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enware打造巨型机械键盘和鼠标 并邀请战队用它们玩DOTA 2

Alienware打造巨型机械键盘和鼠标并邀请战队用它们玩DOTA2团队对部件进行了3D扫描,然后将所有部件乘以14,这在纸面上听起来很不错,但制作起来却很困难。光是空格键就重约20磅,花了整整三天时间进行3D打印,并使用直径为1英寸的铜管作为稳定杆。电路板上的每个标准按键都有近一英尺宽,机械行程为四英寸,但最困难的部分是制作超大的机械轴。制作团队使用了两根紧密贴合的PVC管和一根大橡皮筋作为主杆,甚至还在其中加入了一块卷尺,以便在完全按下时发出来自金属的咔哒声。整个电路板宽约17英尺,需要多人才能移动。而鼠标则有两个机械点击按钮、功能侧键和一个按比例的滚轮。最终的作品自然令人印象深刻,Alienware声称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机械键盘和游戏鼠标组合。Alienware邀请职业电竞团队TeamLiquid的成员参加了几轮DOTA2比赛。五名队员操作键盘和鼠标(三人在键盘上,两人在鼠标上),与团队教练进行比赛,教练不得不同时处理多个障碍,以确保公平竞争。对普通尺寸版Alienware游戏配件感兴趣的用户可以直接从戴尔公司购买白色或黑色的Tenkeyless板,售价为99.99美元。三模式AW720M无线游戏鼠标也有白色或黑色两种配色,售价为129.99美元。...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493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4937.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罗技G推出新款Pro无线游戏键盘和鼠标 为电子竞技玩家设计

罗技G推出新款Pro无线游戏键盘和鼠标为电子竞技玩家设计罗技GPROXTKL无线游戏键盘无数字小键盘,外形小巧,重量轻。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游戏风格选择带有触感轴(GX棕色)、线性轴(GX红色)或段落轴(GX蓝色)的键盘。它还支持可定制的RGB按键背光。该键盘还采用了公司的光速无线技术,其延迟时间远远低于普通蓝牙连接:PROX2键盘上的F键可编程为G键,可控制整个桌面,实现更改鼠标DPI预设值、执行多重购买宏、组合法术和能力,甚至通过插件(包括来自Streamlabs的插件)控制流媒体。罗技GProXTKL无线游戏键盘现已在亚马逊开售,有黑色和白色两个版本,售价199美元。罗技GProXSuperlight2游戏鼠标是该公司Superlight鼠标产品的第二代版本,集轻便鼠标和紧凑设计于一身。鼠标上的按键采用罗技所谓的光速混合开关,它结合了光学传感器的性能和机械开关的触感。新鼠标还包括全新的HERO2传感器,每秒跟踪速度超过500英寸,DPI高达32,000DPI。其独特的双阵列设计增加了工作范围,即使在抬起或倾斜鼠标时也能保持跟踪性能。该鼠标还支持公司的罗技GHub软件,用户可以校准"X和Y轴的精确调节",以及"可调节的抬起误差,以配合握姿和动作"。该公司称,使用Lightspeed无线适配器,玩家一次充电可持续游戏95小时。罗技GProXSuperlight2游戏鼠标现在亚马逊有售,售价159美元。...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176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1765.htm

封面图片

飞傲推出KB3 HiFi音乐机械键盘:内置双DAC解码芯片 售价999元

飞傲推出KB3HiFi音乐机械键盘:内置双DAC解码芯片售价999元值得注意的是,它内置了两颗高性能低功耗的DAC音频解码芯片CS43131,支持PCM384kHz/32bit、DSD256音频解码。同时,还有两颗低噪音运放芯片SGM8262,实现了堪比台式解码耳放的550mW输出功率。接口部分,这款键盘通过配置的3.5mm单端接口和4.4mm平衡耳机接口,改变了过去客制化键盘的玩法,用户还能通过SPDIF同轴输出,连接更多专业播放设备。此外,飞傲不仅将机械键盘与HiFi解码器二合一,而且还配备了USB接口,让KB3HiFi音乐机械键盘可以作为桌面扩展坞,接入鼠标和U盘等设备,并支持Windows/Mac双系统。购买链接:京东(999元)...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771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7713.htm

