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雌蛙会尝试假死以避免与不讨其喜欢的雄蛙交配

研究发现雌蛙会尝试假死以避免与不讨其喜欢的雄蛙交配这打破了人们的假设,即在这种自由繁殖狂潮中经常出现的雄蛙扎堆现象是无助的雌蛙无法自主控制的。这种强直性静止不动的行为,或称"雌性静止"(thomatosis),是一种适应性的欺骗行为,猎物物种在遇到捕食者时都会采用这种行为。最近,科学家们在澳大利亚袋鼠岛上惊奇地发现,整个蚁群中的Polyrhachisfemorata蚂蚁都开始"装死",这是首次发现这种集体"装死"行为。不过,在种内性行为中,这种现象只被观察到过几次。在被称为"爆炸性繁殖"的紧张、激烈、狂热的群体交配过程中(这是一个几乎没有想象空间的术语),雄蛙通常会在水中骚扰、恐吓雌蛙,并试图用身体压倒雌蛙,这可能会导致一只或两只蛙死亡。然而,雌蛙却想出了一个狡猾的策略,让讨厌的追求者相信自己已经死了,从而避免不受欢迎的配偶的骚扰。毕竟,一只死去的雌性动物是不会让雄性动物浪费精力去传宗接代的。这种与交配有关的强直性不动行为只在一种两栖动物--尖肋蝾螈(Pleurodeleswaltl)身上观察到过。研究人员指出:"我们观察到三种雌性回避行为,即'旋转'、'释放叫声'和强直性不动。我们将'旋转'定义为雌性在被雄性抱住时开始围绕自己的身体轴旋转,而雄性则试图用后脚抵消旋转。"科学家们观察到了雌蛙发出的两种叫声--咕噜声和吱吱声--在某些33%的动物中,科学家们看到蛙扮演了它生命中的角色,四肢僵硬,装死,向它倒霉的伴侣发出致命的不服从的令人信服的信息。由于精子的产生和交配行为本身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这一堪称奥斯卡奖的行为足以让它失去以往全神贯注的注意力。(毕竟,池塘里还有很多四条腿的蛤蟆呢)。虽然大多数被观察到的雌蛙(83%)都采用了"甩尾"技术,即在水中被雄蛙紧紧抱住时旋转身体,这样做既能测试求偶者的力量,又能避免窒息,这种策略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同时,科学家们也不完全清楚雌蛙为什么会适应这种行为;雄蛙不提供父母照顾,也不帮助保卫资源,所以选择性对青蛙来说没有什么好处。至于"实力测试"的说法,体型较大的雄蛙的交配成功率并不比体型较小的蛙高。这种行为特别奇怪,因为更常见的适应是生理进化,以对抗雄性的侵略性交配。例如,许多水禽都有共同进化的特征,以抵御选择性进化出更有效生殖器官的雄性。这些特征包括生殖道的死角"口袋",用来过滤掉不受欢迎的配偶的精子,以及精心设计的螺旋形图案,用来反向对抗雄性阴茎的螺旋形图案。虽然青蛙的战术并非万无一失,被雄蛙牢牢抓住的青蛙只有46%的成功逃脱率,但可以说装死比进化掌握得更快一些。这项研究发表在《皇家学会开放科学》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929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9291.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大棕蝠被发现在不寻常的交配行为中对雌性蝙蝠身体挥舞巨大的心形阴茎

