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金边的柬苏友谊医院将于2025年6月23日至26日面向全国患者开展为期四天的免费白内障手术服务,旨在提升公众眼部健康水平,减

位于金边的柬苏友谊医院将于2025年6月23日至26日面向全国患者开展为期四天的免费白内障手术服务,旨在提升公众眼部健康水平,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据该院6月20日发布的通告,凡确诊患有白内障的民众,均可在活动期间前往医院登记接受免费治疗,所有相关医疗费用将由医院全额承担,无需个人自付。医院呼吁符合条件的患者尽早咨询、预约,以便合理安排手术流程。 医院方面表示,患者可通过电话(092 986 532)与工作人员联系,获取详细咨询及登记信息。 柬苏友谊医院作为国家重点公立医疗机构,长期承担多项社会公益医疗任务。此次开展免费白内障手术,既体现出该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担当,也为经济条件有限的基层群众提供了真正可及、可负担的优质医疗服务。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柬埔寨新闻 金边柬苏友谊医院免费白内障手术6月23日正式开启!

#柬埔寨新闻 金边柬苏友谊医院免费白内障手术6月23日正式开启! 位于金边的柬苏友谊医院将于2025年6月23日至26日,为全国患者提供为期四天的免费白内障手术服务,旨在提升全民眼部健康水平,减轻群众就医经济负担。 根据该院6月20日发布的通知,凡经确诊患有白内障的患者,均可在活动期间前往医院登记接受免费治疗。此次公益服务覆盖所有相关医疗费用,患者无需承担任何开支。 医院方面特别呼吁符合条件的患者尽早预约,以便更合理地安排手术流程。民众可拨打联系电话 092 986 532 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获取详细咨询及登记指导。 作为国家重点公立医疗机构,柬苏友谊医院长期承担社会公益医疗任务。本次免费手术活动,不仅体现了医院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姿态,也实实在在为经济条件有限的基层群众提供了“看得见”的优质医疗保障。

封面图片

#柬埔寨就医几千美金的手术费,中国同胞靠“这招”只花了200美元

#柬埔寨就医 几千美金的手术费,中国同胞靠“这招”只花了200美元 柬埔寨医疗,始终是一块难以撕开的伤疤。医疗资源的短缺、虽说近年来诸多国际医疗机构进驻金边、西港,仪器设备趋于先进,但价格也并不便宜:一次基础检查动辄百余美元,一场手术则轻易破千也很常见。对月收入仅三五百美元的柬埔寨普通工薪族而言,这是沉重的负担,对不少“柬漂”而言,亦非长远之计。 但你知道吗?在这片看病“贵如黄金”的土地上,其实早已有一种可以“免费看病”的“隐藏机制”柬埔寨国家社会保障基金(NSSF)。不仅本地人可用,外国人只要持有社保编号,也能享有相同待遇。 这并非空谈!在王家军医院,就曾有位需要手术治疗的中国患者,凭借一张社保卡仅花了200美元住院费,否则费用至少要上千美元;如果你愿意花点时间、带上一位翻译,甚至足够的耐心,那么,柬埔寨的“医保免费”之门,的确能为你敞开。 ** 在柬埔寨做手术,只花了200美元住院费 ** “我见过的那个中国病人,在我们医院住了一个礼拜,结石发作,最后只花了200美元的住院费,其他治疗都由社保覆盖了。”柬埔寨王家军医院泌尿外科医生陈甫汉,这样描述这位长期在柬打拼的中国患者。 陈甫汉医生供职的王家军医院,是柬埔寨国家级公立医疗机构之一,可接收NSSF医保患者。他向柬单网记者透露,用社保看病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有正规工作单位且连续缴费满两个月,便可获得医保资格。挂号、看诊、住院、手术,均可报销,除非是非常特殊且昂贵的药品。 而使用流程也很简单,持卡人本人带上社保卡,到支持NSSF的医院前台填单登记,并填写看诊科室。工作人员审核无误后会分配对应的医生看诊,此时问诊、配药配用均有社保包含。若是急诊人员,则无需排队登记。 90%到99%的费用都能免除,包括麻醉、手术、基础药品都不收费”他说。“但社保只针对治疗,若想体检是要自费的。” 在他看来,这种制度其实在近两年才逐渐被本地民众接受。“因为一个月几美元的保费,就能换来几十、上百美元的治疗,还是很值的。特别是重病、住院、手术,社保的意义就变得尤为重要。”

封面图片

7月1日,河北邢台人民医院,一名患者在手术后不幸死亡,家属们到医院讨说法,抱住一名医生的大腿以阻止其离开。据死者家属透露,死者生

7月1日,河北邢台人民医院,一名患者在手术后不幸死亡,家属们到医院讨说法,抱住一名医生的大腿以阻止其离开。据死者家属透露,死者生前因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到邢台人民医院检查,被告知转氨酶数值偏大、乙肝损伤并要求住院,由于在住院十余天后没有好转,死者又被要求做人工肝治疗手术,并在手术后不幸死亡。事后,面对家属质疑,医院拒绝提供完整病历并拒绝告知死亡原因。