封面图片

OnePlus发布旗下首款机械键盘产品 看起来像翻版的Keychron

OnePlus发布旗下首款机械键盘产品看起来像翻版的KeychronOnePlus与机械键盘制造商Keychron合作生产键盘81Pro,它与KeychronQ1Pro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两块键盘都采用了75%的笔记本式布局,机械轴可以更换,两块键盘的右上方都有一个小型的可编程旋转拨盘,可以使用重映射软件VIA来改变转盘的功能--以及键盘上的其他按键。OnePlus也做了一些调整,以证明将其名字放在盒子上是正确的。键盘81Pro有一套OnePlus标志性的灰色和红色的键帽,其旋转盘是透明的。键盘的顶部边缘还有一个似乎是高度调节杆,可以让它倾斜到你选择的角度。有趣的是,一加还声称在键盘81Pro中集成了一个切换用的滑块,用于在USB和蓝牙模式之间切换。除此之外,它的规格与Q1Pro相似,支持RGB照明,双垫圈结构,还有一个铝制外壳。OnePlus的新闻稿中没有关于电池续航的字样,但Keychron宣传说,Q1Pro在关闭背光的情况下可使用300小时,在开启背光的情况下可使用100小时。鉴于键盘81Pro有同样大小的4000mAh电池预计电池寿命会差不多。OnePlus介绍说,该键盘有两种轴,拥有更强触觉的"冬季篝火"轴和更柔和的"夏季微风"轴,两种轴都是原创设计。它的键帽是双层的,由耐用的PBT塑料制成。对于"夏季微风"版本的键盘,OnePlus声称其键帽是由一种叫做"Marble-mallow"的"全新材料"制成。...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310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3107.htm