大棕蝠被发现在不寻常的交配行为中对雌性蝙蝠身体挥舞巨大的心形阴茎然而,细节决定成败。洛桑大学的研究人员很快发现,这种非常不寻常的哺乳动物行为是一种复杂得多的策略,因为雄性大棕蝠(Eptesicusserotinus)的阴茎在勃起时,长度是它2.75英寸(7厘米)身体长度的五分之一,比它伴侣的阴道长七倍。第一作者尼古拉斯-法塞尔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观察到这些蝙蝠的阴茎长得不成比例,我们一直在想,'这是怎么做到的?'我们想,也许就像狗一样,阴茎在插入后会充血,这样它们就会紧紧地锁在一起,或者也许它们只是无法把阴茎放进去,但这种交配方式在哺乳动物中还没有报道过,直到现在才有报道。"(A)勃起阴茎的腹面和(B)背面视图。(C)E.serotinus雌性生殖道的缩放数码显微照片:(A)福尔马林固定和(B)HE染色的雌性生殖道组织学载玻片。该雌性个体死于2015年5月14日,并未怀孕。右下角的比例占两张图片的比例。[1]阴茎勃起时的长度(16.4毫米)。[2]勃起阴茎末端肿物的宽度(7.5毫米)。[3]子宫颈外径(0.7毫米)和[4]阴道外径(1.1毫米)。(D)一对Eptesicusserotinus的交配。雄性(图中上方)用勃起的阴茎穿过雌性(图中下方)的尿道口。勃起阴茎的末端肿胀紧贴外阴,没有插入阴道。(E)按月合并的交配次数。(F)每晚在地下地点捕获的蝙蝠平均数量。括号内标注的是2001年至2022年期间在相应月份发生的捕获事件数量。在自然界中,配对交配的物种通常会"合"在一起,以确保最佳的繁殖成功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从而完成大多数生命的关键生物驱动力。这只小小的欧亚蝙蝠不仅长着一个大阴茎,而且阴茎头呈明显的心形,比雌性蝙蝠的阴道口宽七倍,这对科学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然而,当拍摄到这些动物交配时,这个谜题被97次解开了。是的,97次。研究人员还高兴地报告说,一次交配持续了12.7个小时,而平均交配时间为53分钟。法泽尔开玩笑说:"我们正试图开发一个蝙蝠色情盒子,它就像一个水族馆,到处都有摄像头。"虽然研究人员没有亲眼目睹蝙蝠射精,但他们报告说,在雌性蝙蝠的"外阴和下腹部周围发现了大量精液"。不过,由于摄像机安装在教堂屋顶和乌克兰野生动物中心(拍摄到了97次事件中的4次),因此研究人员得以目睹哺乳动物世界中真正非凡的一幕。雄性蝙蝠并没有进行插入式性交,而是像使用第三只手臂一样使用自己不合适的附属器官,将雌性蝙蝠的尾巴推到一边,进行接触式交配,类似于鸟类世界中常见的"泄殖腔交配"。蝙蝠的“秘密武器”JakobFahr/iNaturalist/(CCBY-NC)虽然这在动物界是极不寻常的一幕,但这种交配机制不太可能是偶然出现的。事实上,科学家们认为这种阴茎"手臂"的进化是为了压倒雌性尾膜,而蝙蝠可以利用尾膜来避免性行为。蝙蝠利用尾膜飞行和捕捉昆虫,雌性蝙蝠也用尾膜遮住下体,保护自己不受雄性蝙蝠的伤害,但雄性蝙蝠可以利用这些大阴茎克服尾膜,到达外阴部。这种交配策略'军备竞赛'在自然界中很常见。研究人员现在希望在更大范围内研究蝙蝠的交配行为,看看这种技巧是E.serotinus特有的,还是跨越物种的。这项综合研究可能会让人大吃一惊,因为人们对蝙蝠的性行为知之甚少。这项研究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Biology)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873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8733.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家以蚊子听觉为目标控制其数量以减少疾病传播

科学家以蚊子听觉为目标控制其数量以减少疾病传播雄蚊能够听到隐藏在喧闹蚊群中的雌蚊发出的微弱嗡嗡声,这对它们的繁殖能力至关重要。但直到现在,人们对它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还知之甚少。是的,蚊子有耳朵。虽然蚊子的耳朵不像脊椎动物的耳朵那样能探测到声源发出的压力波的变化,但蚊子用触角作为运动感受器,对昆虫周围环境中摆动的空气粒子做出反应。研究人员重点研究了一种与雄蚊听觉能力有关的特殊分子--章鱼胺。通过研究蚊子耳朵中的基因表达,他们发现蚊群会使雄蚊耳朵中的章鱼胺受体达到特定的峰值。他们观察到,章鱼胺通过几种方式影响听力:调节声音接收器的调谐和硬度,控制其他机械变化,从而提高雄蚊探测雌蚊的能力。虽然章鱼胺对雌性听力有影响,但影响程度低于雄性。他们还发现,给变异雄蚊注射章鱼胺并不会产生同样的听觉增强效果。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发现对控制蚊子数量有明显的作用。该研究的通讯作者玛尔塔-安德烈斯(MartaAndrés)说:"章鱼胺受体非常适合开发杀虫剂,因此特别引人关注。我们计划利用这些发现来开发新型分子,以研制疟疾蚊子的交配干扰物。因为蚊子的听觉是蚊子交配所必需的,所以可以针对蚊子的听觉来破坏蚊子的繁殖。而增加对蚊子听觉神经科学的了解,可以开发出用于控制蚊子的蚊子交配干扰物"。研究人员说,他们的研究将促使人们进一步研究蚊子听觉的基础机制以及如何利用这种机制。共同通讯作者约尔格-阿尔伯特(JoergAlbert)说:"蚊子听觉的分子和机制复杂性确实令人瞩目。随着章鱼胺途径的确定,我们才刚刚开始触及冰山一角的外表面。毫无疑问,未来的研究将更深入地揭示蚊子听觉的工作原理,也将为我们提供控制蚊子数量和减少人类疾病的新机会。"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684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6847.htm

