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感觉这个世界对男性太不友好了,学习学累了刷会手机吧,各种软件刷着刷着就跳出来一对奶子,让你无心学习,导致做题做不过女性,然

我时常感觉这个世界对男性太不友好了,学习学累了刷会手机吧,各种软件刷着刷着就跳出来一对奶子,让你无心学习,导致做题做不过女性,然后社会上的法官,中小学老师什么的岗位都被女性占领,最后男性只能生活在一个女性统治社会中,被规训,被抢夺劳动成果成为可怜的供养者。 更可笑的是这些女性在网上随便发骚,扰乱男性心智,现实中你稍微多看她一眼,又大概率被冠以“下头”、“性骚扰”的名号。个中反差,令人哑然失笑。 然而中国社会实际上最不可接触的天龙人,却是一群男性,这么说吧,男性努力进入体制,体制内男性比女性升迁的可能性更高,最后却是为了更好的管理男性,以女制男,将男性死死压住。努力的上升,最后却是为了背叛自己的群体。这其中又有多少荒谬。。。 via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老刘谈他和傅首尔的关系,看不出他对傅首尔对家庭的经济贡献有承认或者感激,只是说,“她的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傅首尔好像也接受了(

老刘谈他和傅首尔的关系,看不出他对傅首尔对家庭的经济贡献有承认或者感激,只是说,“她的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傅首尔好像也接受了(或者主动选择了)这套话语,她也会说,我后来去追求事业了。 但如果她是一个男性,会怎么说?他会说,“我这么拼还不都是为了我们这个家!”(潜台词:你沾了我的光,还抱怨什么?) 看似他们是对调了传统的性别分工,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女性对家庭的经济贡献,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讲的。不仅无法在节目上讲,也很难在家庭生活里去讲。家庭主妇的抱怨,男人一句“我负责挣钱”就搪塞了。但家庭主夫的经济弱势,则很可能是家庭中的敏感词,某种程度上,男性无法面对自己的经济弱势才是一切问题的症结,但它是不能谈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场面,无外乎男人自尊的破碎。 如果男性掌握经济权,那他会不遗余力地以此来剥削女性,从晚饭谁洗碗,到要生几个孩子,“我挣钱”是一种核威慑。而女性即便也挣了钱,但却不掌握这种“核威慑”,相反,他的丈夫掌握另一种“核威慑”:即我只要离开你,你就会沦为一个失去家庭的失败的女人,事业再成功又如何?因为“核威慑”并不是个人能掌握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的合谋才能发挥毁灭性的效力。 我觉得老刘的问题,并非是和傅首尔步调不一致,他的问题跟婚姻本身关系不大,是男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如果他不用奋斗就获得了优渥的生活,那他还能通过什么来实现价值?这个优渥的生活,可以是妻子提供的,也可以是中了彩票,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没有教给男人除了“奋斗、成功、养家”之外其他获得价值感的路径。女性生育、养育的确辛苦,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女性确实在照护的过程中获得了价值感,你可以说这是一种被规训的结果,但关系本身也是一种“创造”,很多时候,女性比男性更擅长也更享受这种关系的创造。而实际上,他们的孩子也长大了,很快就不再需要这样密集的照护,即便他离婚了,他依然要面对,他要用自己的人生干些什么的问题。这个答案,并非是离婚本身能提供的。

封面图片

如何评价《水浒传》中对于女性的描写?