封面图片

【中国首家跨性别门诊:只有来诊者,没有患者】

【中国首家跨性别门诊:只有来诊者,没有患者】 中国约有400万跨性别人口。“跨性别”是指个体的性别认同不同于其出生时被指定的生理性别。TA们的性别认同可以是男性、女性、两者都不是、或两者都是。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科诊室里,TA们并不被视为患者,而被称为“来诊者”,因为医生们的理念是他们并不是在治疗一种疾病。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整形外科医生潘柏林于2017年开设了全中国首家专门面向跨性别者的综合门诊。联合国2012年的一项调查指出,亚太地区约有0.3%的成年人自我认同为跨性别者。根据这个比例估计,中国的跨性别人口总数约为400万。然而对于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TA们的存在却往往很难被看到。 2023年,潘柏林医生的团队共接纳了大约1500名跨性别来诊者,平均每天约20名。在这里,来诊者将和医生探讨TA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寻找性别焦虑的根源。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零风险零成本的非医疗途径,如心理咨询或改变着装等;以及包括激素治疗、性别重置手术和声音治疗在内的医疗途径。 在开诊以来的七年里,潘柏林和他的团队每天都在和不理解的父母打交道。中国传统思想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性别是天赐的,不应该改变或损害。善待自己的身体才是孝道的表现。许多父母曾对潘柏林的门诊提出质疑:“如果你有自己的孩子,你肯定不会希望他们改变性别。你根本不了解做父母的感受!” 在中国,身份证和户籍登记上的性别只有在进行了性别重置手术后才能更改。然而,接受手术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限制。必须年满18岁,处于未婚或离异状态,还需要无犯罪记录和性别焦虑症的诊断证明,并且手术者的父母必须知情并同意手术。这其中,获得父母的支持往往是最大的挑战。潘柏林曾问一位来诊者的父母:“你觉得什么更重要,你孩子的性别还是他的生命?”父母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性别”。此外,手术的费用也十分高昂,至少需要约15万元人民币。手术还伴随着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可能导致瘫痪甚至死亡。即使手术成功,术后的跨性别人士在重返社会后依旧会在职场面临极大挑战。 根据《2021年中国跨性别健康调研报告》,中国超过三分之一的跨性别人士曾经历过职场歧视,其中最常见的是拒绝录用,其次是被孤立或排斥以及言语上的羞辱。

封面图片

#第三批中国援柬中医医疗队深入基层开展”中医药海外进基层”义诊巡诊活动

#第三批中国援柬中医医疗队深入基层开展”中医药海外进基层”义诊巡诊活动 月20日至21日,由四川整建制组建的第三批中国援柬埔寨中医医疗队深入柬埔寨磅清扬省、菩萨省开展”中医药海外进基层”大型义诊巡诊活动。这支由8名中医专家、2名翻译、2名护士组成的医疗队,在48小时内辗转行程约500公里,为当地民众送上健康福祉。 在磅清扬省立医院诊室内,针灸医生陈虹林的诊台前排起长队。25岁的尼宋泊(Nerm Sophorn)是一位刚生完孩子的新手母亲,因长时间的抱孩子导致肩膀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陈虹林根据患者病情,运用“捻、转、补、泻”的针刺手法为其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尼宋泊(Nerm Sophorn)惊喜地发现肩膀的疼痛得到明显缓解,“这些细针像会魔法!”笑容展现在她的脸上。这样的场景在巡诊现场不断上演。医疗队携带的中药材、中成药、针灸、拔罐器具等诊疗设备,在磅清扬省立医院诊疗区里构建起完整的中医服务体系。内科专家针对热带常见病辨证施治调配方剂,针灸团队为各种痛症定制专属治疗方案,骨科医生现场演示正骨手法,每个诊室都成为传播中医智慧的流动课堂。 此次巡诊不仅是诊疗服务,更是一场系统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在磅清扬省立医院,中医药文化展示吸引患者纷纷驻足。人体经络模型、中药保健香囊、中医四诊,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成为最热闹的所在。32岁的陈明恒(Chhin Mengheang)是磅清扬省立医院的一名医生,在体验完中医四诊后他兴致勃勃来到骨科医生张智的诊台前,因长期伏案工作,他出现脖子僵硬疼痛的症状。张智医生为其详细查体后初步诊断为颈椎病,通过针刺配合中医推拿手法治疗,体验结束后陈明恒(Chhin Mengheang)与医疗队队员交流说:“柬埔寨治疗颈椎病方法包括康复理疗或者手术治疗,中医治疗我还是第一次尝试,扎针的时候就像脖子里有一股电流通过,非常神奇”。在整个义诊过程中,当地医院的医护人员们怀着极大的热情主动加入志愿队伍,帮助医疗队翻译、维持秩序的同时,也在相互探讨、交流,文化交融的种子就这样悄然生根。 很多偏远地区的居民一辈子没见过专业的中医,第三批援柬中医医疗队把中医医疗服务送到家门口。巡诊第二站是菩萨省立医院,听闻中国医生到来的消息,数百名居民早早排起长队,其中不乏从周边村落徒步数小时赶来的患者。其中有一位72岁的阿婆名字叫杰瑞(Chea Ry),她的女儿是菩萨省立医院的张文林(Chann Vaneth)医生,因为长期负重劳作,阿婆的双膝出现退行性改变,平日行走则疼痛难忍,听闻中国医生将会在菩萨医院免费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张文林(Chann Vaneth)早早就将母亲带到我们的临时诊疗区接受中医针灸治疗,治疗结束后阿婆说原本沉重的双腿变得轻快了很多。当医疗队离开时,现场人们以传统合十礼相送,中柬友好的年轮又添新纹。 据统计,此次”中医药海外进基层”义诊巡诊共接诊柬埔寨患者300余人次,惠及周边14个市县。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院长谭索坤(Tan Sokun)高度赞赏第三批中国援柬中医医疗队此次“中医药海外进基层”义诊巡诊活动,他指出此次活动充分彰显了中国医生精湛的技术与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医疗团队运用针灸、推拿等特色疗法为偏远地区民众解除病痛,特别是中医”简、便、验、廉”的优势,为柬埔寨基层医疗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此次活动不仅深化了两国卫生合作,更搭建起民心相通的健康桥梁,期待未来持续拓展传统医学合作维度,共同提升区域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此次基层义诊巡诊将加速中医技术向柬埔寨全国基层医疗机构下沉式推广传播。中柬传统医药交流自古有之,现今,援柬中医医疗队作为”健康丝绸之路”的使者,正以其独特魅力增进两国之间的民心相通。

