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FAST发现宇宙中最大原子气体结构

中国天眼FAST发现宇宙中最大原子气体结构中国天眼FAST是当今世界上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利用FAST进行成像观测,在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发现了1个尺度大约为两百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也就是大量弥散的氢原子气体。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2891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28915.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天眼”发现迄今宇宙最大原子气体结构

“中国天眼”发现迄今宇宙最大原子气体结构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一个尺度大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结构,比银河系大20倍。这是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据新华社报道,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徐聪领导的国际团队完成,相关成果10月1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这一发现得益于‘中国天眼’超高灵敏度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极端暗弱天体探测能力。”徐聪说,“中国天眼”能够探测到远离星系中心的极其稀薄的弥散原子气体所发出的暗弱辐射,为研究宇宙中天体的起源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据介绍,宇宙中所有天体的起源都离不开原子气体,例如,星系的主要演化过程就是不断从宇宙空间吸收原子气体然后将其转化为恒星的过程。观测宇宙中的气体是天体物理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斯蒂芬五重星系”自1877年被发现以来,一直是天文学领域最受关注的星系群。这项最新发现表明,在远离该星系群中心的外围空间,存在大尺度的低密度原子气体结构。这些气体结构的形成很可能与“斯蒂芬五重星系”早期形成时,星系间相互作用的历史有关,已经存在了大约10亿年。“这项发现对研究星系及其气体在宇宙中的演化提出了挑战,因为现有理论很难解释为什么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这些稀薄的原子气体仍没有被宇宙空间中的紫外背景辐射电离。”徐聪说,这项观测成果也预示着,宇宙中可能存在更多这样大尺度的低密度原子气体结构。发布:2022年10月20日11:18AM

封面图片

中科院天文学家发现大型原子气体结构 比银河系大20倍

中科院天文学家发现大型原子气体结构比银河系大20倍最近,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徐聪研究员利用五百米口径球面望远镜的(19波束接收器)对著名的紧凑型星系群"斯蒂芬五星"附近的21厘米线发射进行了深度测绘观测,他们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原子气体结构,长度约为200万光年(约为银河系的20倍)。这一发现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FAST(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和最敏感的单碟射电望远镜,它的19个波束接收器是最大的L波段多波束馈电阵列,用于21厘米线观测。FAST19波束接收器的全面投入使用为宇宙中的原子气体,特别是远离星系的低密度弥散气体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徐说:"这是迄今为止在一个星系群周围发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观测结果达到了每通道1σ=4.2×1016cm-2的灵敏度(Δv=20kms-1;角度分辨率=4′),使其成为目前在此角度分辨率下对原子氢21厘米线发射的最敏感观测。自从法国天文学家EdouardStephan在1877年发现它以来,Stephan'sQuintet一直在揭示与该星系中复杂的星系-银河系和星系-星系间介质相互作用网络有关的谜题。新的观测结果表明,大规模的、扩散的、低密度的气体(柱状特性小于1018cm-2)存在于远离星系团中心的地方,而且这些气体很可能已经存在了大约10亿年。这些观测结果对目前的星系团形成/演化理论提出了挑战,因为不清楚低密度的原子气体如何能在如此长的时间尺度上经受住星系间紫外线背景的电离。...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478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4785.htm

封面图片

“中国天眼”已发现740余颗新脉冲星

“中国天眼”已发现740余颗新脉冲星根据科技日报报道,自启用以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发现的脉冲星数量不断增加。截至目前,“中国天眼”已发现740余颗新脉冲星。报道介绍,“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开放运行,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也是全球搜寻脉冲星效率最高的射电望远镜,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去年10月,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一个尺度大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结构,比银河系大20倍,也是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

封面图片

“中国天眼” FAST 已发现超 900 颗新脉冲星

“中国天眼”FAST已发现超900颗新脉冲星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超900颗新脉冲星,其中FAST优先和重大项目之一的银道面脉冲星巡天项目发现了650余颗脉冲星。900余颗脉冲星中至少包括120颗双星脉冲星、170颗毫秒脉冲星、80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这些发现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腾讯云+AI又帮中国天眼FAST新发现22颗脉冲星

腾讯云+AI又帮中国天眼FAST新发现22颗脉冲星在日前举行的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腾讯宣布,不到一年时间,腾讯优图实验室已用“云+AI”帮助中国天眼FAST新发现了22颗脉冲星。其中,包含高速自转的毫秒脉冲星7颗,具有间歇辐射现象的年老脉冲星6颗。据介绍,腾讯去年与中国国家天文台合作启动“探星计划”,基于腾讯优图实验室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腾讯云的计算及存储能力,用“云+AI”帮助中国天眼FAST处理每天接收到的庞大数据,并通过视觉AI分析找到脉冲星线索。值得一提的是,不到一年时间,云+AI已助力天眼FAST脉冲星识别速度提升120倍,误报率下降98%。中国天眼FAST自2016年9月落成启用以来,为我国探索外太空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能够接收到100多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资料显示,FAST由我国已故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进入调试期。2020年1月11日,FAST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1239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12397.htm

封面图片

中国天眼取得重要成果 发现迄今轨道周期最短脉冲双星

中国天眼取得重要成果发现迄今轨道周期最短脉冲双星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一个名为PSRJ1953+1844(M71E)的双星,其轨道周期仅为53分钟,是目前发现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系统,该发现填补了蜘蛛类脉冲星系统演化模型中缺失环节。据介绍,按已有天体物理学模型,如果两颗星的距离很近,脉冲星会吞掉身旁这颗恒星的物质,并使自身越转越快。因恒星初始质量较大,随着脉冲星蚕食恒星,两颗星的距离越靠越近,相互绕转速度也越来越快,随着双星系统演化,恒星被大量蚕食后质量变小,脉冲星难以继续吸积并把恒星推开,其相互绕转的速度也就变慢。“中国天眼”FAST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能够接收到100多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FAST由我国已故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进入调试期。2020年1月11日,FAST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681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681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