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 ChatGPT,最近我是既兴奋又焦虑。作为一个 20 年码龄的前程序员兼产品经理,很难得又碰到一个比移动互联网更大的变革时
因为 ChatGPT,最近我是既兴奋又焦虑。作为一个 20 年码龄的前程序员兼产品经理,很难得又碰到一个比移动互联网更大的变革时代。我与 NLP(AI 中的一个分支, 自然语言处理,也是 ChatGPT 主要依赖的技术之一) 结缘是在 2004 年,那一年我还在上初中,写了一个叫“燊燊中文简繁通”的简繁体转换软件。 这个软件意外得到海内外很多华人的喜爱,有人帮我把它翻译成外文版介绍到外国,有人写文章专门介绍它,甚至有台湾同胞还把它刻成光盘标价 100 新台币售卖……我后来坚持做创新产品也与它有关,因为那种看到用户喜爱的评价时的成就感。 但这段经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大陆和港澳台不同的语言表达的转译难题。比如汉字简繁转换不是完全的一对一,“后”字对应的繁体字可能是“后”或者“后”,而“干”字对应的简体字可能是“干”或者“干”。又比如一些外国人名,大陆叫“特朗普”,港台叫“川普”,大陆叫“布什”,港台叫“布殊”……还有很多不能简单地一一替换的情形,所以这时候需要翻译程序懂“自然语言处理”。 可惜那时候我还是个初中生,搞不定这个事。后来大学我上了大学,专门去修了人工智能课,去请教老师这个问题。老师告诉我有个东西叫“NLP”。在那时,我也了解了数字生命,了解了高性能计算,了解了各种开源技术,它们的神奇都让我惊叹。但是老师告诉我,AI 在过去几十年都没有怎么大的发展,强人工智能遥遥无期,把它作为事业似乎不是好的选择。 我又碰巧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初期,参与了微信团队创始期的一些工作,一直忙着在“浪潮之巅”冲浪,后来又忙着创业,这方面的念想也就靠边站了。 直到看到 ChatGPT 的出现。我发现短短几年间真的 AI 完成了突破。我们又迎来巨大的新机会(和风险)。 ChatGPT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它的“连续对话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 RLHF“人工反馈强化学习”,它对语言的理解和熟悉已经完全超过了常人的理解。所以很多人惊呼 AI 真的有了智能。 我们在看很多科幻电影里面渲染的机器统治地球的情节,有一个大前提,机器人需要先获得人类的喜爱,人类开始把它当伙伴,带它进入千家万户,后来有一天,有一只机器人觉醒了、造反了…… 回归现实,我们却经常面对“人工智障”的 Siri 和小 X 音箱,这似乎很难让人愿意把它当做家人。 但是! 想象一个场景,你下班回到家,对着你家中的智能机器人说“好累啊”,它会安慰你,跟它说你不知道做什么菜,它能给你推荐食谱,你遇到难题它会给你想解决方案……这些电影里的情节,在今天不是科幻,只要把家里的“小 X 音箱”背后的程序换成 ChatGPT 就可以实现了。 实际上以它为基础的智能硬件在一年内一定会上市,而且可能会大行其道。 我和朋友半开玩笑说,从今年出生的孩子开始,他们从小见到的 AI 不再是智障,他们从小都会把家里的机器人当作朋友和亲人。那么 20 几年后,当这代人成为社会主流,机器也就统治世界了。 这也可能不是玩笑,那么集美们兄 dei 们,我们人类自嗨的时光,正在倒计时。 我不知道这是真正的未来还是杞人忧天,但一个新事物的未来注定是掌握在了解它的人的手里。希望我们中国也有一帮 懂 AI 、掌握 AI 的“自己人”,确保这个世界的“智能霸权”不会因为意识形态、政治、地理、文化因素而被某个唯一大国掌握。又或者,未来的 AI 之间各为其主,也能互相抗衡,给人类留下一点生存空间。 我是行者慎思科技咨询创始人陆树燊,我正和一群AI专家和产品专家一起研究AIGC技术在不同场景中的产品和应用。欢迎找我探讨,聊聊你的需求和创意。 (个人微信:shensinside,公号:行者慎思)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