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车质量榜:前四均被合资车企包揽 本田最大赢家

中国新车质量榜:前四均被合资车企包揽本田最大赢家而国产自主品牌首次出现为第五名的长安,百辆车问题数为209个,领先长安福特一个问题数,同时排名超过广汽丰田,说明长安汽车的质量水平也令消费者满意。长安福特、广汽丰田、上汽大众、奇瑞汽车和广汽传祺分列六至十名,主流合资车企广汽丰田和上汽大众入榜前十,也在预料之中。而长安马自达、吉利、雪佛兰、东风风光、领克等品牌,位列第十至第十五名,也均处于平均水平之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197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1979.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023年度中国燃油车品牌质量排行发布:本田夺冠、众泰倒数第一

2023年度中国燃油车品牌质量排行发布:本田夺冠、众泰倒数第一平均值(含平均值)之上的品牌还有捷达、上汽奥迪、上汽大众、广汽传祺、奔腾、红旗、一汽-大众、一汽奥迪、东风风光、别克、坦克、东风风行、哈弗、长安马自达、广汽丰田、一汽丰田、长安福特、悦达起亚、凯迪拉克、领克、北京越野、雪佛兰、吉利汽车、五菱汽车、上汽大通MAXUS、奇瑞捷豹、北京奔驰、斯柯达和长安。从投诉情况来看,部分品牌的车辆故障集中体现在车身系统的异响、车漆问题,以及车载互联功能性失效等问题,车辆潜在的安全风险较低。平均值以下的品牌有魏牌、江西五十铃、捷途、奇瑞路虎、宝骏、北京汽车、思皓、东南、东风雪铁龙、郑州日产、东风标致、北京现代、东风日产、BAW北汽制造、奇瑞、江铃、福建奔驰、中国重汽VGV、启辰、江淮瑞风、荣威、名爵、长安林肯、江淮汽车、东风风神、华晨宝马、星途、江铃福特、凯翼、北汽瑞翔、睿蓝汽车、海马汽车、DS汽车、东风英菲尼迪、SWM斯威汽车,排行最后的品牌是众泰。部分品牌的车辆存在一定数量的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故障,综合安全风险较高,另外,较高的投诉销量比,以及2023年因产品缺陷引发的集中召回,这些因素均影响了品牌的整体质量评价结果。...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382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3821.htm

封面图片

9月中国车企销量榜:前十名日系仅剩丰田一颗“独苗”

9月中国车企销量榜:前十名日系仅剩丰田一颗“独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奇瑞竟然异军突起,9月份一举超越吉利、长安汽车,9月批发销量为18万辆,占据国内车企第三名。不过,乘联会是将奇瑞的出口销量也算进批发销量之中。目前,奇瑞是国内唯一一家,出口销量超过国内销量的车企。紧随其后的是吉利、长安、上汽大众等车企,分占第三至第六名。而长城汽车销量为10.4万辆,领先上汽通用的10万辆。值得关注的是,一直到第九名,才发现日系车广汽丰田的身影,而第十名为上汽乘用车。这也就意味着,国内销量前十阵营中,目前日系车只剩下“广汽丰田”这一颗“独苗”,日系车在华的衰落速度肉眼可见。对于消费者而言,国内同等价位的购车花费,买国产车而不是日系合资车,意味着能够买到更强的动力、更高的配置等。日系车如果不在新能源市场迅速做出调整,以后销量可能还会继续下跌。...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079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0793.htm

封面图片

最新中国汽车厂商销量排名:比亚迪第一 特斯拉第九

最新中国汽车厂商销量排名:比亚迪第一特斯拉第九具体来看,目前比亚迪汽车、一汽大众、奇瑞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长城汽车、特斯拉中国和广汽丰田是2023年5月中国乘用车批发销量排名前十的厂商,它们的单月批发销量分别为239092辆、144371辆、131316辆、120221辆、92803辆、92000辆、82415辆、77695辆和73600辆。其中,比亚迪的优势非常明显,批发销量比第二名一汽大众高出了接近10万辆。而且,其中除了一汽大众和广汽丰田外,其它八家厂商的批发销量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属比亚迪和特斯拉中国增长最快,分别达到了109.4%和141.6%。而如果看今年前五个月的累计批发销量排名的话,那么情况又有所不同。在这份榜单中,比亚迪汽车、一汽大众、长安汽车、奇瑞汽车、吉利汽车、上汽大众、特斯拉中国、广汽丰田、上汽通用和上汽乘用车则是排名前十的厂商。其中,上汽大众、广汽丰田和上汽通用同比下跌,比亚迪汽车和特斯拉中国增长最快,分别为95.5%和77.4%。...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443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4433.htm

