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下有一个去年招进来的应届生,要多懒就有多懒,我现在每时每刻都想他赶紧自己辞职离开,让我清静一会。我们平时的工作内容就是做做视

我手下有一个去年招进来的应届生,要多懒就有多懒,我现在每时每刻都想他赶紧自己辞职离开,让我清静一会。我们平时的工作内容就是做做视频写写文章,这个家伙来了将近一年,能力没有提高就算了,还天天摸鱼,用鼠标点点点看这个看那个,声音就没停过,我在旁边简直要被他烦死。我开始还以为他是找灵感找素材,结果做出来的东西跟以前一个屎样。我也点过他几次,让他稍微认真点,结果过一两个星期又回来了。现在都不想说了,随便吧,反正是老板给的工资,只是还要受他点鼠标的折磨。这家伙进公司前几天就有人反馈过一整天都是在玩手机,当时我还为他说话,说应届生什么都不懂可以慢慢来,结果是这样的混子,以后换别的公司还能生存下去吗。 #私密 #树洞 #求助 投稿自己的秘密,忏悔,倾诉,发泄你的故事。 投稿 @tcj188_bo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网传快手收到 16 万份应届生简历,预计入职 1400 人,实际情况如何?当下应届生求职处境是怎样的?

网传快手收到 16 万份应届生简历,预计入职 1400 人,实际情况如何?当下应届生求职处境是怎样的? 弗兰克扬的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后,我去检索了一下,发现这个问题的信息源应该就是微博上的一个简单的照片,照片里的PPT上写道:今年收到了16万份应届生简历,预计入职1400人,希望大家在这里收获成功。 这是什么场景下拍到的,发布照片的人也没有透露,但应该是快手公司欢迎今年新入职的应届生的一个场景,大概是想告诉今年的应届生新人,你们能拿到offer,入职快手,都是从十几万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希望大家好好努力。 很多人可能想借此表达今年应届生找工作非常不易的心情。 确实,这几年应届生就业都很难,而且整体是一年更比一年难的趋势,去年就已经很惨了,今年貌似一切都并未出现明显的好转。 但是,我觉得拿快手这种大厂的数据来说事儿,其实说服力和震撼力还是不够大的。 毕竟快手作为互联网的大厂,几乎每个应届生都想去,或者至少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就业选项。 再加上这些互联网大厂在招应届生的时候,很多岗位都不会对专业和毕业院校有非常严苛的限制,所以就会造成,在网申这个环节,几乎所有对互联网行业刚兴趣的人,都会尝试投递一下简历,反正也就是按一下投递按钮的事情。 所以,即使没有遇到今年这种地狱难度的求职环境,腾讯字节阿里快手拼多多小红书百度美团这些大厂的招聘信息一发出来,都会收到这个量级的简历。 在我看来,如果想要反应应届生就业难度已经开始进入地狱级了,只需要看一下往年都是给不同层级应届生用来兜底的那些公司和岗位,今年的投递情况如何。 如果往年都是用来兜底的,现在都成了很多人争着抢的香饽饽了,那才是更加震撼的。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弗兰克扬)

封面图片

深考出分了,没进面试。公务员感觉考不上了,我是应届生没有应届生身份,怎么考啊。家在深圳难的要死感觉一辈子都考不上家里了。可是即便

深考出分了,没进面试。公务员感觉考不上了,我是应届生没有应届生身份,怎么考啊。家在深圳难的要死感觉一辈子都考不上家里了。可是即便是这样,我身边的人也有进面试的,我心态好受不了,法学专业连法考都没考过,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哎对未来一切迷茫。 #秘密 #求助 投稿自己的秘密,忏悔,倾诉,发泄你的故事。 投稿 @tcj188_bot

封面图片

23届java本科生,作为应届生进了个皮包公司,结果才干四个月皮包公司跑路了,现在没经验没技术,也不是应届生身份了,找不到工作,

23届java本科生,作为应届生进了个皮包公司,结果才干四个月皮包公司跑路了,现在没经验没技术,也不是应届生身份了,找不到工作,不知道该找什么工作,考虑学一个手艺,有没有兄弟推荐的 #秘密 #求助 投稿自己的秘密,忏悔,倾诉,发泄你的故事。 投稿 @tcj188_bot

封面图片

多家企业被曝毁约应届毕业生,重灾区在当红行业,此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应届生该如何减少损失?

