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调查的博士后一致认为对话式AI 是摆脱学术工作枯燥乏味的好工具。Sclocchi说,如果用户变得懒惰并过度依赖聊天机器人

- 本次调查的博士后一致认为对话式AI 是摆脱学术工作枯燥乏味的好工具。Sclocchi说,如果用户变得懒惰并过度依赖聊天机器人,事情肯定会出错。他说,在撰写文章时,这些工具可以提供结构建议或帮助改写段落。“但你仍然需要决定要讲述哪个故事,如何向受众讲述以及如何综合你所拥有的信息。”尽管使用AI工具可以加快他的编码工作,但思考他想要如何构建代码以及他的结果与领域其他部分的关系,这是AI无法做到的。“那需要一些深度,”他说。 - 这些比例和故事还在快速改变,丹麦奥登塞的南丹麦大学研究比较文学的博士后 Mushtaq Bilal 说:“我认为这对于博士后来说还为时过早,他们还没有感觉到AI是否改变了他们的日常工作。”根据他的经验,研究人员和学者通常由于机构惯性而很慢地采纳新技术。 《Nature》博士后调查中的发现也许对某些先锋人士并不惊讶,但它确实证明了AI 正在逐渐成为许多研究者的工具。这显然代表新一代的科学家们进行研究范式变化的全新的开始。 官方报道: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新一代的博士后们正在转变科学研究的范式

新一代的博士后们正在转变科学研究的范式 来自科学界权威期刊《自然》,近期的一项统计研究揭示了ChatGPT如何转变了博士后研究员的经验。以下是该研究的一些重要而有趣的发现: - 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应答者使用对话式 AI 来帮助他们完善文本、生成或编辑代码、整理他们领域的文献等 。对话式 AI 最常见的用途是优化文本(63%)。最多的领域分别是工程学(44%)和社会科学(41%)。生物医学和临床科学的博士后(29%)紧随其后。 - 在日本生活了十多年后,来自巴西的Rafael Bretas的日语说得相当不错。但是,书面日语,如其严格的礼貌层次,难倒了这位博士后。当他发送一些经AI 修改的信件给日本朋友进行礼貌检查时,他们说写作很好。事实上,它非常好,以至于Bretas现在每天都使用聊天机器人来写正式的日语。这为他节省了时间,也减少了挫败感,因为他现在可以立刻明确自己的观点。他说:“这让我对我正在做的事情更有信心。” - 像Bretas 还使用AI的研究者明显受益于其即时反馈和灵活性。他用AI 生成的文本对一名日本同事说:“我喜欢ChatGPT,因为它能够为我提供及时的建议。”他说:“我可以看到不同的建议,然后选择最合适的。”这意味着他可以避免使用过于礼貌或过于直接的措辞。像Bretas 这样开始每日使用的博士后,在调查中至少17%。 - 还有56%的博士后研究员报告称他们使用聊天机器人来生成、编辑和解决代码问题。例如,丹麦奥胡斯大学的考古学博士后伊莎·罗曼诺夫斯卡(Iza Romanowska)使用计算模型研究古代社会。她自学编程,她的代码也有些特殊。她说,ChatGPT对此很有帮助。“它会加入我不知道的规范,一些对代码运行没有影响但有助于他人阅读的内容。” - 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家埃默里·伯杰(Rafael Bretas)来表示在学术界对ChatGPT等工具存在着“令人震惊的怀疑态度”。他指出,批评ChatGPT的人往往从未尝试过使用它们,而不是试图理解这项技术的革命性能力。“就像你挥一挥魔杖,自由女神就出现了。虽然有一只眉毛丢了,但你确实让自由女神出现了!”他还指出,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初级研究人员来说,对话还是可能非常有用。 这些编辑助手可能已经在改善学生的求职信和申请信,以及提交给期刊的论文摘要方面发挥了作用,并补充道:“你可以看出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封面图片

达摩院博士后工作站未来三年拟培养100名博士后

达摩院博士后工作站未来三年拟培养100名博士后 阿里巴巴达摩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正式揭牌成立,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培养100名博士后科研人员。 据“达摩院”官方公众号消息,达摩院(湖畔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星期一(12月18日)正式揭牌成立,并举行首批进站博士后的开题会。 据介绍,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将发挥达摩院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的优势,向更多“硬课题”发起挑战。 达摩院首席人才官尤海燕称,工作站2024年目标引入30名应届博士毕业生入站研究,规划未来三年培养超过100名博士后。 根据杭州市和余杭区的人才政策,加入博士后工作站的科研人才,出站后留余杭可获得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约18万6452新元)的人才补贴;如果出站后被评为杭州市D级高层次人才,额外还能获得100万元的购房补贴。 据达摩院官方通告,达摩院瞄准的前沿技术领域“硬课题”包括: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肿瘤微环境分析在免疫冶疗预后预测中的应用、多模态数据生成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传统视频编解码框架的下一代视频压缩技术研究等。 达摩院成立于2017年10月,隶属于阿里巴巴集团六大业务集团之一的云智能集团。 2023年12月19日 4:14 PM

封面图片

博士和博士后的区别有哪些?