封面图片

《三体》中的人列计算机看不懂?没关系,先来看看这个

《三体》中的人列计算机看不懂?没关系,先来看看这个图片来自《三体》电视剧截图我们往大了看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基本结构。拿一台现代计算器的各个硬件部分来具象,就能很好的做一个对应。输入设备,譬如鼠标、键盘等;控制器和运算器,往往合称为中央处理单元,即CPU(CentralProcessingUnit)等;存储器,顾名思义,是我们常说的内存条和硬盘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这一套硬件组成系统被称为冯·诺依曼体系,由这位数学家冠名创立。但并非他凭空想象而成,而是总结前人经验所得。因为在电子计算器普及之前,还经历了手动计算器和机械计算器的时代。冯·诺依曼也沿袭着「路径依赖」这一创造规则,简称踩着巨人的肩膀前行。接下来,咱们就一探究竟。朋友,请举例一款计算器,要是你脑子里立刻想到的!我想,大多数人脑中浮现的都会是电子计算器,带电的,能自动计算。只需要用按键输入数据和运算法则,结果会自动输出到一块电子屏上。常见到不起眼……如果你凑巧最近还看了点古装剧,脑中应该还会想到噼里啪啦打得精妙的算盘。使用算盘进行计算,全由人手在扒拉算珠操作,计算过程靠的也还是我们人脑在记背的珠算口诀,而算珠排布的变化展示的则是其中的寄存结果。这一类属于手动计算器,可做不到自动计算。不卖关子了。这篇文章,我们就聊聊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机械计算器。01、机械计算器的现代身影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是用机器取代人力、畜力,人类进入机器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是电力的大规模应用,我们进入了电力时代。现在我们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各类信息技术和科技创新带来的现代便利中,更直白点,我们处于一种只一眼是看不懂事物原理的时代。计算器的发展也跟着上面的时代潮流在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手动计算器到电子计算器,这中间还经历过机械计算器的阶段。只是这个阶段已经被「日新月异」掉了,甚至让人觉得好像从未展现在我们面前?毕竟,四十岁以下的朋友们出生时,周围身边物品全带电了…我说的是电力。然而,实际上我们所有人的身边,都还有机械计算机残留的熟悉身影。不信就来看看?02、后期的机械计算器我们先来看一款在机械计算器时期比较后期的机器Divisumma24,它能以每分钟250次循环的速度依次快速加、减、乘、除运算。这台由MarcelloNizzoli设计的机器于1963年9月开始在意大利被Olivetti公司大批量生产制造。选它介绍的原因,是这台机械计算器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市场上足够成功——共生产了约600万台,也是该公司在全世界销量最多的机械计算器型号。正因为是机械计算器时期比较后期的产品,这台机械计算器并非是完全的纯机械设计,需要外接一个下图最右侧的70瓦蜗杆电机作为动力源进行驱动。整机内部没有电路板,也没有传感器,没有任何什么高科技到令人看不懂的现代元器件。它有的只是齿轮、弹簧、连动杆等共约3800个机械零部件在相互配合着完成工作。这也说明,在它闪亮登场的时代,这样的机械工艺水平已然登峰造极。图片来自Multyplus1操作时,我们只需要输入要做计算的数字,然后计算的不同阶段和输出结果,都会分成两种不用颜色的墨水被打印到机器上方的一卷纸带上。下图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机器的计算时间,感知到这台机械计算器在不同运算法则下的计算速度。比如12加45,这个57的计算结果几乎是立刻就被输出到纸带上。45乘78的运算结果3510却需要停顿一阵。图片来自Angelo3800个零部件的组装,即便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也不能毫无痛苦地看懂……忍不住要发出「什么样的头脑,能设计出这种东西」的感慨。