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谷歌竟然意外地把自己的网站挂上了出售列表。

2015 年,谷歌竟然意外地把自己的网站挂上了出售列表。 一名前员工发现了这一漏洞,仅用 12 美元 就把它买了下来。 面对这种情况,谷歌别无选择,只能满足他的任何要求。 但他的回应却出人意料:不是 10 万美元,也不是 1 亿美元。 那么,他究竟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谷歌先行支付赔偿金 避免由陪审团审判

谷歌先行支付赔偿金 避免由陪审团审判 在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案中,一名联邦法官裁定,在字母表公司向联邦政府支付230万美元后,该公司将接受法庭审判,而不是陪审团审判。该案指控该公司垄断了广告技术市场。法官莱昂妮·布林克马表示,这张价值2,289,751美元的银行本票足以弥补八个联邦政府机构声称因谷歌行为而遭受的损失。由于损害赔偿不再是案件的一部分,布林克玛裁定不再需要陪审团,她将监督定于9月开始的审判。2023年,美国司法部起诉谷歌,指控该公司垄断了用于购买和销售在线广告的技术。反垄断执法人员出人意料地要求陪审团审判,称联邦政府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购买的在线广告收费过高。大多数反垄断案件由法官而不是陪审团审理。

封面图片

裁员内幕:特斯拉的疯狂一周 马斯克“意外拍板”引发战略大转向

裁员内幕:特斯拉的疯狂一周 马斯克“意外拍板”引发战略大转向 这些举措让特斯拉的员工们措手不及,因为Robotaxi与Model 2虽在某些技术细节上相似,但两者的设计目标和市场定位迥异。Robotaxi的目标是耐用和高效,而Model 2则侧重于低成本和大众市场。这种战略调整不仅对工程团队是一个巨大挑战,也使得整个公司的运营节奏和未来方向发生了深刻变化。随后不久,特斯拉实施了大规模裁员,进一步增加了组织内部的不确定性和紧张氛围。以下是翻译内容2月28日,马斯克在他拥有的社交媒体平台X上,对特斯拉的另一款产品做出了大胆的承诺。他发帖称,新版Roadster跑车将百公里加速不到一秒,性能几乎是其他主流车型的两倍。他在另一条帖子中写道:“我深信,它极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令人震惊的产品演示。”首先对此感到震惊的是特斯拉位于加州的Roadster开发团队成员,他们是从马斯克的帖子中得知这一新规格的。一位前特斯拉员工透露,此前团队的百公里加速目标是在1.9秒内。现在,他们必须重新设计车辆的关键部件,确保在如此快的加速过程中,电池和电机不会过热。马斯克关于Roadster的突发宣布不是那周唯一出人意料的决定。在与特斯拉高层的会议中,他终止了被称为Model 2的25000美元车型的计划,并加速了一款名为Robotaxi的全自动驾驶电动车的大规模生产计划,目标是在明年下半年实现。据多位前特斯拉员工透露,马斯克过去近四年来一直在承诺推出Model 2,仅仅在一个月前,他还告诉投资者这款车将在2025年下半年准备就绪。马斯克向来以出人意料的举动而著称,这有时会给他或他的公司带来麻烦。但即便按照他的标准,过去10周发生的事件也格外引人注目,使特斯拉陷入了自2018年以来面临最严重的危机,当时公司正努力生产Model 3。今年4月,马斯克宣布计划裁减公司超过10%的员工,其中包括完整的部门(据一位前员工透露,一些特斯拉领导被告知公司的目标是全球裁员20%)。在一年前任职的16名高管中,已有至少五人被解雇或辞职,包括动力总成主管德鲁·巴格利诺(Drew Baglino),他曾被视为马斯克潜在的接班人。作为裁员的一部分,马斯克大幅削减了许多员工和分析师认为对特斯拉未来至关重要的团队。例如,他解散了500人的超级充电站团队,该团队原本负责管理大约50000个电动车充电站、并不断扩大的网络,这一网络正被其他汽车制造商迅速采纳为行业标准。这场动荡发生之际,特斯拉汽车的销量放缓导致其今年股价下跌30%。多年来,消费者对特斯拉的电动车极度热衷,但现在对其老化车型的兴趣已经减弱Model 2的设计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使得市场竞争加剧。今年前三个月,特斯拉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5%。曾经是全球市值第七大公司的特斯拉,现在已跌至第十五位。马斯克将重心转向融合人工智能的Robotaxi,而非面向大众市场的电动车,这对特斯拉是一次巨大的赌注。据多位前员工透露,Robotaxi距离正式发布还远未准备好。任何延误都可能进一步考验特斯拉投资者的耐心。这场混乱还可能进一步扰乱更广泛的电动车市场,特斯拉在这个市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但电动车的销售增长正在放缓。