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生命之书23章》

《基因组:生命之书23章》 简介:本书系统解析基因组:生命之书23章的核心内容,并结合实用案例帮助读者加深理解。内容涵盖其发展历程、关键概念及实际应用,提供深入的知识探索路径。适合对该主题有兴趣的学习者,帮助拓宽视野并提高专业素养。 标签: #基 #基因组: #知识 #学习 文件大小:NG 链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后基因组时代》简介:后基因组时代是一门系统性的学习课程,涵盖相关领域的核心知识。通过详尽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课

《后基因组时代》 简介:后基因组时代是一门系统性的学习课程,涵盖相关领域的核心知识。通过详尽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课程主题,提高实践应用能力,适合希望扩展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技能的学员。 标签: #知识#学习资源#技能提升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立法会衞生事务委员会参观香港基因组中心 了解最新发展

立法会衞生事务委员会参观香港基因组中心 了解最新发展 立法会衞生事务委员会多名议员参观位于香港科学园的香港基因组中心,了解香港基因组计划的最新发展。议员听取基因组中心主席蔡永忠、副主席梁宪孙、行政总裁罗思伟等介绍基因组计划。该计划是本港首个大型基因组测序项目。基因组中心自2021年运作以来,与衞生署、医管局和大学医学院合作,透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帮助自愿参加计划的病人及其家属寻找可能致病的基因变异。他们指出,基因组计划旨在建立本地人口的基因组数据库、测试设施及人才库,以促进基因组医学的发展和应对香港长远医疗需要。议员其后与基因组中心的管理团队就基因组计划及基因组医学的发展交流意见,随后参观基因组实验室。 2024-05-02 21:29:30

封面图片

科学家揭示对基因组健康至关重要的145个基因

科学家揭示对基因组健康至关重要的145个基因 2月14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新研究,通过对近千个转基因小鼠品系进行系统筛选,发现了一百多个与DNA损伤有关的关键基因。这项工作为癌症进展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见解,也为蛋白质抑制剂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途径。基因组包含生物细胞内的所有基因和遗传物质。当基因组稳定时,细胞就能准确地复制和分裂,将正确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细胞。尽管基因组非常重要,但人们对影响基因组稳定性、保护、修复和防止 DNA 损伤的遗传因素知之甚少。突破性研究及其影响在这项新研究中,威康-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剑桥大学英国痴呆症研究所的合作者一起,着手更好地了解细胞健康的生物学特性,并找出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关键基因。研究小组利用一组转基因小鼠品系,确定了 145 个在增加或减少异常微核结构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这些结构表明基因组不稳定和 DNA 损伤,是衰老和疾病的常见标志。当研究人员敲除DSCC1基因时,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增加最为显著,异常微核的形成增加了五倍。缺乏该基因的小鼠具有与人类凝聚素病症患者相似的特征,这进一步强调了这项研究与人类健康的相关性。通过 CRISPR 筛选,研究人员发现DSCC1缺失引发的这种效应可以通过抑制蛋白质 SIRT1 得到部分逆转。这些发现有助于揭示影响人类基因组一生健康和疾病发展的遗传因素。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剑桥大学英国痴呆症研究所的加布里埃尔-巴尔穆斯(Gabriel Balmus)教授说:"继续探索基因组不稳定性对于开发针对遗传根源的定制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其目标是改善各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我们的研究强调了SIRT抑制剂作为治疗粘连蛋白病和其他基因组疾病途径的潜力。它表明,早期干预,特别是针对 SIRT1 的干预,有助于在基因组不稳定性发展之前减轻与之相关的生物变化。"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威康桑格研究所的大卫-亚当斯(David Adams)博士说:"基因组稳定性是细胞健康的核心,影响着从癌症到神经变性等一系列疾病,但这一直是一个探索相对不足的研究领域。这项工作历时15年,体现了从大规模、无偏见的基因筛选中可以学到什么。所发现的 145 个基因,尤其是那些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为开发治疗癌症和神经发育障碍等基因组不稳定疾病的新疗法提供了有希望的靶点。"研究要点:对基因组造成损害的各种来源包括辐射、化学接触以及 DNA 复制或修复过程中的错误。微核是一种小的异常结构,通常被称为"突变工厂",其中含有错位的遗传物质,而这些物质本应在细胞核中。它们的存在意味着患癌症和发育障碍等疾病的风险增加。凝聚蛋白病是一组因凝聚蛋白功能障碍而导致的遗传病,凝聚蛋白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正常组织和分离至关重要。这可能导致一系列发育异常、智力障碍、独特的面部特征和生长迟缓。当 SIRT1 蛋白被抑制时,DNA 损伤就会减少,它们就能挽救与内聚力破坏相关的DSCC1缺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作用是通过恢复一种名为 SMC3 的蛋白质的化学水平实现的。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比人类基因组更复杂 甘蔗基因组图谱的绘制标志着一个科学里程碑

