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埃普西隆S”火箭发动机试验过程发生爆炸 或因外壳过热导致

日本“埃普西隆S”火箭发动机试验过程发生爆炸或因外壳过热导致发动机外壳过热可能是源于内部推进剂燃烧异常或外壳与推进剂之间隔热材料隔热不良。今后将进一步调查推进剂与发动机外壳的设计、制造以及组装是否存在问题。据悉,“埃普西隆”是日本主力火箭之一,这是一款固体燃料火箭,于2013年首次发射。该火箭已进行过6次发射,最后一次于2022年10月12日发射失败自毁。而“埃普西隆S”是火箭“埃普西隆”的改良版,计划明年首次发射,全长约27米,发射能力得到提升,卫星发射高度可达700公里左右,比“埃普西隆”高约200公里。此次“埃普西隆S”火箭爆炸事故的发生也反映了日本政府及相关企业在这一领域投入不断减少的客观事实。当前日本政府的关注重点及扶持重心聚焦于半导体产业,希望通过“引外固内”的战略手段,来实现日本半导体产业“弯道超车”。...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426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4269.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SpaceX火箭发动机测试在得克萨斯州继续进行

SpaceX火箭发动机测试在得克萨斯州继续进行SpaceX的星际飞船火箭等待美国联邦航空局批准第二次发射,这是星际飞行验证测试的一部分。图片:SpaceX/X与此同时,来自SpaceX位于麦格雷戈的设施的画面显示,猛禽发动机的研发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在10月的第三周,SpaceX对猛禽2号发动机进行了多次测试,根据画面显示,这些测试有可能是改进发动机关键性能参数、制造材料或子部件系统过程的一部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际飞船"(Starship)项目开发方法使该公司能够同时生产和测试多枚火箭。完整的星际飞船堆栈包括两枚火箭,即第一级超重型助推器和第二级星际飞船。在上周末进行的一次测试中,SpaceX启动了第二级星舰猛禽发动机,展示了NASA月球着陆系统的一项关键能力。几天后,SpaceX在首次测试两个多月后启动了水喷淋系统。这一次,测试增加了一个储水箱,流出的水量也更多,以达到保护发射台在星际飞船发射时不受损坏所需的规模。为了确保火箭发射活动不影响发射台周围的生态系统,SpaceX不得不对发射场进行繁琐的处理。冷却发射台并将发动机的动力从混凝土和钢结构上转移开需要数千加仑的水,尽管这些水会被转化为蒸汽,但在星际飞船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过多的水流向周围区域应该会给野生动物带来一些风险。最近一次发射场灭火系统测试是在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官员访问测试场之后进行的,他们在那里花了一些时间对星际飞船发射台周围的区域进行了评估。获得政府发射机构的批准一直是"星际飞船"计划的关键瓶颈,SpaceX已经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等待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FWS)和联邦航空局(FAA)等机构批准发射活动的环境许可。FWS的评估是FAA监督的更广泛环境评估的一部分,尽管FAA官员在今年早些时候乐观地表示,星际飞船的第二次飞行至少可以在11月之前进行,但推迟到2024年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不过,这并没有阻止SpaceX继续开发火箭的所有部件。星际飞船最重要的部分--发动机,在四月试飞后进行了重大升级,麦格雷戈最近的一些猛禽火箭测试表明,SpaceX可能正忙于升级火箭发动机的性能。来自火箭发动机试验台的最新镜头显示,当发动机泵出数千磅推力时,火花从发动机的喷嘴喇叭口飞出。在另一次测试中,这些火花与特有的绿色火焰相遇,这表明SpaceX可能会再次将发动机的性能推向极限。在发动机测试或飞行操作过程中产生火花有多种原因。虽然火花并不是SpaceX发动机系统(包括为猎鹰9号火箭提供动力的梅林发动机)的特征,但在其他发动机上却很常见,例如火箭实验室电子火箭的卢瑟福发动机。据火箭实验室负责人彼得-贝克(PeterBeck)称,火花是正常现象,一般是火箭发动机点火器积碳造成的。点火装置与发动机上的燃烧室一起工作,点燃推进剂混合物。对于猛禽发动机来说,猛禽1号和猛禽2号都对点火器进行了重大升级。据SpaceX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介绍,猛禽2号的点火装置使用了一种"秘密新设计",位于火箭发动机内部。点火器通常产生火花来点燃推进剂,而猛禽2号的燃烧室没有使用这种点火器,但截至2022年7月时,氧气和甲烷动力头中仍有火花点火器。动力头负责将燃料和氧气加压到燃烧室燃烧所需的水平,并通过点燃一些推进剂混合物来驱动涡轮机来实现这一目的。试验过程中的绿色火焰通常表示发动机的燃烧室由于热量过高而熔化。较高的燃烧室压力可提高单位推进剂的推力,这使得工程师们可以减轻重量,因为只需较少的推进剂就能产生较大的功率。...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167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1675.htm

