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操作:网友尝试用7斤实心铜柱为i9散热 效果还不错

硬核操作:网友尝试用7斤实心铜柱为i9散热效果还不错经测试,在空载状态下,CPU的温度为33℃,跑分时的温度则为80℃,效果相对不错。据悉,这根实心同住来自一款数千元的医疗设备,因此有着预留的螺纹孔位,理论上似乎有着改造成水冷的潜力。事实上,虽然一根7斤铜柱在视觉上充满冲击力,但由于它没有鳍片增加散热面积,也没有风扇、铜管等结构辅助散热,效果反而比不上标准的散热器。...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248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2485.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7斤纯铜就能压制酷睿i9 为啥还要散热风扇?原因一个字:贵

7斤纯铜就能压制酷睿i9为啥还要散热风扇?原因一个字:贵结果散热效果出奇地好,CPU待机温度33℃,跑分时的温度则为80℃,甚至比一些风冷、水冷散热器还要强。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铜的散热效果这么好,为什么CPU、显卡散热器不改用纯铜材料呢?要是没了风扇,岂不是连噪音都没了?资深的DIY玩家不会被这个问题惊讶到,实际上用纯铜展示散热的操作早就是小儿科了,多年前有过很多这种尝试,大部分是网友猎奇而已。正规散热器厂商也很早就有人尝试过纯铜散热器,最知名的当属利民的Ultra120E纯铜版,2009年上市,重量高达1.89千克,算上扣具要超过2千克。然而这款产品谈不上什么热卖,除了重量太大,其散热效果相比普通的Ultra120E提升有限,温度低个四五度并没有预期中的明显。上面提到了7斤重的纯铜散热器也是靠着大重量及体积才实现了80度的温控,但是这个体积及重量没可能有实用价值。不过纯铜散热器无法推广的一个核心原因还不是重量、体积、散热效率等,而是成本,因为相比目前散热器普遍实用的铝材料来说,铜是高价金属,目前大约是7万元一吨。此外,铝材加工起来也很简单,制造散热器鳍片的成本更低,而铜质地坚硬,加工难度很高,也不是厂商青睐的散热材料,因此Ultra120E之后10多年很少再有厂商尝试纯铜散热器,目前基本上是在铝制散热器底部加上一个铜底,提高导热能力。...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300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3001.htm

封面图片

[图]硅胶如何涂抹散热效果最佳?GPU芯片实测“香肠式”温度最低

[图]硅胶如何涂抹散热效果最佳?GPU芯片实测“香肠式”温度最低在PC领域有个争论点:如何涂抹硅胶散热效果最好?单点、多点、交叉式、黄油式?近日国外科技媒体Igor'sLab对不同的硅胶涂抹方式进行了比较,不过本次比较仅限于GPU,但应该也适用于CPU。根据Igor'sLab的最新测试结果表明,将硅胶以“香肠状”直线涂抹散热效果最佳,至少对于GPU来说这个结论是对的。但在文章也明确表示本次测试仅限于GPU,并无法解决长期以来关于如何涂抹硅胶效果最佳的争论。Igor在公版RTX3080显卡上使用AuroraGPX-N水冷散热以及Apex的导热硅脂,在相同的20℃室温环境下通过运行显卡测试工具Furmark来测试三种涂抹方式。DIY液体冷却器虽然有点费力,而且不如预装的空气冷却器便宜,但与购买液冷GPU相比,可以省钱。为了确保可靠的测试结果,Igor在尝试每种方法之前都会注意正确清洁GPU。然后他花了10分钟加热它,并用5分钟测量温度。“香肠式”涂抹方法的温度比使用单个点(英特尔建议用于CPU)低3℃左右,比在GPU表面上“黄油式”(完全涂抹)低5℃。然而,一个重要的细节是Igor将冷却器拧到GPU的方式,操作方式是先固定螺钉固定在一侧,然后将另一侧拧紧,然后将两者都拧紧。Igor声称GPU制造商这样做是为了正确地对硅胶施加压力。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香肠式”直线涂抹方法可能更适用于芯片尺寸更大、更高端的GPU。Igor也承认传统的“单点式”对于尺寸更小的主流GPU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这是因为硅胶覆盖的面积更小。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1190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11909.htm

