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自然》上否决了印度室温超导实验的专家认为韩国的实验中并不是真正的超导磁悬浮,是超导假象#室温超导#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要来了 ?

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要来了?9月25日,上述视频登上北京同城热搜榜。截至目前,“成都坐车到北京未来可能仅需90分钟”的热搜话题已收获1.2亿的阅读量和5.2万的互动量。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开始引发不少人对未来出行的遐想,“太期待了,回成都好方便,这比坐飞机还快”。一位北漂的成都人表示。速度可达600公里/小时以上公开资料显示,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属于高速磁浮列车,常规运营时速达50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600公里以上,又被称为“贴地飞行列车”。作为新型轨道交通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高速磁浮逐渐进入到公众的视野和生活中来。而在高速磁浮领域,包括常导电磁悬浮、低(高)温超导电动悬浮、永磁电动悬浮和高温超导钉扎磁浮等不同制式的探索。据悉,我国从1997年开始对载人高温超导磁浮列车进行研究,2000年,世界首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浮实验车“世纪号”在西南交通大学诞生;2013年,国内首条载人高温超导磁浮环形试验线研制成功,超导磁浮试验车可以在环形线上以时速50公里持续运行;2021年,由西南交通大学研发的高速磁悬浮工程样车在成都下线。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邓自刚表示,超导磁浮使用的是超导材料,其最大优点在于没有电阻,可减少电流传输过程中的热消耗,导电能力能达到常规导体铜线的几十倍以上,可以产生更大的悬浮力、导向力和驱动力。今年3月底,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套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全要素试验系统完成首次悬浮运行,该系统适用于高速、超高速和低真空管道等运用场景,运用速度可达600公里/小时及以上,标志着我国在高温超导电动悬浮领域实现重要技术突破,也意味着常导高速磁浮、高温超导磁浮、高温超导电动磁浮三条技术路线在中国齐头并进。据界面新闻报道,中车长客的超导电动技术和西南交大的高温超导技术的区别主要是,前者在运动状态下列车才会浮起来,后者在静止时列车也可悬浮。还有一段长路要走虽然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具有速度快、行驶平稳、无摩擦、低能耗、环境友好等优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高温超导材料的稳定性和成本问题、供电和能耗问题、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早在2021年邓自刚就表示,客观上来说,高速磁浮距离工程化和商业运营还有许多技术性和经济性难题亟待突破,不论是常导磁浮还是超导钉扎磁浮,都需要建设长距离试验线来做全面的高速试验验证。高速磁浮的研发和运行,还有一段长路要走。据了解,目前,西南交大正在建设长约1.5公里的试验线。但在2020年,中车四方的高速磁浮列车曾在同济大学内的1.5公里试验线进行试验,当时列车的最高速度也仅为55公里。在当时,中车四方副总工程师丁叁叁表示,磁浮列车无法在如此短距离内加速到几百公里的时速并最终停止,正式的试验线至少需要50公里。此外,有专家曾透露,如果进行试验,验证是否能跑出600公里以上时速的话,试验线长度至少需要60-100公里的距离,投资接近300亿元。再以线路全长30公里、总投资为89亿元的上海磁浮线为例,其每公里投入约3亿元,即便其票价50元,折算下来每公里1.67元也要比京沪高铁高出近4倍。尽管磁悬浮列车的性价比相对较低,但近年来,多个地区或线路均有相关规划。据机构统计,2021年中国城市磁悬浮行业市场规模为50.9亿元,2022年其市场规模达到59亿元,预计2023年该数据将达到58.4亿元。“一方面,磁悬浮列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方式,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示范效应,对城市形象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磁悬浮列车具有高速、舒适、无振动等优势,能够满足人们对于高效、便捷出行的需求,对于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上述业内人士说。...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630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6309.htm

封面图片

韩国室温超导论文真假成谜 专家:极有可能只是假象

韩国室温超导论文真假成谜专家:极有可能只是假象今天,上海市超导材料及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超导应用研究专家洪智勇,在东吴电子举办的内部电话会上指出,近日韩国团队发现的室温超导材料,大概率并不属实。洪智勇表示,从该团队公布的论文来看,其测试手法与目前的超导材料验证试验存在差异,且测试方法和数据的呈现方式过于粗糙,难以证实材料是否真的具有超导性质。同时,这种超导材料的合成简单,仅仅是通过合成和掺杂,就在本应不具备明显电磁特性的铅磷灰石化合物中,发现了一种在室温下具有“超导”性质的新材料。对于超导这样一个已经有着大量相关研究的领域来说,这样的情况也很难不让人怀疑。值得一提的是,早些时候,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教授闻海虎也表达了对这种新材料的怀疑,并指出电阻、磁化和所谓的磁悬浮,都不足以说明它是超导现象(材料)。闻海虎认为,韩国团队此次发现的新材料,所具备的所谓超导,基于可能仅仅是一个假象。来自:雷锋频道:@kejiqu群组:@kejiquchat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韩国团队再推 “室温超导” 新材料 全悬浮视频也难提外界兴致

