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大象皮肤有1800斤 放大50倍后,2018年科学家发现象皮的秘密

成年大象皮肤有1800斤放大50倍后,2018年科学家发现象皮的秘密哺乳动物典型的散热技巧无非就是喘气和流汗,但是非洲象没有汗腺,甚至连皮脂腺也没有,它们也不懂得大口喘气。另一方面,它们还有着非常不协调的皮肤,成年非洲象的体重在2.7吨到6吨之间,但它们的皮肤能达到900千克左右——1800斤。其实,就陆地哺乳动物而言,人类也有相当“不协调”的皮肤比例,我们的整个皮肤重量占总体重的10%-20%之间,大象的这个数据和我们基本相当。厚重的皮肤肯定不利于散热,所以人类拥有动物史上最强大的被动散热机制之一——全身布满汗腺,这一点也不意外。但是,大象啥也没有,它们到底是如何在非洲这种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的地方生存下来的呢?大象通过玩泥巴保持凉爽首先,大象体温只比人类还低1摄氏度,它们的身体也和我们一样,无法在偏离这个既定温度(体温)太多的情况下正常工作,这是恒温动物的共性,因此大象肯定也需要散热。关于大象如何保持凉爽的问题,其实很早人们就已经在关注大象的皮肤,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了。大象和另外两种动物很像——犀牛和河马,它们身上都少有毛发,且皮肤厚重,有一个专门的术语来形容它们,称作厚皮动物。(这里要提一下,这三种动物在遗传上相差是比较远的。)图:犀牛对泥巴的喜爱情况和大象很像这三种厚皮动物都喜欢泡在泥浆和水池里嬉闹,很明显这种依赖水的生活方式可能就是他们厚皮的主要原因,它们可以靠水来保持凉爽。其实,这三种厚皮动物和那些完全生活在海洋哺乳动物很像,皮厚同时没啥毛发。说到这里,你可能会发现,除了人类之外,几乎所有毛发稀疏的哺乳动物都与它们生活在水中有一定关系,所以有人提出了水猿假说,认为人类可能在演化的某个时段也进入了水中。好吧,扯得有点远了,回到我们大象的主题。与海洋哺乳动物不同的是,这三种厚皮动物需要离开水觅食,所以它们需要防晒,很明显正是泥巴这种天然的“防晒霜”给了它们离开水的可能。但是大象和另外两种不同,另外两种都有皮脂腺,会分泌油脂用于防晒,而大象没有;不仅如此,大象每天“玩泥巴”的时间可以远小于另外两种。图:河马更喜欢的水,而不是泥浆犀牛每天白天至少要在水池或泥潭中呆5个小时,更爱干净的河马则一天有16小时都在水里,算是半只脚已经进入水中的哺乳动物了,而大象每天只要泡1个小时的泥巴就够了——因为它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在陆地上觅食。拥有更加不防晒的身体,却能离开水更长时间,大象凭什么呢?答案只能是他们独特的皮肤上了!图:大象皮肤大象奇怪的皮肤结构大象从出生开始,它们就像是穿了一件不合身的“衣服”一样,它们的皮肤总是皱巴巴的,就像太大了一样,而且和其它哺乳动物一样,随着年龄增长,它的皮肤也会变得越来越褶皱。据信,大象早在500万年前就已经拥有这种起皱的皮肤了,以前人们就相信是这种皮肤给了大象超凡的离开水的能力。而且还在亚洲象身上已得到验证,因为亚洲象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有更多的树荫来防止他们身体过热,所以他们的皮肤不像非洲象那么褶皱。褶皱带来的好处自然就是加大表面积,每次出水的时候能够携带更多的水和泥,而且保留在褶皱中,从而让凉爽保持更长时间。但是,大象皮肤褶皱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一直没人知道。放大后的大象皮肤,图源:AntoineJoris直到2018年的时候,一组日内瓦大学科研团队,对大象皮肤进行了深入研究,用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皮肤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他们之前研究过鳄鱼皮肤褶皱原因是拉伸应力或收缩过程导致的,怀疑大象也是如此。由于没法分泌油脂来让皮肤保持弹性,拉伸和收缩的应力确实是大象皮肤必须保持松弛的原因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大象皮肤在他们需要灵活活动的部位厚度达到3.8厘米。不过,结果显示拉伸和收缩并不会让大象皮肤起皱。皮肤裂开,图源:AntoineJoris它实际上是因为其皮肤基本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脱落,而新皮肤又不断更新,这导致皮肤越来越厚,最终因自身重量而塌陷,形成了这些褶皱。另外,这种塌陷并不是只体现在宏观上,大象的每一寸皮肤都有错综复杂的“微观褶皱”,就像龟裂的土地一样。放大之后的大象皮肤JOSEA.BERNATBACETE/GETTYIMAGES这些微米级的裂缝,比人肉眼所能察觉到的要小约50倍,这些裂缝也是它们存储水和泥的主要场所,比那些宏观褶皱还给力。除了储水能力更强之外,通过进一步测试还发现,这种充满的微小裂缝的皮肤,比光滑的表面也更能锁住水分——流失速度慢5-10倍。所有这些就是大象能够在非洲长时间离开水的原因所在,但是你能想象吗,这样看着十分粗糙的皮肤其实对触觉非常敏感,也和我们一样可以检测昆虫和环境的变化。另外,在防御力方面没有并没有想象得强大,它是会被蚊虫咬破的。无论是非洲象,还是亚洲象,都是保护动物,当它们来破坏农作物的时候,不能过多去伤害它们。目前,非洲农民在防御大象方面,最有效的办法是养殖蜜蜂,有研究表明有80%的概率大象看到蜂箱就会离开,因为它们害怕自己被叮咬。参考资料:[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6257-3...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387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3871.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科学家用预测未来的方法拯救灭绝中的野生动物