封面图片

君迪发布“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保时捷、一汽丰田、长城魏牌分别夺冠

君迪发布“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保时捷、一汽丰田、长城魏牌分别夺冠而凯迪拉克、奥迪、雷克萨斯、林肯和附件奔驰则低于豪华品牌平均值,具体成绩可参考下图。配图来自“ JDPower君迪”主流品牌可靠性排名:一汽丰田已以142个PP100稳居第一,第二和第三则是长安福特、广汽丰田,此外,上汽大众、别克、雪佛兰、广汽本田、北京现代、WEY、领克、奇瑞、一汽红旗、斯柯达、一汽-大众、起亚、荣威均高于平均水平。至于低于平均水平的品牌比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罗列,各位可看图了解。配图来自“ JDPower君迪”自主品牌可靠性排名:WEY魏牌夺得第一,领克占据第二名,二者成绩非常接近,同时也都是自主高端品牌,奇瑞和一汽红旗并列第三名,同样表现亮眼,荣威、广汽传祺、吉利、捷途、宝骏等也在平均水平之上。配图来自“ JDPower君迪”整体来说,自主品牌的可靠性和进口、合资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比如WEY虽然位列自主品牌排第一,但在主流品牌排名中仅位居第九,如果加上豪华品牌,那名次无疑还要更靠后。总之,正视差距,多做研发,注重质量,提高服务,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拥有足够的实力。...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320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3201.htm

封面图片

上汽被迫与印企合资 印度又来搞事情了?