封面图片

为什么圈养的大熊猫交配如此困难?科学家在它们肠道中发现原因

为什么圈养的大熊猫交配如此困难?科学家在它们肠道中发现原因图:大熊猫盼盼,它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盼盼在2016年的时候死于肿瘤,它是已知寿命最长的雄性大熊猫。不过,盼盼的“英雄事迹”可不是它的长寿,而是它超强的繁殖能力,截止今年一月份,全球圈养的大熊猫只有728只,其中有四分之一都是盼盼的后代。圈养大熊猫最大的问题就是繁殖能力低下,以至于工作人员绞尽脑汁,使尽方法,也无法让一些大熊猫留下后代。至于大熊猫繁殖能力有多差,有一些事实会让你大吃一惊。野生动物通常有一个繁殖窗口期或者叫做FQ期,它们只会在窗口期交配,对于大部分动物而言可能是一个合适的季节,但是雌性大熊猫真正的窗口期只有40个小时左右。你没有看错,雄性大熊猫一旦错过这40个小时,就要再等一年。因为大熊猫是极度适应独居的动物(不知道极短的繁殖窗口期是否和这个有关系),不能把任何两只大熊猫放在一起养,所以工作员必须时刻关注雌性大熊猫的状态,不然一不小心就错过了。你可能会说,人工受精不就好了,其实现在大部分熊猫已经都是通过人工受精来的,但熊猫的人工受精也不是容易的事。你知道熊猫生孩子的平均天数是多少吗?答案是:从受精卵着床到熊猫宝宝出生平均只有17天!熊科动物有一项特殊技能,它们可以让受精卵延迟着床,让受精卵游离在身体内并完全停止发育,直到它们认为时机成熟的时候才会让受精卵着床并启动胚胎发育(据我所知所有熊都会这项技能)。据信,大熊猫从配种受精到受精卵着床的时间从72天到324天不等,但是一旦着床,它们就会在极短时间内生产——平均时间17天。正因为熊猫胚胎发育的时间极短,所以它们刚出生的幼崽非常小,非常脆弱,是所有动物中婴儿和母亲的比例最小的。在圈养条件下,因为过早出生很多熊猫宝宝是根本没法存活的。虽然雌性熊猫在生育方面已经非常不省心了,但圈养大熊猫真正的生育问题主要还不在雌性身上,而是在雄性大熊猫那里。我们前面提到过,现在许多圈养的熊猫都是人工受精的,就是因为雄性大熊猫就像失去生育能力一样,对雌性没有兴趣,甚至经常在繁殖窗口期暴打雌性以宣誓领地,即便难得对雌性产生兴趣,它们也会因为无法爬到雌性的背上而活生生错过窗口期。你可能听说过,为了让雄性大熊猫打起精神,熊猫饲养员甚至会给它们观看熊猫的“小电影”,但通常收效甚微。香港的动物园有一对大熊猫,足足花了9年时间才完成自然交配,中途还不停尝试人工受精均都失败了。关于圈养雄性大熊猫到底为什么会几乎失去生育能力,也是最让人头疼的事,因为找不到“病因”,就无法对症下药。最近由北京师范大学的科学团队发表在《生态与进化》杂志上的文章给出了一个答案——圈养雄性大熊猫的产道微生物群落失衡可能是关键。肠道的微生物群落会对宿主的身体、心理产生影响,这不是什么秘密,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动物都有被观察到被肠道微生物影响的情况。所以,有理由相信熊猫的肠道微生物可能也在影响它们。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分析了20只雄性大熊猫的粪便样本,发现生殖能力强的大熊猫和生殖能力弱的大熊猫的微生物组存在明显差异。那些经常成功交配的雄性大熊猫,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梭状芽孢杆菌,研究人员怀疑这个就是雄性生殖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动物肠道的微生物群落与饮食高度相关,所以这很可能是饮食失衡导致的这种结果。熊猫的日常饮食几乎全部由竹叶、竹茎和竹笋组成,竹子的任何部分营养价值都很低,所以熊猫需要大量进食——它们每天必须吃掉几十公斤竹子才能满足能量需求。不同的竹子部分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对于熊猫肠道的梭状芽孢杆菌水平而言,多吃竹笋可以有效提升。换句话说,圈养的雄性大熊猫可能可以通过调节竹笋的饮食比例来提升它们的生殖能力。最后很多人可能觉得,大熊猫的生育问题是它们走向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实这个问题主要影响的是圈养的熊猫。野生大熊猫并不存在生育问题,在繁殖窗口期,雌性会用信息素吸引多只雄性到自己面前,并挑选自己新颖的对象,而雄性也会有很强的繁殖欲望,有被记录到它们在短短一下午就能完成数十次。其实,圈养大熊猫的生育能力下降就是一种行为退化,许多圈养动物都有相似的问题,只是它们可能退化的不是生育能力而已。如果这项研究结果属实的话,那么不仅对大熊猫的保护有帮助,还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去改善其它濒危保护动物的行为退化。...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9708.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9708.htm

