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研究人员使用高功率激光器研究磁重联

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研究人员使用高功率激光器研究磁重联美国宇航局概念图像实验室的截图:"整个太阳系的磁重联"。当反平行的磁场--在这种情况下,在太阳耀斑中发现--发生碰撞、断裂和重新排列时,就会发生磁重联。这个过程产生了一个高能量的爆炸,将粒子抛向太空。资料来源:美国宇航局概念图像实验室粒子和能量在太空中的一个驱动力是一种叫做磁重联的现象。顾名思义,磁重联是指两个反平行的磁场--如两个方向相反的磁场--发生碰撞、断裂,并重新排列。虽然听起来很无害,但它远不是一个平静的过程。"这种现象在宇宙中随处可见,你可以在太阳耀斑或地球的磁层中看到它们。九州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的助理教授、该研究的第一作者TaichiMorita解释说:"当太阳耀斑积累起来,似乎'捏'出一个耀斑时,这就是磁重联。事实上,极光的形成是地球磁场中的磁重联所排出的带电粒子的结果"。尽管它经常发生,但该现象背后的许多机制还是一个谜。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对其进行研究,例如在美国宇航局的磁层多尺度任务中,通过送入地球磁层的卫星实时研究磁重联。然而,诸如重新连接的速度或来自磁场的能量如何转换和分配给等离子体中的粒子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释。将卫星送入太空的一个替代方法是使用激光,并人为地产生产生磁重联的等离子弧。然而,如果没有合适的激光强度,产生的等离子体太小而且不稳定,就无法准确地研究这些现象。"拥有所需功率的一个设施是大阪大学的激光工程研究所和他们的GekkoXII激光器。这是一个巨大的12束高功率激光器,可以产生足够稳定的等离子体供我们研究,"Morita解释说。"使用高能激光器研究天体物理现象被称为'激光天体物理学实验',它是近年来的一种发展方法。"在《物理评论E》上报道的他们的实验中,高功率激光器被用来产生两个具有反平行磁场的等离子体场。然后,研究小组将低能量激光聚焦到等离子体的中心,在那里磁场将相遇,理论上将发生磁重联。"我们基本上是在重现太阳耀斑的动态和条件。尽管如此,通过分析来自低能量激光的光线如何散射,我们可以测量各种参数,包括等离子体温度、速度、离子价、电流和等离子体流速,"Morita继续说道。他们的关键发现之一是记录了磁场交汇处电流的出现和消失,表明磁重联。此外,他们还能够收集关于等离子体加速和加热的数据。该团队计划继续他们的分析,并希望这些类型的"激光天体物理学实验"将更容易被用作研究天体物理现象的替代或补充方式。"这种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各种东西,如天体物理学冲击波、宇宙射线加速和磁湍流。Morita总结说:"这些现象中有许多会损坏和破坏电气设备和人体。"因此,如果我们想成为一个航天种族,我们必须努力了解这些常见的宇宙事件。"...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954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9541.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计算模型Vlasiator揭开神秘面纱 对空间物理学核心谜题的解答

计算模型Vlasiator揭开神秘面纱对空间物理学核心谜题的解答近地空间的等离子体爆发。赫尔辛基大学的Vlasiator模型证明,磁性重联和动力学不稳定性都是近地空间等离子体爆发的原因,为空间研究和技术提供了重要启示。图片来源:JaniNärhi近地空间的等离子体爆发是如何形成的?赫尔辛基大学设计的用于模拟近地空间的模型Vlasiator证明,关于爆发发生的两个核心理论同时有效:磁重联和动能不稳定性都可以解释爆发。等离子体或快速等离子体喷发发生在磁层的夜侧。等离子体爆发也与极光突然变亮有关。赫尔辛基大学的空间物理学研究小组利用Vlasiator模型,研究并模拟了这些难以预测的近地空间爆发现象。赫尔辛基大学计算空间物理学教授米娜-帕尔姆罗斯(MinnaPalmroth)说:"与等离子体相关的现象会造成最强烈但最难以预测的磁场干扰,例如会造成电网干扰。这些爆发每天都会在磁层的'尾部'发生,规模大小不一。"最近被授予哥白尼奖章的帕姆洛特也是可持续太空卓越研究中心的主任,同时也是Vlasiator模拟的主要研究者。帕姆罗斯说:"导致等离子体的一系列事件是空间物理学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悬而未决问题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解决方案。为了解释事件的过程,人们提出了两种相互竞争的思路,第一种思路认为,磁重联将磁尾的一部分分离成了质点。另一种解释认为,动能不稳定性破坏了维持磁尾的电流片(宽而薄的电流分布),最终导致质点弹射。关于这两种现象的主要性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现在看来,因果关系实际上比以前理解的更为复杂。Vlasiator模拟需要一台超级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它首次以六维方式模拟了近地空间,其规模相当于磁层的大小。6维建模成功地描述了两种范式所依据的物理现象。帕姆罗斯说:"这是一项艰巨的技术挑战,没有人能够建立模型。这一成就的背后是10多年的软件开发。因此,这项研究能够证明磁重联和动力学不稳定性都能解释磁尾的功能。与这些看似矛盾的理论相关的现象实际上同时发生。"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等离子体爆发是如何发生的。这有助于设计航天器和设备,观测这些事件以开展进一步研究,并通过增进对近地空间的了解来提高空间天气的可预测性。这些发现最近发表在著名期刊《自然地球科学》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884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8849.htm

