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电子学的突破:用于改进电池和先进计算的单晶薄膜设备诞生

离子电子学的突破:用于改进电池和先进计算的单晶薄膜设备诞生锂离子沿着T-Nb2O5薄膜的二维垂直通道快速迁移,导致了巨大的绝缘体-金属转变。蓝色和紫色多面体分别表示非锂化和锂化T-Nb2O5晶格。亮绿色球体代表锂离子。资料来源:微结构物理研究所,PatriciaBondia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氧化铌,特别是一种被称为T-Nb2O5的氧化铌,在提高电池效率方面的潜力。这种独特的材料具有快速促进锂离子运动的能力,而锂离子是电池功能不可或缺的带电粒子。锂离子移动速度越快,电池充电速度就越快。然而,将这种氧化铌材料培育成可用于实际应用的高质量薄膜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是因为T-Nb2O的结构复杂,而且存在多种类似的氧化铌形态或多晶体。HyeonHan和StuartParkin在马克斯-普朗克微结构物理研究所的脉冲激光沉积系统(帕斯卡尔有限公司,日本茨城)前。资料来源:微结构物理研究所,EricGeißler现在,来自马克斯-普朗克微结构物理研究所、剑桥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7月27日发表在《自然-材料》(NatureMaterials)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成功地展示了高质量T-Nb2O5单晶薄膜的生长过程,这种薄膜的排列方式使得锂离子可以沿着垂直离子传输通道以更快的速度移动。观察结果和影响T-Nb2O5薄膜在锂插入初始绝缘薄膜的早期阶段就发生了显著的电性变化。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材料的电阻率降低了1000亿倍。研究小组通过改变"栅极"电极(一种控制设备中离子流动的元件)的化学成分,进一步展示了薄膜设备的可调式低压运行,从而进一步拓展了其潜在应用领域。马克斯-普朗克微结构物理研究所小组实现了单晶T-Nb2O5薄膜的生长,并展示了锂离子插层如何显著提高其导电能力。他们与剑桥大学的研究小组一起发现,随着锂离子浓度的变化,材料结构中出现了多种以前未知的转变。这些转变改变了材料的电子特性,使其从绝缘体转变为金属,即从阻挡电流转变为传导电流。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合理解释了他们观察到的多种相变,以及这些相变可能与锂离子的浓度及其在晶体结构中的排列有什么关系。合作与未来展望这项研究的成功离不开三个国际小组的通力合作,每个小组都贡献了自己独特的专业知识:马克斯-普朗克微结构物理研究所的薄膜、剑桥大学的电池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理论见解。第一作者、马克斯-普朗克微结构物理研究所的HyeonHan说:"通过挖掘T-Nb2O5发生巨大绝缘体-金属转变的潜力,我们为下一代电子器件和储能解决方案的探索开辟了一条令人兴奋的道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安德鲁-拉佩(AndrewRappe)说:"我们所做的就是找到了一种不破坏T-Nb2O5薄膜晶体结构的锂离子移动方式,这意味着离子移动速度可以大大加快。这种巨大的转变带来了一系列潜在的应用,从高速计算到节能照明等等。"剑桥大学的克莱尔-格雷(ClareP.Grey)评论说:"控制这些薄膜取向的能力使我们能够探索这一类具有重要技术意义的材料的各向异性传输,这对我们了解这些材料的运行方式至关重要。"马克斯-普朗克微结构物理研究所的斯图尔特-帕金(StuartS.P.Parkin)说:"这项研究证明了跨学科实验-理论合作的力量以及永不满足的科学好奇心。我们对T-Nb2O5和类似复杂材料的理解得到了大幅提升,我们希望通过利用非常有趣的离子电子学领域,超越当今基于电荷的电子学,从而实现更加可持续和高效的未来。"...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679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6791.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新型锂离子导体 可用于强化电动汽车电池