如何评价《水浒传》中对于女性的描写? 榴弹怕水的回答 水浒传里面的女性描写非常真实和出彩。 这话一说肯定有人不同意,因为水浒传里的女性不是淫妇就是恶妇,或者是木讷工具人和悲剧背景板,其余的就是所谓母嫂性质的伦理长辈,哪里有资格说出彩? 但这里面的道理和逻辑其实很简单,一想就通。 当先一个问题,水浒传里的男性是正常男性吗?个个不是杀人狂就是黑社会的。 答案很简单男性也不是正常男性。 那么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里面不分男女,都这么不正常?不正常为什么还几百年下来被这么多人认可为出彩的文学形象? 其实原因很简单,整个水浒传都是在写“流民社会”这个边缘群体的故事。 流民社会里的男性,它就是这样的,就是会产生李逵这种杀人狂,就会产生武松天人化杀的血流成河那种情况。 这里不多说,还是说回女性。 对应的,流民社会里的女性形象,应该是什么样的? 答案很简单,就是上面说的母嫂、淫妇、恶妇和木头人,以及悲剧背景板。 第一个母嫂,还算是正常的,属于封建时代的伦理象征,李逵他娘,顾大嫂……说起来庸俗,但却是那个时代必不可少的社会形象表达。 后几个就很荒诞,但这跟流民社会中女性作为性资源的匮乏性有关系……流民社会里,作为主体的男性朝不保夕,女性和女性代表的性资源反而就成了一个麻烦,而且非常容易被摧毁。 假设你想跟她长相厮守,跟她一起恩恩爱爱,你们两情相悦……你能保住她吗?或者说,如果你能保住她,你会沦为流民社会的一部分? 林冲不疼他老婆? 林冲尚且如此,那敢问已经在流民社会里,或者社会阶层更低下,能力更差的男性会如何面对女性呢? 答案是,要么把对方当做一次性的发泄工具,不管她死活,要么是保持性压抑,拒绝对方。 而后者随着流民社会的延续,已经成为了某种金科玉律,成为了义气的一个巨大表现形式,丝毫不亚于及时雨的散财行为。 毕竟嘛,想想都知道,一旦真的争夺起女性资源,很可能会相互残杀,义气就没了,生存几率也大大降低了。 所以,主动拒绝女性,是流民社会中所谓比较高尚的处理方式,接纳女性的,反而会被瞧不起,而且接纳女性的,要么没有好果子,要么就是纯粹把女性当做自己的私产,本身也不高尚。 理解完这个逻辑,就知道为什么女性会在流民社会里有后几个反常形象了。 恶妇,是有主体性的,是女性主动迎合这个流民社会的残酷逻辑,自己先把自己的性资源给消除掉的结果。 其实母嫂也是,但需要客观条件,不是谁想做就做的。 木头人,是麻木了,是没有经验的女性在这个流民社会中的常见模式,大头领说啥是啥,认命了。 淫妇,也是有主体性的,而且主体性比较强,她是有生命力的,是主动寻求性与爱情的,但她这么一来,就跟流民社会的残酷逻辑撞上了……就会被流民社会认为是引起内部混乱的不稳定因素,于是就要杀掉。 这里我想着重讲一下潘金莲,因为这个角色太出彩了。 首先,是潘金莲这个角色的必要性。 为什么会有潘金莲?为什么潘金莲会是淫妇的形象为主题? 说句不好听的,但凡潘金莲是个大女主,或是带领全家致富,或是有礼有节,勇于反抗封建主动跟武大郎和离,武松会沦落到血溅鸳鸯楼? 那么回到作者这里,作者要写一个流民社会里的天人武松,那前提就是一个血溅鸳鸯楼,蜈蚣岭上望月下大地的武松,这是前提,而以此前提倒推,这么一个人怎么会沦落到此呢? 作者往自己见识过的流民社会样本里一找,不就找到怒杀潘金莲的戏码了吗?于是潘金莲诞生了。 其次,潘金莲的形象主体虽然是淫妇,但却没有那么简单,她的角色形象很立体。 一出场,是(最起码是名义上是)以与淫妇完全对立的母嫂身份出现的……天然具有伦理性。 这对武松个人而言,会跟后来的淫妇形象产生巨大的形象拉扯,让他和她的行为更加合理化,悲剧色彩更浓重。 然后,潘金莲转变为淫妇,恰恰是因为武松的出现与拒绝。 书里说的非常清楚,第一人称第三人称都很明确,潘金莲看到武松后就是要勾搭武松,而且有明确行为和言语了……但是,按照上面的逻辑,流民社会里厮打出来的武松非常明确的拒绝了对方。 但是潘金莲已经转变为淫妇了,于是转向了西门庆。 然后事情败露,她又转型为恶妇,但是恶妇的水平太烂,不足以抵挡武松,于是武松以伦理纲常下的小叔子身份,反过来杀了潘金莲。 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剧……这个过程中,武松和潘金莲都扼杀了自己的一部分,武松渐渐成为了所谓天人,潘金莲带着女性的天然魅力和身处那种环境的不甘则给人以了巨大的人伦震撼。 不要觉得只有现代人同情潘金莲,人性相通,古人在骂这是淫妇的同时,也会同情一朵牡丹插在牛粪里,偏偏牛粪下面本身就是大粪坑,根本不给人活路。 而且,恰恰是因为古时候和近代人无法直接为潘金莲申诉,反而会有更大思想冲击。 武松杀了潘金莲,发配他乡,后来被人设计,又遭遇美人计(虽然没中),但这种美好事务被毁在眼前的一次次经历,还是彻底将武松逼迫成为了所谓天人。 于是血溅鸳鸯楼,杀人不眨眼。 水浒传塑造出这种出彩且具有自我社会逻辑的女性形象,难道还要被嘲讽鄙夷? 最后,我还是想重复一下刘勃老师对《水浒传》的那段经典讨论(不确保具体字词句对应,但保证意思不变)。 他说的很清楚,《水浒传》是最写实的文学,作者没有什么主观的表达,只是用写实的方法将这个流民社会的残忍内景给展现了出来,这是最高等的文学,流民社会里就是这么残忍,李逵就是会滥杀,里面的女性天然就被这个社会排斥,成为牺牲品,他们的经历和结果都有自己的流民社会自己的逻辑……现在有些人,动辄谴责李逵杀人什么的,说里面的女性形象不尊重人,但这类人本质上跟李逵什么的没有任何区别。 最起码,正常人也该要多想一层,那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个与正常社会逻辑相背离,内景如此残忍的流民社会? 现在我来回答这句话,当然是因为有宋徽宗和蔡京以及西门大官人了。 具体回到潘金莲,杀潘金莲的,不是武松,绕了三四圈回去,发现还是西门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榴弹怕水)