03、相似的打字机看到这里,仔细观察的你有没有发现这台机械计算器,似乎和打字机有一些相像?一样的按键下压作为输入,一样的纸带打字输出结果。说出你的大胆推测?对,它们在设计上确实一脉相承!工程师CamilloOlivetti在1908年初创以姓氏命名的公司Olivetti时,最初生产的就是打字机。我们不妨来看看这同一家公司在1950s生产的OlivettiLettera22打字机,作为那个年代最具标志性的打字机之一,还在1959年被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选为过去100年最佳设计产品。这款打字机也由Divisumma24机械计算器的设计师MarcelloNizzoli进行设计,如果你有机会去纽约的MoMA,也就是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ofModernArt),还能看到这款永久收藏品。图片来自YEGTypewriters04、设计趋同如此相似的设计,就要说到设计方法上的一种现象——设计趋同。有时为了减少使用者的认知成本,能快速的适应一种新产品,商业设计的一些功能和布局会呈现趋同化。除此之外,这也减轻了设计师的创新压力,对于工厂的大批量生产来说也减轻了开模和工人组装的负担。可以说是设计史上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正是因为设计趋同,即便是被科技飞速发展逐渐淘汰的奇思妙想,已然分不清究竟是谁模仿了谁,但总还能发掘出曾经的技术遗迹。现今,上图这类机械打字机已经很少有人在使用了,但我正敲击着的键盘和显示器上呈现的文字,不正以电子计算机这一另外的形式,延续着它曾经存留世间的痕迹吗?05、早期的机械计算器我们看过了后期的机械计算器,被它的精妙结构所震撼,赶紧来看一款早期的机械计算器平复一下心情。时间往前倒推300余年,一款1642年由布莱兹·帕斯卡发明的滚轮式加法器,也被称为帕斯卡计算器。这款机械计算器,可以直接对两个数字进行加减运算。那一年,发明者年仅19岁,初衷只是为了减轻作为税务官的父亲的工作量。帕斯卡这个名字是不是有些耳熟?我们在初中科学课上学过的压强单位帕斯卡(Pa),也是因为他的杰出贡献而以他的名字命名。这是一位科学史上杰出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气象学家……来看下图的实操,正在拨动下方的转盘依次输入两个数字,要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图片来自YvesSerra简单的看一个单独的转盘内联结机构的内部原理。图片来自ColegiulEconomicIonGhica不同转盘间的联动,则是当一个转盘的数值达到10,也就是说转了一圈后,这个齿就会驱动第二个齿轮,完成升位。06、做加法的水表这个升位的小机械结构,你应该会非常熟悉。水表,其实就是一种二十一世纪还在使用的机械加法计算器,只是现在自动计算的是你家的用水量。我们来看一个速度式水表拆解后的下层,找的图源自流体力学的模拟资料。所谓的速度式水表,就是机械结构通过水流速度的快慢推算你的用水量多少。能看到一个个模拟水流的小球是先经过了滤网,再推动腔体中的叶轮旋转。图片来自TintschlBEStAG(english)叶轮上同轴接的齿轮,会延伸进水表的上层。这里面是一成套的减速齿轮组。由它们再驱动读书盘,步进着去显示做加法。一样是后一个转盘的转一圈,完成一次进位。可以说齿轮成了这类机械设备的心脏。图片来自Tech&Lifestyle简单的了解机械计算器阶段的头尾两款机器。我们就会发现这类机器发展的最大限制,已经是材料本身,机械零部件本身的质量让组装和设计变得异常复杂。但也正是因为机械结构的复杂性,赋予了机械计算器极高的欣赏价值,这或许也是人们迷恋「蒸汽朋克」这一科幻题材的原因所在。好在,我们的生活会一直建立在过去的智慧之上,只是换了一种表达形式。参考文献:[1]http://www.marcello-nizzoli.com/[2]https://amer...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372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3723.htm