封面图片

小鼠帮助科学家揭示男性性欲背后的驱动因素

小鼠帮助科学家揭示男性性欲背后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当雄性小鼠遇到一只新的雌性小鼠时,大脑的一个区域就会被打开,从而激活下游的神经元,引发交配行为以及随之而来的快感和奖赏反应。他说:"人类的下丘脑中很可能也有类似的神经元组来调节性奖赏、行为和满足感。它们很可能与我们在小鼠身上观察到的神经元非常相似。"该研究小组早些时候的工作表明,操纵从纹状体末端床核(BNST)投射到前视下丘脑的神经元,可以开启或关闭性识别。沙赫说:"我们想知道,一旦发生识别,这些神经元中到底是哪些神经元在与视前下丘脑中的哪些神经元对话。"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小组重点研究了一组能分泌一种名为"物质P"的慢效肽的BNST神经元。通过刺激这一神经束,回路到达了具有"物质P"受体的下丘脑前神经元,这些神经元随后启动了雄性交配行为。当科学家直接刺激视下丘脑前叶的P物质神经元时,刚刚完成交配行为的雄性小鼠被驱使立即恢复性活动。研究结果表明,正常的禁欲期(射精后性欲和交配能力恢复的时间)被完全覆盖。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需要这段时间来进行性活动的生理重组。它们只需要一秒钟或更短的时间就能恢复性活动。这相当于将禁欲期缩短了40多万倍。反过来说,抑制这种神经活动可以完全削弱男性的性欲。如果只让这组视网膜前-下丘脑神经元沉默,雄性就不会交配了。操纵P物质受体神经元甚至还可以引发雄性小鼠与无生命的物体交配(见下面的视频)。虽然这项研究的重点是操纵雄性小鼠的神经元,但科学家们相信,这种触发机制很可能在哺乳动物物种间是一致的。因此,这可能是开发治疗人类性行为新药的关键发现。治疗药物有可能降低性欲亢进男性的性活动,或增强性欲低下男性的性活动。"如果人类体内存在这些中枢--现在我们知道该去哪里找了--那么就有可能设计出用于调节这些回路的小分子药物,"沙赫说。"这类药物将与今天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截然不同,一般不会增强全身小血管的血流量,而是直接放大或抑制控制男性性欲的特定脑区。"研究人员还指出,增强小鼠的神经活动对攻击性没有影响,这对任何潜在的药物开发来说都是个好消息。研究小组现在的目标是找到驱动女性性欲的等效回路。在下面的视频中,刺激神经回路不仅会引发雌性小鼠的交配行为,还会导致雄性小鼠骑在无生命的物体上。这项研究发表在《细胞》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149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1493.htm