科学家发现新型锂离子导体可用于强化电动汽车电池利物浦大学的一个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固态锂离子导体,可以取代电池中的液态电解质,从而提高安全性和效率。图片表示锂离子(蓝色)在结构上移动。资料来源:利物浦大学这种新材料由无毒的地球富集元素组成,具有足够高的锂离子传导性,可以取代目前锂离子电池技术中的液态电解质,提高安全性和能量容量。该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团队采用变革性科学方法来设计这种材料,他们在实验室中合成了这种材料,确定了它的结构(原子在空间中的排列),并在电池中进行了演示。这种新材料是极少数能达到足以取代液态电解质的高锂离子电导率的固体材料之一,并且由于其结构而能以一种新的方式工作。这一发现是通过合作计算和实验工作流程实现的,该流程利用人工智能和基于物理学的计算来支持大学化学专家的决策。这种新材料为化学优化提供了一个平台,以进一步提高材料本身的性能,并根据研究提供的新认识来确定其他材料。利物浦大学化学系马特-罗森斯基(MattRosseinsky)教授说:"这项研究展示了一种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和发现。这种材料的结构改变了人们以往对高性能固态电解质的理解。具体来说,具有多种不同移动离子环境的固体可以表现出很好的性能,而不仅仅是离子环境范围很窄的少数固体。这极大地开拓了进一步发现的化学空间。"最近的报道和媒体报道预示着人工智能工具已被用于寻找潜在的新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工具是独立工作的,因此很可能会以各种方式重现它们接受过的训练,生成的材料可能与已知材料非常相似。"这篇发现研究论文表明,人工智能和由专家调配的计算机可以解决现实世界材料发现的复杂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寻求的是成分和结构上有意义的差异,其对性能的影响要根据理解来评估,我们的颠覆性设计方法为发现这些以及其他依赖离子在固体中快速运动的高性能材料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这项研究由利物浦大学化学系、材料创新工厂、利弗胡尔姆功能材料设计研究中心、史蒂芬森可再生能源研究所、阿尔伯特-克鲁中心和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完成。并得到了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理事会(EPSRC)、勒弗胡尔姆信托基金会(LeverhulmeTrust)和法拉第研究所(FaradayInstitution)的资助。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061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0615.htm

封面图片

新的充电算法可将锂离子电池的寿命延长一倍

新的充电算法可将锂离子电池的寿命延长一倍柏林亥姆霍兹中心(HZB)和柏林洪堡大学的一个欧洲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替代充电方案,使锂离子电池的寿命比现在更长。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充电器向电解质材料输送电流的方式,电池在经过数百次放电-充电循环后仍能保持较高的能量容量。锂离子电池是一种结构紧凑、坚固耐用的能源容器,已成为人们的宠儿。电动汽车和电子设备都依赖于它们,但随着电解质穿过分隔阳极和阴极的薄膜,它们的容量会逐渐降低。目前最好的商业级锂离子电池使用的电极由一种名为NMC532的化合物和石墨制成,使用寿命长达8年。传统的充电方式是使用恒定电流(CC)的外部电能。研究分析了使用CC充电时电池样品的情况,发现阳极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明显变厚"。此外,他们还在NMC532和石墨电极结构中发现了更多裂纹。较厚的SEI和电极上较多的裂缝意味着锂离子电池容量的显著损失。因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脉冲电流(PC)的充电协议。使用新的PC协议对电池充电后,研究小组发现SEI接口变薄了很多,电极材料发生的结构变化也更少。研究小组利用欧洲两个领先的粒子加速同步加速器设施"BESSYII"和"PETRAIII"进行了脉冲电流充电实验。他们发现,PC充电可促进石墨中锂离子的"均匀分布",从而减少石墨颗粒中的机械应力和裂纹。该方案还能抑制NMC532阴极的结构退化。研究表明,方波电流的高频脉冲效果最好。测试表明,PC充电可使商用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延长一倍,容量保持率达到80%。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柏林工业大学教授JuliaKowal博士说:"脉冲充电可以在电极材料和界面的稳定性方面带来许多优势,并大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7548.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7548.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稳定的高导电性锂离子导体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稳定的高导电性锂离子导体虽然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具有导电性,但它们会与水分反应形成有毒的二硫化氢。因此,需要既导电又在空气中稳定的非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来制造安全、高性能和快速充电的固态锂离子电池。在最近发表在《材料化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由东京理科大学KenjiroFujimoto教授、AkihisaAimi教授和DENSOCORPORATION的ShuheiYoshida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稳定且高导电性的锂离子导体烧绿石型氟氧化物的形式。藤本教授表示:“制造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是许多电池研究人员长期以来的梦想。我们发现了一种氧化物固体电解质,它是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兼具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除了在空气中稳定之外,该材料还表现出比之前报道的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更高的离子电导率。”本工作研究的烧绿石型氟氧化物可表示为Li2-xLa(1+x)/3M2O6F(M=Nb,Ta)。使用各种技术对其进行结构和成分分析,包括X射线衍射、Rietveld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选区电子衍射。具体来说,开发了Li1.25La0.58Nb2O6F,在室温下表现出7.0mScm⁻¹的体离子电导率和3.9mScm⁻¹的总离子电导率。人们发现它比已知的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的锂离子电导率更高。该材料的离子传导活化能极低,并且该材料在低温下的离子电导率是已知固体电解质(包括硫化物基材料)中最高的之一。确切地说,即使在–10°C的温度下,新材料在室温下也具有与传统氧化物基固体电解质相同的电导率。此外,由于在100°C以上的电导率也已得到验证,因此该固体电解质的工作范围为–10°C至100°C。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无法在低于冰点的温度下使用。因此,常用手机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条件为0℃至45℃。研究了该材料中的锂离子传导机制。烧绿石型结构的传导路径覆盖了位于MO6八面体形成的隧道中的F离子。传导机制是锂离子的顺序运动,同时改变与氟离子的键。Li离子总是穿过亚稳态位置移动到最近的Li位置。与F离子结合的固定La3+通过阻断传导路径并消除周围的亚稳态位置来抑制锂离子传导。与现有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不同,氧化物基全固态电池不存在因损坏而导致电解液泄漏的风险,也不像硫化物基电池那样产生有毒气体的风险。因此,这项新的创新预计将引领未来的研究。“新发现的材料是安全的,并且比之前报道的基于氧化物的固体电解质具有更高的离子电导率。这种材料的应用有望开发出革命性的电池,这种电池可以在从低到高的宽温度范围内工作,”藤本教授展望道。“我们相信固体电解质应用于电动汽车所需的性能是满足的。”值得注意的是,新材料非常稳定,如果损坏也不会点燃。它适用于飞机和其他对安全至关重要的地方。它还适合高容量应用,例如电动汽车,因为它可以在高温下使用并支持快速充电。此外,它还是一种有前途的用于电池、家用电器和医疗设备小型化的材料。总之,研究人员不仅发现了一种具有高导电性和空气稳定性的锂离子导体,而且还引入了一种新型的超离子导体--焦绿宝石型氧氟化物。探索锂周围的局部结构、它们在传导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以及它们作为全固态电池固态电解质的潜力,是未来研究的重要领域。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2002.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2002.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家实现钙钛矿单晶薄膜技术突破 晶体生长周期缩短至1.5天