封面图片

效果实现的还不错

效果实现的还不错把PasteEx和sharex的命名规则设置成一样的通过缩略图查找对应的html文件DO有设置了个功能选择相同的文件名忽略扩展名可以一键选择对应的HTML这样至少摆脱了那个扩展可以无空间限制的在本地硬盘里保存了当然如果不想保存网址想保存网页上的一段话那就直接复制文字然后执行截图快捷键截图的同时会运行工作流PasteEx会把纯文字保存成TXT

封面图片

ℹ国外超硬派玩家用3.6公斤的铜柱为i9处理器散热,没想到效果还不错#对于为CPU处理器散热,现在可说越来越多人都有实验精神。几

封面图片

成年大象皮肤有1800斤 放大50倍后,2018年科学家发现象皮的秘密

成年大象皮肤有1800斤放大50倍后,2018年科学家发现象皮的秘密哺乳动物典型的散热技巧无非就是喘气和流汗,但是非洲象没有汗腺,甚至连皮脂腺也没有,它们也不懂得大口喘气。另一方面,它们还有着非常不协调的皮肤,成年非洲象的体重在2.7吨到6吨之间,但它们的皮肤能达到900千克左右——1800斤。其实,就陆地哺乳动物而言,人类也有相当“不协调”的皮肤比例,我们的整个皮肤重量占总体重的10%-20%之间,大象的这个数据和我们基本相当。厚重的皮肤肯定不利于散热,所以人类拥有动物史上最强大的被动散热机制之一——全身布满汗腺,这一点也不意外。但是,大象啥也没有,它们到底是如何在非洲这种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的地方生存下来的呢?大象通过玩泥巴保持凉爽首先,大象体温只比人类还低1摄氏度,它们的身体也和我们一样,无法在偏离这个既定温度(体温)太多的情况下正常工作,这是恒温动物的共性,因此大象肯定也需要散热。关于大象如何保持凉爽的问题,其实很早人们就已经在关注大象的皮肤,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了。大象和另外两种动物很像——犀牛和河马,它们身上都少有毛发,且皮肤厚重,有一个专门的术语来形容它们,称作厚皮动物。(这里要提一下,这三种动物在遗传上相差是比较远的。)图:犀牛对泥巴的喜爱情况和大象很像这三种厚皮动物都喜欢泡在泥浆和水池里嬉闹,很明显这种依赖水的生活方式可能就是他们厚皮的主要原因,它们可以靠水来保持凉爽。其实,这三种厚皮动物和那些完全生活在海洋哺乳动物很像,皮厚同时没啥毛发。说到这里,你可能会发现,除了人类之外,几乎所有毛发稀疏的哺乳动物都与它们生活在水中有一定关系,所以有人提出了水猿假说,认为人类可能在演化的某个时段也进入了水中。好吧,扯得有点远了,回到我们大象的主题。与海洋哺乳动物不同的是,这三种厚皮动物需要离开水觅食,所以它们需要防晒,很明显正是泥巴这种天然的“防晒霜”给了它们离开水的可能。但是大象和另外两种不同,另外两种都有皮脂腺,会分泌油脂用于防晒,而大象没有;不仅如此,大象每天“玩泥巴”的时间可以远小于另外两种。图:河马更喜欢的水,而不是泥浆犀牛每天白天至少要在水池或泥潭中呆5个小时,更爱干净的河马则一天有16小时都在水里,算是半只脚已经进入水中的哺乳动物了,而大象每天只要泡1个小时的泥巴就够了——因为它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在陆地上觅食。拥有更加不防晒的身体,却能离开水更长时间,大象凭什么呢?答案只能是他们独特的皮肤上了!图:大象皮肤大象奇怪的皮肤结构大象从出生开始,它们就像是穿了一件不合身的“衣服”一样,它们的皮肤总是皱巴巴的,就像太大了一样,而且和其它哺乳动物一样,随着年龄增长,它的皮肤也会变得越来越褶皱。据信,大象早在500万年前就已经拥有这种起皱的皮肤了,以前人们就相信是这种皮肤给了大象超凡的离开水的能力。而且还在亚洲象身上已得到验证,因为亚洲象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有更多的树荫来防止他们身体过热,所以他们的皮肤不像非洲象那么褶皱。褶皱带来的好处自然就是加大表面积,每次出水的时候能够携带更多的水和泥,而且保留在褶皱中,从而让凉爽保持更长时间。但是,大象皮肤褶皱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一直没人知道。放大后的大象皮肤,图源:AntoineJoris直到2018年的时候,一组日内瓦大学科研团队,对大象皮肤进行了深入研究,用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皮肤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他们之前研究过鳄鱼皮肤褶皱原因是拉伸应力或收缩过程导致的,怀疑大象也是如此。由于没法分泌油脂来让皮肤保持弹性,拉伸和收缩的应力确实是大象皮肤必须保持松弛的原因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大象皮肤在他们需要灵活活动的部位厚度达到3.8厘米。不过,结果显示拉伸和收缩并不会让大象皮肤起皱。皮肤裂开,图源:AntoineJoris它实际上是因为其皮肤基本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脱落,而新皮肤又不断更新,这导致皮肤越来越厚,最终因自身重量而塌陷,形成了这些褶皱。另外,这种塌陷并不是只体现在宏观上,大象的每一寸皮肤都有错综复杂的“微观褶皱”,就像龟裂的土地一样。放大之后的大象皮肤JOSEA.BERNATBACETE/GETTYIMAGES这些微米级的裂缝,比人肉眼所能察觉到的要小约50倍,这些裂缝也是它们存储水和泥的主要场所,比那些宏观褶皱还给力。除了储水能力更强之外,通过进一步测试还发现,这种充满的微小裂缝的皮肤,比光滑的表面也更能锁住水分——流失速度慢5-10倍。所有这些就是大象能够在非洲长时间离开水的原因所在,但是你能想象吗,这样看着十分粗糙的皮肤其实对触觉非常敏感,也和我们一样可以检测昆虫和环境的变化。另外,在防御力方面没有并没有想象得强大,它是会被蚊虫咬破的。无论是非洲象,还是亚洲象,都是保护动物,当它们来破坏农作物的时候,不能过多去伤害它们。目前,非洲农民在防御大象方面,最有效的办法是养殖蜜蜂,有研究表明有80%的概率大象看到蜂箱就会离开,因为它们害怕自己被叮咬。参考资料:[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6257-3...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387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3871.htm