封面图片

其实我小时候也是个有骨气的男子汉,对你们这群臭男人不可能服半点软。虽然我身体纤弱一点,性子软懦文静,可是头脑一直很厉害,学习能力

其实我小时候也是个有骨气的男子汉,对你们这群臭男人不可能服半点软。虽然我身体纤弱一点,性子软懦文静,可是头脑一直很厉害,学习能力碾压你们这些杂鱼直男。我本来想好了要成为世界上最厉害的科学家。直到青春期,才一个人变得多愁善感,脆弱敏感。而且,在越来越大的世界见到越来越多只能仰望的优秀男性,那时候才意识到,自己也好想有个老公依靠……可是,我早就什么都没有了,不管是社会角色、美貌才艺、家境家教,我什么都比不过身边优秀的女孩子,徒有一纸成绩和男神外表。当别人享受酸酸甜甜的恋爱时,我只能勉强着去扮演男朋友,却在淡泊的关系里醒悟,嫉妒厌恶女性……当我得知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群男孩子光明正大地画上女妆穿上漂亮的小裙子,我就向往地尽己所能去了解这个新世界。从女装大佬,到药娘、易性症、性别认同障碍、伪娘、跨性别、小药娘、男娘,深深陷入自我的崩坏、探索和重建。然而正如我早就意识到的,这个世界的美好并不属于我,即便我成为小男娘,也为时已晚,于事无补,没有容身之所。所以我沦为了贪图眼前享乐的放浪形骸之徒。追求感官的刺激、心灵的一时快慰,把身体交给别人玩弄,在男性的胯下被驯服成了乖顺的玩物,在自甘堕落和自我毁灭中感到自暴自弃的快乐。或许我本还有别的路可走,可惜在我这个笨蛋的选择下,已经注定了绝望。我只想逃避现实,沉溺在性爱中,被男性索取着肉体和心灵,感激着唯独这个时候自己得到了女孩子的对待,在这种屈辱绝望自卑自毁塑造下,身体早就变成了一玩就发情、疼痛哭泣都会酥痒的肉便器体质。我好想有一个正常的人生,无论是直男,还是直女,有正常的青春和人生。对不起,都怪我长成了这个样子。我会不妨害别人地安度晚年,等爸妈都走了我也就走了。所以如果你同情我,请狠狠地操我吧,谢谢你

封面图片

昨天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称,美方对俄罗斯袭击乌克兰基础设施并造成平民伤亡表示关