多家企业被曝毁约应届毕业生,重灾区在当红行业,此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应届生该如何减少损失? 壹哥的回答 还没毕业就失业,企业永远是不做赔本的买卖。 这种被曝毁约应届生offer的新闻,感觉一直是层出不穷。能上新闻的,或多或少都会给点赔偿,让面子上过得去,然后有人就会说“有赔偿就不错了”。 但最终都是应届生自己买单,结果也是不言而喻的。没上新闻毁约的,私底下怎么操作的,那就不得而知了,或许一句试用期不合格,连赔偿金都省了。 站应届生的角度来说,企业毁约确实让很多初入职场的新人,有点不知所措。 一方面是,应届生已错过秋招、春招黄金期,如今校招基本结束,他们将面对更艰难的就业困局。留给应届生的时间其实并不多,重新找工作会是个很难的开始。 另一方面是,严重打乱了应届生的职业规划,本来肯定是手握好几个offer,经过多方比较才最终选择,但如今被毁约,也就意味着原本规划的职业方向,基本上都要清零。 还有最重要的一方面,有些企业的临时毁约,还会影响毕业生的落户。就算是签三方协议,对应届生来说,该被违约还是会被违约,企业那点赔偿金都不够下个月的生活费。 其实,站队应届生的立场特别能理解,毕竟在工作上看走眼,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发展问题。 毕业生会毁约,如果间接导致失去应届身份,那造成的后续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这就意味着他们会失去更多的竞争资格。 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被曝毁约应届生毕业生offer呢?或者说为什么他们敢毁约呢? 被曝毁约,基本上都是所谓的组织架构调整问题。本来想着招应届生来替补老员工,然后名额裁撤,不得已只能毁约。 当然这些明面上的回复,基本上都不保真的。 至于企业敢毁约应届生,主要还是因为违约成本太低了,赔偿个三五千块钱,对企业来说无伤大雅的。 反正站企业的立场来说,毁约也赔偿了,无非就是道德上会有污点,但法律上是没问题,最终难的还是学生。 这种事情光靠呼吁,其实也没多大作用的。要么就是加大赔偿力度,罚到企业胆寒,才能真正规避,保证应届生的人权。 如果只是一味的打马虎眼,问题还是会出现的,每年可能都是如此,毕竟就业环境被同化了,就没办法真的肃清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壹哥)

封面图片

近日,社交平台上出现不少应届生抱怨找工作难,或是工作压力太大崩溃的视频。

近日,社交平台上出现不少应届生抱怨找工作难,或是工作压力太大崩溃的视频。 一名应届生哭着说:有时候真的很想死,我没有能力,没有很好的父母,没有钱和权力,我被压得喘不过气,我好像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据报道,2025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规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