封面图片

电车充电的速度 就要赶上油车加油了

电车充电的速度就要赶上油车加油了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理想没有选择用户口碑很好的换电路线,而是主打快速充电,并表示他们的纯电车会用上800V高压平台。在脖子哥看来,这个方向选的还是非常正确的。因为这个由 “ 数字和物理单位 ” 组成的玩意虽然看着别扭,却有极大概率,能补上电车的最后一块短板。只要翻一翻各大车企的发布会就能发现,他们或多或少都提到过800V平台的概念。像是比亚迪、小鹏、蔚来,以及宝马、奔驰和保时捷,都已经或是计划在自己的车上使用800V平台了。大家之所以这么喜欢它,其实就和手机需要快充是一个道理。咱们可以先回想回想手机的故事是咋样的。当年,手机的电池基本只有一千多毫安,像苹果那样整个 5V1A 的慢充头,虽然不快,但也还算够用。但当电池变到三四千甚至是五六千毫安以后,原先的充电功率就显得有些小水管了。于是乎快充功率的内卷就开始了,从几十瓦到一百瓦,再到现在的 200W ,充满电只要十分钟,主打的就是一个效率。电车也是一样,现在电车的电池越来越大,一百度以上稀松平常,如果只能用慢充,最少都得花费好几个小时。这个 800V 平台其实就像一个高功率的快充技术,里面的800V就是它支持的电压水平。相比目前主流的500V以内,提升是肉眼可见的。同样肉眼可见的,还有 800V 平台炸裂的充电速度。一般的慢充桩,充满一台车大概需要6-7 个小时,而像特斯拉的 V3 超充桩有着 400V 的充电电压,充满一台车只要半个小时左右,已经算不上慢了。用上 800V 的车型,甚至能够支持4C 快充,也就是只需四分之一个小时(15分钟 )就能把电池从零充满。这速度,我不禁看了看20W的苹果原装头,你咋充得还没汽车快呢。所以, 800V 架构的最大意义就是大幅缓解了电车的补能焦虑,极大拉长了电车在补能上的短板。而且,它的出现也顺道解决了许多和充电有关的老大难问题。首先就是它能显著降低充电时的热损耗。我们都知道,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P= UI ,想要提高充电的功率,要么提高电流,要么提高电压。如果不想对充电系统改动太大,那提升电流肯定是比较好的选择。可随着电流的变大,根据焦耳定律 Q=I ? Rt ( 其中 I 是电流, R 是电阻, t 是时间 ),充电系统的发热量也会增大,就会有更多的电量被浪费在发热上。而为了不让充电桩充着充着就烧起来,即必须给它设计散热系统。比如特斯拉的桩,就使用了风扇 + 液冷散热。虽然降温的效果不错,但成本也是实打实的增加了。但如果换成增加电压的思路,发热量 Q=I ? Rt 就不会有任何变化,不仅充电桩的散热省了,充电的总功率还能增加,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这里大伙肯定要问了,像是换电和双枪充电这类技术补能也不慢,为啥大家还是愿意用800V平台呢?因为 800V 并不只是一个用来充电的技术,在更深度的整车工程层面,它还有着很多不容易发现的隐性优点。就比如,它能大幅减少电车车内各种线束的重量和体积,让电车更轻、内部空间更大。在印象里,电车因为没有发动机、变速箱和传动轴,讲道理底盘应该是很空的。但事实上,因为车上基本所有东西都得用电线供电,所以电车里头的各种高低和压线束也是多的不行。就比如特斯拉 ModelS ,全车的线束就有3 公里长,重量也有数十公斤。而为了适应更大功率的三电系统,车上的线束就要承受更大的电压或是电流。