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研发出机器人导盲犬:避障、导航均在行

瑞士研发出机器人导盲犬:避障、导航均在行在机器导盲犬中增加导航功能的好处是,视障人士在出行前,只需设置目的地,机器导盲犬就能自行规划路线并进行导航,而这是动物导盲犬没法做到的。机器导盲犬的面世可以说是视障人士的一大福音。不过除了机器导盲犬,目前还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在积极开发和优化相关的机器人技术,比如机器假肢等,来帮助残障人士重回正常的生活。在未来,机器人技术与物理、生物等学科的结合或许还将继续开拓这一领域。...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166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1669.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上海交大团队研制导盲六足机器人:1 秒之内可响应,已在实测

上海交大团队研制导盲六足机器人:1秒之内可响应,已在实测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高峰教授团队研发的“六条腿”导盲机器人,在刚刚过去的由中国残联主办的“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展会上,这款机器人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5月28日,高峰在上海交大对这款机器人进行了一次集中介绍。据高峰介绍,“导盲六足机器人”具有视觉环境感知功能,可自主导航至目的地、动态躲避障碍、识别红绿灯等。该款机器人如通过批量化生产、人工智能辅助可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智能,可解决导盲犬数量短缺的问题。不仅如此,通过后台建立完整的互联网服务体系,导盲机器人还可以实现居家陪护、应急处理,带领盲人抵达更多地方等功能。目前,导盲机器人已进入实地测试阶段。在整个研究推进过程中,由视障人士参与线下展示与功能测试,未来团队也将根据视障人士的实时反馈,对机器人持续研发、调试。

封面图片

首间导盲犬训练学校提供更全面训练 中心冀有政策支持

首间导盲犬训练学校提供更全面训练中心冀有政策支持全港首间导盲犬训练学校即将开幕,校舍会设有各种训练环境,包括模拟实际街道的场景,提供更全面及达到国际水平的训练,并积极繁殖及培育本地导盲犬。导盲犬服务中心总干事张家玮表示,目前全港有大约50只导盲犬,而视障人士就有大约19万人。若以1%普及率来计算,导盲犬服务可惠及1900名视障人士才符合水平,反映服务供不应求。张家玮说,有视障人士曾怀疑导盲犬能否提供协助,但接受服务后,视导盲犬为真正朋友,遇上迷路或找不到路时,导盲犬可以引路,让视障人士可以重新融入社会。他指出,外地其他地方有专为导盲犬而设的政策,期望香港也有政策支持,同时加强公众教育。他说,市民近年对导盲犬认识加深,但仍有抗拒甚至歧视,例如司机拒载及餐厅不让导盲犬进入。2022-12-0709:12:40

封面图片

上海交大团队研制“导盲六足机器人”:1秒之内可响应,已在实测

上海交大团队研制“导盲六足机器人”:1秒之内可响应,已在实测这是一款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高峰教授团队研发的“六条腿”导盲机器人。在刚刚过去的由中国残联主办的“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展会上,这款机器人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5月28日,高峰在上海交大对这款机器人进行了一次集中介绍。据高峰介绍,“导盲六足机器人”具有视觉环境感知功能,可自主导航至目的地、动态躲避障碍、识别红绿灯等。该款机器人如通过批量化生产、人工智能辅助可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智能,可解决导盲犬数量短缺的问题。不仅如此,通过后台建立完整的互联网服务体系,导盲机器人还可以实现居家陪护、应急处理,带领盲人抵达更多地方等功能。高峰在上海交大对“导盲六足机器人”进行介绍。本文图片为澎湃新闻记者邹佳雯图突破人机交互技术,让导盲机器人成为视障人士的“第二双眼睛”为什么会研究导盲机器人?高峰谈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视障人士已经突破1700万人,这意味着每100人中就有至少一位视障者。但是,和庞大的视障人士数量对比,全国现役导盲犬数量仅几百只。不仅如此,导盲犬的培育还需要极高的培训成本,以及极长的训练周期,并且许多场合能否允许工作中的导盲犬进入尚处于讨论当中,仅仅依靠导盲犬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千万余名视障人士的需求。基于此,团队开始了导盲六足机器人的研发工作。高峰介绍,和盲人建立有效沟通,让导盲机器人在理解使用者意图的同时维持机器人自身动作协调,是导盲机器人的首要任务。团队在导盲机器人上集成了听觉、触觉和力觉三种交互方式,实现盲人与导盲六足机器人之间的人机智能感知与顺应性行为。机器人可根据盲人的语音指令,基于深度学习端到端语音识别模型理解语义信息,快速响应、准确识别,目前语音识别准确率为90%以上,响应速度在1秒之内。高峰团队研制的“导盲六足机器人”此外,机器人可通过语音下发指令,如启动、停止、设定目的地、加速、减速等,同时实时反馈行走和环境状况等信息,实现双向智能交互。盲杖可以实现盲人与导盲机器人之间的力觉交互,向盲人提供牵引力和转向力矩,引导盲人前进和转向。盲人也可以推拉盲杖来动态调整机器人的行走速度。目前机器人最大速度达3m/s,能够满足盲人慢走、快走、跑步等出行需求,且六足的独特构型优势确保机器人可以低噪声稳定行走。人机交互与机器人自律协同控制是机器人融合感知信息、任务需求、人机交互的指令,利用逻辑推理、自律决策,可实现智能导盲作业行为。基于导盲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高峰团队构建了层级递进式外力估计、触地检测、坡度估计、运动状态估计模型算法,融合机器人关节、惯性导航、行为节律、历史状态等多源信息,进行多目标集成的状态观测和反馈优化的平衡控制,由此,能够实现导盲机器人在各类地形场景中自律协同控制效果。已进入实地测试阶段,将加快落地实用导盲机器人在复杂地形行走需要更高的自主规划能力,这类自主规划功能通常包含地面信息的获取和建模、定位导航、落脚点的选择、身体位姿规划以及连续运动的规划等。定位精准是导盲任务的核心要求之一,团队通过多传感器数据紧耦合方式,建立了雷达-惯性里程计系统,通过滑动窗口法耦合历史帧数据,大幅减少点云运动畸变,并设计了多维度的状态残差,显著提高了系统状态估计的精度和鲁棒性,实现了三维环境地图的精准建立与机器人自身的精准定位。而基于全局环境地图和实时感知的局部动态地图,科研团队采用模型预测和实时滚动优化方法实现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和自主避障,敏捷自主躲避静态和动态障碍物,保障导盲任务的安全性。根据室内导航任务需求,团队制定了室内场景的多层导航策略,构建了层次拓扑地图实现室内全局路径规划;针对室外场景,基于环境地图结合GPS信息进行多传感器融合,大幅提高定位与导航精度。团队还利用深度相机,通过深度学习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交通信号的辨别,保障使用者出行安全。针对台阶、楼梯等典型地形环境,团队采用多约束优化算法规划机器人稳定行走步态;通过采集机器人腿部足端力觉信息,使用机器学习方法来实时辨识足-地接触模型,可实现机器人对不同地形的自适应动态敏捷柔顺行走。高峰介绍,目前,团队研发制成的导盲机器人已进入实地测试阶段。在整个研究推进过程中,由视障人士参与线下展示与功能测试,未来团队也将根据视障人士的实时反馈,对机器人持续研发、调试。此外,导盲机器人的实际应用,不单单是机器人本身的应用,还需要后台大数据的支持,需要强大的运维团队的支持以及一系列推广普及的测试。据了解,高峰团队还与索辰科技密切合作,面向导盲机器人需求,开展了商业化推广。上海交通大学负责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索辰科技负责产品工程化以及产业化运维和推广,双方共同努力,并借助社会力量,加快导盲六足机器人的落地使用,为改善我国视障人士生活贡献一份力量。...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2666.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2666.htm

