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东外卖京东外卖成为首个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大家把公屏打在良心上!

▎ 京东外卖 京东外卖成为首个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大家把公屏打在良心上! 京东外卖自2月11日起正式启动招募,只限“品质堂食餐厅”,对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商家在京东App搜索“外卖入驻”即可提交申请。 对于服务商的招募,目前仅限「京东秒送官网」入驻合作服务商合作 再多说一句,最近好多人问逼逼怎么申请入驻,还说在抖音看到的信息,有点扯了!!好了,这次都给你们整理好了,别再问我怎么合作京东外卖了 标签: #新闻 频道: @me888888888888 群组: @imbbbbbbbbbbb 合作&推广:@imbbbbb_bot@imbbbbbbbb 消息怕错过?请收藏频道并开启推送!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京东将逐步为京东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京东将逐步为京东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2月19日,据京东黑板报消息:自2025年3月1日起,京东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继给快递小哥缴纳五险一金后,京东再次成为首个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京东愿与社会各界共同推动、不断完善外卖骑手权益保障。 不是说一直有五险一金吗及京东的! #吃瓜

封面图片

#国内新闻#京东宣布启动京东外卖

#国内新闻#京东宣布启动京东外卖 京东正式官宣启动京东外卖,并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京东表示,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品质外卖”的追求,招募只限“品质堂食餐厅”。京东外卖将为入驻商家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商家获益,共同推动外卖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智维专流程外包 十年真诚服务】 @Cognix2015 AV @Daacy 国产 @Qobri 吃瓜@Xocow色瓜 @Ton5c 二次元 @pua915 表情包@iubas/.

封面图片

字节进军外卖,抖音内测“心动外卖”

字节进军外卖,抖音内测“心动外卖” 7月14日,Tech星球独家获悉,字节跳动 旗下的抖音于近期成立了一个针对外卖业务的团队,并于近期在抖音App内开展了测试。目前,抖音 的外卖业务名为“心动外卖”,其Slogan为“心动外卖,吃你所爱”。 据消息人士向Tech星球透露,“心动外卖”大概率会邀请抖音内的餐饮商家入驻,由商家自主提供配送服务,也不排除成为一个聚合模式的外卖平台,和饿了么或美团进行外卖业务导流合作。 () 这是想怎么玩?直播带货推销 外卖?还是鼓励边吃饭边看抖音(诱导喷饭)?