但电线有一个特性,想要承受的电流大,就必须有着更大的横截面积,也就是变得更粗。如果电压不增加,想把功率做大就只能增大电流,就必须使用更粗的电线。而车里的线束本来就长,整体的重量、体积也会跟着变大。变大的重量不仅会影响续航,更大的体积也会影响车里的空间。就像有些电车后排地板的隆起,其实就是为了给高压线束腾位置。相比之下,高电压的方案就显得非常完美了。因为想让电线能够承受的电压变高,只需要更换耐高压的材料就行。而且因为电压升高,电流也可以适当变小,电线的横截面也能变小。这样一来,线束细了,体积就小了,重量也就轻了。不仅不会影响续航,还能减少线束占用的空间。现在大家知道为啥厂商们都准备用 800V 架构了吧,这玩意,简直就是……百利而无一害啊。不过,任何完美的东西实现起来,难度都是非常非常大的。因为 800V 高压平台说到底,是一台车整体的升级。也就是说不光是电池充电变快了,电驱、电控也都得变成支持高压的,甚至是空调压缩机,都得扛得住800V电压。这里头最难搞定的,就是支持高压的芯片。在 800V 架构还没落地的时候,车上的各种控制芯片主要采用的是MOSFET 和 IGBT 模块,也就是集成在单片硅上的固态半导体器件,大概长这样。他们的作用,是控制车上各种电器,比如电驱、逆变器、压缩机、充电器等等。这些模块,在 500V 以下的电压区间工作没有啥问题,一旦电压达到 800V 以上,它们就有些吃不消了。解决方案,就是把 MOSFET 和 IGBT 模块换成基于碳化硅 SiC 材料的版本。这种材料,有着高临界击穿电场、高电子迁移率的优势。说白了就是不仅耐高压、耐高温,性能还贼强。它有多耐高压呢?就比如普通的IGBT能够承受650-1200V的电压,而碳化硅是20KV ,也就是 20000V ,直接提升了小20 倍。怪不得大家都抢着用呢。当然,好东西肯定技术含量高,而且还卖得贵。现阶段,IGBT的成本就占整车成本的1成左右,是电动车除了电池以外第二贵的部件。而SiC原件的成本是则它的2-3 倍左右,还真得有点家底才用得起。所以,就算知道碳化硅好使,马斯克在之前还是宣布会大大降低特斯拉车型对它的使用。毕竟这么贵的玩意,和特斯拉降本增效的理念多少还是有些冲突的。不过好消息是,这几年碳化硅的成本可以说是一降再降,根据德邦证券预计,在2025年左右碳化硅的成本会和现在的IGBT持平。并且,虽然目前最顶尖的 IGBT 和碳化硅技术都被国外企业所垄断,但国内已经出现了像比亚迪这种拥有完全自研全产业链的企业。而比亚迪的调性大家也都知道,就是把高价格的东西整成大伙都能用起的模样。假以时日,十万块入手 800V 架构的车型,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很长时间以来,电车最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续航短以及补能慢。可随着快充、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出现,这些短板已经在一个个被逐渐补齐,现在的电车,好像变得越来越香了。“ 阁下加油只要五分钟确实很快,但试问如果我拿出800V高压快充和固态电池,加上我极为强悍的性能数据,请问阁下会如何应对呢?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689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6893.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