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全球生物多样性存在危机 食物网正在崩溃

研究发现全球生物多样性存在危机食物网正在崩溃最近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陆地哺乳动物减少对食物网的长期影响。研究者表示,虽然大约6%的陆地哺乳动物在这段时间内灭绝了,但现在科学家估计超过50%的哺乳动物食物网已经消失了。而最有可能衰退的哺乳动物,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哺乳动物食物链复杂性的关键。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1574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15749.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野生动物外溢丰富了国家公园边界外的哺乳动物生物多样性

野生动物外溢丰富了国家公园边界外的哺乳动物生物多样性婆罗洲侏儒象。昆士兰大学的研究表明,大型国家公园不仅能提高其范围内的鸟类多样性,还能显著增加邻近非保护区的哺乳动物多样性。图片来源:Mike&ValerieMille昆士兰大学的马修-拉斯金(MatthewLuskin)博士说,这项研究使用了2000多台照相机,并在东南亚各地进行了鸟类调查,首次揭示了将全球陆地保护区扩大到公园边界以外的益处。卢斯金博士说:"扩大保护区往往是一个艰难而昂贵的过程,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扩大保护区是绝对值得的。我们已经知道,保护区可以减少伐木--你可以从卫星图像上看到这一点--但你看不到的是森林里的动物数量。我们还知道,海洋公园经常报告生物多样性溢出效应,即鱼类在公园范围内成功繁殖,其后代扩散开来,使周围的栖息地受益。直到现在,我们才知道陆地公园是成功地提供了生物多样性溢出效应,还是仅仅将生物多样性的损失转移到了周边地区。"研究结果和保护意义"我们的分析揭示了公园,特别是大型公园,对陆生哺乳动物的益处,"Luskin博士说,"具体来说,我们发现,当公园与陆生哺乳动物的数量相比较时,陆生哺乳动物的数量更多。具体来说,我们发现,如果将大型保护区附近的非保护区与未与大型保护区接壤的非保护区进行比较,大型保护区的哺乳动物多样性最多可提高194%。"研究人员说,这些结果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东南亚地区的大型保护区提供了亟需的保护成果,该地区正受到多种因素(即狩猎和森林砍伐)的威胁。"狩猎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人们通常认为公园外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狩猎者是流动的,因此我们认为,在公园范围内禁止狩猎可能只会将这些活动转移到附近的非保护区,从而削弱其净效益。""在许多国家,公园内外经常能看到猎人的身影,我们预计猎人捕杀猎物会减少动物的多样性,但现在看来,公园对狩猎的限制并没有完全清除这些动物。大型公园的另一个可能的好处是,它们支持老虎或大象等范围广泛的动物在包括保护区和非保护区在内的整个地貌上活动。"对未来保护工作的建议第一作者、来自蒙大拿大学和马来西亚沙捞越大学的杰迪戴亚-布罗迪博士说,研究小组的工作为未来的公园设计提供了明确的动力,推动将更大的面积作为一个关键因素。布罗迪博士说:"这非常符合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保护区面积达到30%的目标。大型公园通常具有更高的鸟类多样性,考虑到联合国到2030年实现30个保护区的目标,这些研究结果支持创建更少的大型公园,而不是许多小型公园。"展望未来,研究人员的目标是量化公园内外哺乳动物和鸟类丰度的变化,并将他们的工作扩展到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其他地区。布罗迪博士说:"我猜测,公园对哺乳动物数量的支持甚至会超过对多样性的支持。这无疑是一个有趣的前景,研究小组期待着阐明公园类型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取得最佳保护成果。"这项研究于今天(8月23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906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9063.htm

