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出土20枚中国宋代钱币、一尊铜塔 或被指定为文物

韩国出土20枚中国宋代钱币、一尊铜塔或被指定为文物除了钱币之外,考古人员还在寺庙遗址中,发掘出一尊“金铜多层小塔”,该塔仅有成人拳头大小,上面绘有龙头,窗户、栏杆等结构,据悉是用于安放舍利子,考古人员称,该塔可以用于复原高丽王朝时期的建筑,为重要的发现。学过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时期,韩国与中国的关联可谓是相当紧密,韩国也不止一次出土中国的文物,去年11月份,韩国首尔石村洞古墓群出土一件中国青瓷文物。该古墓建造于朝鲜三国时代的百济时期,距今有上千年历史,被认为是一处王室陵墓,这次出土的中国青瓷,是一件黑釉鸡头壶,据故宫博物院官网,鸡头壶是中国南北方早期瓷器的主要造型之一,始见于三国末年,流行于两晋至隋,因壶肩部塑鸡头而得名。...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153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1537.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山东文物展至10月6日 约200件精选文物首次在港展出

山东文物展至10月6日约200件精选文物首次在港展出由国家文物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发展局指导,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合办的「礼乐和合探知齐鲁——山东文物特展」开幕,展出珍贵的山东及香港出土文物共60套、约200件精选山东文物首次在港展出,重点展品包括中国史前制陶技艺巅峰之作「蛋壳黑陶镂孔高柄杯」、新石器时期只供贵族使用的「白陶三足盉」、山东史前文化象征器物「红陶袋足鬶」、用于商朝礼祭的「亚丑钺」、战国时期齐国的「套叠铜餐具」、春秋时期的「游钟」和「水晶玛瑙串饰」、西周时期的「鲁姬鼎」等,其他展品包括玉石器、陶器、铜器和乐器,阐释齐鲁文化由新石器时代到明代的发展历程。展览同时展出香港重要出土文物,包括牙璋、石钺、石串饰、石英环、镂孔彩陶盘、白陶镂孔圈足盘、带把鸟形陶壶等,透过两地文物对比,阐释「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展览于九龙公园香港文物探知馆举行,展期至10月6日,免费入场。2024-05-2818:57:12

封面图片

中国考古发掘迄今楚国最高等级墓葬

中国考古发掘迄今楚国最高等级墓葬中国考古人员发掘出迄今为止楚国最高等级墓葬武王墩墓。据新华社报道,聚焦武王墩墓考古、出土文物保护与墓葬保护最新进展,中国国家文物局星期二(4月16日)在安徽省淮南市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据介绍,武王墩墓现保存有主墓(一号墓)、墓园、车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重要遗迹。考古工作者重点对主墓(一号墓)进行了发掘,确认为一座大型“甲字形”竖穴土坑墓,墓坑中央有枋木构筑的“亚字形”椁室,椁室盖板上发现墨书文字。楚国是周朝的诸侯国,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2024年4月16日1:51PM