封面图片

京东终于有了带货一哥

京东终于有了带货一哥 直播中的“采销东哥”,穿着一身藏蓝色西装搭配白色衬衣,商务范十足。刚一直播,“采销东哥”就开始介绍自己的数字人身份,还强调在他之前已经有不少言犀数字人京东采销主播出现在直播间。“最近几天,我天天跟咱们超市的采销主播取经。”“采销东哥”说道。虽说形式上是以数字分身上播,但“采销东哥”的表现十分灵活。在讲解产品时,“采销东哥”还挥舞起了双手强调产品的优惠力度。开播不到20分钟,京东超市采销和京东家电家居采销直播间的观看人次就从200万突破了1000万。可见“采销东哥”的首秀,流量拉满了。当然,这也基本等同于刘强东个人的亲自下场,算是久违再次面向公众。一切正是为了京东直播,一切正是为了京东争夺“低价好物”的用户心智。市场竞争之势,已然火烧眉头。拼多多以低价优势,持续从五环外杀向五环内。抖音快手裹挟内容流量,在直播电商赛道上强势崛起。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彼此曾经稳固的基本盘都备受冲击。数据上更是直观。去年11月下旬,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越阿里。抖音方面,根据市场消息显示,2023年GMV已经增长至2.2万亿,正在不断缩小与京东的差距。反击,也由此打响。阿里这边,3月28日,2024淘宝内容电商盛典宣布,今年将新增百亿现金、千亿流量,真金白银在内容电商加大投入,和主播、达人、机构、品牌、商家等生态伙伴一起,分享翻倍增长的新红利。京东这边,也在日前宣布将投入10亿元现金和10亿流量作为奖励,吸引更多原创作者和优质内容机构入驻,加码短视频布局。具体到内容创作者,京东方面透露,平台会对3C数码、家电家居等多个细分领域的达人进行补贴,还计划在年底选出“百大达人”。加码内容,争夺流量,已成共识。尤其是刘强东此次还以数字人分身“采销东哥”的形式亲自下场,足见京东的决心。就看这位新晋的带货一哥,在与董宇辉李佳琦罗永浩等头部主播的PK中,能否占到上风?带货一哥来了四年前,罗永浩宣布要进军直播带货时,市场上就有传闻,京东方面也有与其合作的意向,但最终罗永浩选择了抖音,成为了彼时的抖音带货一哥。去年,董宇辉卷入小作文风波,要与东方甄选“分家”之时,市场也有消息称,京东内部多次探讨招募董宇辉的可行性,以及未来多种合作的可能,但也未成行。京东直播,当然是想要超头主播,打造自己的带货一哥的,只是终究差了点运道。但现在,终于等到了。刘强东的亲自下场,创始人IP的光环属性加持下,“采销东哥”或已然坐实了京东直播带货一哥的位置。官方上,开始造势。为了此次“采销东哥”首秀,京东准备了“京东家电家居采销直播间”、“京东超市采销直播间”一同上阵,同时相应提供了大量福利,比如2024年欧洲杯决赛球票、618元超市卡等。并且在品宣上,京东方面也结合刘强东的形象IP,做了一些生活化、娱乐化气息十足的配图,看上去非常接地气。显然,京东方面或也有将“采销东哥”打造成直播带货一哥的计划。毕竟,刘强东个人本就是京东带货方面的一把好手。直播上,刘强东是有过经验的。2016年双11之前,刘强东亲自直播做饭,过程中不忘重点推荐京东的产品,向大家强调“所有的食材原料都可以从京东购买到,包括他自己……”带货上,更不用说了。早期,刘强东在中关村租用了一个不到四平方米的柜台,售卖刻录机和光碟。这个小柜台就是京东商城的前身。后来,刘强东也在社交媒体上晒过自己的购物车,然后,京东上的同款商品直接就一抢而空......足见他本人的带货能力。不过此次,刘强东是以数字分身的形式下场,相比真人出面,效果或许要打上折扣。押注采销在直播电商赛道上,很长时间以来,在业内看来,京东直播是起了大早,但却游离在主流之外。症结正在于,在内容上,京东存在短板。过往“人、货、场”的逻辑中,京东很好地完成了后两者,并充分利用“货”、“场”的优势,来吸引“人”,留住“人”。但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消费习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被放大了。尤其是各方“货”、“场”都维持较高的水平线的情况下,“人”就更关键了。这就造成了京东的被动。京东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一方面开始加码内容,此前宣布将投入10亿元现金和10亿流量,加码短视频布局正是动作之一,另一方面,也押注采销直播,希望借此能弯道超车。此次刘强东数字分身名为“采销东哥”,入驻京东采销直播间,即是直观体现。不同于其他市场上的直播带货方式,京东采销直播直连供应链与消费者,主打“不收坑位费、不收达人佣金,无套路”的方式,强调全网低价好物,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破局道路,也成为了京东直播布局多年最大的亮点。去年双11期间,更是一炮走红。截至11月11日晚23:59,京东采销直播的总观看人数突破了3.8亿,销售商品数量超过300万件。成绩很是亮眼,京东自然也想将该故事持续讲下去。现在的接力棒到了“采销东哥”手中,就看其能玩出什么新鲜花样了。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仅仅一年 美团外卖干到了香港第一

