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投行再掀看多中国股市浪潮 】

【 国际投行再掀看多中国股市浪潮 】 本周以来,国际投行再度掀起看多中国股市的浪潮。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陆续上调了对2025年MSCI中国指数的目标点位预测。高盛及瑞银则反馈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关注度与情绪明显上升,普遍认同中国经济处于复苏态势。 #股市 #炒股 #证券 #证券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微博辟谣# 疑似看空中国股市?摩根大通辟谣

#微博辟谣# 疑似看空中国股市?摩根大通辟谣 - 转发 @财联社APP: 【疑似看空中国股市?摩根大通辟谣】财联社6月25日电,近日网络流传着摩根大通看空中国股市的“小作文”,传言称摩根大通预测沪指或在年内下探至2398点。对此,记者向摩根大通求证,摩根大通方面表示从未发表过相关研究报告。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及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鸣镝告诉记者,摩根大通在每年10月底、11月初发布对于第二年的中国股市预测的相关研究报告,只对沪深300指数及MSCI中国指数进行预测。根据摩根大通预测,到2024年底之前,沪深300基本情境预期是3900点,审慎预期为3500点,乐观预期为4200点;对MSCI中国指数目标点位的基本情境预期是66点,审慎预期是56点,乐观预期是70点。 (券中社) #A股# via 微博辟谣的微博

封面图片

国际投行再掀看多中国股市浪潮.mp4

封面图片

彭博:多数华尔街银行对明年中国股市保持乐观

彭博:多数华尔街银行对明年中国股市保持乐观 彭博社星期天(12月17日)报道,展望2024年,大多数华尔街银行仍对中国股市保持乐观,尽管许多银行已下调预期,并预计MSCI中国指数仅出现个位数涨幅。 随着中国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刺激政策并向更多经济领域注入资金,市场再次燃起对2024年情况会更好的希望。 不过报道称,今年市场的期望比去年低很多。 去年年底,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集团、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就预测,随着北京取消严格的疫情管控措施,MSCI指数的年涨幅至少为10%。 MSCI中国指数(MSCI China Index)是由摩根斯坦利编制的跟踪中国概念股票表现的指数。 然而中国股市的表现并未达到预期。尽管美国、日本和印度股市今年上涨,但中国股市却表现疲软,本月有可能连续第五个月出现创纪录的外资流出。 报道称,华尔街今年对中国股市错误的乐观情绪可能是由于低估了消费疲软、长期住房问题以及地缘政治紧张等不利因素的严重程度,以及高估了当局增加财政支出的意愿。 随后看多中国的机构开始作出调整。摩根大通首先下调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长预测;摩根士丹利今年8月将中国股票从“超配”(Over weight)调整至“平配”(Equal weight)。 不过报道指出,尽管许多银行已下调预期,并预计MSCI中国指数仅出现个位数涨幅,大多数华尔街银行仍对中国股市保持乐观。 报道称,他们的观点看起来与去年非常相似,进一步的政策支持、盈利动力的改善,以及低廉的估值。 MSCI中国指数在11月全球股市飙升之际录得四个月来首次上涨,摩根大通的分析师称,在宽松的支撑下,预计“缓解性反弹”将持续到2024年初。 2023年12月17日 8:58 AM