本周,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内,特斯拉采取了惊人的举措,以应对新现实。据一名现任员工透露,负责生产去年全球畅销中型跨界车Model Y的工人首次没有上夜班,这实际上将该车型的产量减半。巴克莱汽车行业分析师丹·利维(Dan Levy)对此表示不解:“我不明白马斯克想要什么,或者他试图达成什么。为什么突然有这样的深度调整?”他对Model 2的前景提出了猜测:“他们可能已经认识到,这款车永远无法实现其经济目标。”今年特斯拉可能还面临更多挑战。6月,特斯拉的股东将投票决定是否恢复给马斯克的560亿美元股票薪酬包这是美国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一笔。特斯拉董事会最初在2018年授予马斯克这份奖励,但特拉华州的一名法官今年1月底裁定该奖励无效。这一决定激怒了马斯克,他计划将特斯拉的注册地从特拉华州转移到得克萨斯州。马斯克还威胁说,除非公司董事会找到方法将他在特斯拉的股份从现在的20%提高到25%,否则他将“在特斯拉之外开发产品”。2022年,他为了收购X而出售了数十亿美元的特斯拉股份。马斯克承诺将在8月初首次展示Robotaxi。他宣传这辆没有方向盘或踏板的车将是特斯拉新出租车服务的基石。这次演示将是特斯拉的关键时刻,要么进一步让投资者失望,要么重新提振股价。特斯拉没有回应对这个故事的置评请求。两场关键会议定下新方向在2月的最后一周,两场关键会议让特斯拉突然转向。在第一场会议中,马斯克的团队向他展示了一款新的全尺寸经济型跨界SUV原型的最新版本,这款车外形类似于一个缩小版的Model Y。这款车被外界称为Model2,马斯克在1月24日的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曾表示,该车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量产,价格约为25,000美元。在第二场会议中,马斯克的团队向他展示了早期版本的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据一位了解会议的前特斯拉员工透露,马斯克对所看到的表示非常震惊。团队原本只是想引起他对未来产品的兴趣,而这款产品在工程设计上比Model 2还落后一年。然而,马斯克却迫切地询问:为什么特斯拉不立即着手此项目?马斯克多年来一直专注于这两款车型的研发。2020年9月,在特斯拉加州弗里蒙特工厂的停车场,马斯克和当时的动力总成主管德鲁·巴格利诺站在特斯拉车主面前,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降低电动车中最昂贵部分电池的成本,来生产一款定价25,000美元的特斯拉车型。马斯克称,制造这样一款车“一直是我们公司成立之初的梦想”,他当时预测特斯拉能在大约三年内交付这款车。同时,马斯克对开发一款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一直充满热情,几乎所有人都记得这一点。自2015年以来,特斯拉在其Model S中引入了Autopilot驾驶辅助系统。2016年,他在一份宣言中分享了他的愿景,即有朝一日自动驾驶技术将允许特斯拉车主在不使用汽车时出租,从而获得额外收入。2019年,他将这些车辆称为Robotaxi,并承诺到2020年将有100万辆上路。然而,这一承诺并未实现。相反,在2020年,特斯拉开始提供“全自动驾驶”(FSD)系统,这是其自动驾驶软件的更高级版本。尽管FSD实际上并未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但这并未阻止马斯克几乎每年都承诺它很快就会实现。据多位前员工透露,尽管Model 2和Robotaxi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据多名前员工透露,特斯拉计划在这两款及其他规划中的车型上使用基本相同的电池和电机。这将显著降低设计和生产这些车型所需的成本和工程时间。2023年,该公司密集地工作在一个名为NV9X的新车开发计划上,其中“NV”代表“新车”。NV91和NV93分别是价值25,000美元的车和Robotaxi的内部代号。据一位了解项目的前特斯拉员工透露,新车团队计划在2024年初生产出Model 2首个测试版本,由粗略制作的部件组成。此后,团队成员将开始对车辆进行一系列噪音、振动、寒冷天气等测试,同时制作最终零件的模具,并计划在年底之前生产出一到两辆Model 2的初步样车。特斯拉的离职员工还表示,团队的初步目标非常雄心勃勃:计划每周生产10,000辆Model 2,即每年大约520,000辆,这几乎是当时奥斯汀工厂生产Model Y速度的两倍。该公司最终计划在奥斯汀和墨西哥的工厂每年生产数百万...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渤健放弃阿尔兹海默病争议药物 集中精力开发新疗法