昨天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称,美方对俄罗斯袭击乌克兰基础设施并造成平民伤亡表示关切,但中方一直未明确表明立场”回应称,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不管是什么情况造成的平民伤亡,总是令人痛心和惋惜的。中方一直呼吁尽力避免平民伤亡。并以美国轰炸南联盟,在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索马里等地发动空袭为例,反问美国在关心乌克兰人民的同时,是否应先对上述这些军事行动中的平民伤亡也表示一下关切。 他说,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一直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冲突发生以来,中方一直以实际行动致力于劝和促谈。中方的公正立场和建设性努力有目共睹,得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中方向乌克兰方面提供的是急需的人道主义物资。而美方提供的却是致命性武器。美方最新援助的武器是为乌克兰带去了稳定和安全吗?还是会给乌克兰造成更多的平民伤亡?对于乌克兰的平民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食品和睡袋?还是机枪和炮弹?稍具理性和常识的人,对此都不难作出正确的判断。 对此,乌克兰副总理伊琳娜·韦列舒克在其Facebook上发文指赵立坚的发言不严肃(несерйозно/not serious),也配不上大国地位。 她问道,“你说什么棉被?”俄罗斯人正在轰炸我们城市的居民区。我们需要防空系统来覆盖民众头顶的天空。你说什么防水被褥?我们不需要毯子和被褥。我们需要武器来保卫我们的土地。 她还建议中国外交部问问被乌克兰从俄罗斯炮击中解救出来的160名中国留学生的意见。 她在最后呼吁中国“停止支持那些轰炸乌克兰城市居民区的人”。 (中国外交部,伊琳娜·韦列舒克Facebook)

封面图片

被美女包围着,有那么好玩么?

