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案例迪拜淘金梦碎裂 74人跨境电诈案揭开“高薪骗局”的残酷真相

#审判案例迪拜淘金梦碎裂 74人跨境电诈案揭开“高薪骗局”的残酷真相 在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的吹捧下,迪拜一度被包装成“财富天堂”,许多急于翻身的人因此踏上“淘金”之路。然而,这场美梦背后,是一个升级进化的跨国电信诈骗产业链。近日,岫岩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74人参与的迪拜跨境电诈案,揭示了那些打着“足不出户,月入过万”旗号的黑色骗局真面目,也为渴望暴富的人敲响了沉重的警钟。 案情显示:2020年11月,欠债的小王(化名)看到了一则“迪拜高薪客服”招聘广告,对方声称工作轻松、环境好、包机票,小王心动前往。然而到了迪拜他才发现,所谓客服其实是电信诈骗。想要回国?不好意思,高额违约金加自掏腰包买机票。身陷囹圄的小王最终沦为诈骗流水线上的“螺丝钉”。 据悉,这个电诈团伙先从菲律宾马尼拉转战至迪拜 #王子园区,并迅速扩张成百人规模的犯罪集团,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人事组负责虚假招聘;诈骗业务组细分“养号”“拉手”“炒群”等流程精准作业;财务组专管资金流转与工资发放;行政组则保障后勤与技术支持。组织架构清晰,流程闭环流畅,宛如一间“企业”。 庭审中:不少被告人痛哭流涕:“朋友说在迪拜开公司让我去帮忙,我当时确实困难……虽然知道违法,但想着不会被中国警察抓到,就继续干下去了。” #所有被告人均表示悔罪并愿意退赔 #案件择期宣判。 PS:重点已标注。切记 订阅东南亚华人大事件 t.me/+BBYiL-g2KrJjNWFl 免费投稿爆料:@baofu821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迪拜淘金梦碎裂 74人跨境电诈案揭开“高薪骗局”的残酷真相

迪拜淘金梦碎裂 74人跨境电诈案揭开“高薪骗局”的残酷真相 在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的吹捧下,迪拜一度被包装成“财富天堂”,许多急于翻身的人因此踏上“淘金”之路。然而,这场美梦背后,是一个升级进化的跨国电信诈骗产业链。近日,岫岩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74人参与的迪拜跨境电诈案,揭示了那些打着“足不出户,月入过万”旗号的黑色骗局真面目,也为渴望暴富的人敲响了沉重的警钟。 案情显示:2020年11月,欠债的小王(化名)看到了一则“迪拜高薪客服”招聘广告,对方声称工作轻松、环境好、包机票,小王心动前往。然而到了迪拜他才发现,所谓客服其实是电信诈骗。想要回国?不好意思,高额违约金加自掏腰包买机票。身陷囹圄的小王最终沦为诈骗流水线上的“螺丝钉”。 据悉,这个电诈团伙先从菲律宾马尼拉转战至迪拜王子园区,并迅速扩张成百人规模的犯罪集团,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人事组负责虚假招聘;诈骗业务组细分“养号”“拉手”“炒群”等流程精准作业;财务组专管资金流转与工资发放;行政组则保障后勤与技术支持。组织架构清晰,流程闭环流畅,宛如一间“企业”。 庭审中:不少被告人痛哭流涕:“朋友说在迪拜开公司让我去帮忙,我当时确实困难……虽然知道违法,但想着不会被中国警察抓到,就继续干下去了。”

封面图片

05年小伙缅北搞电诈获刑

05年小伙缅北搞电诈获刑 近日金沙县人民法院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晏某某偷越国(边)境罪、诈骗罪一案 2023年8月,被告人晏某某与境外诈骗人员联系后,于同年9月偷越国(边)境至缅甸北部,在缅北诈骗窝点从事电信诈骗活动,直至同年11月被中国警方解救回国。      根据被告人晏某某的犯罪事实、自首、认罪认罚等情节,以被告人晏某某犯诈骗罪、偷越国(边)境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七个月,并处相应罚金

封面图片

#科普 中国最高法:跨境电诈出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的苗头

#科普 中国最高法:跨境电诈出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的苗头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勇表示,当前对缅北等地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力度持续加大,部分跨境电诈集团出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的苗头。 中国两会期间,南方都市报记者专访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勇,他介绍,2023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电诈犯罪案件3.1万余件,判处被告人6.4万余名,案件数和被告人数同比分别上升48.36%、38.64%。 李勇表示,当前对缅北等地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力度持续加大,部分跨境电诈集团出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的苗头。针对这些新情况新形势,人民法院将坚持依法从严惩处不动摇。对电信网络诈骗,特别是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民法院将坚持依法严惩方针不动摇,不管犯罪分子逃到哪里,终将被“刑之以法”。同时,持续研究、有效应对跨境电诈犯罪新动向。不同国家地区的司法体制、执法体制、法治化程度不尽相同,而且电诈犯罪手段和技术不断更新,侦查取证难度加大,案件管辖也将面临新问题,无疑将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封面图片