仅仅一年 美团外卖干到了香港第一 这些对美团的 KeeTa 来说,咋看都是一场硬仗。当时,一堆媒体也纷纷看衰美团的中国香港之旅,主打的就是不看好,但是祝福。然而谁能想到这才一年时间,美团就打了不少人的脸,因为从 “ 零 ” 开始的 KeeTa ,直接干到香港第一了。就在前不久,市场调研机构 Measurable AI 发了组数据,说是 KeeTa 的市场份额已经到了 44% ,把老二老三甩得只剩车尾灯了。不过我仔细看了下, KeeTa 的这份额是按照餐饮外卖的订单量来算的,而且这还只是 3 月份单月的数据。严谨地说,按所有服务 ( 包括餐饮外卖、自提以及生活百货配送在内 ) 的市场占有率来看, Foodpanda 还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但有一说一,单看餐饮外卖配送领域的话, KeeTa 确实已经坐上头把交椅了。立马去查了些资料,问了些人,想探探 KeeTa 的成功之路背后,都有啥。结果也让我大为震撼,那就是甭管是内地,还是香港,钞能力是真的好使啊。这么说吧, KeeTa 一到香港,就来了个十亿补贴,别看这十亿听起来不多,但按香港 200 万外卖用户来算,含金量约等于 “ 在 5 亿外卖用户的内地,搞了几十次百亿补贴 ” 。优惠包含但不限于:新用户注册就能领 300 港元的优惠券、专享 15 港元体验券、 3 张免运费券以及不同额度的 50 港元满减等优惠,如果拉新成功还能再拿 50 港元。因此在网上,也从此流传起来不少 “ 大型纪录片 KeeTa 外卖传说 ” 。就比如 KeeTa 的准时保,外卖订单超时平台就赔现金券,有老哥点餐花了 29 ,却直接反被倒贴了 100 元。还有 KeeTa 推的 “ 一人饭堂 ” ,没有起送门槛,配送费加上餐费不到 80 港币就能搞定。要知道,如果用 Foodpanda 和 Deliveroo ,免运费多是 100 港币起步, “ 一人饭堂 ” 能拿捏不少爱干饭又想省着点花的打工人。KeeTa 官方也透露,在过去的半年,有用户在 “ 一人饭堂 ” 专区重复购买 336 次,这等于是节假日无休,平均一天得点两次。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9 月 “ 全月免运费 ” 、 29 块吃米线外卖等等活动,只能说,就差把钱直接塞顾客的口袋里了。说白了,其实就是烧钱吸引用户的老路数。看数据也能发现,跟其他两家相比, KeeTa 餐饮外卖配送的平均单价要低得多。但也不得不承认,低价策略它就是管用,去年 12 月, KeeTa 已经拿下了大约 21% 的市场份额( 按照 GMV 计算 )。除了用低价笼络用户以外, KeeTa 对骑手同样也是三个字不差钱。去年刚上线, KeeTa 就打出了 “ 骑手月薪最高 3.5 万港币 ” 的广告,自那之后,看到过不少 “ 我在香港送外卖,月入好几万 ” 的类似报道。在某书上,也能看到不少人在上面发 KeeTa 送外卖的日常。有人一天 11 个小时走路送外卖( 步兵 ),送了 42 单,赚了两千多,还有人送了将近 14 个小时, 55 单赚了快一千五。一位 KeeTa 骑手小李( 化名 )告诉我,一单平均到手 30 港币,准时送达的话,平台会有 3 港币左右的准时奖,下雨可能平台还会有补贴,而且官方时不时还会搞一些活动,有额外奖金。总之,一个骑兵( 骑车送外卖 )如果一天干 10 小时,能赚 1200- 1500 港币。极限情况下,骑兵一个月能赚 4 万港币。步兵( 走路送外卖 )会少一些,算下来一个月也有个两万。