封面图片

"不育昆虫无人机"可用于减少疾病传播

"不育昆虫无人机"可用于减少疾病传播简而言之,SIT可以使圈养的雄蚊不育,然后将它们释放到有野生雌蚊的地区,不咬人的雄蚊继续与雌蚊交配,但由于雄蚊不育,交配后不会产卵。在携带致病寄生虫的蚊子种类中,雌蚊一生只产卵一次,这意味着它们没有机会再与有生育能力的雄蚊邂逅,而不育的雄蚊则可以继续与其他多只雌蚊进行无果而终的邂逅。雌性埃及伊蚊叮咬人类时,可能会传播寄生虫,导致登革热、黄热病、寨卡病和基孔肯雅病等疾病。实际上,世界各地使用SIT减少害虫数量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最常用的雄虫绝育方法是联合国核监督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开发的辐照技术。国际原子能机构目前正在验证巴西无人机公司BirdView与巴西农业研究公司EMBRAPA仪器部门合作开发了这套系统,这就是"不育昆虫无人机"的由来。在实验装置中,四旋翼无人机底部的一个特殊容器被用来将不育雄蚊安全地运送到目前用于SIT作业的地面车辆无法到达的主要繁殖区。然后将雄蚊从容器中释放出来,它们几乎不会受到可能对其飞行特性或交配习惯产生不利影响的损伤或压力。在巴西进行的"非常令人鼓舞"的实地测试中,该系统被成功用于释放不育的雄性埃及伊蚊(雌性埃及伊蚊传播登革热、黄热病、寨卡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和传播昏睡病的采采蝇。一架无人机每飞行10分钟可释放17000只昆虫,覆盖面积约为100000平方米(119,599平方英尺)。据BirdView公司的共同创始人里卡多-马查多(RicardoMachado)称,这种能力应该可以每天驱散近30万只昆虫。他补充说,使用空中释放系统可以在三到四周内减少90%的埃及伊蚊数量,而使用地面运输则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无人机的释放速度更快,可以发射更多数量的昆虫,而且更均匀。这反映在更多的处理地点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039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0393.htm

封面图片

研究发现塑料化学品会让关键海洋物种“失去性欲”

研究发现塑料化学品会让关键海洋物种“失去性欲”关于塑料对海洋和淡水生物影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大颗粒和可见塑料上,而且主要针对脊椎动物。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则研究了日常塑料中的添加剂如何对一种重要的无脊椎水生物种的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亚历克斯-福特(AlexFord)说:"这些生物常见于欧洲海岸,它们在鱼类和鸟类的食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它们受到损害,将对整个食物链产生影响。"福特所说的这种生物是Echinogammarusmarinus(钩虾),一种类似虾的生物或片脚类动物,分布在从挪威到葡萄牙南部的海岸线上。前配对--成对繁殖是在这种生物中观察到的一种常见的配偶保护策略,是交配成功的必要条件。在以前的研究中,通过记录配对中断和重组所需的时间,可以定量测量各种化合物对交配的影响。在交配过程中,一对钩虾通常会锁定在一起长达两天。在目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四种塑料添加剂对海鲈配对前行为和精子数量的影响。他们考虑的添加剂包括两种增塑剂:苯磺酸正丁酯(NBBS)和磷酸三苯酯(TPHP),以及两种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我们之所以选择这四种添加剂,是因为它们对人类健康的疑似危害已得到充分证实,"该研究的主要作者BidemiGreen-Ojo说。"其中两种化学品(DHP和DEHP)在欧洲受到管制,不允许在产品中使用。另外两种化学物质目前没有受到限制,在许多家用产品中都能找到。我们想测试这些化学物质对水生动物交配行为的影响。"DEHP和DBP存在于医疗用品、食品包装和玩具中。TPHP主要用作指甲油、儿童产品和电子设备等产品中的阻燃剂,而NBBS则存在于尼龙、医疗器械和炊具中。共有480对实验对象接触了四种添加剂中的一种,每种添加剂有六种不同的浓度,其中包括两种对照组。暴露在带隔板的长方形皿中进行。雄性和相应的雌性被隔离在隔板的两侧,然后在接触一小时后,移开隔板。研究人员测量了接触时间(建立配对前的失败尝试)和重新配对时间(成功建立配对前的时间)。他们发现,接触所有化学添加剂都会延长接触时间和重新配对时间。对重新配对的影响与浓度有关,浓度为5微克/升时,重新配对率降低约30%;浓度超过5微克/升时,重新配对率降低50%以上。这些浓度低于之前报告的欧洲和亚洲一些淡水和海洋系统中的浓度。所测试的塑料添加剂浓度的增加大大降低了重新配对的比例。研究人员观察到,一两天内没有配对的动物在接下来的两三天内也没有配对。在暴露于TPHP和DBP14天的E.marinus中,精子数量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然而,接触NBBS和DEHP并未显示出浓度反应关系。福特说:"这种不成功的交配行为不仅对接受测试的物种,而且可能对整个种群造成严重影响。这些动物成对繁殖。一旦接触到某种化学物质,它们就会与配偶分离,需要更长的时间--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几天--才能重新配对,有时甚至根本无法配对。"研究人员说,这样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特定污染物可能造成的损害。格林-奥乔说:"我们必须更多地了解这些化学物质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行为的。许多类型的行为--如进食、战斗或逃跑模式以及繁殖--都是动物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任何异常行为都可能降低动物的生存机会。"这项研究发表在《环境污染》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0205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02051.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