渤健放弃阿尔兹海默病争议药物 集中精力开发新疗法 渤健还将终止一项名为Envision的临床研究。Aduhelm于2021年6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上市,那是自2003年以来,FDA首次批准阿尔兹海默病新药上市。根据FDA的要求,渤健需要在Aduhelm上市后进行4期验证性研究,即Envision研究。渤健在公告中表示,通过移交Aduhelm,公司将为Leqembi(通用名lecanemab,仑卡奈单抗)的开发腾出资源。Leqembi由渤健和日本卫材药业合作开发,于2023年7月获FDA“完全批准”上市,为20年来首款获FDA完全批准的阿尔兹海默病新药。此外,渤健还将加速开发靶向tau蛋白的反义寡核苷酸(ASO)疗法BIIB080和口服小分子抑制剂BIIB113。阿尔兹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于65岁以上人群,患者通常会出现记忆力衰退、学习能力减弱、情绪调节障碍、运动能力丧失等症状。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人罹患此病。阿尔兹海默病被认为是新药研发的“黑洞”,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目前针对该疾病的药物研发都是基于各种假说进行的,包括大脑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神经纤维缠结、神经炎症、颅脑外伤等。Aduhelm和Leqembi都是基于β-淀粉样蛋白假说开发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美国药品研究和制造商协会(PhRMA)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20年间,研发治疗和预防阿尔兹海默病药物的尝试失败约146次,投入超6000亿美元研发费用,失败的临床药物超过300种,失败率高达99.6%。一款争议不断的药物Aduhelm的研发和上市之路充满争议。2005年,在瑞士阿尔卑斯山举行的一场科学峰会上,Neurimmune公司的研究人员制定了一项计划通过研究那些高龄而未患痴呆症的人来寻找阿尔兹海默病新疗法。他们选择的方向是清除β-淀粉样蛋白。β-淀粉样蛋白是人体自己产生的物质,在健康人的大脑内可以被清除,但在人脑老化的过程中,它会在脑内过度沉积,形成有毒的斑块,破坏神经细胞,导致认知功能受损。科学家们针对这一现象展开大量研究,发现虽然可以成功减少或清除β-淀粉样蛋白,但却无法干预患者的认知能力衰退,使“淀粉样蛋白假说”蒙上阴影。Neurimmune的研究人员发现,健康的老年人天然具有抗淀粉样蛋白抗体,于是他们在实验室中复制这种抗体,开发出了Aduhelm。它能够选择性地与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沉积结合,然后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清除患者大脑中的β-淀粉样沉积蛋白。2007年,渤健从Neurimmune引进了Aduhelm,同年携手卫材在全球范围内合作开展该药物的开发和商业化。2015年,一项200人入组的小型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Aduhelm显著减少了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淀粉样斑块,而且似乎减缓了患者认知能力下降的进程。这项试验出人意料的成功为阿尔兹海默病治疗领域带来曙光。随后,渤健开启两项设计思路相同的3期临床试验,分别为Emerge和Engage,共招募了约3300名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这两项试验旨在验证使用Aduhelm治疗18个月后,其减缓认知能力衰退的效果是否比安慰剂更好。2019年3月,渤健披露了前述两项试验相互矛盾的中期结果,在Emerge研究中,主要终点指标显示出治疗趋势,而在Engage研究中,主要终点指标没有统计学意义。当年3月21日,渤健承认Aduhelm的失败,并宣布中止两项试验。但当时的渤健首席科学家阿尔·桑德罗克(Al Sandrock)没有放弃,通过深入研究原始数据,他认为无效分析是一个巨大的错误,Aduhelm可能有效。2019年春天,渤健发起一项名为“玛瑙计划”(Project Onyx)的秘密行动,以挽救Aduhelm。2019年5月,桑德罗克联系FDA神经科学主管比利·邓恩(Billy Dunn),在一场神经病学会议上,两人进行了一场非正式会议。