封面图片

特斯拉被曝毁约应届生 当事学生说重新找工作很难

特斯拉被曝毁约应届生 当事学生说重新找工作很难 网传特斯拉毁约应届毕业生。社交平台截图网传特斯拉毁约应届毕业生。社交平台截图待入职应届毕业生:HR称“其负责招聘的应届毕业生全被毁约”4月24日,澎湃新闻记者联系到其中一位被毁约的2024应届毕业生小刘。小刘6月将从北京某大学机器人相关专业研三毕业,他在2023年8月开始投递特斯拉的多个岗位,历经4轮面试,最终于2024年初拿到了特斯拉某门店的工作岗位。当时,小刘的手头有几个offer,经过综合比较,他选择了特斯拉,“工资不算高但也不算低,给一点股票,工作强度了解下来不是太大,算是性价比比较高的工作,也是我的梦中情司。”小刘介绍,当决定接特斯拉的offer后,其他的工作机会也就被他陆续放弃了。4月23日下午,他接到了特斯拉HR打来的电话,提出将撤回录用通知,“大概讲到很抱歉,公司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云云。”小刘表示,自己此前也投递过特斯拉暑期实习的岗位,当时因为岗位被砍,已经历过一次录用后被毁约,“连着两次被毁约,确实是很失落。”小刘告诉记者,他后来才看到网上传言,本届特斯拉应届毕业生的offer全部被毁约,规模巨大,但他无从考证真伪。不过,他在接到offer后,曾陆续和10位左右待入职应届毕业生拉了个交流群,其中也包括海南、上海的同学,目前群内成员全数被特斯拉毁约。“我现在还没想好怎么和家里人说,当时拿到offer的时候,我妈妈他们也很为我高兴的。”小刘说,手头以前的offer都已失效,他也几个月没关心过工作的事了,眼下只能打起精神赶紧重新找,“硬着头皮找,期望值也不敢放太高了。”另一位在2023年下半年收到特斯拉上海工厂offer的应届毕业生小王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己4月23日上午突然收到HR电话,被通知毁约。4月15日前后,特斯拉大规模裁员的消息传出时,小王就曾问询过HR,自己的offer会否受影响,当时还被告知不会影响。“其实我们也不怪HR,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事。也不只是特斯拉,别的应届生同学也有被毁约的。”小王说。小王同样因为选择特斯拉的offer而放弃了其他多个工作机会,眼下,春招即将进入尾声,他坦言,重新找工作的难度还是很大,“主要是时间点比较尴尬。”小王说,HR也在通过个人资源帮被毁约的同学推荐工作,如果有好的机会,自己也都会去试试。另有受访者向记者透露,HR电话通知毁约后,自己反问HR,特斯拉是否毁约了所有应届毕业生?HR告知并不清楚,但其所负责招聘的应届毕业生确实全被毁约。该受访者还透露,HR在打电话撤回录用通知时,同步也发来了一份补偿协议,但协议上写明要保密该协议的存在及其中的任何条款,如违约,公司有权收回赔偿款等。此外,HR也表示,赔偿以外,将尽可能帮助应届生们,如尽力配合他们走解约流程、开具推荐信等。对于上述内容,截至发稿前,特斯拉方面均未给予回应。律师:应届毕业生与企业发生纠纷不适用于劳动合同法,对应届生不利应届生被企业毁约,赔偿应届生一个月工资的做法,是否合理合法?应届生与企业发生纠纷,是否适用于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如何保障应届生的就业权益?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全球董事局执行主席、权益合伙人庄欣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企业毁约的这种违约情况下,如果企业与学生签署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但协议中没有约定合理的违约责任条款,则主要从对学生造成损失角度考虑赔偿,毕业生需要提供损失的证据。但学生没有提供劳动的情况下,判断其损失是个难题。而如果没有签署毕业生就业协议,则从缔约过失责任考虑赔偿。考虑用人单位的过错程度,并综合没有签署劳动合同对毕业生造成的损失,来判断究竟应赔偿毕业生多少。赔偿1个月工资的情况,一般是非应届毕业生(员工)在应聘后取得录用通知书,但之后因为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员工不能就职,在这种案例中员工通常获得的赔偿。当然赔偿超过或少于1个月工资的情况也有,这需要结合具体案件判断。而应届毕业生与企业发生纠纷,一般分为两种情况,(1)应届毕业生一般会与学校、就业单位签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该协议书不同于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了就业协议书,应承担协议书约定的违约责任。(2)如果没有签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但是用人单位向毕业生发出录用通知书。之后,用人单位因为自己的原因不再录用毕业生。如果追究用人单位责任,则一般从用人单位的缔约过失责任的角度去考虑。但上述两种情况,均不适用于劳动合同法。如果要保护毕业生利益,应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中对用人单位责任予以合理约定。另据红星新闻报道,北京实景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晶谈到,应届生与企业发生纠纷不适用于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只能按照民法典合同约定的条款来执行,对应届生很不利,“想要有所改变,只能期待最高法等机构就这个问题出台专门的司法解释或者规定,来约束企业的行为。”此外,据媒体报道,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4月15日曾宣布特斯拉大规模裁员。他在致员工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公司裁员比例“超过10%”。截至2023年12月31日,特斯拉全球员工总数为140473人,裁员10%意味着将有1.4万人受到波及。另据21世纪经济报消息,有特斯拉中国员工透露,特斯拉中国的销售、交付、售后等岗位均是此次裁员重灾区,有的部门裁员比例高达40%,并且上述岗位声称不再招人。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