科学家用预测未来的方法拯救灭绝中的野生动物今天(4月10日)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保护数据来预测哪些目前未受威胁的物种可能成为受威胁的物种,并在为时已晚之前采取主动行动来防止其衰退。"保护资金真的很有限,"主要作者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MarcelCardillo说。"理想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以某种方式来预测那些目前可能没有受到威胁但在未来有很大机会成为威胁的物种。预防胜于治疗"。为了预测"超视距"灭绝风险,卡迪罗和同事们研究了全球变化的三个方面--气候变化、人类人口增长和土地使用的变化率--以及可能使一些物种更加脆弱的内在生物特征。该小组预测,到2100年,多达20%的陆地哺乳动物将拥有这些风险因素中的两个或多个因素的组合。具有多种未来风险因素的陆生哺乳动物物种的集中度。资料来源:《当代生物学》/卡迪罗等人。作者说:"在全球范围内,我们的模型预测到2100年将至少有四个未来风险因素之一的陆生哺乳动物物种的百分比,从具有广泛物种扩散的中间排放情景下的40%到没有扩散的化石燃料发展情景下的58%。""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多种未来风险因素是一致的:气候变化(预计在非洲会特别严重)、人类人口增长和土地使用的变化,"Cardillo说。"而且有很多大型哺乳动物物种可能对这些东西更加敏感。这几乎是一场完美的风暴。"特别是较大的哺乳动物,如大象、犀牛、长颈鹿和袋鼠,往往更容易受到种群下降的影响,因为它们的繁殖模式影响了它们的种群从干扰中反弹的速度。与啮齿类等小型哺乳动物相比,它们的繁殖速度快,数量多,而大象等大型哺乳动物的妊娠期长,每次产生的后代少。"传统上,保护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宣布保护区,基本的想法是,你消除或减轻导致物种受到威胁的因素。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西方的保护观,因为它决定了将人与自然分开,这是一种人类不发挥作用的自然观,而这是世界上许多地方的许多文化所不能接受的。"研究人员说,在防止动物灭绝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保护工作如何影响原住民社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是许多原住民的家园,西方的保护理念虽然用意良好,但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澳大利亚已经开始通过建立原住民保护区(IPA)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些保护区由原住民拥有,并在当地社区的护林员的帮助下运作。在这些地区,人类和动物可以共存,这是通过政府和这些保护区外的私人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合作建立的。"大范围的建模研究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可以为规划提供一个广泛的框架和背景,"Cardillo说。"但科学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我们希望我们的模型能作为一种催化剂,为保护的前景带来某种改变。"...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400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4001.htm