桑德罗克阐明了Aduhelm可能减缓阿尔兹海默病进展的观点,希望邓恩可以帮助他将药物推进上市。随后6个月,FDA和渤健合作收集和分析Aduhelm的数据,并纳入拟上市申请中。这引起美国国会的注意,国会随后对该过程展开调查,称该过程“充斥着违规行为”,包括不恰当的合作和未公开的互动,引发国会对“FDA失误的严重担忧”。2019年10月,渤健披露了3285名实际入组的参与者的受试结果,Engage研究仍未显示出治疗意义,Emerge研究的高剂量组具有显著的治疗意义,与安慰剂相比,改善认知功能的主要终点指标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SB)评分减少22%。基于这一结果,渤健向FDA提交Aduhelm的上市申请,但被FDA专家委员会以压倒性票数否决。在2020年12月5日举行的一场听证会上,英国阿尔兹海默病协会(British Alzheimer‘s Association)对Aduhelm的有效性表示怀疑,而美国阿尔兹海默病协会(American Alzheimer’s Association)强烈建议FDA批准该药物上市。2021年6月7日,根据可使用生物标志物替代治疗终点的加速批准原则,FDA不顾独立专家委员会的反对,加速批准Aduhelm上市,并表示该药物适用于所有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而不仅仅是临床试验所包含的早期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这导致一名FDA专家委员会成员辞职抗议,他称这“可能是美国近代史上最糟糕的药物批准决定”。在上市前定价时,渤健聘请第三方机构对25家保险公司和120名神经科医生进行调研,测试他们对不同价格的反应。最终报告显示,如果想让更多的患者有药可用,每年的费用应为15000-20000美元;如果想减少付款人和医生的抵制,定价应低于40000美元/年;如果想收入最大化,定价应超过40000美元/年。渤健最终为Aduhelm定价56000美元/年,引发神经学家的愤怒,并直接影响到对Aduhelm的需求。获批一个月后,渤健主动要求FDA限制Aduhelm的适应证范围,表明该药物仅适用于早期阿尔兹海默病患者。Aduhelm的安全性也引发不少担忧。除脑出血和脑肿胀外,FDA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在2021年12月首次报告4例接受过该药物治疗的患者被诊断为ARIA(淀粉样蛋白相关成像异常),最为严重的一例是死亡。2022年,又有3例死亡病例被报告。2022年初,卫材宣布放弃Aduhelm,将该产品全权交给渤健,两家公司后来又共同推进同机制药物Leqembi的研发。商业化失败并面临强大对手渤健放弃Aduhelm不是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由于前述种种争议,该药上市后业绩惨淡。从上市到2021年底,其销售额仅为300万美元;2022年全年,该药的销售额为480万美元;2023年前9个月,销售额不足1100万美元。在商业化成绩不佳的情况下,继续进行Envision研究是一种负担。该试验预计到2026年才能初步完成试验,需投入的费用不菲。渤健这两年的总体业绩并不乐观。2022年,该公司全年营收101.73亿美元,同比下降7%;2023年上半年营收49.19亿美元,同比下滑4%,净利润为9.81亿美元,同比下滑23.2%。2023年7月,渤健发布“Fit for Growth”计划,裁员上千人。另一方面,阿尔兹海默病赛道“追兵将至”,迫使渤健不得不将有限的资源投入Leqembi。2023年7月6日,FDA宣布完全批准Leqembi上市,使其成为20年来首款被FDA完全批准的阿尔兹海默病新药。《科学》(Science)杂志将其列入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与Aduhelm不同,Leqembi在临床试验中的有效性较为明确。Leqembi的3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在使用该药物18个月后,主要疗效终点(临床痴呆量表评分)平均下降 1.21 分,安慰剂组平均下降 1.66 分(评分降低越少表示病情进展越慢),相当于Leqembi可延缓疾病进展27%。2024年1月9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宣布批准Leqembi在中国上市,商品名为“乐意保”。据北京日报报道,该药将于2024年7月中旬在中国上市,预计定价2508元。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百亿“中国首父”称被前女友坑了三亿多,他的三观多炸裂?