博士和博士后的区别有哪些? 作为一个在中国获得博士学位,在中国和美国都做过博士后的老博士后,聊聊我的观点。 1,博士,有毕业的压力,这个是很大的一个门槛,拿到了博士学位,就不用太焦虑了。博士后,就没有这个门槛,相对来说,自由度大了很多。 2,博士,是科研训练阶段,在指导导师的带领下,做课题。主要目的是,通过博士期间的科研训练,能够学会科研的基本技能,还算是学习阶段。博士后,就不一样,博士后合作导师的带领下进行半独立的研究,是迈向独立科研的重要阶段。很少有人能够,博士毕业就可以独立进行科研;但博士后,就可以找教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了。 3,博士,也有不少课程需要学习,比如在国内要学习英语,某些专业课。但是博士后,就没有课程需要学习,就是根据需要自己要学习了。 4,博士的待遇相对来说比较低,我读书的时候大概1500/月,不知道现在多少了。博士后,据我了解,每年能拿到20万吧,好的地方,比如深圳,可以拿到更高的年薪。还会有人才补贴。 5,博士,不能申请课题,需要花导师的科研经费。博士后,就可以申请经费了,比如博士后面上项目,博士后特别资助,国自然青年基金,我在国内做博士后的时候,就拿到了这三项基金。 总的来说,博士后,是博士迈向独立科研的必经阶段,相当于缓冲期。听说过一个说法,如果一个博士毕业六年后不能崭露头角,在业界就会慢慢被忽略。但博士后,不被视为独立科研阶段,相当于多拥有了2-3年的缓冲期。厚积薄发,虽然不够稳定,但我认为这个阶段还是很有必要的。就是因为有不确定性,人才会更加努力,为后面的独立科研奠定更好的基础。 很多朋友告诉我,在国内做博士后现在很难留在原单位,其实我想说,这个想法是误区,为什么一定要留在原单位呢,工作在哪里不一样呢,换个环境,人更有活力。人挪活,树挪死。在美国,做完博士后,基本不会留在原单位的,防止学术近亲繁殖,保持生态多样性,才能长远发展。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onlychigua 教授 #方岱宁视频中女性不是博士后李某某

@onlychigua #方岱宁教授 #方岱宁视频中女性不是博士后李某某 经查核,视频内容是方岱宁今年7月初在线参加学术会议时发生的事情,因其行为失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根据有关规定,学校决定免去方岱宁的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职务,停止其研究生招生资格。视频中出现在方岱宁身边的女性为北京某公司职员,未曾在我校有过任何学习进修及工作经历,并非网传我校博士后李某某。 我校始终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规范教师行为,对失范行为“零容忍”。感谢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关心和监督。

封面图片

她在2012年从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毕业后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中科院应该做过学位审核。奇怪的是,查到她的学位论文却是2

她在2012年从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毕业后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中科院应该做过学位审核。奇怪的是,查到她的学位论文却是2011年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应是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搞错了,因为她在2007年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得过硕士学位。2014年博士后出站后,在大气物理所科普办公室工作,混成小网红,和朱毅一个圈子,大概就是那个时候认识王志安。

封面图片

《神农博士后》简介:这一项目聚焦于中医药与现代农业领域的尖端研究,融合分子生物学、智能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推动传统学科与现代科学

《神农博士后》 简介:这一项目聚焦于中医药与现代农业领域的尖端研究,融合分子生物学、智能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推动传统学科与现代科学的深度交叉。研究涵盖药用植物基因改良、生态种植技术优化及经典方剂现代化验证,旨在为健康产业与可持续农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亮点:① 跨学科整合实验室研究与田野实践;② 首创“古籍算法化”解析中药配伍规律;③ 构建全球首个人工智能辅助的药用植物生长模型库;④ 研究成果已转化应用于精准农业与个性化健康管理。 标签: #中医药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博士后科研#智能算法应用#生态种植体系#神农文化传承 更新日期:2025-04-20 03:43:22 链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