封面图片

我国科学家全球首次实现哺乳动物完整染色体重排

我国科学家全球首次实现哺乳动物完整染色体重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学家经过4年的研究,全球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完整染色体重排,并创造出具有全新染色体组型的实验小鼠。这项研究是我国在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突破,为人类探索哺乳动物进化、染色体疾病研究等提供了新方法。该成果今天(2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在线发表。染色体重排,也就是染色体发生断裂与别的染色体相连构成新的染色体。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染色体会发生重排,此变化是物种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但它是如何影响物种进化的,在科学界一直没有定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李伟研究员与周琪研究员科研团队合作,利用实验小鼠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和基因编辑工具,成功将其最长的1号和2号染色体进行正反连接,并将中等长度的5号和4号染色体进行首尾连接,结果发现染色体连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染色体的断裂和重新连接。这表明,来自实验小鼠的两条独立存在的染色体在基因编辑后,可以以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的方式连接为一条染色体。这是全球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的完整染色体重排,这在合成生物学上是一个新的突破。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特定染色体重排连接所产生的影响,发现哺乳动物细胞的染色体长度存在一定限制。他们通过单倍体干细胞注射到卵母细胞的方式,成功得到染色体连接的小鼠。一系列新发现证明,染色体重排会对哺乳动物生殖、发育、进化、行为等多方面产生影响,为进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伟:我们人类的很多疾病,比方说在一些白血病,在一些生殖不育的疾病里头,很多都是因为染色体重排导致的,那现在我们拥有了这项技术,我们就可以利用小鼠的模型在实验室里头来模拟这些疾病,然后进而寻找它们的发病机制,找到它们的治疗方法,为人类的健康造福。(总台央视记者褚尔嘉刘彤)...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0886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08861.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家首次公布亚洲象埋葬小象 似乎在举行葬礼

科学家首次公布亚洲象埋葬小象似乎在举行葬礼但是亚洲象并没有这方面报道,这两天印度的科学家首次公布了亚洲象的葬礼。目前地球上大约生活着26000只亚洲象,其中大部分都生活在印度,所以关于亚洲象的研究自然也就印度最多了。据报道,从2022年到2023年,印度的一个科研团队总共找到到5个亚洲象埋葬地点。其中一些只是找到了埋葬的大象,而有一些他们目睹了全过程,并用录像设备记录了下来。在所有5个埋葬案例中,全部都是小象,年龄在3个月到1岁之间,这些小象死于不同的疾病。埋葬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象群中成年大象会用鼻子把死去小象的四肢抬起来,然后找到一个地方(通常是一个沟渠)把遗体摆好,不同象群摆放死去小象的方式一模一样——都是四脚朝天的躺着。然后开始集体把泥土踩到小象遗体的身上,这个过程会有15至20头大象参与(留下了这么多脚印)。然后它们围着小象遗体大声咆哮,以及发出类似吹喇叭的声音,整个过程差不多会持续40分钟。与非洲象有所不同的是,这项研究的5个案例,象群之后都没有重新返回拜访遗体,甚至会因此采取不同的平行路线进行迁徙。...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355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3551.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家认为恐龙是第一种理解他人视角的动物