比人类基因组更复杂 甘蔗基因组图谱的绘制标志着一个科学里程碑 现代杂交甘蔗简介现代杂交甘蔗是地球上收获最多的作物之一,用于制造糖、糖蜜、生物乙醇和生物基材料等产品。它也拥有最复杂的基因蓝图。迄今为止,甘蔗复杂的遗传学使其成为最后一种没有完整和高度精确基因组的主要作物。科学家们开发并结合多种技术,成功绘制出甘蔗的遗传密码图。有了这张地图,他们就能验证抗褐锈病的具体位置,这种褐锈病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对糖料作物造成毁灭性打击。研究人员还可以利用基因序列更好地了解糖类生产中涉及的许多基因。甘蔗遗传研究进展这项研究是美国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JGI)社区科学计划的一部分,JGI是能源部科学办公室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伯克利实验室)的用户设施。该研究于3月27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基因组可通过JGI的植物门户网站Phytozome获取。"这是我们迄今为止完成的最复杂的基因组序列,"JGI 植物项目负责人、哈德逊阿尔法生物技术研究所(HudsonAlpha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研究员杰里米-施穆茨(Jeremy Schmutz)说。"这表明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这种事情在 10 年前人们认为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能够实现我们认为在植物基因组学领域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甘蔗的基因组之所以如此复杂,一方面是因为它体积庞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比一般植物含有更多的染色体拷贝,这一特征被称为多倍体。甘蔗有大约 100 亿个碱基对(DNA 的组成单位);相比之下,人类基因组大约有 30 亿个碱基对。甘蔗 DNA 的许多片段在不同染色体内部和之间都是相同的。因此,在重建完整基因蓝图的同时,正确重组所有小段 DNA 是一项挑战。研究人员将多种基因测序技术结合起来,包括一种新开发的名为 PacBio HiFi 的测序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准确确定较长 DNA 片段的序列,从而解决了这一难题。了解和利用甘蔗基因组有了完整的"参考基因组",研究甘蔗就更容易了,研究人员可以将甘蔗的基因和通路与其他研究得比较透彻的作物(如高粱或其他感兴趣的生物燃料作物,如开关草和马齿苋)的基因和通路进行比较。通过与其他作物进行比较,可以更容易地了解每个基因是如何影响相关性状的,例如哪些基因在制糖过程中高度表达,或者哪些基因对抗病性很重要。这项研究发现,负责抵抗棕色锈病的基因只存在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而棕色锈病是一种真菌病原体,曾给甘蔗作物造成数百万美元的损失。这张图片显示的是基因排序图(使用 GENESPACE 创建),它比较了相关植物物种的基因组组装情况。水平白线代表染色体,连接染色体的彩色编织线表示保守的基因块。这样,研究人员就能将研究得比较透彻的作物(如双色高粱,一种特殊的高粱)中的保守基因追踪到更复杂的基因组中,如野生甘蔗和栽培品种 R570,从而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功能。为了形成对比,上一行提供了 R570 先前的单倍体组合,其中基因组中的多个染色体拷贝被表示为一个单一的马赛克组合。图片来源:Adam Healey 和 John Lovell/HudsonAlpha论文第一作者、HudsonAlpha 公司研究员亚当-希利(Adam Healey)说:"当我们对基因组进行测序时,我们填补了围绕褐锈病的基因序列空白。甘蔗基因组中有数十万个基因,但只有两个基因共同发挥作用,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的侵害。据我们所知,在所有植物中,以类似方式进行保护的情况屈指可数。更好地了解甘蔗的这种抗病性是如何起作用的,有助于保护其他面临类似病原体的作物。"研究人员对一种名为 R570 的甘蔗栽培品种进行了研究,几十年来,该品种一直被世界各地用作了解甘蔗遗传学的模型。与所有现代甘蔗栽培品种一样,R570 也是由甘蔗驯化品种(产糖能力强)和野生品种(携带抗病基因)杂交而成的。对农业和生物能源的潜在影响该论文的最后一位作者、法国国际发展农业研究中心(CIRAD)甘蔗研究员安热莉克-德洪(Angélique D'Hont)说:"了解 R570 的完整遗传图谱将使研究人员能够追踪哪些基因来自哪个亲本,从而使育种人员能够更容易地确定控制相关性状的基因,以提高产量。"改良未来的甘蔗品种在农业和生物能源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改进甘蔗的产糖方式可以提高农民的作物产量,在相同的种植面积上提供更多的糖分。甘蔗是生产生物燃料(尤其是乙醇)和其他生物产品的重要原料或起始材料。甘蔗压榨后剩下的残渣被称为甘蔗渣,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残渣,也可被分解和转化为生物燃料和生物产品。联合生物能源研究所是伯克利实验室领导的能源部生物能源研究中心,该研究所的首席科技官布雷克-西蒙斯(Blake Simmons)说:"我们正在努力了解植物中的特定基因与下游生物质质量的关系,然后我们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和生物产品。""有了对甘蔗遗传学的深入了解,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控制植物基因型,从而生产出我们所需的糖类和蔗渣衍生中间体,实现与生物经济相关的规模化可持续甘蔗转化技术"。到目前为止,甘蔗复杂的遗传学使其成为最后一种没有完整和高精度基因组的主要作物。研究人员结合多种技术,成功绘制出甘蔗的DNA图谱,并确定了关键区域包括与糖的生产和运输以及对褐锈病的抗病性有关的几个区域。甘蔗的参考基因组可用于帮助培育抗逆性更强的作物或提高糖产量,并可应用于农业和生物能源领域。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1600亿碱基对 拥有最大基因组的生物所携带的DNA数量是人类的50倍