百亿“中国首父”称被前女友坑了三亿多,他的三观多炸裂? 徐波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他为汤某转款8亿多元人民币,但汤某后来卷款私逃,目前仍拖欠3亿多元未还。此外,徐波还提到,汤某出示的13个孩子中,仅有两人系双方共同生育,其余11人为汤某在国外接受捐赠而生。然而,法院对于徐波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于是他网上“讨公道”。这波炸裂爆料,迅速吸引了无数“吃瓜群众”的眼球,有人对徐波的行为表示震惊,也有人对其中的法律和道德问题表示关注。实际上,徐波的个人生活和职业行为一直是公众讨论的焦点。他曾因“一夫多妻制”言论、员工自愿降薪测忠实度、指控公司前CEO涉嫌腐败等事件而备受关注。同时,徐波还很有钱,最新胡润富豪榜上他的身家高达275亿元。这一次“自爆家丑”再获关注之外,也让网友好奇,徐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会赚这么多钱”?01“首父”网上讨公道以“中国首父”自居的徐波,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将自己的家庭纠纷揭露在公众面前。4月25日起,多益网络官博连发多条微博,讲述董事长徐波为伴侣汤某转款8亿多元人民币,后汤某卷款私逃,目前仍拖欠3亿多元未还的故事。梳理事情的经过,徐波和汤某于2009年底在某网络相亲网站结识,2011年6月生育了一女儿,但并未结婚。按照徐波的说法,在孩子出生仅一个月后,汤某便提出结束男女关系,随后孩子由徐波抚养。不过,两人仍继续有间断相处,“因她毫无任何收入,在此期间,我们相互财产完全是独立的,且相关各种费用完全我额外独立承担。”然而,此后事情的发展充满了戏剧性。“因她受独立女性思想影响,她希望做单亲妈妈,于是与我沟通,2012年她宣誓‘永远不离开我,永远不会伤害我,否则不得好死’来骗取我信任。”徐波表示。最终,2012年到2018年期间,徐波陆续通过银行账户转给汤某8.19亿元人民币,后者用来买房及代孕生育她独有权责的子女。其中,4.19亿元在转账时备注了“借款”或“jiekuan”。徐波称,这些转账未包含他另外为汤某花费的各种开销,此外汤某还代其持有国内外的各类其他资产,总共价值10多亿元。徐波为何甘愿给对方如此巨额转款?或许除了上述誓言的作用,还有其捐精给汤某生子的原因。多年来,徐波在网上输出“女性功能就是生育”、“优势人种要生100个孩子”等言论出位,并曾高调征集“处女小美女”一起和他生儿子。因此,有着多生孩子愿望的徐波,自认为是出于自己基因(捐精)和传统观念的考虑,一直在帮助和支持汤某。不料,2022年,“汤某非法遗弃所有孩子,卷款私逃。”而且徐波声明,汤某举证的13个孩子,仅其中2人是双方共同生育,而其他11人是汤某在国外接受捐精所生。徐波表示,此后汤某把其中的5.15亿元转回给他,但仍有3亿多元款项没有归还,其他代持资产也没有转回。据徐波透露,其起诉汤某要求归还3亿多元的民间借贷案件,最终以失败告终。法院的判决逻辑是,徐波提供了银行转账记录,不能证明双方有借贷的合意,且双方虽然没有结婚,但共同生活和抚育13个子女必然有共同支出,所以推断双方不是借贷关系。从最新的微博内容来看,徐波似乎不愿就此罢手,他将“继续告,继续举证”。02此前“奇葩”新闻频出除了网友戏称的这次“被爆3亿金币”,徐波过往的个人言论、公司管理方式也是吃瓜群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早在2014年时,他曾经捐300万元人民币给方舟子安保基金,后因为安保基金被挪作他用,他与方舟子闹翻,将其告上法庭,成功追回了300万。2018年10月,一篇题为《身家280亿的网易前高管:生12个娃,现实版一夫多妻》的文章将徐波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而文中提到的内容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文章称,曾担任网易高管的徐波自赚钱以后,在微博上化名“宝宝老师”(曾用名“煮老师”),公开主张一夫多妻制,公开承认与多名女性生育多个子女。