科学家认为恐龙是第一种理解他人视角的动物当你身边的人把头转向环境中的某个东西时,你很可能会不自禁地跟随他们的目光方向。这种反应在哺乳动物、鸟类、甚至爬行动物中都可以观察到。这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收集关于什么东西引起了你的同伴的注意的信息,否则你可能会错过。然而,一个更高级的行为是跟随某人的视线到一个最初被你的视线阻挡的地方。通过调整自己的位置,看看对方在看什么,你就表现出对对方有不同视角的理解。这种能力被称为视觉透视,在一岁半到两岁的儿童中发展起来,是以后理解参考性交流和别人有与自己不同想法的基础。迄今为止,视觉透视只在极少数物种中被发现。主要是在猿类和一些猴子中,但也有狗和乌鸦拥有这种能力的记录。然而,关于这种关键的社会技能的进化起源的知识是有限的。隆德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旨在调查恐龙中潜在的早期出现的视觉透视能力。通过对鳄鱼和现存最原始的鸟类(被称为古鸟类)的比较,他们发现视觉透视在恐龙系中的出现可能比在哺乳动物中的出现早6000万年或更久。图1.该研究的实验设置。面板描述了鳄鱼、小型鸟类(红色丛林鸟和雅冠鸟)和大型鸟类(鸸鹋和雉鸡)的实验设置(从左到右)。(A)实验1的设置(仰视)。(B)实验2的设置(注视侧面)。(C)实验3的设置(几何学)。红点描述了用于引诱演示者目光的刺激物(关于刺激物的更多信息,见材料和方法)。资料来源:《科学进展》,DOI:10.1126/sciadv.adf0405鳄鱼人是与鸟类最接近的活体亲属。它们的神经解剖学在数亿年中基本没有变化,与恐龙和鳄鱼的共同祖先相似。古鸟类包括鸵鸟,如鸸鹋和长尾雉,但也包括会飞的品种。它们的大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与它们的祖先--非鸟类的准鸟类恐龙相媲美,后者的特点是像迅猛龙这样的知名恐龙大腕。将这两类动物进行比较,就形成了一个围绕导致现代鸟类的恐龙灭绝系的支架。该研究显示,鳄鱼并没有表现出视觉透视,尽管它们确实可以跟随目光到一个可见的位置。相反,所有被测试的鸟类物种都表现出视觉透视。此外,鸟类从事一种被称为"回头检查"的行为,即观察者回头看注视者的眼睛,并在第一次无法在其注视的方向找到任何东西时重新追踪注视。这种行为表明了一种期望,即凝视是指环境中的一个目标。此前,这只在人类、猿猴和乌鸦中被观察到。古鸟类出现在1.1亿年前,比具有视觉透视能力的两个哺乳动物群体--灵长类和狗早了6000万年。考虑到这些鸟类和它们的非鸟类祖先之间的神经解剖学上的相似性,这种技能起源于更早的恐龙血统是有道理的。然而,它不太可能出现在最远时代的恐龙中,因为它们的大脑更像鳄鱼。也许未来的研究会显示这种能力在哺乳动物中比目前已知的更广泛,但即使是这样,它也很可能是在恐龙起源之前。尽管如此,视觉透视能力在恐龙中出现得更早也很正常,其中包括鸟类,因为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相比,它们的视力更强,在历史上依赖夜间的适应能力。只是随着灵长类动物和某些食肉动物的出现,我们的视觉能力才有所提高。这是又一个发现,它使人们对普遍存在的观点提出质疑,即哺乳动物推动了复杂认知的进化,它们是其他动物应该比较的认知标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鸟类恐龙的神经认知能力非常突出,这可能促使人们重新思考认知的自然历史。...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130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1307.htm