封面图片

研究发现小行星撞击地球时 恐龙种群正值鼎盛时期

研究发现小行星撞击地球时恐龙种群正值鼎盛时期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争论为什么包括霸王龙和三角龙在内的非鸟类恐龙灭绝了--而哺乳动物和其他物种,如海龟和鳄鱼却活了下来。在一个由古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的领导下,这项研究分析了来自北美洲的1600个化石记录。研究人员模拟了小行星撞击后白垩纪最后几百万年和古新世时期最初几百万年的食物链和陆地生物和淡水动物的生态栖息地。一段时间以来,古生物学家已经知道,许多小型哺乳动物与恐龙一起生活。然而,这项研究显示,随着白垩纪的展开,这些哺乳动物正在使它们的饮食多样化,适应了环境,并成为生态系统中更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恐龙在它们极为适应的稳定环境中生活得非常自在。专家们说,哺乳动物并不仅仅是利用了恐龙的死亡。它们通过多样化来创造自己的优势--通过占据新的生态位,进化出更多不同的饮食和行为,并通过快速适应来忍受气候的小变化。这些行为可能有助于它们的生存,因为它们比恐龙更有能力应对小行星造成的激进和突然的破坏。啃食苏铁的三角龙惊扰了灌木丛中的胎生(左)和有袋类(右)哺乳动物的原始表亲--而一只软壳龟爬上了一根木头,不知道它的淡水生态将为它遮挡来自太空即将到来的厄运。资料来源:亨利-夏普第一作者,芬兰奥卢大学地理研究单位和西班牙莱昂大学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管理系的JorgeGarcía-Girón说。"我们的研究为白垩纪最后一个以恐龙为主的生态系统和小行星撞击后第一个以哺乳动物为主的生态系统的生态结构、食物网和壁龛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画面。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古生物学的一个古老的谜团:为什么所有的非鸟类恐龙都死了,而鸟类和哺乳动物却经久不衰。"共同第一作者,西班牙维哥大学生态学和动物生物学系的AlfioAlessandroChiarenza说。"看来最后一批恐龙的稳定生态环境实际上阻碍了它们在小行星撞击后的生存,小行星撞击突然改变了当时的生态规则。相反,一些鸟类、哺乳动物、鳄鱼和海龟以前更适应环境的不稳定和快速转变,这可能使它们在小行星撞击时情况突然变坏时能更好地生存。"高级作者、爱丁堡大学地质科学学院古生物学和进化学个人主席史蒂夫-布鲁萨特教授说。"恐龙种群一直很兴旺,拥有稳定的生态系统,直到小行星突然将它们杀死。同时,当恐龙还活着的时候,哺乳动物正在使它们的饮食、生态和行为多样化。因此,这不是简单的哺乳动物利用了恐龙的死亡,而是它们在创造自己的优势,这在生态学上使它们预先适应了灭绝,并进入了由死亡恐龙留下的空位。"...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508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5089.htm

封面图片

研究人员发现另一种会出现适应性主动脑萎缩的哺乳动物

研究人员发现另一种会出现适应性主动脑萎缩的哺乳动物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由迪娜-德赫曼(DinaDechmann)领导的马克斯-普朗克动物行为研究所的一个小组发现,欧洲鼹鼠在冬季之前将它们的大脑缩小了11%,到了夏季又长出了4%。它们被归类为一种新的哺乳动物群体,以通过一个被称为德赫纳现象的过程可逆地缩小它们的大脑而闻名。欧洲鼹鼠是已知的在冬季前可逆地缩小其大脑的最新哺乳动物物种。资料来源:哈维尔-拉扎罗然而,这项研究不仅仅是在脑萎缩动物的怪异剧目中增加了一个物种;它深入研究了是什么促使它们走上这条危险的道路的进化之谜。当研究人员比较来自不同地区的鼹鼠时,他们发现德赫内尔现象是由寒冷条件造成的,而不仅仅是缺乏食物。减少脑组织有助于动物使用更少的能量,从而抵御寒冷。德赫内尔现象首次在鼩鼱的头骨中被描述出来,人们发现鼩鼱的头骨在冬季较小,在夏季较大。Dechmann及其同事在2018年报告了第一个证据,证明鼩鼱头骨的这些非典型变化发生在个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此后,Dechmann及其同事表明,Dehnel的现象发生在鼬鼠和黄鼠狼身上。这些哺乳动物的共同点是,它们的生活方式使它们处于一种精力充沛的刀锋上。欧洲鼹鼠的头骨在冬季前收缩,并在春季重新生长,这一过程被称为德内尔现象。资料来源:LaraKeicher/马克斯-普朗克动物行为研究所Dechmann说:"它们有极高的新陈代谢,在寒冷的气候中全年都在活动。它们微小的身体就像涡轮增压的保时捷发动机,在几个小时内就能烧完储存的能量。"对科学家们来说,很明显,缩小能量消耗大的组织,如大脑,可以让动物减少它们的能量需求。"我们明白德赫内尔现象有助于这些动物在困难时期生存。但我们仍然不明白真正的压力点是什么,确切的环境触发因素,驱动这一过程。"现在,该团队通过研究一种新的哺乳动物在新陈代谢的极端情况下回答了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测量了博物馆收藏的头骨,记录了两种鼹鼠--欧洲鼹鼠和西班牙鼹鼠--如何在不同季节发生变化。他们发现,欧洲鼹鼠的头骨在11月缩小了11%,在春天重新长出4%,但西班牙鼹鼠的头骨在一年中没有变化。"由于这些物种生活在截然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研究人员可以确定天气,而不是食物供应,是造成大脑变化的原因。"Dechmann说:"如果这只是一个食物问题,那么我们应该看到欧洲鼹鼠在冬天食物匮乏时萎缩,而西班牙鼹鼠在夏天严热使食物匮乏时萎缩。"该研究结果不仅仅回答了进化的问题,还为我们的身体在遭受重大损害后如何再生提供了见解。"Dechmann说:"三个远亲的哺乳动物群体可以收缩,然后重新长出骨骼和脑组织,这对研究阿尔茨海默氏症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有巨大的意义。我们发现的患有德赫内尔氏症的哺乳动物越多,对其他哺乳动物,甚至可能对我们的生物学见解就越有意义。"...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205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2059.htm