另一位在 KeeTa 兼职过几天的步兵也告诉差评君,当时他对比了三家外卖平台,但 KeeTa 的申请条件更宽松些,有中国香港身份证可以直接申请,内地的话还需要合法的工作签。难怪有人会说 “ 以前送一单路上看不到半个同行,现在送一单,路上能遇到十几个 ” 。另外根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的说法, KeeTa 对商家也毫不吝啬,佣金只收 20%-30%左右 。这在香港一众外卖平台中,算是跟平均拉齐,甚至低于平均,目前也有了接近一万家商户入驻(美团截至 2024.1 数据 )。等于是用户、骑手、商家都被 KeeTa 安排得妥妥当当,拿什么和它斗啊。不过在顺风顺水的背后,在和骑手们聊的时候,我还是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一个是平台对骑手的补贴,没有之前那么大气了。据小李说,最开始的时候平台还会给补贴,骑兵啥也不干就能拿 2000 ,步兵也有 1000 ,但最近这个补贴已经没有了。而且,还有不少骑手吐槽今年来能接的单变少了。在一个 KeeTa 步兵的群聊里,他们经常在群里抱怨 “ 没单 ” “ 单价下降 ” “ 活动变少 ” 。几位骑手 / 步兵都告诉我,订单量确实比平台刚上线的时候少了,就连订单薪酬也在变少,之前平均一单能赚 50 ,现在只有 30 左右。另外,香港的外卖小哥们,似乎也开始被困在算法中。我们从 @KeeTa 观察者那了解到,自从平台前段时间调整了算法之后,外卖的送达时间相比一开始压缩了 50% ,繁忙时段骑手经常被派到离自己很远的订单等等。这些 “ 科技 buff ” ,引起了一些全职骑手的不满,导致骑手平均在线时间下滑了约 30% 。而且不光是骑手, KeeTa 在商家上也有些被动。KeeTa 在上线后, Deliveroo 和 Foodpanda 这俩 “ 地头蛇 ” 是一点也没闲着。这两家平台表示,如果跟我签了独家协议之后还要在 KeeTa 上线,就把自家佣金提高到 30%-40% ,还搞控价那一套,不让商家在其他平台卖低价。后来被竞委会调查了,这两家才妥协,说让餐厅跟市占率在 10% 以下的小型外卖平台合作。但其实也没啥卵用,因为去年年底 KeeTa 的市占率就已经超过了 10% ,早就过了新手保护期。不过,对于美团来说, KeeTa 在香港能不能做到第一,其实根本就没那么要紧。“ 成绩、输赢不要紧,更重要的是积累经验。 ” 这句话其他人说,我会觉得他虚伪,但是美团在香港这么说,我信。美团的 CEO 王兴,在前不久的财报会议上,就明确说过,香港是个很好的试验场,可以实验他们基于全球的基础设施和实践路径。无论是各种传闻还是美团的动作,也都能看出,美团是真的考虑在全世界送外卖。比如上个月, KeeTa 就发布了招聘信息,准备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开展业务。根据知危的报道,现在已经有一部分美团中国香港员工被派到沙特了,而 KeeTa 大概率也会用中国香港经验,比如跟当地供应商合作,建立起自己的本地生活生态。虽说美团跑到中东打副本,免不了要跟 Jahez 、 HungerStation 、 Talabat 这几个外卖巨头交手,但有中国香港的经验在前,美团估计会从容不少。咱们且看到时候 KeeTa 在中东上线,又会整出什么 “x 亿补贴 ” 的花活吧。说不准,还能看到 KeeTa 的骑手用骆驼送外卖。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靠着模仿拼多多京东 阿里成功让老外直呼“你好香”