封面图片

回一下 @Szhans 之前的邀请

回一下@Szhans之前的邀请有很多人将ChatGPT与iPhone的诞生视为同一种性质的变革,通常这类变革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或工作方式•满足市场需求:iPhone与ChatGPT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更便捷人机交互形式的需要•全球性的影响•技术突破……我们可以从人机交互的转变,或是从技术创新等视角去看iPhone与ChatGPT带来的变革。在这里我想从助理概念的角度出发,去挖掘这两者之间相通的地方。首先工具和助理的差别:工具概念上是指任何帮助人们完成特定任务的物品或程序;助理则指帮助人们完成任务并管理信息的程序或设备,助理可以利用工具或工具集合来帮助完成工作,但更多指代协助人们进行信息或任务的计划、组织和管理。所以在这里将iPhone和ChatGPT分类到助理而不是工具,是因为工具更多是指完成某种特定任务的定义。从一个比较底层的角度看待设备的演进,iPhone到iPad到Mac的发展路线恰好是助理形态的深化过程,iPhone服务更生活化和日常的主体,例如Todos,时间管理,大设备的功能性扩展(PC&Mac),内容获取,碎片化娱乐和信息处理等等,iPhone发展到现在,一直是占据着人们时间线中片刻性质、突发的、弹性的行为和交互。iPad则定位稍许有些不同,涉及了一些基础创作的交互和行为,甚至在现在或将来,作为更纯粹的创作工具,尤其是偏向通用的以文本、图片、音频或是视频等经典富媒体格式生产。Mac则不同,它正是综合了几乎全部能力的通用型设备。iPhone中的Siri则正好是一种它助理人格化隐喻的最佳体现,它甚至成为iPhone/iPad/Mac的理想化形态的化身。Siri的交互中关键的信息容器元素(即对话盒子),可以承载多格式多形式的信息,而人们只用通过类似搜索的语义化交互就可以唤起这种信息查询。实际上已经可以完整承载各种GUI交互结构和逻辑了。说到GUI,我认为当今的GUI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它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更多指向了一种「操作技术」的逻辑,例如我要在PS中将彩色照片修改为黑白图片,我需要打开该软件,找到图像相关的操作,然后找到图像色彩相关操作,接着要进行数值的调整,然后才能确认该处理结果,GUI看似让事情变得简单,同时也把问题变得复杂,甚至有时候复杂到抢夺了人们对事情本身的关注。我一直认为GUI与信息可视化是有边界的,信息可视化的交互逻辑是「展开更多信息」,而现存的GUI则是「操作」兼展开更多信息。这其中的操作有很多类型,中间涉及了屏幕中各种交互组件与外置的输入设备(键盘,触控屏/板,鼠标)之间的映射,以及要适应或解决映射造成的认知提升的成本及可用性问题——相关研究:•ReducingCognitiveLoadintheClassroom:ThePromiseofPersonalizedAdaptiveLearning"byPhilipJ.Guo,JuhoKim,andRobRubin(2014)•SimplifyingMobileSearchInput:AFieldStudyofVoiceandGestureInput"byDanielVogel,YangLi,RavinBalakrishnan,andAnthonyTang(2013)•AStudyontheEffectofVoiceInterfaceonMobileUserExperience"byYuexinMa,ShuaiWang,XiaojuanMa,andYananLi(2017)……iPhone/iPad/Mac这类设备的发展历程,正是在人机交互发展到以PC为标准的模型基础上,不断简化的成果,即是在GUI为基础上,去掉映射,可用性问题,冗余操作……等等的过程,让人们能够更快速有效的「展开更多信息」从而更短时间,更小成本实现用户目标。GUI另一个问题是,它带来了颇有局限性的「技术化思维」,它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封闭的技术部落,虽然创造了各种工种及就业机会,但也影响了技术创新的进程,人们要为不同技术之间的信息阻隔付出多余的代价,并且这种技术引用逻辑,成为了创造行为中一个又一个的断点(人们不得不在创造过程中花费更多金钱和时间引入各种外包技术支持)打断了创造的流畅性。这里交互的核心区别在于:•GUI永远给你的都是一个空白元素,例如空白画布,空白的文本输入框,空白的文档等等,它预设人们天生具备「填充空白」的耐心、能力、成本。•ChatGPT代表的下一代人机交互,在创作一开始就通过提示快速给出一个大致的结果,如果不满意,可以不断的通过指令或提示去修正到满意为止,这极大解决了大家对创造的恐惧。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它更像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机交互技术革新」,也更能体现「生成式交互」的野心。技术化思维的弱点还在于,它本身的技术逻辑导致了各方面成本的成倍增加,甚至可以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部分的任务逻辑已经超出了以往水平,更多是系统化的、有机的,开放的任务组合,要处理的复用、异常、关联的逻辑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可以这么说,在过往的工具认知体系中,我们用「众包」的形式精简复杂性,催生出了现有的社会分工机制,但同时,技术逻辑/技术型社会加深了社会的分化,另外,某种技术的发展受到其他技术发展与技术文化的限制,导致因技术发展不均等而产生的创新疲软和重复发展等各种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矛盾得不到积极地推动和解决,即所谓大的课题、大的命题得不到解决,,社会/技术发展被锁死在「历史问题堆」里,现有的技术发展滞后使得精英与民众的裂缝增强,人们因许多基础的民生及供需矛盾得不到保障导致对大课题产生失望甚至厌恶的情绪和态度。这大概就是技术逻辑和工具思维导致的一些恶果。ChatGPT的发展和iPhone的发展逻辑是反着来的,iPhone是先提供平台,然后细化人们的工具需求,一个巨大的问题是因为细化的过程是单独的,所以App之间是封闭的,导致许多有关联价值的数据和信息无法流通,也就代表着因数据和信息无法流通而导致的更深层次的分化现象,ChatGPT和搜索引擎其实都基于语料,但搜索引擎的语料无法自主地生成交互,搜索引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直接指向语料提供方所有的交互逻辑中,核心只提供了链接,中间却多了很多障碍,出错的机会以及各种安全风险。我对ChatGPT抱有很大兴趣的点是在于,语义化交互天生具有「可生成性」,我认为GUI核心也是在表达语义,不过过程过于曲折冗余,这里面的中介对象几乎就是一个开发团队的规模(产品、调研、研发、设计、测试、运营)。类似的探讨可以查关键词:CLIvs.GUI。NoamChomsky说——人类是「语言动物」。记得和朋友聊到搜索的本质时,我们都认为最干净透彻的交互也就是如此了,我搜索的即是我表达的、我表达的即是我需要的、我需要的即是我要达成的,曾经接近这一理念的是Google,但问题就是,它无法在过程中解决一致性人体,人们因为不一致产生了太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花销。我们甚至认为「交互的最终目的就是干掉交互」,交互的极致就是用最低成本达成最大目标。人们发现创造的过程从原来的「众包/分包/外包」通通转变为「引用」,人们在该引用的地方,注释上相关的Prompt或链接,就能快速生产出有效内容。工具从技术黑箱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内容节点,创作的轻而易举加强了人们沟通和表达的清晰度和准确度,这也许能启动一系列飞轮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重新面临大课题大命题时,也许就不再那么手足无措。当今社会最大问题也许是「分化」,信息的流通、开放、祛魅与解蔽也许就是克服分化的良药。而GPT就像是将iPhone还没有完成的愿景推进下去,在一种更新的理念、环境基础上,在新的起点上,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