封面图片

比利时出土距今已有1000年历史的完整大脑组织

比利时出土距今已有1000年历史的完整大脑组织从约10世纪的Sint-Maartenskerk(比利时伊普尔)教堂墓地出土的一个人的大脑,距今已有1000年的历史。褶皱的组织仍然柔软潮湿,被氧化铁染成橙色。资料来源:亚历山德拉-莫顿-海沃德(AlexandraL.Morton-Hayward由牛津大学研究生亚历山德拉-莫顿-海沃德(AlexandraMorton-Hayward,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领导的牛津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对以前认为考古记录中大脑的保存极为罕见的观点提出了质疑。研究小组编制了一份新的保存人类大脑的档案,其中强调神经组织在防止腐烂的条件下,实际上比传统认为的保存得更为丰富。该全球档案利用了十多种语言的原始资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完整的考古文献研究,其大脑数量是之前编制的20倍。牛津大学博士生、法医人类学家亚历山德拉-莫顿-海沃德(AlexandraMorton-Hayward)拿着在福尔马林中保存了200年的大脑的两个小脑半球。图片来源:GrahamPoulter全球调查结果和历史意义这项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院刊B》上的工作汇集了来自六大洲(不包括南极洲)两百多个来源的4000多个保存完好的人类大脑的记录。其中许多大脑的历史长达1.2万年,可追溯到17世纪中叶的记录中。通过翻阅文献和向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求证,我们发现了一系列令人困惑的古人类大脑考古遗址,包括石器时代瑞典的湖床海岸、公元前500年左右伊朗的盐矿深处,以及印加帝国鼎盛时期的安第斯火山山顶。约200年前,一个人的大脑碎片被埋葬在维多利亚时期的工人公墓(英国布里斯托尔)。从积水严重的坟墓中挖出的尸骨中没有其他软组织幸存。资料来源:AlexandraL.Morton-Hayward从埃及和韩国皇室、英国和丹麦僧侣,到北极探险家和战争受害者,各种各样的人身上都保存着这些萎缩变色的组织。文物保护中的环境因素共同作者、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艾琳-索普教授说:"这一古代大脑的记录凸显了从高纬度北极到干旱沙漠等一系列大脑保存环境"。数据库中的每一个大脑都与同一地区的历史气候数据进行了比对,以探索它们在何时何地被发现的趋势。分析揭示了与不同时期保存方式相关的环境条件模式,包括脱水、冷冻、皂化(脂肪转化为"墓蜡")和鞣制(通常用泥炭形成沼泽体)。埋葬在费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第一浸信会教堂(建于1698年)的一个人的完整、缩小的大脑。该墓地在18世纪末黄热病肆虐后被淹没,共发掘出40多个大脑。资料来源:亚历山德拉-L-莫顿-海沃德1300多个人类大脑是唯一被保存下来的软组织,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为什么大脑会在其他器官消亡的情况下依然存在?有趣的是,这些大脑也是档案中最古老的,其中有几个可以追溯到上一个冰河时代。这些最古老大脑的保存机制仍然未知;不过,研究小组认为,分子交联和金属络合--蛋白质和脂质在铁或铜等元素存在的情况下融合--是神经组织可能长期保存的可行机制。法医影响和未来研究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亚历山德拉-莫顿-海沃德(AlexandraMorton-Hayward)说:"在法医领域,众所周知,大脑是人死后最先腐烂的器官之一,然而这个巨大的档案清楚地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大脑还能存活下来。这些情况是环境因素,还是与大脑独特的生物化学有关,是我们当前和未来工作的重点。我们在这些考古大脑中发现了数量惊人、种类繁多的古代生物分子,探索它们能告诉我们的关于我们祖先生与死的一切,令人兴奋"。牛津大学博士生、法医人类学家亚历山德拉-莫顿-海沃德展示保存完好的千年前大脑的神经褶皱。图片来源:GrahamPoulter共同作者、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罗斯-安德森(RossAnderson)博士说:"这些古老的大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让我们对人类的早期进化有独特的见解,比如古代疾病的作用。"发现保存下来的软组织是生物考古学家的宝库:与硬组织相比,软组织通常能提供更深入、更广泛的信息,但只有不到1%的保存下来的大脑接受过古代生物分子的研究。这项研究中描述的4400个未开发的人类大脑档案可能会为我们的历史提供新的独特见解,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的健康和疾病,以及人类认知和行为的演变。编译自: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523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5231.htm

封面图片

穿越千年复原北周武帝容貌 DNA技术破解历史密码

穿越千年复原北周武帝容貌DNA技术破解历史密码沉睡千余年的古代帝王,他的容貌是怎样被复原的?复原的容貌准确度有多少?DNA技术是如何应用于考古研究的?又获得了哪些新的发现?DNA技术复原1400多年前北周武帝容貌199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咸阳陈马村意外发现了一座北周高等级墓葬,考古发掘出土的墓志、金玺等重要文物显示,这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和他的皇后阿史那氏合葬的孝陵。在北周武帝孝陵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特别注意了对墓葬里边骨骼的采集。考古发掘结束后,考古人员对收集的人骨进行了细致的骨骼测量和表面观察,出具了骨骼检测报告,认为北周武帝宇文邕属于东亚、东北亚一带的蒙古利亚人种。之后,北周武帝孝陵考古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受限于当时技术的发展,一些考古领域的工作只是初步展开。随着DNA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北周武帝孝陵考古研究迎来了新的机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复旦大学等联合对北周武帝宇文邕墓出土的人骨进行了DNA的科学分析,用颅骨CT扫描技术对其进行了初步面貌复原。复原结果显示,北周武帝宇文邕有着黑色头发、黄色皮肤和棕色眼睛,符合典型的东北亚、东亚人的长相。他头戴帝冕、清瘦英武、不怒自威。科研人员详解北周武帝容貌复原步骤北周武帝容貌得以复原、鲜活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让我们对1400多年前的历史人物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整个的复原工作是由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团队完成的。具体是怎么复原的呢?记者来到复旦大学的科技考古实验室,科研人员介绍了他们是如何通过DNA技术一步步复原出北周武帝容貌复原图的。复原中国古代帝王的容貌,需要获得高质量的基因组数据。科研人员运用DNA古基因组学方法,还在DNA提取、建库、捕获等方法上进行了优化提升,最终从沉睡的古代检材中,探寻到更多的历史密码。史书记载,宇文邕出身鲜卑族裔,通过DNA遗传学分析,研究团队发现,北周武帝宇文邕有约三分之一的古代黄河流域血统,这极可能是鲜卑皇族与汉人贵族长期通婚的结果,这为南北朝时期贵族之间的“胡汉融合”找到了证据。本次研究,科研人员还对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阿史那氏的DNA进行了分析,揭开了突厥阿史那部起源之谜。北周武帝的容貌复原是一个典型的科技考古案例,通过对人类DNA进行分析,揭开更多的考古谜题。此外,复旦大学科技考古团队还在对一些古代动植物DNA,及一些古代沉积物进行DNA鉴定。目前,这支科技考古团队正在进行长江口二号古船沉积物的考古研究,DNA鉴定在长江口二号古船的瓶瓶罐罐中,也有一些新的发现。一系列生物学考古研究,通过多学科、跨学科合作,推动传统考古与科技分析深度融合,在生物科学助力深刻阐释考古资料的实践中取得重要成果,也不断刷新着对相关历史问题的认知。...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189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1891.htm

