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武器产生的白炽火球持续时间比 TNT 爆炸的瞬间闪光要长 15 倍
这种武器产生的白炽火球持续时间比 TNT 爆炸的瞬间闪光要长 15 倍 一项上个月发表的研究显示,中国的研究人员成功在一次受控的野外测试中引爆了一种以氢为基础的爆炸装置,这种爆炸引发了毁灭性的化学链式反应,而且完全没有使用任何核材料。 这枚重 2 公斤(约 4.4 磅)的炸弹产生了超过 1000 摄氏度(1832 华氏度)的火球,并持续了两秒多这个时间比同等 TNT 炸药爆炸要长 15 倍,而且没有用到任何核材料。 这个装置是由中国船舶集团(CSSC)705 研究所研发的,这个研究所是水下武器系统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该设备采用了以镁为基础的固体氢储存材料。 这种材料是一种叫做氢化镁的银白色粉末,它能储存的氢气比高压气罐多得多。最初这种材料是为了把氢气带到没有电网的偏远地区,用于为燃料电池供电,提供清洁的电和热。 研究人员在一本中文核心期刊《弹箭与制导学报》上发表的同行评审论文中表示,当用常规炸药引爆时,氢化镁会发生快速的热分解,释放出氢气,而这些氢气随后点燃,形成持续的大火。 中船重工的研究员Wang Xuefeng领衔的团队介绍说:“氢气爆炸只需要很小的点火能量,爆炸范围很广,火焰蔓延速度快、覆盖面大。” “这种组合能够精准地控制爆炸强度,非常容易做到在大范围内均匀摧毁目标。” 论文提到,氢弹能造成更大范围的热损伤,是因为它产生的炽热火球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甚至能融化铝合金,而 TNT 爆炸只有短短的 0.12 秒火光。 王博士和他的团队做了一系列实验,展示了这种武器的定向能量潜力 在受限爆炸条件下,炸弹两米(6 英尺 7 英寸)处的峰值超压达到了 428.43 千帕这大约相当于 TNT 爆炸威力的 40%,但他们发现其热量的投射范围要大得多。 研究人员还考察了这种武器在其他军事领域的潜在用途,比如用它来大范围制造高温,或者集中能量攻击重要目标,将其摧毁。 研究显示,链式反应在起爆冲击波将氢化镁击碎成微米级颗粒、露出新鲜表面时开始发生。 热分解会迅速释放出氢气,这些氢气与周围空气混合。当混合气体达到最低爆炸极限时,就会被点燃,引发放热燃烧。 根据论文,这部分释放出来的热量会进一步促进氢化镁的分解,形成一个自我维持的循环,直到燃料耗尽机械破裂、氢气释放和热反馈三者协同作用,形成级联效应。 论文没有透露测试中所用的大量氢化镁来自哪里。目前也还不清楚中国人民解放军会在什么情况下部署这种武器。 直到最近,氢化镁只能在实验室里以每天几克的速度生产 这是因为让氢气和镁结合需要高温高压。如果在制造过程中不小心接触到空气,就可能引发致命的爆炸。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在西北的陕西省建成了一家年产高达 150 吨的氢化镁工厂。这家工厂由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中国科学院表示,工厂采用了一种“一步合成法”,实现了低成本生产。 公开资料显示,固态储氢技术的其他应用也在探索中,比如用于潜艇燃料电池和长续航无人机的动力系统。 标签: #氢弹 #705研究所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