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消费者如有遇到可举报http://www.news.cn/2023-06/19/c_1129705713.htm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消协将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监督工作

中消协将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监督工作中国消费者协会将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当地消费者可将在扫码消费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电邮向中国消协反映。据中国《人民日报》星期一(6月19日)报道,中国消费者协会展开这项监督工作,目的是要保护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个人信息等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将委托专业维权志愿者对线索进行汇总、分析、整理,并视情节采取提示警示、约谈劝喻、支持消费者诉讼、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等方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等地方消协组织,已就“扫码强制关注使用”发声,通过发布倡议、组织经营者进行自律承诺、开展专项消费监督等维权工作,呼吁商场、餐厅、停车场等商家在扫码缴费过程中不强制消费者关注商家公众号、不过度索取消费者个人信息。

封面图片

中消协:情绪释放成影响年轻消费者决策重要因素

中消协:情绪释放成影响年轻消费者决策重要因素中国消费者协会说,除了性价比,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也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新的消费热点。据中新社报道,中消协星期一(5月27日)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指出,今年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消费环境持续优化、消费信心得以重振,消费市场呈现稳步恢复态势,且出现消费者为了获得某种情绪或情感满足而消费的现象。报告列举了一系列例子:无数游客前往淄博品尝烧烤、演出市场“井喷”跨城观演流行、一些国货品牌翻红、汉服热度持续等,表示这些消费火爆的主要动力是满足特定消费场景下带来的心灵慰藉和精神快乐。报告建议,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应跟踪关注这一趋势,对满足情绪释放或精神享受消费的热点地区、热点领域和热点时段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质量管理,提升消费体验,鼓励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引导理性消费。报告还提出应通过制度完善、裁判引领、社会监督等协同发力,加强对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人格尊严、情感寄托等精神利益的保护。不过,报告也指出,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仍存在突出问题。报告列出的问题包括:金融领域消费信用相关立法滞后,消费者知情权、隐私权、撤销权、提前还贷权等基本权益需要保障;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供给仍显不足;预制菜等新型食品生产经营模式下,食材不新鲜、标准不健全等问题引发担忧;医疗美容合同“霸王条款”多,黑机构、黑医生导致“美容变毁容”等问题;电诈手段层出不穷;直播电商平台数据造假、低俗带货等问题。2024年5月28日12:33PM

封面图片

中消协: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 19740 万元

中消协: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740万元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9日)发布投诉情况分析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46338件,同比增长13.87%,解决243937件,投诉解决率70.4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740万元。家用电子电器类、服装鞋帽类、日用商品类、食品类和交通工具类投诉量居商品大类前五位。与2023年一季度相比,服装鞋帽类、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量比重分别上升1.51和1.23个百分点,日用商品类、交通工具类投诉量比重分别下降2.83和1.93个百分点。生活社会服务类、互联网服务类、教育培训服务类、电信服务类、销售服务类居服务大类前五位。与2023年一季度相比,互联网服务类投诉量比重上升3.03个百分点,公共设施服务类投诉量比重下降0.89个百分点。(央视)

封面图片

中消协发布调查结果: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最困扰消费者#抽屉IT

封面图片

中消协:当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还存在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中消协:当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还存在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中消协在京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还存在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金融领域消费信用相关立法相对滞后,消费者的知情权、隐私权、撤销权、提前还贷权等基本权益需要有更好法治保障。二是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供给仍显不足,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数字人服务、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元宇宙虚拟场景、盲盒经营等领域的消费,需加快推进法律制度建设。三是预制菜等新型食品生产经营模式需加紧规范,食材不新鲜、口味还原度不够、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化低、标准不健全等问题引发消费者担忧。四是医疗美容合同“霸王条款”多,营销“套路”消费者,“黑机构、黑医生”导致“美容”变“毁容”等问题,亟待健全常态化监管。五是数字化背景下电诈手段不断翻新,AI画像“精准诈骗”、小额多次诈骗等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加大全链条治理力度、有效提升消费者防诈意识和能力迫在眉睫。六是直播电商、新型网络营销等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有待健全,部分平台数据造假、低俗“带货”、诱导私下交易等问题需要加紧治理。

封面图片

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提示:发生消费纠纷注意保留证据

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提示:发生消费纠纷注意保留证据中国消费者协会4月25日发布消费提示,五一假期即将到来,为了能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乐享品质消费,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购物凭证是消费者与商家发生消费纠纷后,依法维权的重要证明。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旅游消费中,一定要注意索取并妥善保留购物发票、收据、支付记录等消费凭证,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应当本着合法、正当、公平原则,首先与商家协商解决,如果和解不成,可向有关部门投诉,也可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向消协组织投诉。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