封面图片

研究发现,由树木制成的珊瑚礁有助于恢复生物多样性

研究发现,由树木制成的珊瑚礁有助于恢复生物多样性科学家发现,由沉没的树木形成的珊瑚礁可以帮助恢复退化海洋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据估计,珊瑚礁养育着约25%的海洋生物。它们为数百万海洋物种提供住房、食物和产卵区域,是维持水生生命周期的支柱。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半以上的天然珊瑚礁因气候变化而消失,这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可怕的影响。专家估计,如果不采取措施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全球超过一百万个物种将面临灭绝的危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在开发恢复水生群落的方法。最新的方法是在荷兰瓦登海沉入由梨树制成的人工鱼礁。ViaHuaHua投稿:@ZaiHuaBot频道:@TestFlightCN

封面图片

我们活不到200岁的原因找到了?新研究指出这个锅必须恐龙背

我们活不到200岁的原因找到了?新研究指出这个锅必须恐龙背图:大部分鳄鱼终身都在缓慢生长,不会因衰老死亡2022年6月23日,一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一组国际研究团队收集了全球77种爬行动物和107个两栖动物种群的野外数据,发现这些物种中大约有四分之三的衰老速度缓慢到可以忽略不计[1],以及远超它们体型应该有的寿命。更有趣的是,每个变温类群中都至少有一个物种的衰老程度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包括青蛙和蟾蜍、鳄鱼和海龟(这意味着整个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类群很可能都具有忽略衰老的潜力)。那些衰老忽略不计的动物,指的是它们过了繁殖期之后,它们死亡的可能性就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比如动物在10岁时一年内死亡的几率为1%,那么它活到100岁时,死亡几率仍为1%,它们的死亡基本只会是因为随着时间推移概率不停叠加而已(或者其它包括因为身体生长到太大而无法蜕皮)。目前已知几乎所有哺乳动物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我们随着时间推移,因为衰老导致的身体机能变差,死亡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Childzy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这项研究的研究人员给出了两个解释:一个是“体温调节模式假说”,变温动物拥有更低的新陈代谢,这可能是其中一些物种长寿的原因,但好像并不适用于所有;另外一个是“保护性表型假说”,他们发现那些把自己进行物理保护的变温动物往往更加长寿,这可能是因为硬壳等提供了保护,促进了它们长寿的进化。但是,我们可能更想知道的是,为什么哺乳动物没有像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那样拥有不衰老的潜力。最近一项研究给出来一个解释——他们把这个称为“寿命瓶颈假说”,认为哺乳动物独特的衰老模式和过去的生态位有关系,是因为恐龙让哺乳动物祖先彻底抛弃了长寿命,而且直到现在都受到遗传困扰[2]。这种小型的两足食肉动物-尼亚萨龙,是早期恐龙的最典型代表之一?MarkWitton恐龙在大约2.3亿年前前后出现,然后这种用两足奔跑的动物迅速多样化,占据了陆地上大型掠食者和大型食草动物的生态位。这些动物足足统治了地球陆地长达1.7亿年,在此期间陆地最高的生态位全部由它们霸占。哺乳动物则大约1.7亿年前出现,这意味着我们的祖先与恐龙的生存时间有很长时间的重叠——大约1亿年。在如此长的时间里,由于恐龙太过于强大,哺乳动物根本没有多少生存空间,恐龙时代的哺乳动物体型都很小,通常只有现在鼩鼱和老鼠大小,而且大多都是夜间活动的。图:哺乳动物和恐龙重叠的时间在这种生存压力下,哺乳动物进化到快速繁殖,而长寿相关的基因则被抛弃了,因为它没有什么用。