#案例 幕后“金主”境外开设诈骗窝点被判无期!揭秘特大跨境电诈案

#案例 幕后“金主”境外开设诈骗窝点被判无期!揭秘特大跨境电诈案 2020年,张女士在某婚恋网站认识了两位男网友,男网友们冒充资深金融人士,引诱张女士在所谓理财平台陆续投资400多万元,最终导致张女士血本无归。就在张女士以为自己投资失败,想再筹钱翻本时,另一个诈骗团伙又盯上了张女士,将她引导到一个虚假的贷款平台,又骗走了近30万元。 在张女士报案后,太原警方又陆续接到多名市民报案,称被某虚假贷款平台诈骗。这些被害人和张女士点击的都是同一个虚假贷款平台。 专案组排查 王某为首的电诈团伙浮出水面,鉴于诈骗金额巨大,被害人众多,太原警方迅速成立了专案组。专案组经过大量的排查后,循迹追查到13级账户,相关线索指向了一个以王某为首的电信网络诈骗团伙。 专案组发现,这个团伙藏匿在缅甸,他们冒用某正规小额贷平台的名号,在各大短视频网站推广引流,对有贷款需求的人实施精准诈骗。 而进一步调查后发现,王某并不是这个诈骗团伙的始作俑者,在王某的身后还隐藏着一个更为庞大的跨境诈骗集团。 专案组民警发现,王某和梁某、何某华等人联系密切,何某华、梁某才是这个诈骗集团的幕后“金主”,二人通过勾结缅北地方武装势力头目“磊将军”,在缅甸木姐投资兴建了所谓的“工业园区”,大肆招揽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团伙入驻。 专案组副组长 高俊峰:梁某属于“金主”之一,他这个诈骗团伙是在境外(缅甸)投资,盖了一个类似咱们城中村的楼,整个楼上据了解有5000多人。 幕后“金主”回国探亲时被警方抓获 2020年9月开始,山西太原公安局共计出动民警200多人,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奔赴全国多地,将这起特大贷款诈骗案涉及的40多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该案的幕后“金主”梁某在回国探亲期间,也被警方抓获。 2021年12月,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经依法审理: 以诈骗罪、偷越国(边)境罪判处首要分子梁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以诈骗罪判处 #林某、#梁某富、#王某林等8名犯罪集团骨干成员十四年五个月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同时,对于该犯罪团伙中的,涉案金额无法准确认定的一般参加者,法院也根据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依法判处了七年四个月至一年九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依法从严予以了惩处。

封面图片

按“行骗KPI”发工资,电诈团伙迪拜设窝点专骗中国人

按“行骗KPI”发工资,电诈团伙迪拜设窝点专骗中国人 近期,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松江法院”)审理了一起在阿联酋迪拜设立窝点,以股票打新、推荐优质股等为名,在境外针对境内居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刑事案件。 9月27日,上海松江法院依法进行宣判,21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7年至1年6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是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犯罪团伙。自2019年起,胡某、朱某(均另案处理)等人远赴阿联酋迪拜,成立窝点专门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并从国内招聘所谓的“讲师”“业务员”等到迪拜,“中国人合伙专骗中国人”。 案发后,21名被告人或被抓获到案或投案自首,后人民检察院以21名被告人涉嫌诈骗罪向松江法院提起公诉。审理中,21名被告人退出了部分违法所得。 21名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认定为从犯,均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1名被告人均具有坦白或自首的情节,退出了部分违法所得,均可从轻处罚。 根据各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等,为保护公民的财产安全,松江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王某等21人犯诈骗罪,分别判处7年至1年6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封面图片

#科普 中国最高法:跨境电诈出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的苗头

#科普 中国最高法:跨境电诈出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的苗头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勇表示,当前对缅北等地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力度持续加大,部分跨境电诈集团出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的苗头。 中国两会期间,南方都市报记者专访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勇,他介绍,2023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电诈犯罪案件3.1万余件,判处被告人6.4万余名,案件数和被告人数同比分别上升48.36%、38.64%。 李勇表示,当前对缅北等地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力度持续加大,部分跨境电诈集团出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的苗头。针对这些新情况新形势,人民法院将坚持依法从严惩处不动摇。对电信网络诈骗,特别是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民法院将坚持依法严惩方针不动摇,不管犯罪分子逃到哪里,终将被“刑之以法”。同时,持续研究、有效应对跨境电诈犯罪新动向。不同国家地区的司法体制、执法体制、法治化程度不尽相同,而且电诈犯罪手段和技术不断更新,侦查取证难度加大,案件管辖也将面临新问题,无疑将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投稿爆料: @dbai8 东南亚大事件: @dny57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