被美女包围着,有那么好玩么? (我真的没买啊,没买!)而阿豆发布的《这个面试有点硬》相关信息,无异于投下了一枚深水炸弹,引发业界热议。在发稿前,游戏的官方也宣布预购数量突破了5万份,其号召力可见一斑。从已有的资源优势和投资成本角度来看,《这个面试有点硬》有望成为一款全面超越《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的作品。这款游戏共计投资1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2300万元,约等于《幻兽帕鲁》制作费用的一半;而此前爆款作品《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的全场景打造成本,仅在300-500万之间。游戏主体语言是中文,还通过第一人称实景拍摄的方式,这个游戏看上去……嗯,未来可期!有很多玩家表示,制作成本这么高,98的都这样了,那298的……不得起飞喽啊!而去年10月,售价仅49元的买断制真人互动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以下简称《完蛋》)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取得了超过百万的Steam销量,其火爆程度早已广泛传播。而在最新公布的2023年国产游戏销量榜上,《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游戏以8000万的销售额位居第二,用500万成本赚到8000万。游戏爆火之后,因其低廉的开发成本和看似简单的开发流程,引发了一大堆厂商跟风,而阿豆正是其中之一。而《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的游戏DLC"房间里的心跳"也在2月5日10:00 正式登录Steam、epic等平台,增加了反差女老师、女学霸、氧气少女三位新角色来“攻略玩家”。我还记得我的朋友一开始觉得这种恋爱模拟类的游戏很无趣,但是当他买了之后,直接“真香”地玩了一个晚上。那么接下来即将上线的大量致敬作品,是否能复制《完蛋》的成功呢?《完蛋》爆火的密码到底在哪里呢?01当真人互动遇到恋爱游戏其实真人互动内容以游戏形式出现,早在几年前就有了。2018年,由大卫·凯奇执导的《底特律:变人》凭借其独特且丰富的游戏玩法,脱颖而出,成为互动游戏领域的卓越之作,受到了众多厂商的模仿与致敬。在我国,真人互动内容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直至2019年,该领域得以迅猛发展,被誉为“真人互动元年”。在这一年里,爱奇艺推出女性恋爱互动游戏《他的微笑》,游戏中玩家扮演六位男偶像的经纪人(可视为性别反转版的《完蛋》);与此同时,优酷也推出了《娜娜的一天》、《当我醒来时》等互动内容。同时,《飞跃13号房》《隐形守护者》等互动上线steam平台,特别是《隐形守护者》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虽然还是PPT播片形式,但制作精良剧本优秀,在Steam、WeGame等平台创下8万多人同时在线的好成绩。(隐形守护者也有三位女主)不过互动影视内容的热潮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随着抖音等平台推出的竖屏短剧等产品受到大众的热烈追捧,互动内容逐渐被市场和平台所冷落,相关话题也变得越来越少。而美少女恋爱游戏则更是历史悠久,最为经典的就是日式的二次元galgame,玩家通常会和游戏内动漫画风的女子进行对话,根据故事中的提示进行选择,最终和喜欢的女生达成恋爱成就。(日系galgame的经典:心跳回忆)时间回到现在,随着游戏角色从二维形象升维为真实影像,《完蛋》的游戏剧情推进方式也从静态文字描述转变为动态实景演出。因此,此类美少女游戏更倾向于玩家被动观影,而非主动参与游戏。(我第一次选了房东)而恋爱游戏的线性结构也为互动影像作品带来了游戏文法的结构形式,因为galgame的章节结构和可选择回溯机制保证了《完蛋》这部作品的游玩体验下限,那就是:“不会因为选了错误的选项而一路狂奔到bad ending”。