靠着模仿拼多多京东 阿里成功让老外直呼“你好香” 访问:NordVPN 立减 75% + 外加 3 个月时长 另有NordPass密码管理器 所以财报发布后,阿里股票一度下跌超过 8% 。但差评君觉得嗷,这次阿里财报最大的亮点其实是海外战场的崛起。这次阿里的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整体营收大涨了 45% 。拆开来看的话, Trendyol 在土耳其遥遥领先,甚至已经成为了中东海湾地区下载量最多的电商 App 之一,过去的 2 个月里订单量更是超过了 450 万单。速卖通( AliExpress )更是给力,在 Temu 的强势冲击下不仅顶住了攻击,甚至有股反压回去的势头,所以在财报里被多次点名表扬。这就让不少人懵了,速卖通都不温不火快 15 年了,怎么突然就支棱起来了?其实吧,作为老牌跨境电商,速卖通之前的确给人一种不温不火的感觉:哪哪儿都有它,哪哪儿又都可以没有它。特别是在海外电商的水被 Temu 这条鲶鱼搞浑了之后,不少人都觉得吃了一套玄冥神掌的速卖通,可能得去思过崖请风清扬出山了。结果这家伙反而好像被打开了任督二脉,让我们见识到了传说中的 “ 全力通 ” 。让速卖通重振雄风的武器,是Choice 服务和半托管模式这对倚天屠龙。去年 3 月份时,速卖通不声不响地上线了 Choice 优选频道,结果一下子就狠狠地抓住了老外们的心巴。过去一年里, Choice 优选频道一路狂奔,推动速卖通平台订单增长了 50% 。不仅如此, Choice 订单在速卖通占比也越来越重,今年 1 月的时候, Choice 优选订单还不足速卖通全部订单的一半,但到了上个月,Choice 订单已经占据速卖通整体订单的 70% 。我们了解了一下这个 Choice 服务后,只能说:坏消息是缝合怪,好消息是全缝了。速卖通 Choice 最大的卖点就是省钱省心。他们会专门找那些爆品,然后和商家协商定个低价,从而保证性价比。同时,在 App 里专门给 Choice 单开醒目的页面、给 Choice 商品打上类似 “ 百亿补贴 ” 的标签……反正就是平台帮忙引流,保证让利的商家不会吃亏,拼多多在隔壁表示这个我熟。另一边, Choice 还专门优化了用户体验。比如 Choice 商品的客服、物流,全部是平台搞定的,商家省去了很多麻烦,用户也觉得这样更有保证、体验更棒,京东自营直呼内行!这样一来,老外们就被 Choice 迷得走不动道咯。说白了,以前海外网购最大的问题就是物流和售后体验不给力。现在速卖通利用 Choice 全解决了,再搭配个性价比,老外直呼快乐加倍啊。而半托管模式就是速卖通的另一把杀手锏了。可能大家对跨境电商的了解,还停留在 Temu 发扬光大的全托管模式。其实吧,在海外电商这块,经常是一代版本一代神。最早的亚马逊模式,就是纯粹的平台管平台,商家管商家,大家伙在上面开店,从产品生产、销售、店铺运营、物流、售后都得靠自己。打个比方,世超想开个狗粮罐头网点,得搞定狗粮罐头生产、还得会开网店、寄罐头、当客服……事情多且杂。而当 Shein 和 Temu 崛起的时候,随之火起来的就是全托管模式。在全托管模式里,商家更像是个供货工厂。世超只需要搞定罐头生产就行。比如平台说端午前要发 5 万个罐头到仓库,那世超就保质保量按时把罐头送到仓库就行了。至于怎么在网上开店、怎么运营、怎么做活动、怎么发国际物流这些,通通不用管,也管不着。全托管模式降低了入驻商家的门槛,也给了平台更多的调控权力。所以,就连速卖通自家的 Choice ,最开始的时候都只有全托管的爆品。可全托管模式也有自己的弊端。比如在全托管的状态下,平台就得自己招募小二来进行店铺招商和运营,而跨境电商背后意味着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地方的市场、政策、产品、运营等等都不一样。如果全靠平台自己实现,平台也得说一句只有耕不够的田,哪有累不死的牛啊。而且,有一些品类并不适合全托管模式。例如世超狗粮罐头卖腻了,现在想往海外卖组装机,可装机猿大家都知道,没那么好当,前期需要和买家充分沟通需求,给出装机建议,来回拉扯几次才能搞定,你说这事儿平台它能弄好吗?再加上全托管模式的前置仓管理和运营成本的限制,全托管模式更适合那些大销量的爆品。所以,速卖通就在去年首创出了半托管模式。简单说,速卖通的半托管模式把物流和售后服务包了,剩下的怎么定价卖货啥的,商家自己来。这么一来,速卖通就相当于把商家和用户最头痛的物流给解决了,定价、运营还是商家自己来。那大家伙一看,这不是吃苦你去,吃肉我来?于是,更多的商家加入、更多的产品能利用半托管服务加入了 Choice 精选,用户的购物体验也越来越好。而且半托管模式还有更多的变数,不同的平台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调整怎么个半托管法。速卖通包物流是因为自己背靠阿里,菜鸟物流过去几年强的可怕( 没想到,曾被马老师看不上的物流,居然成了阿里的优势特点 )。特别是在去年,速卖通联合菜鸟,在欧美、中东、韩国等 10 个国家和地区搞了个 “ 全球五日达 ” ,这和以前动不动十几天国际物流相比,老外看了都得说是瓦坎达的福利。而隔壁的 Temu ,虽然也在今年推出自己的半托管模式,想紧跟版本节奏,但方法和效果也完全不同。所以毫无疑问,在半托管模式三国杀里,最早出发的速卖通也走得更远。今年 3 月,速卖通的半托管模式正式上线才两个多月,就已经有 2 万多个商家的订单量翻倍。有意思的是,如今,跨境电商大战已经到了吃瓜群众喜闻乐见、最真实的商战环节。一步快步步快的速卖通,抢在 Temu 之前,已经开始玩起了百亿补贴,邀请国内外知名品牌加入,甚至还在挖亚马逊和自家天猫大客户的墙角……这让我想起来之前,老外面对拼多多的 “ 砍一刀 ” 毫无抵抗之力的样子,我都不敢想象未来 “ 阿里的百亿补贴 ” 真实现了,他们会不会来一句: “ 谁还用亚马逊啊,百亿补贴它不香吗? ”真不是差评君吹,这几年像速卖通、 Temu 这些国内企业走出国门,一掏一个国内的老套路,结果在海外全是大杀器。看着用着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套路、模式去改变海外的习惯,我只能说,难为大家在中国怪物房拼杀这么久,是时候让老外们尝尝 “ 先进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 的味道了。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