封面图片

韩国医科大学教授纷纷递辞呈 病患团体:相当于给患者“判死刑”

韩国医科大学教授纷纷递辞呈 病患团体:相当于给患者“判死刑” 韩国全国医科大学教授协会紧急对策委员会25日发表声明称,全国包括汉阳大学、江原大学、建国大学、建阳大学、庆尚大学、启明大学、高丽大学、大邱天主教大学、釜山大学等19所大学的医科大学教授将于当天提交辞呈。不过,这些医科大学教授的行动,暂时还不会立即导致韩国医院运营状况进一步恶化,因为他们表示即使提交辞呈,仍将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但及早结束韩国医疗僵局的前景也很渺茫,因为在医生们计划采取这一最新行动之前,韩国总统尹锡悦刚刚呼吁与医生们谈判,并建议可能放松对罢工的实习和住院医生的惩罚措施。韩国政府2月初宣布2025学年度高校医学院扩招2000人,遭到韩国医疗界强烈反对。逾万名实习和住院医生随后递交辞呈、罢诊离岗,造成诊疗混乱。韩国政府2月底勒令辞职医生返岗,警告违者将面临吊销行医执照至少3个月等处罚。据统计,约有12000名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接下来或因拒绝结束罢工,而面临被吊销执照的处罚,罢工已导致他们所在医院的数百例手术和其他医疗服务被取消。在周日与执政党领袖韩东勋(Han Dong-hoon)的会晤中,约40所大学医院的医学教授和医生代表,对此前罢工的实习和住院医生表达了支持,称政府的扩招计划“将使我们国家的医疗系统崩溃”。据悉,在提交辞呈后,从4月1日起,这些教授将最大限度减少门诊接诊量,以便将医疗资源集中于治疗重症和急诊患者。这些医科大学教授将把每周工作时间减少到52小时这是每周法定工作时间的上限。病患团体:相当于给患者“判死刑”一些韩国观察人士表示,在此前大量实习和住院医生离开医院后,这些资深医生和专家其实一直在承担着过重的工作量。而一旦他们也离岗,无疑将进一步加重韩国面临的医疗危机。韩国保健福祉部长官曹圭鸿24日对此再次表示担忧,呼吁医疗人员留在患者身边。韩国的一个危重症患者团体表示,在当前情况下,医科大学教授集体罢工无异于给患者“判死刑”。他们敦促韩国政府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呼吁医生保持克制。目前还不清楚政府和医生是否会坐下来谈判,以及多长时间能取得突破。一些观察人士认为,政府可能会迫于压力最终放宽对罢工医生的惩罚,并寻求与医生进行对话,这很可能与下个月的韩国议会选举有关,因为进一步中断医院运营将不利于执政党候选人。在韩国总数约14万名医生中,早前罢工的实习和住院医生所占比例不到10%。但在一些大医院,他们约占医生总数的 30%-40%。他们的工作包括在手术期间协助资深医生,在培训期间照看住院病人。韩国总统办公室政策室长成太胤24日在韩国广播公司节目中表示,考虑到相关法律和原则,政府对拒绝返岗医生给予行政处分或采取法律措施在所难免,他重申2000人的扩招规模是“底线”。民调显示,大多数韩国人支持政府推动培养更多医生的扩招计划。但罢工医生坚称,大学无法承受如此多的新生,并认为该计划无法解决儿科和急诊科等一些关键科室但收入较低的领域长期存在的医生短缺问题,医生们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反而会过度治疗,从而加重公共医疗支出的负担,影响更多患者利益。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