科学家实现钙钛矿单晶薄膜技术突破晶体生长周期缩短至1.5天据介绍,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是一类光电性质优异、可溶液制备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和辐射探测器等领域有重要应用。目前,这些器件主要采用多晶薄膜为光活性材料,其表界面悬挂键、不饱和键等缺陷将显著降低器件性能和使用寿命。单晶薄膜材料本体不含有晶界等缺陷,是制备光电子器件的理想候选材料,但如何可控、低温合成该类材料仍是该领域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官方资料显示,单晶材料生长涉及到成核、溶解、传质、反应等多个过程。对钙钛矿单晶而言,其生长过程中的控制步骤仍不明确。研究团队采用原位显微观测、胶体扩散吸光度测试、核磁共振扩散序谱等手段,定量化分析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的溶质扩散过程,同时结合分子动力学和数值仿真,证实了物质传递过程是钙钛矿单晶薄膜生长的决速步骤。随后,研究团队开发了以二甲氧基乙醇为代表的高通量单晶生长溶液体系,通过多官能团配位作用细化前驱体胶束尺寸,将前驱体体系的扩散系数由1.7×10-10m2s-1提高至5.4×10-10m2s-1,从而使得单晶薄膜的生长速率提高约3倍,制备环境温度普遍降低了30℃~60℃。例如,在70℃下,甲胺铅碘单晶薄膜的生长速度可达到8.0µmmin-1,在一个结晶周期内单晶薄膜尺寸可达2cm。研究团队进一步证实了该单晶薄膜生长技术的普适性,实现了30余种厘米级单晶薄膜的低温、快速、高通量生长方法。另外,该晶体生长技术可抑制单晶薄膜中的晶格缺陷形成,制备单晶薄膜的载流子迁移率高达160cm2V-1s-1、扩散长度超80µm,这些物理性质参数达到了目前商业化晶硅半导体材料水平。以制备的单晶薄膜为活性层的辐射探测器件,在零偏压模式下的灵敏度高达到1.74×105µCGy−1cm−2,并在英寸级像素阵列化器件中展示出优异的空间尺度上一致性,实现了自供电模式下大面积复杂物体的X射线成像。这项工作阐明了钙钛矿单晶薄膜的晶化机理,为新一代的高性能光电器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库。据悉,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659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6595.htm