1600亿碱基对 拥有最大基因组的生物所携带的DNA数量是人类的50倍 每个活细胞中都蕴藏着构建该生物体的全部蓝图。因此,DNA 是一种密度极高的数据存储介质,一克 DNA 就能存储2.15 亿 GB 的数据。现在,拥有已知最大基因组的生命形式已经被确认它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一种名为"Tmesipteris oblanceolata"的不起眼的蕨类植物被发现拥有由 1,604.5 亿个碱基对(Gbp)组成的基因组。作为参考,人类基因组有 3.1 Gbp。另一种可视化的方法是想象 DNA 链解开的样子。我们的基因组会延伸出 2 米(6.6 英尺),和勒布朗-詹姆斯差不多高。但是,T. oblanceolata的基因组将远远超过 100 米(328 英尺)比自由女神像或大本钟塔还要高。不起眼的叉蕨(Tmesipteris oblanceolata)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它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却一骑绝尘 波尔-费尔南德斯因此,这种不起眼的蕨类植物夺得了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头衔:最大的基因组、最大的植物基因组和最大的蕨类植物基因组。它从另一种植物巴黎蕨(Paris japonica)手中夺走了桂冠。这才是真正的"TARDIS"(塔迪斯)风格,光看外表,你根本不知道这株蕨类植物的内部有多大。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是一种非常不起眼的植物,长达 30 厘米(12 英寸),看起来就像你在森林里散步时看都不会看一眼的东西。但此前曾发现该家族的其他成员也含有大型基因组,因此伦敦皇家植物园、邱园和西班牙巴塞罗那植物研究所(IBB-CSIC)的科学家们开始对忘忧草进行研究。他们来到西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亚岛,采集这种植物的样本。研究小组通过分离成千上万个细胞的细胞核,用一种能与细胞核中 DNA 结合的染料对其进行染色,从而对基因组进行了分析。通过测量有多少染料与细胞核中的 DNA 结合,可以估算出基因组的大小,从而揭示了新的世界纪录。该研究小组说,耐人寻味的是,基因组并不一定越大越好。基因组大的植物往往生长缓慢,需要更多养分,光合作用效率较低。因此,人们认为T. oblanceolata已经达到了基因组大小的上限。这项研究发表在《iScience》杂志上。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香港基因组计划研议遗传病患者家属优先筛查

香港基因组计划研议遗传病患者家属优先筛查 香港医务卫生局副局长李夏茵在立法会介绍香港基因组计划时透露,当局正研议未来让部分有遗传疾病的患者家属优先进行疾病筛选检查。 据香港政府公报,李夏茵星期五(5月10日)在在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会议上,介绍香港基因组计划推行的最新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 李夏茵说,港府在2018年《施政报告》前已公布推行香港基因组计划,预留12亿港元(约2.08亿新元)支持直至2024至25年度共六年的开支。由港府全资拥有的香港基因组中心随后在2020年成立,并在2021年全面运作。 李夏茵指出,截至今年4月15日,计划已招募2万8473名参加者,涉及1万8724个家庭,成功令一些原先求医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病人获得诊断,得到适切治疗。就未能确诊的病症,经计划找到致病基因的成功率为28%,相对国际间同类项目约为25%来得高。 另据《星岛日报》报道,李夏茵透露,目前香港基因组中心是将人体所有基因都进行排序,而有些技术只针对明显有突变的基因进行检查,例如乳癌是某个基因有变异,一般公立医院已有相关服务进行检视。当局接下来会制定一些政策,如有病人患有这些遗传癌症,其家人或可先进行疾病筛选。 2024年5月10日 8:03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