虽然,现在并不清楚具体哪些基因决定了动物的寿命,但是关于哺乳动物长寿相关的基因被抛弃,该研究给出了另外一个证据。那就是,真兽类哺乳动物谱系在大约恐龙时代失去了某些酶(或者相应的基因)——一些可以修复紫外线造成损伤的酶。现在的有袋类和单孔类这两种在很早之前就与真兽类祖先分离的哺乳动物,它们只缺乏三种紫外线修复酶中的一种——光裂合酶。真兽类祖先之所以丢失了制造这些酶的能力,一种可能性是,它们为了保持安全而变得更加夜间活动,修复太阳光造成的损伤变得没什么用。这也是我们现在需要涂防晒霜的原因所在,但这和哺乳动物长寿有什么关系呢?这项研究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也不确定有什么关系,因为具体什么样的基因和长寿相关现在没人能给出全部答案,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哺乳动物在过去失去了修复和恢复机制的例子。一种动物是否长寿,修复和恢复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其实,现代哺乳动物失去的修复和恢复机制远不止和紫外线损伤相关的,哺乳动物的修复和恢复能力确实非常糟糕。很多变温动物的谱系中都会有终身替换长牙齿的情况,而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没有这个能力,包括人类在内寿命长一点的哺乳动物是两套替换的,而其它寿命短的哺乳动物则基本只有一套,不存在替换。另外在一些爬行动物谱系中经常会出现真正非凡的身体再生能力——砍掉一部分还能再长出来,而哺乳动物也没有这样的能力。相关研究于11月28日发表在《BioEssays》杂志上,虽然该研究并没有指出具体什么导致了哺乳动物的“寿命瓶颈”,但作者提供了一种关于寿命的新思考——这可能和恐龙有关系。最后在大约6500万年前,地球发生了一系列气候变化,包括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非鸟类恐龙全部灭绝,恐龙的时代彻底终结,而哺乳动物则迅速崛起,把原本属于恐龙的生态位给全部占领了。现在的哺乳动物智商往往很高,但与很多人想得有点出入,在恐龙灭绝后,其实有许多研究都表明哺乳动物的大脑是逐渐萎缩的,但体型却迅速变大,哺乳动物重新“注重”大脑是在灵长类等这些类群出现之后,大脑才又开始迅速膨胀的,这说明野外生存体型比智慧更可靠。现在的哺乳动物无论是体型,还是智慧都是地球的担当,里应该有更长寿命才是。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哺乳动物已经有机会过三位数的生日,但要超过200岁真的很难,哺乳动物身体修复能力确实差,我们甚至是最容易患癌症的群体。报道原文:https://www.sciencealert.com/dinosaurs-might-be-the-reason-were-not-living-to-200-years-old参考:[1].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m0151[2].https://doi.org/10.1002/bies.202300098...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0314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03143.htm

封面图片

研究人员重建了所有哺乳动物最早的共同祖先的基因组

研究人员重建了所有哺乳动物最早的共同祖先的基因组大约1.8亿年前,有一种早期的哺乳动物成为地球上所有哺乳动物最早的已知共同祖先,从蓝鲸到骆驼、犀牛、考拉,还有人类等。人们对这种动物知之甚少,但其基因组的组织现在已经由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计算重建。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2222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2222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