封面图片

我国 500 吨级垂直双工位液体 火箭发动机试验台建成投用

我国500吨级垂直双工位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建成投用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5月30日,我国500吨级垂直双工位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考台点火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试验能力得到跃升,将有力保障我国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和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支撑我国航天重大工程任务顺利实施。该试验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研制建设,是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垂直双工位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可实现试验流程自动化、远程异地协同指挥、试验系统实时故障诊断。据介绍,除满足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研制试验需要外,该试验台还可满足液氧甲烷等多型推进剂发动机单机以及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验需求。

封面图片

SpaceX猎鹰9号完成第301次发射任务 火箭发动机第19次回收

SpaceX猎鹰9号完成第301次发射任务火箭发动机第19次回收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最新一次发射将22颗"星链"(Starlink)卫星送入太空,这是一次例行发射,火箭在东部时间昨天接近午夜时从加利福尼亚升空。这标志着西海岸的发射活动日益频繁,同时也是SpaceX今年的第17次发射任务。这次发射也是SpaceX公司迄今为止的第311次发射,巩固了猎鹰9号作为这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火箭公司主力运载火箭的地位。SpaceX的上一次猎鹰9号任务是为印度尼西亚的一家国有电信公司执行的,与将有效载荷送入低地球轨道(LEO)的星链发射不同,它将卫星送入了地球同步轨道。由于SpaceX为合作伙伴公司提供媒体报道,因此在印尼卫星任务中,该公司还在发射后分享说,这标志着猎鹰9号迄今为止的第300次成功任务。猎鹰9号不仅负责将卫星送入太空,还是唯一能够满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载人发射要求的美国火箭。SpaceX公司定期用猎鹰9号将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ISS),还用这种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向空间站运送货物。SpaceX公司对猎鹰9号的翻新过程采用了在助推器寿命期间设立的检查点来进行维护。猎鹰9号在可重复使用性方面的最大弱点之一源于其燃料选择。火箭使用火箭推进剂1(RP-1)或煤油,推进剂在燃烧室内燃烧时会产生粘性烟尘。在翻新过程中,SpaceX必须对发动机进行清洁以获得飞行认证。猎鹰9号最新一次"星链"发射是该火箭迄今为止第301次成功发射,也是SpaceX公司第22次在火箭上使用"梅林"发动机。与SpaceX的"星际飞船"火箭使用的"猛禽"发动机相比,"梅林"发动机在测试和运行过程中都被证明是非常可靠的。它也是业内推重比最高的发动机之一,这一成就得益于SpaceX选择在火箭上使用超低温高密度推进剂。推重比越高,意味着发动机的效率越高,在飞行过程中能够发挥出超出自身重量数倍的威力。在完成第301次成功发射任务后,SpaceX的助推器第19次着陆,成为又一个创造新纪录的助推器。考虑到SpaceX2024年的火箭发射计划,"猎鹰"号下几个值得关注的里程碑应该是第20次火箭再利用(如果SpaceX觉得没问题的话)和第300次轨道级火箭助推器着陆。...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038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0381.htm

封面图片

中国已进行火箭发动机重复飞行试验验证

中国已进行火箭发动机重复飞行试验验证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9月14日报道,中国已进行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类似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使用的发动机——的重复飞行试验验证,从而缩小了在低成本太空飞行领域与美国的技术差距。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1782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17825.htm

封面图片

欲速则不达:金正恩找普京弄的火箭发动机也炸了!