系统贴心设置的树状图把自己变成了玩家的“外挂”,玩家不用思考在哪存档、不用经历重复剧情,就算解锁了不想要的结局,也无需面对任何游戏层面的惩罚。不过这并不是《完蛋》的爆火的原因,《完蛋》做到了以前恋爱游戏没有做到的事情:角色逻辑的颠覆式对调。02被美女包围的恋爱游戏是“游戏中的现实”俗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但如果是六个女生同时追一个男生,会发生什么呢?按照以往的恋爱游戏套路,作为男生往往作为游戏的“攻略方”,需要绞尽脑汁,反复地存档读档、克服重重困难才能俘获少女的芳心,达成游戏最后的Happy Ending(好结局)。《完蛋》这款游戏颠覆了传统美少女恋爱游戏的核心规则,其独特之处在于,游戏并未要求玩家积极追求女主角,反而是让女主角主动寻求玩家的喜爱。简而言之,游戏中呈现出了一种“美女倒贴”的现象。游戏中林乐清向玩家跪地求婚,正是这种“女追男”的游戏逻辑的极端体现。虽然游戏中的男主角“顾易”像其他恋爱游戏作品一样,都是魅力平平,虽有才华但负债累累,但是还有六个性格不同、风格各异的女生紧紧围绕着你,仿佛被攻略的人是你。游戏宣传片及海报甚至多次采用六个角色同时亮相并直视镜头(观众)的视觉元素,营造出“你”仿佛被她们紧紧包围的感觉。你不妨想想,六个美女围着你,都不图你车房彩礼,都美丽动人且无条件地深爱着你,都想跟你不断擦出爱情的火花,把恋爱中的甜蜜感动尽数呈现给你,多巴胺和内啡肽疯狂分泌,哪个干部能禁得起这种考验?(人气第一角色郑梓妍)当然,这种完全没有现实逻辑的倒贴情节也引来了一些游戏中的硬伤。有很多云玩家觉得《完蛋》的剧情叙事逻辑不通,好感来得莫名其妙,几乎没有合理性;甚至部分云玩家倾向于运用现实世界的逻辑来审视这个作品,指责其物化女性等问题。然而,另一部分实际游玩过的玩家则能够从剧中体会到互动影像这种“游戏现实主义”的吸引力,将种种离奇的剧情理解为与现实社会截然不同的、美少女恋爱游戏特有的游戏现实,真正做到了“来源于现实,又抽离于现实”。因此,尽管部分玩家将该游戏戏称为“年度最佳硬科幻之作”,但绝大多数玩家仍能接纳其游戏本质并深陷其中,让男生也体会到了女生看韩国肥皂剧的快乐。03游戏火爆的背后是男性对情感的强烈渴求其实《完蛋!》的成功并不是只靠这个“美女倒贴包围”的核心设计,在这个时代男性强烈的情感渴求,才是《完蛋》这类作品大获成功的核心助力。正如游戏制作组所说,这款游戏的受众并不是传统的美少女游戏玩家(二次元),而是那些“只专注于现实生活的男性们”。就像Steam的一个高赞评论所说的那样:就像这样,“我”很清楚地知道游戏不过是黄粱一梦,同时,在现实中不会有人“对我主动”,但是“我”相信一定存在着这样的现实情况,一定有一个男人正在被美女“包围”。这几年男性在网络上的地位也不用多说,通常是处于一个“被审视”“被贬低”的情感地位,想要得到一段感情,男性通常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投入更多的资源来讨好异性。从而也形成了一种“舔狗经济”。但是舔来舔去,也舔不来真正的爱情,在现代的许多影视作品中,所谓完美的恋爱,只存在于有钱有颜的人中,两性的马太效应被不断扩大……可大家毕竟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活得越来越累,压力越来越大,月薪2800活着都困难,拿什么谈恋爱?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情绪价值成了奢侈品,爱情成了理财产品。而男生的情绪由于社会一脉相承对男性的“情感压抑”式教育,情感需求更加被忽视,就算缺爱,也不敢多言。但是男生也需要有人爱、有人疼,有人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在加班加到崩溃的时候有人撑着伞跟他说一句:你辛苦了。但是这世上除了...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文科未来10年会被重视吗?

