单地删除,而是应该履行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义务。”朱巍说,应该将强制报告义务扩大到互联网平台,并逐步完善互联网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温如军 中国慈善家杂志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