欲速则不达:金正恩找普京弄的火箭发动机也炸了!△当时大伙都以为炸的肯定是“千里马一号”遥四火箭,结果……然而就在大家打算洗洗睡了,等着28日一早是否会有官宣时,朝中社网站突然来了个猝不及防式的特别报道:不仅承认“新型运载火箭第一级飞行异常、空中爆炸”,更是公布了事故原因:“非常设卫星发射筹委会现场指挥部专家组经过初步审议判定,新研制的液氧+石油发动机(朝语原文如此)动作不可靠”。所谓“液氧+石油发动机”,其实就是国际航天发射常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由于火箭上的液氧储箱需要低温环境,这一推进剂组合一般也被称为低温推进剂。相比朝鲜此前在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上使用的常温推进剂(肼类燃料+四氧化二氮),低温推进剂性能优势明显,但它也对朝鲜航天工业——从火箭设计制造到发射工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海卫星发射场的主发射工位和新发射工位卫星图,可见与推进剂相关的设施仍在建设中因此,即使2023年金正恩在普京陪同下,视察了俄罗斯东方发射场及使用低温推进剂的俄新一代“安加拉”运载火箭,笔者当时仍然认为,这只能代表朝俄航天合作的长远规划;以朝鲜的技术基础,眼下的当务之急(当时“千里马一号”尚未成功发射),应当是通过对俄合作获得“常温箭之王”——“质子M”运载火箭的相关技术,稳步提升发射成功率。△“这个,加上这个,能不能把面子挣了”如果朝鲜选择引进“质子M”的技术,虽然其推进剂技术相对落后,但该箭的性能也足以碾压韩国“世界号”这个先天不足的产品。作为韩国从乌克兰南方设计局购买图纸并放大设计的产物,“世界号”的KRE-075液氧煤油发动机,其海平面比冲只有260秒出头,而“质子M”的RD-275M发动机海平面比冲达288秒。然而朝鲜总能用意料之外的方式,让我们再一次身败名裂。笔者之前在分析“千里马一号”运载火箭时曾评价:朝鲜航天要朝着他希望的方向发展,不止需要西海卫星发射场的大兴土木,更需要设置一系列在“展现共和国的尊严与威仪”的总要求下,让朝鲜航天战线拼尽全力才能达到的目标。朝鲜选择引进与其现有技术水平存在巨大代差的“联盟-2”/“安加拉”等俄制液氧煤油发动机火箭技术,注定是一条“最艰难的路”。我国曾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引进苏制RD-120液氧煤油发动机样品,1995年完成国内首次试车,但自研的YF-100发展历程非常坎坷:2001年YF-100四次试车试验均告失败,其中前两次更是直接爆炸,直到2014年才通过首飞鉴定。△使用四台YF-100作为助推器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芯一级采用YF-77液氢液氧发动机)从“星沉大海”到“星辰大海”,个中酸甜苦辣,不足为外人道也对于此前已经积累了相当经验、经费投入也(相对)颇为充足的中国航天,攻克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尚且需要20年的历程;朝鲜在其“千里马一号”火箭技术远未成熟、“万里镜一号”侦察卫星尚未实用化的情况下,贸然向更新一代动力发起冲锋的做法……笔者只能理解为,更加时髦的动力选择,与火箭的具体性能指标一样,在他们看来,也是“共和国的尊严和威仪”的一部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早在朝鲜这一波“全面否定三千里江山”之前,朝韩在尖端武器指标上的“非理性较劲”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朝鲜火星-11丙(“世界最强兵器”)与韩国“玄武”弹道导弹在弹头重量上“两吨两吨五三吨三吨五六吨八吨……”这种非常赵式喜剧的行为就是一例,韩国极力希望通过宣传“岛山安昌浩”号潜艇的导弹携带能力“乜北”,朝鲜主动放出新型坦克主动防御系统的测试画面,也有压过并未实装主动防御系统的韩国K2坦克的意味……因此,尽管“世界号”的发射频率低到并没有什么实用性可言,但它和韩国上一代运载火箭“罗老号”第一级均采用苏联血统的液氧煤油发动机这一点,对于朝鲜来说很可能仍然构成了一种刺激,促使朝鲜急于摆脱传统常温推进剂动力火箭。另外,使用低温推进剂的运载火箭从原理上已经不适合作为值班的洲际弹道导弹使用,朝鲜此举或许也有对外宣示“使用弹道导弹技术发射卫星?纯属反朝势力一派胡言”的附带目的。△其实如果“世界号”是朝鲜的运载火箭,“国际主流”将其说成“弹道导弹技术”也不奇怪不管朝鲜的真实目的如何,技术不成熟火箭变烟花,什么“共和国的尊严和威仪”都是扯淡。按照我等一般日子人的逻辑,还不如继续抽检发射技术成熟的火星-17液体燃料推进洲际导弹,以及固体燃料推进的火星-16高超声速导弹和火星-18洲际导弹,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冲冲喜”,但金正恩和他的属下们很可能自有其一套逻辑。从朝鲜此次第一时间公布事故情况和初步原因的操作来看,此次失败甚至在他们看来也是意料之中,颇具一种马斯克式航天浪漫主义气质(金正恩“空叉粉”可能性犹存)。笔者猜测,不仅张昌河们不会因为这次失败受到严肃处理,朝鲜在接下来的7个月里还会像去年折腾“千里马一号”那样,继续抓紧完善测试新型液氧煤油火箭。无论在土法上马中还会付出多少代价,祝他们能在丹东草莓下一次上市的时候发射成功吧。...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263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2639.htm