文科未来10年会被重视吗? 盐选成长计划的回答 优秀的文科生,在未来一定会有前途。 因为互联网革命其实是一场交流的革命,会交流者在其中一定最有饭吃。 而这场革命迟早会把所有人都卷进来,只要你有相关的才能,你就能得到一份精彩而不辜负你的工作。 这是比「个人奋斗」更重要的历史大势。 而我后悔的,不是当年「弃理从文」这条路,而是既然选了这条路,为什么没有更加坚定、更加勤奋地走下去; 为什么要在焦虑、犹疑和他人的嘲笑中浪费了太多时间,为什么没有练一身更好的本领。 这是我的教训,希望你能吸取。 未来,文科生为什么一定有前途 文科到底是不是一个「坑」?如果你不幸掉到了这个「坑」里,那你该怎么安慰自己,提振自己的信心? 有一位读者朋友给我的留言是这样的: 我是一名普通本科学校的文科生,今年大四了,眼下正在考研,报了一个文学类专业,虽然第二轮复习还没结束,但最近总觉得这条路走得没希望、没意思。 前两天,合租的一位理科女生说了两句话刺痛了我:「你们不就是背书吗?」「就靠资料的阐述,又没有创新性见解,也能拿够分。」 我听后很郁闷,但想想也是,本科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现在又去考研,只是为了那个学历,如果考不上就去卷下一届,但考上了,也不过就是继续生产学术垃圾罢了。 首先,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文科生肯定是有用的,即便出身普通本科院校,只要你努力,你的将来也未必比讽刺你的那位理科妹子差。 事在人为。 至于「文科的招生人数是不是过于多了」,这个问题对你没什么意义,因为严格说来,目前中国大学几乎所有专业的招生人数都过多,你在大学校园里看到的大多数同学毕业之后都会为找工作发愁,不论专业。 而这种事儿你改变不了,所以也不用去操心。 还有你强调的「普通本科学校」,这事儿其实你也不用太在乎,就像我以前在一篇文章中说的,中国国内各个大学之间的差距,真没有那么大。 简要地答完之后,下面我详细解答一下你的第一问:学好文科,在未来,为什么一定会有前途。 其实你「大学文科没学到啥」的苦恼,我在大学的时候也经历过,而且应该比你的更刻骨铭心。 我大学的时候找了个女朋友,是我中学时的班花,追了很多年才追到手的。 男生嘛,心仪的女生多看他一眼,他连俩人孩子叫什么名字都能给想好了。 我当时也自然在为两人的未来做规划。 但我一旦真正规划起来,却发现不行,我大学理转文,进了历史系,而这个专业实在太不好找工作。 我的那些师兄师姐就像你在提问中说到的,毕业后不是考研,就是考编,出路也很窄很窄。 像你一样,我也会遇到很多他人不解的嘲笑:「你转文科干吗啊?」「你学的这些东西,将来有啥用?」 于是,我对未来很焦虑、很绝望,这种焦虑和绝望的情绪传染到我平素的言行举止中,对我的性格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我觉得大部分正常女性应该都喜欢自信、有担当的男人,没人会喜欢三天两头问「我养不起你咋办」的焦虑狂)。 如此三弄两弄,就把我的恋情搅黄了,然后就是一个大学生失恋之后的那些常规戏码:以头抢地、黯然神伤、酩酊大醉、形容枯槁、长期颓废、怀疑人生…… 但今天,当我坐在电脑桌前,穿着睡袍、泡上一杯咖啡,哼着小曲、敲着键盘跟你回忆这些事时,我突然觉得当初的我是幼稚可笑的,为一个杞人忧天的理由错失了自己的一段精彩人生:是的,大学之后,我其实很顺利地找到了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 而如今的我,在微信公众号上写写稿子,收入虽然说不上特别丰润,但养家糊口好歹还是没有问题的,并不会与我大学时代很多「好专业」的理科朋友拉开「霄壤之别」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我现在这份工作是最有意义的,最能让我感觉到人生的价值的。 有一天,我跟一位出版社的编辑朋友交谈,她说:小西,你加油,中国现在特别缺好的人文素养普及类书籍,你用心写就行,将来一定是不愁卖的。 当然,我知道她这样说有客套的成分,但她传达的意思显然是明确的:当今时代,我们其实急需真正的文科生好的文科生。 那么,我能有今天这番际遇和随之而来的思想转变,是不是运气或者(有点不谦虚地说)个人努力使然呢? 我用心思考了一下,觉得可能有这些因素的影响,但绝对不是关键。 我自感最为「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一年是 2012 年,那会儿微信公众号已经悄然上线。 在微信公众号这个东西出现之前,我们那批大学同学压根儿想不到,文科生能靠自己写写文章,就获得读者的青睐、打赏,并以此维持生计。 因为在此之前,若想「吃笔杆子饭」,你就只能去报社等传统媒体,或者青灯古卷地写个大部头,期待能被出版社看上,出书挣点版税。 微信公众号的出现,流量打赏模式的成形,让大批能够熟练进行文字表达的文科知识分子,第一次在经济上开始「直立行走」。 随后那几年,在鲶鱼效应的搅动下,各个平台都开始争抢优质作者,「文科生」里出了一批像六神磊磊、言九林这样的大 V。 你知道现在这些顶级「文科生」们有多么名利双收么?在这个圈子里,只要你肚子里有货,笔下能流畅地表达,就真的能够养活自己,而且过得还很不错。 甚至,即便你没有那么大的才华也没有关系你知道现在中国有多少顶流大 V 有他们自己的工作室吗?你知道这些大 V 非常需要一些靠谱的文字或知识助理吗?这是个很抢手的职业。 就连我,一个刚写了微信公众号一年的人,也常常感觉自己的精力不够用,等到经济和时间允许了,我也想招一个好的助理来帮帮我。 那些大公司、大企业,对文案功底扎实、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人才的需求其实同样巨大。 互联网革命是一场交流的革命,会交流者在其中一定最有饭吃。 而这场革命迟早会把所有人都卷进来,只要你有相关的才能,你就能得到一份精彩而不辜负你的工作。 这是比「个人奋斗」更重要的历史大势。 所以,你知道我现在最后悔的是什么吗?是我当初为什么要那么焦虑、迷茫、痛不欲生;是我没有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知识;是我毕业后为什么贪图安逸,选择了一份「有编」「有体制」的工作把自己「养起来」。 如果我当年在大学时能再多读一点书,在毕业后能早一点「入局」,没有错过微信的几个风口期,那么我能做到的也许会比现在好很多。 换句话说,我真正应该后悔的,不是当年「弃理从文」这条路,而是既然选了这条路,为什么没有更加坚定、更加勤奋地走下去,为什么要在焦虑、犹疑和他人的嘲笑中浪费了太多时间,为什么没有练一身更好的本领。 这是我的教训,希望你能吸取。 停止无用的焦虑,别管那些嘲笑,好好学习,因为你不知道机遇什么时候会来敲门。 当我们不再被「文科生」这顶帽子压得抬不起头来,抬头看清历史大势后,你会发现,即便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看,文科和理科到底哪一个更「吃香」,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盐选成长计划)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