韩国团队再推“室温超导”新材料全悬浮视频也难提外界兴致在周一的美国物理学会(APS)三月会议上,去年曾引发超导讨论的美国威廉玛丽大学教授Hyun-TakKim公布了所谓的室温超导材料“PCPOSOS”的最新细节。首先他展示了一段用镊子翻转样品的视频,认为这排除了铁磁性。在另一个视频中,他将镜头放大了1600倍,显示样品完全悬浮在磁铁上方(虽然程度相当的小)。Kim教授还发布了一系列数据表格,以证明材料具有超导态的现象,并推断硫化铜就是材料中的“超导相”。Kim教授列出了三大结论:一、磁场不均匀导致的部分悬浮是第二类超导体的证据;二、零电阻已被其他研究小组复制;三、PCPOSOS中存在RT超导相。

封面图片

美国室温超导论文从《自然》杂志撤稿

美国室温超导论文从《自然》杂志撤稿11月7日,《自然》杂志宣布撤回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兰加·迪亚斯在今年3月份发表的一篇论文,该论文声称发现了一种在室温和相对低的压力下具有超导性的材料。《自然》杂志称应部分作者的要求,该论文已被撤回。作为对这项工作做出贡献的研究人员,他们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发表的论文没有准确反映所研究材料的出处、所进行的实验测量和所应用的数据处理协议。上述作者得出的结论是,这些问题破坏了已发表论文的完整性。此外,该杂志还单独对论文中提出的电阻数据的可靠性提出了担忧。该杂志的调查和发表后审查得出的结论是,这些担忧是可信的、实质性的,但仍未得到解决。——(nature)

封面图片

有实验者说: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博士后武浩、博士生杨丽,在常海欣教授的指导下,成功首次验证合成了可以磁悬浮的LK-99晶体,该晶体悬浮的角度比SukbaeLee等人获得的样品磁悬浮角度更大,有望实现真正意义的无接触超导磁悬浮。此前,南京物理学教授闻海虎,论文的数据缺乏说服力,即便是复现,也不能说明它是超导材料。

封面图片

21℃室温超导成果被美院士宣称复现 新实验基于原始样品

21℃室温超导成果被美院士宣称复现新实验基于原始样品一时之间,目光又再次聚焦到了这项实验之上。这次,来真的了?美院士称初步复现21℃室温超导实验这位院士名叫RussellHemley,是国际高压领域著名专家。他的团队的复现方法,是基于Dias提供的材料实现的。即他们在Lu-N-H样品上进行了电阻测量,发现该材料在室温附近得到的Tc值以及对氮掺杂氢化镥的压力依赖性,和之前Dias的结果十分接近,也就是这一全新材料的确出现了室温超导现象。与此同时,这项成果是基于另一组相同材料的实验在不同实验室同步进行、独立测量的,似乎能够进一步证明其可信度。实验详细过程也在文中揭露,如知乎网友@SACE总结,包括:——是的,Hemley这篇论文还重点回应了南大闻海虎等团队之前的“证伪”实验。文章表示:也就是说,大家都没能复现出来,是合成材料的方法跟原始Dias所用的方法不一样(而他直接拿到了原始样品,才复现了实验)。除此之外,Hemley还讨论了为什么“合成方法不同就会导致样品发生变异,因而显示不出超导性”。总之,这一材料的合成不仅严重依赖于材料结构(包括氮杂质控制),还要全面考虑到化学计量和N-H空位的有序性等条件。反转了?再等等所以,美国院士这一复现实验能代表Dias反转成功吗?各方观点不一。知乎网友@笠道梓表示:要想坚实证明室温超导,除了电阻数据,还有磁化率数据显示的迈斯纳(Meissner)效应才行。但Hemley院士的复现只包含了前者。这也是被很多人反复质疑的一个点。另外,还有人指出,施加外磁场压制超导的实验数据和比热数据也没有呈现。总之就是,只提供了一方面的单一数据,信服度还不够。还有人质疑为什么Dias能提供给他原始样品。这就要从俩人的“特殊关系”说起了。据了解,Hemley教授一直与Dias团队在超导材料研究方面有广泛合作,同时也是Dias的支持者。因此,有人也表示,可不可以将样品再寄给别的团队再进行复现呢?当然,也有网友称,“找自己人帮忙”其实可能也有Dias团队自己的考量。支持的声音也并不缺乏,如知友@SACE就在通读论文后表示:Hemley的实验有理有据,只要所用材料是真的,室温超导的真实性其实可以算是上升了一大截的。现在就需要更多科学家对材料真伪进行研究。值得一提的是,环球科学已火速采访了南大闻海虎教授,他仍然有3个质疑点:首先是认为涉及电阻转变太突然、太陡了。违反了超导现象的基本认知。其次是文中显示的电极做得很糟糕,形状很不规范。最后是电阻掉一下不能代表超导,还需要其他更本征的性质,特别是磁性质。所以基于这三点,闻海虎教授认为Hemley的复现还远谈不上反转。所以,还得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等待更多证明结果。因此,也有网友担忧:不会搞到最后大家就这个问题反复刷顶刊吧。。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306.06301参考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6341241...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522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5229.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