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预计“二阳”有长尾效应 这次症状更轻、恢复更快

张文宏:预计“二阳”有长尾效应这次症状更轻、恢复更快张文宏强调:“这次重症的程度和应对的有效性都会远远优于第一波。”这一波“二阳”的波峰比第一波要低很多,但宽度比较宽,也就是说它有比较长的长尾效应。虽然病毒感染还有一个很长的拖尾效应,但是不应该对经济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医疗资源并没有受到挤兑,公众不必紧张。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对于“二阳”表示,从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监测数据来看,4月中下旬以来,全国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但近一周来,上升趋势有所减缓。监测数据还显示,报告的确诊病例中绝大部分是轻症。专家总体研判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局部地区不排除新冠病例继续增多的可能,但我国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不会对医疗秩序和社会运行造成明显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免疫力下降的时候,第三、第四次感染的可能性仍然有。不过张文宏表示,接种完三针疫苗后,对变异病毒的混合免疫能力更高,发生重症的比例更低,因此仍然鼓励高龄老人等脆弱人群接种疫苗。张文宏期待,未来会有更多二价的疫苗和可以覆盖奥密克戎的疫苗出现,新冠的处置方式会越来越跟流感的处置方式接近。...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052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0521.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张文宏:“二阳”波幅更低症状更轻

张文宏:“二阳”波幅更低症状更轻中国传染病专家张文宏指出,“二阳”波幅更低症状更轻,病毒感染还有很长的拖尾效应。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星期四(5月18日)在受访时说,今天冠病疫情进入常态化波动流行的状态,最近大家会看到出现“二阳”的现象,但这次波幅更低,症状更轻,尤其是已经感染过的人群,发烧的时间更短,获得药物的便捷性更快。张文宏认为,这次重症的程度和应对的有效性都会远远优于第一波。虽然病毒感染还有一个很长的拖尾效应,但是不应该对经济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张文宏还鼓励高龄老人等脆弱人群接种疫苗。他提到,接种三针疫苗后,对变异病毒的混合免疫能力更高,发生重症的比例更低,“没有打过疫苗的人,哪怕感染过病毒了,未来再次感染病毒的风险也会高于打过疫苗的人。”张文宏期待,未来会有更多二价的疫苗和可以覆盖奥密克戎的疫苗出现,冠病的处置方式会越来越跟流感的处置方式接近。

封面图片

张文宏谈二次感染:以常态化与流感化疫情对待

张文宏谈二次感染:以常态化与流感化疫情对待中国多地网民晒出抗原检测“二阳”结果,一些医疗机构也证实确有“二阳”出现。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只需以常态化与流感化的疫情来对待,乙类乙管可以有效应对。张文宏在接受《人民日报》旗下大江东工作室专访时说,第二波疫情目前确实有抬头迹象,发热门诊的冠病检测阳性率出现了上升。不过,医院发热门诊新增的感染者,主要还是首次感染者,“二阳”很少。这说明,当前略有抬头的疫情,首先会以第一波尚未感染的人群发生感染为主要特征。究其原因,是随着时间推移,整个社会面的免疫屏障会逐渐降低,低水平传播的病毒会出现传播速度加快的迹象。张文宏说,数据显示,如果冠病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病例,由于先前感染与疫苗注射形成的免疫记忆会持续存在,对于当前奥密克戎具备一定免疫屏障作用,故而形成的感染规模要远低于上一波。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变异出现了大的突变和病毒亚型的发生,仍有可能有效突破了人体为对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此时第二波高峰会相对较高。当前中国的各级实验室对此都在严密监测,并做相应的新疫苗准备。张文宏指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均出现了两波冠病疫情。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出现了二次感染。对中国当前出现的二次感染,张文宏认为仍只需以常态化与流感化的疫情来对待,乙类乙管可以有效应对。中国刚刚经历过一波冠病放开感染与甲流感染的考验,基本上对各地的经济和生活没有造成影响,相信冠病“二阳”也是如此。他说,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都经历过第二波疫情,都未因为第二波疫情影响到正常经济活动与百姓如常生活。中国已经建立起疫情后的快速应对和监测机制,其中包括常态化的疫情多维度监测,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广泛布局和能力提升,中国产冠病药品的上市,以及对脆弱人群的疫苗加强接种等策略的建立。中国走出疫情后,目前已经进入常态化应对的阶段,后续重点还是要放在对脆弱人群的保护上。

封面图片

张文宏团队:争取让脆弱人群第一波流行高峰免于感染

张文宏团队:争取让脆弱人群第一波流行高峰免于感染中国传染病专家说,在第一波疫情流行高峰来临之际,要保护脆弱人群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争取让他们不受感染。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团队星期一(12月12日)在“华山感染”微信公众号发文称,中国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面对一波流行高峰。结合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奥密克戎株的第一波疫情流行高峰感染人数较多,后期第二波、第三波的疫情反弹,将显著弱于第一波疫情高峰。关于应对第一次高峰的方式,团队认为,需最大程度减少在第一波疫情高峰中的老年感染者数量。保护老年患者,将是应对第一波疫情流行高峰的重中之重。团队说,若能延缓老年群体的整体感染时间曲线,即使仅延后一至两个月,整个社会的疫苗免疫屏障会更加坚固,医疗资源也会更充足,护理院的老年群体确诊后的救治资源也会更加丰富。文章称,疫苗接种可以显著降低老年人新冠感染后的重症率,降低幅度高达76%-98%。对于目前尚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团队说,只要符合接种条件,在第一波疫情高峰期来临前尽快接种。与老人同住者也应当接种疫苗和加强针,自觉减少非必要外出和聚集。另外,基于目前较多人群的最近一次疫苗接种已经超过半年甚至一年,抗体水平有所下降,团队也建议,加强针接种以及异源接种等优化接种策略要不断改进,以更好保护脆弱人群。团队也说,老年人一旦感染,需要家庭密切的监测,必要时及时就诊。用药方面,团队提醒,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服用解热镇痛药应当慎重,尤其是大量服用容易造成肝肾功能损害,服药后大量出汗也可能导致低血压休克。发布:2022年12月12日4:51PM