封面图片

突如其来的自旋下降事件掀开了磁星的神秘面纱

突如其来的自旋下降事件掀开了磁星的神秘面纱磁星是一种中子星,其特点是具有难以置信的强磁场。据估计,这些磁场比地球的磁场强一万亿倍,使磁星成为宇宙中最具磁性的物体之一。它们发出强烈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可以持续几分之一秒到几分钟,被认为是由储存在其磁场中的能量释放造成的。此外,磁星也会持续发射低水平的X射线。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这颗磁星发出了三次类似于快速射电暴的射电暴,随后是长达一个月的脉冲射电发射,尽管这颗恒星的X射线发射行为没有变化的迹象,也没有观察到强X射线暴的证据。由于自旋突变和来自磁星的无线电信号非常罕见,研究小组表示,这些事件的同步性表明了一种关联,为其起源和触发机制提供了线索。研究人员指出,靠近磁极的等离子体脱落,产生的风影响了恒星的动量和磁场,并产生了触发无线电发射所需的组合。...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413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4133.htm

封面图片

乌克兰研究人员参与取得聚变发电成果 微波加热等离子体迎来突破性进展

乌克兰研究人员参与取得聚变发电成果微波加热等离子体迎来突破性进展HeliotronJ装置的结构。资料来源:京都大学/HeliotronJ小组质体必须保持在正确的密度、温度和时间,才能发生核聚变。包括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内的研究团队已经确定了等离子体生产的三个关键步骤,并利用HeliotronJ设备研究核聚变等离子体放电。他们发现,在不对准磁场的情况下施加2.45GHz微波会产生密集的等离子体,这有可能简化未来的聚变研究。主要作者YuriiVictorovichKovtun,尽管在目前的俄乌战争中被迫撤离哈尔科夫物理技术研究所,但仍继续与京都大学合作,利用微波创造稳定的等离子体。让等离子体恰到好处是利用核聚变所承诺的大量能量的障碍之一。等离子体--离子和电子的汤--必须保持适当的密度、温度和时间,使原子核融合在一起,以达到预期的能量释放。一种配方涉及使用大型的、带有强大磁铁的甜甜圈形状的装置,这些磁铁包含等离子体,同时仔细排列的微波发生器加热原子混合物。物理学聚变能量波的概念聚变能源是一个迷人的、有前途的研究领域,它试图利用为太阳提供动力的相同过程来生产清洁、丰富和几乎无限的能源。现在,京都大学先进能源研究所与哈尔科夫研究所和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合作,利用低频率的微波功率,创造出具有聚变适宜密度的等离子体。研究小组已经确定了等离子体生产的三个重要步骤:闪电般的气体分解、初步等离子体生产和稳态等离子体。这项研究正在使用HeliotronJ进行,这是位于京都大学南部宇治校区的先进能源研究所的实验性聚变等离子体设备的最新迭代。小组负责人长崎和信解释说:"最初,我们没有想到在HeliotronJ中会出现这些现象,但惊讶地发现等离子体的形成没有回旋共振。"在几十年的经验基础上,长崎的团队正在探索HeliotronJ中的聚变等离子体放电现象。该小组将2.45GHz的微波功率的强烈爆发注入进料气体。家庭中的微波炉在这个相同的频率下工作,但HeliotronJ的功率大约是10倍,而且集中在几个气体原子上。"出乎意料的是,我们发现在没有对准HeliotronJ的磁场的情况下爆破微波会产生一种放电,将电子从其原子上撕下来,并产生一种特别密集的等离子体,"长崎惊叹道。"我们非常感谢我们的同事能够继续支持这项研究,关于这种利用微波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的方法的发现可能会简化未来的聚变研究。"...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296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2969.htm

封面图片

研究人员在聚变燃烧的等离子体中发现奇怪的高能量行为

研究人员在聚变燃烧的等离子体中发现奇怪的高能量行为自2009年以来,国家点火设施(NIF)的科学家们一直在追求核聚变,使用192个激光器阵列向一个约为球形轴承大小的燃料囊发射高能脉冲。这粒燃料是由氘和氚组成的,用突如其来的强热将其湮灭,使独立的原子融合成氦,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核聚变研究人员将让这些核聚变反应作为热源,摒弃激光,让他们相遇为自己提供能量,成为一个自我维持的能源。今年1月,NIF的科学家们发表了研究报告,其中他们详细介绍了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步骤,调整了他们的技术以创造一个自我持续的"燃烧等离子体"。尽管燃烧的等离子体只存在了几纳秒,但这项研究是该领域的首创,也是核聚变研究这一分支--即惯性约束核聚变(ICF)的重要进展。对这种燃烧的等离子体的新分析现在显示出它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表现出来,其中的离子显示出比模型预测的能量更高。新论文的主要作者阿拉斯泰尔-摩尔说:"这意味着经历核聚变的离子在最高性能的轰击中带来了比预期更多的能量,这是用于模拟ICF内爆的正常辐射流体力学代码所不能预测的。"科学家们将离子出乎意料的高能行为比作多普勒效应,就像你可能听到警笛在汽车接近、经过,然后驶向远方时的变化一样。该团队说,需要更先进的模拟来正确地充实起作用的过程,但这样做可以为今后的聚变设施设计提供关键的见解。该团队写道:"了解这种偏离流体力学行为的原因可能对实现稳健和可重复的点火很重要。"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物理》杂志上。了解更多: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7-022-01809-3...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283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2839.htm