封面图片

古代工具制造者和大象足迹:科学家解开旧石器时代采石场遗址之谜

古代工具制造者和大象足迹:科学家解开旧石器时代采石场遗址之谜访问:Saily-使用eSIM实现手机全球数据漫游安全可靠源自NordVPN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直立人数千年来对特定采石地点的反复使用,与大象迁徙路线形成了战略上的吻合,从而优化了狩猎活动。这些遗址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精神意义,有助于高效生产加工大象(一种重要的食物来源)所需的工具。图为人类使用长矛狩猎大象。资料来源:DanaAckerfeld这项研究由特拉维夫大学JacobM.Alkow考古学和古代近东文化系的MeirFinkel博士和RanBarkai教授领导。这项研究发表在《考古学》杂志上。RanBarkai教授。图片来源:特拉维夫大学RanBarkai教授解释道:古人类需要三样东西:水、食物和石头。水和食物是所有生物的必需品,而人类则依靠石器来狩猎和屠宰动物,因为他们没有其他食肉动物那样锋利的爪子或獠牙。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发现用于制作燧石工具的岩层周围有成千上万的石器,而岩层旁边却有未用于制作工具的燧石?对一直生活到最近的原住民群体(其中一些群体至今仍健在)的研究表明,狩猎采集者非常重视石头的来源--采石场本身--赋予它力量和神圣性,因此也赋予它精神崇拜。人们世世代代都到这些地方朝圣,在岩石露头处留下祭品,而同样适合生产石器的邻近露头却无人问津。我们试图了解原因;这些遗址有什么特别之处?近20年来,巴尔卡伊教授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在研究上加利利的燧石开采和工具制造遗址。这些遗址的特点是有大量便于制作工艺品的燧石结核,而且距离胡拉山谷的主要旧石器时代遗址--GesherBenotYa'akov和Ma'ayanBaruch都不远。这些遗址拥有数以千计的采石和采掘地点,直到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史前人类还在这些地点制造工具和留下祭品,尽管其他地方的地质构造中也存在燧石。由于大象是这些早期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将遗址分布数据库与大象迁徙路线数据库进行了交叉对比,发现这些燧石采掘和敲击遗址都位于大象迁徙路线附近的岩层中。芬克尔博士说:"大象平均每天要消耗400升水,这就是为什么它有固定的运动路径。这些动物依赖每天的水供应,因此也依赖水源--湖泊、河流和溪流的两岸。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在"必经之地"发现了大象的狩猎和加工地点--溪流或河流穿过陡峭的山口,或者湖岸的路径仅限于湖岸和山脉之间的空间。同时,由于缺乏可用的保存肉类的手段,且该地区存在掠食性动物,一群狩猎采集者耗尽大象猎物的机会是有限的。因此,必须提前在附近准备大量合适的切割工具。因此,我们在上加利利发现的采石和敲击遗址与大象屠宰遗址相距不远,它们都位于大象的活动路线上。"随后,研究人员试图将他们在以色列开发的模型进行改良,应用到亚洲、欧洲和非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几个遗址中,这些遗址都存在这种"三合一"现象。这些遗址既包括以大象或猛犸象为猎物的遗址,也包括后来以河马、骆驼和马等其他动物为猎物的遗址。"旧石器时代的神圣三位一体似乎普遍适用:有水的地方就有大象,而有大象的地方,人类就必须找到合适的岩石露头来采石和制造工具,以便狩猎和屠宰他们喜爱的大型食草动物,"巴尔卡伊教授说。"这是一种传统:数十万年来,大象沿着相同的路线游荡,而人类则在附近制造石器。最终,这些大象灭绝了,世界也从此改变了。"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0170.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0170.htm

封面图片

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逝世 生前领导创造克隆羊“多莉”

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逝世生前领导创造克隆羊“多莉”英国科学家伊恩·维尔穆特(IanWilmut)教授逝世,享年79岁。他生前领导的研究团队创造了世界第一只克隆哺乳动物:小羊“多莉”。1996年,维尔穆特领导爱丁堡大学罗斯林研究所团队创造了小羊“多莉”。它是第一只从成体细胞克隆出的哺乳动物,这一震撼世界的突破带动了动物学和医学研究的新进展。爱丁堡大学副校长马蒂森(PeterMathieson)说,维尔穆特是“科学界的泰斗”,克隆“多莉”的工作“改变了当时的科学思想”,也继续推动了当今再生医学领域的许多进展。来源:¹²³投稿:@ZaiHuaBot频道:@TestFlightCN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