封面图片

内地专家张文宏指新冠会渐被纳入常态化呼吸道病毒

内地专家张文宏指新冠会渐被纳入常态化呼吸道病毒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在内地媒体撰文,表示新冠病毒病一定会逐渐被纳入常态化的呼吸道病毒,由新发传染病,转变为季节或地区性传播的传染病,但他预计内地将会面对一波大面积感染的挑战。本身是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的张文宏,与团队对上海今年Omicron疫情中1万多个感染者进行超过半年的访问,认为Omicron病毒未造成特异性的人体器官长期损害,仍然是呈现常见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的特点,认为人类可以接受。他说,保护老年患者,将是应对第一波疫情流行高峰的重中之重,长者应把握时间接种新冠疫苗,另外亦应尽一切能力,拖延老年群体的感染时间,减少在第一波疫情高峰中老年感染者数量,包括长者应避免在疫情高峰下外出以及在公众场所聚餐。他又认为,大面积接种疫苗,建立群体免疫屏障,随著病毒变异与群体免疫力的变化,渡过这一波后,新冠病毒只会是在普通感冒与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病中增加的一员。2022-12-1216:19:38(1)

封面图片

张文宏:建议采用“两针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加强接种”的序贯策略

张文宏:建议采用“两针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加强接种”的序贯策略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建议,可以采用“两针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加强接种”的序贯策略,让整体接种可以跟上病毒变异。据第一财经星期一(1月2日)报道,张文宏在“新冠合并基础疾病重症患者的规范治疗系列培训”上说,以新加坡、英国,美国为例的国家都有较大比例的全程和加强针的接种,尤其是在放开后遭遇了第一波死亡人数时,又迅速提升了接种率。他指出,在上述做法下,奥密克戎的感染人数虽然增加了,但病死率持续下降。包括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第一波开放后,感染人数大量增多,疫苗接种一旦跟上了,其后续的病死率也会比较低。张文宏称,根据团队的Meta分析,从整体上来看,灭活疫苗的保护率为73.11%,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保护率为79.56%,亚单位疫苗的保护率为89.33%,mRNA疫苗的保护率为94.29%。为使整体接种可以跟上病毒变异,张文宏建议,可以采用“两针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加强接种”的序贯策略,这一策略对新冠病毒变异的综合效价有所提高。他也表示,与同源和异源疫苗加强组相比,BA.2突破感染显著增加了中和抗体的滴度,且BA.2及其衍生变种和BA.4/5均保持了较高的中和活性。张文宏称,接种过疫苗后再出现的感染,患者可以获得一个很好的“混合免疫(由预先存在的疫苗抗体和天然抗体共同保护)”,这可以构筑对奥密克戎的免疫屏障,“通过对感染过BA.2毒株的人群进行随访,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混合免疫后,再出现感染BA.5毒株的情况。”针对之后的疫苗接种工作,他说,要尽快根据各省市摸底的高危因素人群基数,完成药物储备,届时若能对100%高危因素患者覆盖抗病毒药物,将有效降低其重症率。同时,尽快提升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全程接种率至90%。发布:2023年1月3日10:03AM

封面图片

张文宏:中国疫情与世界同步进入地方性流行阶段

张文宏:中国疫情与世界同步进入地方性流行阶段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说,中国在进入冠病大规模流行第一波后,将逐渐进入地方性流行阶段,与世界“同步”。中国星期天(1月8日)今日正式将冠病调整为“乙类乙管”,但对于疫情防控、毒株变异、老年人保障等问题,民众仍存在较大担忧。据上观新闻报道,也是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的张文宏上星期六(7日)在第二届光华论坛上作主题演讲时,发表以上看法。张文宏在演讲中介绍,近百年来,全球有五次大规模的传染病流行。除了冠病,前四次都是流感,分别是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7至1958年亚洲流感、1968至1969年香港流感、2009至2010年甲型H1N1流感。他说,如今,流感已成为地方性流行传染病,全球每年只有近20万人因流感死亡。当然,因为流感病毒检测量不足,这个数据可能存在低估。对于冠病会否从全球大流行演变为地方性流行,张文宏给出肯定答复,指在一些国家,公众经历了大规模流行的阵痛后,目前超额死亡人数已大幅降低。超额死亡是指一个地区实际发生的死亡人数与未发生传染病年份估算得到的死亡人数之间的差额,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传染病的致命性。张文宏以新加坡和美国作比较,称新加坡超额死亡已接近零,冠病病死率近期也非常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德尔塔变异株流行期间,新加坡绝大多数老人都完成了三针疫苗接种。他说,与新加坡形成对比的是,奥密克戎在美国的致命性很强。这和美国老年人疫苗全程接种率不够高有密切关系。张文宏解释,冠病疫苗即使在六个月后抗体水平降低,但在遇到奥密克戎入侵后,仍会触发免疫反应,免疫细胞的“记忆力”很强,因此呼吁,应尽快将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率提升至90%。在从大规模流行到地方性流行的转化期,张文宏呼吁相关部门根据各省市摸底的高危因素人群基数,尽快完成药物储备。“基层要有药可用,这样才能防止二级、三级医疗资源挤兑。如果能对100%高危因素患者覆盖抗病毒药物,将有效降低具有高危因素人群的重症率。”...发布:2023年1月9日9:31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