封面图片

机器人导航

双向机器人免费电报导航

封面图片

平机会:如拒载导盲犬或额外收费可能涉及间接歧视

平机会:如拒载导盲犬或额外收费可能涉及间接歧视平机会推出实用指南希望加强各界认识导盲犬,以及提高对使用者及导盲犬的接纳程度。平机会行政总监朱崇文说,很多时市民不知道哪些是导盲犬,或面对导盲犬时不知如何处理,指南有教导如何分辨,亦会写明工作中的导盲犬,以及穿著红色或橙色背心的训练犬。朱崇文在本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年轻人对导盲犬较有认识,指南有提醒在交通工具、食肆或雇主等,可如何为导盲犬提供便利,例如小巴司机在可行情况下,让视障人士携同导盲犬上车,预留最后一排座位的单边位予他们使用,避免影响通道等。的士方面,如有拒载或额外收费,当中或有争拗,可能涉及间接歧视,因为导盲犬属于协助犬,拒绝接载或致视障人士使用不到服务。雇佣方面,朱崇文说,如果雇主聘用员工需要导盲犬协助日常生活或上班,而公司地方较大的话,希望可提供适当空间予导盲犬,但有关情况要属于合理迁就,并需要视乎公司条件。他表示,平机会过去5年收到7宗相关投诉,有4宗透过调停成功解决、1宗是有关方面私下解决、1宗表示毋须跟进、另外有1宗因为个案未必符合法例条文而终止跟进。调停个案的结果主要是有关方面作出道歉或改变相关政策。2024-05-1011:06:16

封面图片

先特斯拉一步 OpenAI支持的初创研发出人形机器人并投入实际工作

先特斯拉一步OpenAI支持的初创研发出人形机器人并投入实际工作目前,这款机器人在两个工业现场担任保安工作:与其他安保机器人不同,它有一个头、一张脸、两条手臂,并且可以自主导航。和过去多年来已经被用于安保目的的非人形机器人不同,这款新型人形机器有类似人类的手臂,可以打开门窗以及捡起物品。Eve机器人还有一张LED“脸”,可以对人作出反应,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机器人和人“对话”。如果人形机器人出现故障,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进入”机器人的身体。1X成立于2015年,有两个办事处。一个在挪威的莫斯,一个在达拉斯,每个月生产10个EVE机器人。今年3月,1X宣布在OpenAI领投的A2轮融资中筹集了2350万美元。这也意味着该公司可以抢先使用OpenAI技术。人形机器人首次在现实世界中工作博尼奇表示,前几代人形机器人都只在实验室里、而非现实世界中工作。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工作场所找到一席之地的人形机器人,比“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大肆宣传的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还要早。特斯拉也正在研发自己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类似于EVE,不过尚未在现实世界中投入使用。在最近的2023年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马斯克对Optimus机器人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表示未来将进行大规模量产。宏伟愿景:五年内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目前,美国有110万人从事保安工作。博尼奇表示,其安保机器人可以提供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服务。此外,1X的人形机器人还在零售、物流和医疗保健领域接受了测试。博尼奇表示,他希望这些机器人也能很快找到照顾老人的工作。“我们有宏伟的愿景,我们想要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我们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们需要大量的数据。”他表示。博尼奇还表示,如果不遇到任何障碍,最快可以在五年内进入一个“无须考虑劳动力短缺”的社会,这将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未来。...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116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1161.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