封面图片

NASA在华氏6000度高温下测试3D打印火箭发动机喷嘴

NASA在华氏6000度高温下测试3D打印火箭发动机喷嘴2023年5月,NASA的RAMFIRE3D打印火箭发动机喷嘴在温度高达6000华氏度(约330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测试。图片: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了制造3D打印火箭发动机喷管,NASA必须开发一种铝制变体,这种变体既要适合增材制造,又要能够承受火箭发动机的紧张工作条件。发动机喷嘴是火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与燃烧室一样,它必须能够承受发动机燃烧和燃烧副产品产生的极端热量。这个发动机喷嘴由铝A6061-RAM2制成,是NASA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反应式增材制造"(RAMFIRE)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专门致力于开发三维打印火箭发动机喷嘴,其重点是引入设计变更,以实现火箭的简易性和冷却。火箭发动机喷嘴是位于底部的钟形部件,通常由流经喷嘴的超冷推进剂冷却。这是通过在喷嘴内壁加工通道,然后将其流回发动机的燃烧室以产生推力来实现的。这些通道需要数百甚至数千个单独的组件,这自然会使制造过程复杂化,并增加成本和重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还用与火箭发动机喷嘴相同的材料制造了一个3D打印的测试槽。通过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发动机喷管,NASA及其RAMFIRE项目的工程和制造合作伙伴RPMInnovation将能够用单件制造火箭发动机喷管。这大大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工程流程,同时也使喷嘴变得更轻。所有这些都是巨大的好处,特别是因为重量是火箭的最大限制之一。工程师们必须仔细平衡火箭的重量、推进剂和有效载荷,以确保火箭在发射时能够真正升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认为,3D打印技术在制造火箭发动机部件方面的进步将使其能够携带更多的有效载荷,尤其是在星际飞行任务中。对于RAMFIRE3D打印火箭发动机喷嘴,NASA已成功进行了22次测试,累计测试时间达579秒,即大约10分钟,测试温度高达6000华氏度。此外,NASA和RPMInnovation还制造了一个气刺喷嘴和一个低温液体罐。这些部件的铝材是与Elementum3D公司合作制造的。用于火箭制造的增材制造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长滩的火箭公司RelativitySpace已经开始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油箱、发动机和其他部件。...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156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1565.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