该文章引发巨大争议后,网易和徐波双双“辟谣”。其中,徐波否认“煮老师”“宝宝老师”等ID是自己的账号,并且表示“本人尊重女性,本公司CEO就是一名已婚女性”。在公司治理方面,徐波也常有很多出人意料的举动。比如,他被曝曾以“徐宥箴”的网名在微博高调宣布给骨干程序员配备宝马730,再给140名老员工每人配发一台iPad2,轰动一时。另据媒体公开报道,2018年时,徐波曾要求公司入职满1年的员工向自己说感谢的话或反馈意见,并向他发“感谢红包”,红包金额在100到500元不等。在随后的年会上,徐波又宣布拒收所有红包,并对发红包的员工进行十倍返还。此举被解读为对员工的“忠诚度测试”。此外,徐波还对员工展开“服从性测试”、“价值观测试”。2020年,徐波称因公司效益良好,利润大幅增长,让公司员工自愿降薪10%。多益网络当时回应称,老员工和高管100%申请参加自愿降薪活动,“内心普遍真实高兴满意。”2021年,徐波还上演了一处“手撕”公司前CEO的戏码。当年8月,徐波亲自撰写了题为《董事长亲查广告腐败、广告假量纵容外挂案》的文章,称公司前CEO唐忆鲁等人包庇纵容外挂、涉嫌每年贪污广告费数亿元,随后还发布了千万元的“悬赏令”征集线索。多益网络称于2022年3月向广州市公安局报案。不过,广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在经过3个月调查后,最终给予了不予刑事立案的通知。过去一年,多益网络官微发布数条与此相关的微博。目前来看,徐波一方并未取得太大进展。03草根逆袭走上财富巅峰7年前的4月份,福布斯发布了2017华人富豪榜,当年徐波以黑马的姿态排在第69位,净资产达41亿美元。翻看徐波的履历就会发现,他的经历堪称草根成功逆袭的传奇。据《楚天都市报》报道,徐波生于1977年12月,初中毕业(技校没读完)后去打工,2001年进入网易担任《大话西游1》的客服。这名小小的客服,却很善于抓住机会。2002年5月,《大话西游2》内部测试,徐波作为客服人员参与体验,并写了30多页的问题反馈及改进意见。2003年6月,《梦幻西游》立项,徐波以最初唯一策划的身份,参与制作了游戏的核心内容,使之成为网易最赚钱的游戏之一。据广州日报,徐波在向网易创始人丁磊提交了一份项目计划书并提出了新的待遇要求,双方未能达成一致。2006年,他离职接受雷军投资创业,设立广州多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此后,凭借《梦想世界》《神武》(现改名为《幻唐志》)等一系列产品的出色表现,初中毕业的徐波便一步步迈入了人生巅峰。这样的逆袭,正如徐波在一份声明中所言,“我从2001年的400元月工资的网吧网管,到现在仅在2015一年里我个人交个税就超过2亿人民币的互联网公司老板(公司考虑2016年在国内上市),是中国最赚钱的网游的唯一始创主设计师。”然而,多益网络上市之路并不顺利。2016年6月,多益网络提交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申请,但后于2018年3月27日选择终止IPO审查。2018年6月,多益网络又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最终却在2019年1月宣告终止IPO。招股书显示,2015-2017年,多益网络分别实现营收16.3亿元、15.5亿元、19.3亿元,净利润10.4亿元、8.4亿元、10.07亿元。数据显示,彼时多益网络的赚钱和吸金能力惊人。公司2015-2017年各期毛利率比例分别为98.8%、98.4%、98.7%,对应的ARPPU值(平均每付费用户收入)分别为417元、459元、558元。但是,多益网络也存在着对单一王牌游戏《神武》的依赖,2015-2017年期间神武系列收入占比超过90%。众所...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