封面图片

NASA朱诺号宇宙飞船在木星磁层边缘遭遇巨型漩涡波

NASA朱诺号宇宙飞船在木星磁层边缘遭遇巨型漩涡波UTSA和SwRI联合空间物理学项目的博士生杰克-蒙哥马利(JakeMontgomery)指出,当两个空间区域之间的边界形成巨大的速度差时,就会出现这些现象。这会在行星磁场和太阳风的分界面(即磁绝点)上形成漩涡。肉眼无法看到这些开尔文-赫尔姆霍兹波,但可以通过仪器观测太空中的等离子体和磁场探测到。等离子体是由带电粒子、离子和电子组成的物质的基本状态,在宇宙中无处不在。由SwRI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木星磁层与充斥行星际空间的太阳风之间的边界发现了间歇性的开尔文-赫尔姆霍兹不稳定性证据,即巨大的漩涡波,大学大气研究公司的科学家们在2017年的GRL论文中对其进行了模拟。资料来源:UCAR/Zhang,et.al.蒙哥马利说:"开尔文-赫尔姆霍兹不稳定性是太阳风和恒星风与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的行星磁场相互作用时发生的一个基本物理过程。朱诺号在许多轨道上都观测到了这些波,为开尔文-赫尔姆霍兹不稳定性在太阳风与木星的相互作用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确凿证据。"蒙哥马利是7月14日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的主要作者,该研究使用了来自朱诺号多个仪器的数据,其中包括朱诺号的磁力计和由瑞士天文研究所(SwRI)建造的木星极光分布实验(JADE)。"朱诺号在木星磁层顶附近停留了很长时间,因此能够对这一区域的开尔文-赫尔姆霍兹不稳定性等现象进行详细观测。这种太阳风相互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将等离子体和能量穿过磁层顶,输送到木星的磁层,推动该系统内的活动。"论文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杂志上,标题为"调查木星黎明磁层顶开尔文-赫尔姆霍兹不稳定性的发生"(InvestigatingtheOccurrenceofKelvin-HelmholtzInstabilitiesatJupiter'sDawnMagnetopause)。...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175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1755.htm

封面图片

中微子-光子相互作用:科学家揭开粒子物理学的神秘面纱

中微子-光子相互作用:科学家揭开粒子物理学的神秘面纱石川说:"我们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一些最基本的物质粒子的量子力学相互作用非常重要。它们还可能有助于揭示太阳和其他恒星中目前鲜为人知的现象的细节"。中微子是最神秘的基本物质粒子之一。由于中微子几乎不与其他粒子发生任何相互作用,因此极难对其进行研究。它们呈电中性,几乎没有质量。然而,它们的数量却非常丰富,大量的中微子不断从太阳中流出,穿过地球,甚至穿过我们自己,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了解更多有关中微子的信息,对于检验和完善我们目前对粒子物理学(即标准模型)的理解非常重要。日全食,日冕清晰可见。"在正常的'经典'条件下,中微子不会与光子发生相互作用,"石川解释说,"然而,我们已经揭示了中微子和光子如何能够在极大规模的均匀磁场中发生相互作用--大到103千米--这种磁场出现在恒星周围被称为等离子体的物质形态中。等离子体是一种电离气体,这意味着它的所有原子都获得了或多或少的电子,使它们成为带负电或正电的离子,而不是地球上日常条件下可能出现的中性原子。"弱电霍尔效应及其影响研究人员所描述的相互作用涉及到一种名为"电弱霍尔效应"的理论现象。这是电与磁在极端条件下的相互作用,自然界的两种基本力--电磁力和弱作用力--在此融合为弱电。这是一个理论概念,预计只适用于早期宇宙的极高能条件或粒子加速器的碰撞中。研究得出了这种意想不到的中微子-光子相互作用的数学描述,即拉格朗日。它描述了有关该系统能量状态的所有已知信息。石川健三,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图片来源:SohailKeeganPinto石川说:"除了有助于我们理解基础物理学之外,我们的研究还可能有助于解释日冕加热之谜。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谜团,它涉及太阳最外层大气--日冕--的温度远高于太阳表面温度的机制。我们的工作表明,中微子和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释放出能量,使日冕升温"。石川在总结发言中表达了他们团队的愿望:"我们现在希望继续我们的工作,寻找更深入的见解,特别是在这些极端条件下中微子和光子之间的能量转移"。...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390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3901.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