封面图片

蒙古墓穴中马鞍的发现改写了人类骑马史

蒙古墓穴中马鞍的发现改写了人类骑马史现在,来自蒙古的研究人员与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考古学家威廉-泰勒(WilliamTaylor)合作,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描述了这一发现。研究小组对这件文物进行了放射性碳测年,将其年代定为大约公元前4世纪,使其成为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框架马鞍之一。新研究的通讯作者、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自然历史博物馆考古馆馆长泰勒说:"这是人类和马匹技术史上的分水岭。"他和他的同事,包括来自10个国家的科学家,最近在《古代》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揭示了古代蒙古人在骑马技术和文化向全球传播的过程中所发挥的未被重视的作用。在罗马帝国衰落的同时,这些进步开创了一个新的骑战时代,有时甚至是残酷的骑战时代。这一发现还凸显了蒙古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关系。千百年来,蒙古草原上的牧民带着他们的马匹穿梭于广袤的草原之间--在该地区,马匹往往矮小而健壮,能够在冬季骤降至零度以下的低温中生存。用马奶发酵制成的淡酒"艾拉格"(Airag)仍然是蒙古人喜爱的饮品。泰勒说:"最终,来自蒙古的技术通过多米诺骨牌效应,塑造了今天美国的马文化,尤其是我们的马鞍和马镫传统。"但是,这些见解也是在蒙古的马文化开始消失的时候提出的,该研究的第一作者贾姆斯兰贾夫-巴雅尔赛汗(JamsranjavBayarsaikhan)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考古学家巴雅尔赛汗说:"马不仅影响了该地区的历史,也在游牧蒙古人的艺术和世界观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然而,科技时代正在慢慢抹去马的文化和使用。在蒙古草原上,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骑马,而是骑摩托车。巴雅尔赛汗和他的同事接到霍夫德省警方的电话时,他正在蒙古国家博物馆担任馆长。该小组后来挖掘了乌兰乌尼特洞穴,出土了一具马的木乃伊遗骸,该小组在2018年的一篇论文中对其进行了部分描述。马鞍本身由六块桦木制成,用木钉固定在一起。马鞍上有红色油漆和黑色镶边的痕迹,马鞍上有两条皮带,很可能曾经支撑过马镫。(研究人员还报告了最近在蒙古东部大约同一时期发现的一个铁制马镫)。研究小组无法确定这些材料的来源。不过,桦树在蒙古阿尔泰地区生长得很普遍,这表明马鞍是当地人自己制作的,而不是用钱换来的。泰勒解释说,从最早的骑马时代开始,人类就使用垫子(一种原马鞍)来保持马背上后臀部的舒适。坚硬的木制马鞍要结实得多,再配上马镫,人们就可以在马背上做很多事情了。泰勒说:"重骑兵和马背上的高冲击力战斗是他们的一大特色。想想中世纪欧洲的比武"。在蒙古鞍制作完成后的几个世纪里,这类工具迅速向西传播,横跨亚洲,进入早期的伊斯兰世界。在那里,骑兵部队成为征服地中海地区和非洲北部大部分地区并进行贸易的关键。然而,这一切的起源并不明确。考古学家通常认为现代中国是最早的框架马鞍和马镫的发源地--有些发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到6世纪,甚至更早。这项新研究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泰勒说:"这并不是表明蒙古可能是最早采用这些新技术的国家之一的唯一信息,或者说,事实上,蒙古可能是最早创新这些新技术的地方。"他怀疑,蒙古在这段历史中的地位长期以来一直未得到重视,部分原因可能是该地区的地理位置。蒙古多山,人口密度低,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因此很难接触和分析重要的考古发现。巴雅尔赛汗则呼吁在蒙古开展更多考古研究,以更好地讲述蒙古马的故事。蒙古是少数几个从古至今保留着马文化的国家之一。但对这种文化起源的科学认识仍不完整。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1655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16559.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