封面图片

中国交易市场低迷 投行费用收入或创十年新低

中国交易市场低迷 投行费用收入或创十年新低 中国市场已成为华尔街投行的滑铁卢,迫使它们重新评估香港投行业务的前景。 《华尔街日报》报道,过去十年,欧美投行在香港取得繁荣发展,它们帮助数百家中国公司通过在国际市场发售股票和债券筹集资金。在冠病疫情前的中国经济繁荣期,这些投行还从跨境收购和投资咨询业务中赚取利润。即使在中美政治紧张局势日益加剧的情况下,这趟“赚钱列车”也促使华尔街成为鼓励美方与中方多接触的倡导者。 报道称,如今这样的日子无疑已成为过去。中国企业的高收益美元债券发行量已降至零,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死气沉沉,香港股市的长期下跌态势也抑制了其他交易活动。基准恒生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下跌了10%。 今年,投行从中国公司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交易中赚取的费用收入,有可能降到至少十年来最低水平。对该行业来说,2022年就已经很糟糕了。投行人士私下承认,现在根本看不到转机。许多大型国际投资者不再愿意购买中国的股票或债券,而中国经济放缓和监管收紧使许多国内企业感受到压力。 根据金融市场分析平台Dealogic的计算,今年投行从有中国公司参与、以非人民币货币计价的交易中仅获得5.39亿美元(下同,约7.3亿新元)的费用收入。中国公司在境外的融资大多以美元或港元进行;港元采用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2020年时,香港IPO活动热闹非凡,许多中国公司发行美元债券,据Dealogic的数据,那一年交易顾问获得了约37.5亿美元的费用收入。 《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包括花旗集团、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在内的银行,已集体解雇了数十名从事中国交易的投行业务人员。这些银行在全球范围内也在裁员,但美国市场表现较好,而且近几个月有迹象表明IPO活动升温。 中国交易活动下滑的部分原因是周期性的,但有些原因可能是持久性的。美国的高利率使得包括中国股票在内的高风险投资吸引力下降。中国的经济扩张势头在放缓,这将影响许多公司的增长前景。中国监管机构也加大了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的难度。 2023年11月8日 8:31 AM

封面图片

【China Travel走红!看#国际友人的文化中国行#】国际友人在湖南体验汉服,小哥唱成都被硬控15秒#,#外国博主挑

【China Travel走红!看#国际友人的文化中国行#】国际友人在湖南体验汉服,#外国小哥唱成都被硬控15秒#,#外国博主挑战折耳根#…近一年来,越来越多外国博主来中国拍vlog,感知“更开放中国”,体验“更美好中国”,传递“第一手中国”。17日,外交部也回应了这股热潮:欢迎更多外国朋友打卡“中国行”! 人民日报的微博视频 via 人民日报的微博 Invalid media: video

封面图片

高盛瑞银等10家投行预计中国楼市低迷态势明年持续

高盛瑞银等10家投行预计中国楼市低迷态势明年持续 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和瑞银集团等10家投资银行和券商的普遍预计,中国住房建筑市场的低迷态势明年将持续。 据彭博社星期三(12月27日)报道,上述情况拖累中国的经济增长,显示中国政府的支持举措尚不足以扭转房地产建设行业的下滑局面。 诚如上述投行和券商所料,那中国房地产建设增长将连续三年萎缩,创下最长连降纪录。 中国今年前11个月房地产投资主要指标同比下降8%。去年全年该指标下降8.4%。这一前景预示着尽管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提振购房需求的措施,但房地产市场的下行态势远未结束。 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意味着这个行业作为商品和服务需求推动力的作用已减弱。彭博经济研究估计,目前房地产相关需求占中国GDP的大约20%,低于2018年时24%的占比水平。 高盛经济师给出的预测在最悲观之列,预计明年中国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将出现两位数萎缩,并称持续的房地产市场低迷态势将使中国的实际GDP增速减少一个百分点。 其他机构的预期相对不那么悲观。摩根士丹利预计上述指标将下降7%,瑞银集团预计跌幅为5%。中国经济师也持悲观看法,招银国际预计中国房地产投资将下降7%。 据中信证券等其他经济师,持有悲观看法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新启动的房地产项目大幅下降。这意味着已完工项目方面有下降空间。 另一个原因是房地产销售下滑,导致开发商开工建设的动力减弱。高盛和瑞银预计明年中国房地产销售将下降5%。 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将带来更广泛影响。由于该行业规模庞大,建筑活动下降是导致内需疲软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内需疲软又是中国今年出现通缩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3年12月28日 11:58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