封面图片

钠离子电池的技术突破可能是电动汽车未来发展的关键

钠离子电池的技术突破可能是电动汽车未来发展的关键锂离子电池是现代能源存储的前沿,也是全球电气化努力的关键驱动力,这已不是什么秘密。然而,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所需的规模生产锂离子电池似乎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近年来,锂生产商警告说,全球可能很快就会面临锂短缺,最快可能在2025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短短几十年间,锂已经从陶瓷和制药行业使用的小众金属变成了需求最旺盛的金属之一。全球最大的锂矿公司之一、引领美国锂矿复兴的阿尔伯马尔公司计划到2030年将年产量提高到50万吨,但表示这仍不足以满足预计的需求。这就是钠离子电池的优势所在。虽然钠离子电池还没有像锂离子电池那样受到关注,但它正在成为实现电气化梦想的重大技术突破之一。钠离子电池的设计与锂离子电池类似,可以使用相同或类似的工业流程制造。在这种电池中,钠离子取代了阴极中的锂离子,电解质(帮助在电池电极之间输送电荷的液体)中的锂盐也换成了钠盐。钠离子电池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大规模生产钠离子电池的想法只是在近几年才得到重视。钠的储量远高于锂,因此成本更低,更容易获得,同时也不容易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截至目前,碳酸钠的最高价格仅为每公吨286美元,而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高达每公吨20494美元。化学家们还发现,使用钠制造的层状氧化物阴极电池不需要钴或镍等昂贵的金属,就能达到与磷酸铁锂(LFP)电池相当的能量密度。本月早些时候,东京理科大学的一组日本研究人员透露,他们利用纳米结构硬碳开发出了钠离子电池的高容量阴极。这种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可达每公斤312Wh,约为磷酸铁锂电池的两倍。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十多年前最先进的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1.6倍。钠离子电池的另一个优点是能够承受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从零下30摄氏度到60摄氏度(零下22华氏度到140华氏度),甚至80摄氏度(取决于所使用的化学成分)。正因如此,法拉帝安等公司已经开始在澳大利亚试用用于固定储能的钠离子电池装置。今年早些时候,大众汽车和江淮汽车集团的合资企业推出了首款由钠离子电池驱动的电动轿车。该车采用25千瓦时的电池,续航里程相对较短,仅为250公里(155英里),但两家公司都在吹嘘充电速度快、低温性能更好,以及电池循环寿命更长、老化后容量下降更慢。Faradion公司首席执行官JamesQuinn说,钠离子电池的安全优势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锂离子电池在运输前需要充电至30%以上,而钠离子电池可以像电容器一样安全地放电至0V,从而消除了因短路而导致热失控的可能性。正如您在上面的视频中看到的,在充满电的情况下刺穿钠离子电池也不会使其变成燃烧弹。虽然Faradion目前主要关注的是固定能源存储,但NatronEnergy等其他公司已经开始涉足汽车行业。这家总部位于圣克拉拉的初创公司正在使用一种名为普鲁士蓝的普通材料来制造钠离子电池的电极,这种电池的额定充放电循环次数在5万到10万次之间。它们还能在15分钟或更短时间内充满电。Natron公司最近与Clarios国际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后者位于密歇根州的Meadowbrook工厂批量生产钠离子电池,使用的设备与目前生产锂离子电池的设备相同。Natron表示,随着未来几个月生产规模的扩大,这里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钠离子电池工厂。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前景如何还有待观察,但与许多尚未走出实验室的解决方案不同的是,钠离子电池看起来确实大有可为。这一切都取决于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更多工厂开始大规模生产钠离子电池,材料价格将如何波动。预计到2030年,全球年产能将达到1.86亿千瓦时,而锂离子电池的年产能为6.5太瓦时。这意味着钠电池可能不会很快取代锂电池的主导地位。不过,钠电池在各种应用中似乎越来越有吸引力,从长远来看,钠电池有可能成为首选解决方案。...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784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7845.htm

封面图片

锂电池循环寿命和快充性能有望大幅提升

锂电池循环寿命和快充性能有望大幅提升近日,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MarnixWagemaker教授团队与中核集团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中子散射团队合作,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发表了锂离子电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或将大幅提升锂电池循环寿命和快充性能,标志着中核集团重大科研设施中国先进研究堆全面开放应用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围绕有序层状氧化物开展,这是目前锂离子电池中最重要的正极材料之一。在进行深度充电时,该结构框架容易受到晶格应力、结构或机械化学降解的影响,使得电池容量急剧下降,从而导致电池寿命缩短。(科技日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