上汽被迫与印企合资印度又来搞事情了?而且连具体的发展规划都已经定好了,公司年产能会从今年的10万台,拓展到30万台,并且每3到6个月就推出一款新能源产品。JSW集团主席SajjanJindal还站出来说,他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印度销售100万辆电动车,在新能源车中的份额也要从现在的2%增长到33%。所以,多年被合资的上汽,终于有机会合资别人啦?按道理说,用技术换市场这是好事啊,毕竟中国以前也是这么干的,还成就了大众、奥迪等一系列品牌,但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多争议呢?实际上,上汽的这次合资和国内的情况还真不一样。中国过去的合资是准入门槛,不合资就不给进来,因为怕你冲烂国内还比较稚嫩的汽车市场,所以才有用技术换市场这一说法。而上汽名爵,其实早就在印度立足了。2017年,上汽集团投资了32.75亿元人民币,在印度独资设立MG印度汽车有限公司,而且是工厂设备都跟过去了,包括整车制造基地及配套供应商园区。并且在2019年,MG印度的第一款车Hector就已经开卖了,在国内,这车其实就是宝骏530……后来又加入了Gloster(大通D90)、Astor(ZS燃油版)、ZSEV、和CometEV(五菱AirEV),反正按上汽在欧洲的打法,只要拿自己的车贴个地道英伦正米字旗的标,就能在海外大受欢迎。到目前为止,MG在印度的总销量大约是20万辆,光去年就实现了年销6万辆,增长18%,前景一片大好。但印度……过去的事实告诉我,当你想要印度的钱,印度就想要你的命。当年小米、华为、OPPO、vivo以及中国的各种APP都无不惨遭印度毒手,小米先是因为税务问题被罚款5亿多,又是被冻结48.5亿资金,后来在多方压力下才不得不撤销。所以,上汽在印度合资的这个事,更像是一种妥协。在去年6月,《印度斯坦时报》就有传闻透露出来,说JSW集团准备收购MG印度的部分股权,最终会导致上汽持股比例降至50%以下。当时上汽还立即发文澄清,称消息“严重背离事实”,但现在看来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在合资公司成立后,上汽最后只有这个公司49%的股份,而JSW将拥有35%,另外的16%也将在印度的经销商和员工手里,也就是说主导权是在印度人手里,这家公司就是印度公司。那中国的合资难道不是这样的吗?还真不一定。在1994年,国务院印发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第六章第32条上规定:“生产汽车、摩托车整车和发动机产品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中方所占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合资公司不得超过两家。”但事实上,大多数合资企业,比如上汽大众、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奇瑞路虎捷豹等,都是卡在50%这个坎,也就是和国外车企五五开,更别说,现在国内都已经完全放开股份占比限制了。像印度这样占比51%的其实只有北京奔驰,占的比较多的也就一汽集团,它占了一汽大众的60%。股份占比高倒也不一定说产品规划都得听你指手画脚,一般来说,外资负责技术和产品,内资负责人事和执行。但如果你不占主导位置,至少在利润分配,以及对重大事项的决定时,你的权重就要小得多。还记得曾经在问到上汽会不会与华为合作时,上汽说“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里!”而这次,灵魂是保住了,但躯体恐怕要没了……不仅如此,这件事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当时上汽对MG印度的估价是80-100亿美元,但在印方邀请“喝茶”以后,最后的合资公司的总估值仅有15亿美元,这上汽居然也同意了。也就是说,上汽的这个“合资”,几乎是把一半股份“白送”给印度的,合资只是一个幌子而已。所以,上汽在印度忙活了整整7年,最后把成果拱手让人,而JSW几乎空手套白狼就把MG给拿下了?那上汽是傻吗?也不能完全这么说,咱们再拿手机行业举个例子,之前被折腾得死去活来的小米和中国手机厂商们,其实到现在都还混得不错,小米在重压之下,2023年竟然还增长了31%,真的一点毛病没有。网上那些劝中国品牌离开印度的声音,可能得歇歇了。而汽车也是同样的道理,印度的汽车市场放眼全球也是相当巨大,在2023年,印度汽车年销507万辆,仅次于中国和美国。虽说同样15亿人口,中国年销3000万辆,印度只有六分之一,但在印度,许多人还只习惯三轮车、摩托等交通工具,完全是一块处女地,在未来有相当可观的增量空间。不仅如此,如果说燃油车在印度还是一片青草地,那电动车,更是连毛都没有,MG上来就成了印度仅次于塔塔的电动车品牌。而且印度政府还在积极推动电动化进程,你可能没想到,印度还宣布在2030年禁止燃油车,并且对满足特定条件的电动车,可以享受15%的进口税减免。所以,上汽通过英国汽车品牌的契机进入印度市场,绝对算不上一手烂棋。说白了,印度能让你进来吃口饭,已经很不容易了,此时舍车保帅,断臂求生,对上汽来说,可能更务实一点。毕竟赚钱嘛,不寒碜。正如当年大众进入中国,谈判过程也并不轻松,长达六年的漫长“桑车谈判”,让当事人从黑头发都谈到了白头发。所以国际化是有代价的,随着中国汽车出口越来越多,这样的“吃亏”也可能越来越频繁。但在汽车行业,车企的地位从来不在于股份多寡,而在于你真正能掌握的技术实力。希望上汽这次真的能保住自己的灵魂。...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4792.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4792.htm

封面图片

2023年,多数合资车企销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但2024年新年伊始,这种情况有所变化。梳理数据发现,2024年1月份,包括广

2023年,多数合资车企销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但2024年新年伊始,这种情况有所变化。梳理数据发现,2024年1月份,包括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北京现代、悦达起亚、神龙汽车等在内的多家合资车企销量同比增幅都达到两位数,其中,东风本田、东风日产、长安马自达的销量甚至实现了倍增。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秘书长林示表示,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调整让部分消费者转移到传统燃油车市场,这或许能解释为何以销售燃油车为主的合资车企销量突然回暖。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合资车企年内剩余时间压力依然很大,主要源自转型新能源不顺利。(证券时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