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一半的主要城市正在下沉 2.7 亿人面临风险

中国近一半的主要城市正在下沉2.7亿人面临风险先说结论,地面沉降这事儿并不新鲜,它确实有一定危害,但在我国城市沉降问题并不严重,而且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改善沉降。什么是城市地面沉降?城市地面沉降,俗称“地陷”,就是城市区域地面因种种原因高度下降的现象。与地震和海啸相比,地面沉降发生得悄无声息,因此往往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地面沉降,略带倾斜的西安大雁塔图片来源: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然而,即使是较小范围的地面沉降,也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胁。地面沉降可能会导致道路、桥梁以及建筑物产生裂缝或变形,会破坏城市排水系统,引发雨水积水或污水反流。地铁、地下停车场等地下设施都可能因为地面沉降而受到破坏。因此,城市地面沉降在《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测量地面情况的示意图在《科学》杂志的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运用了一种称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的先进卫星遥感技术,来监测中国82个大中型城市的地面沉降情况。这种技术通过发射雷达波并接收其从地表反射回来的信号。利用卫星在不同时间的两次过境所收集的雷达数据,分析地表反射雷达波的相位变化,从而精确地测量地表在两次观测间的微小移动,如沉降或抬升,从而能够精确测量这段时间内地面的沉降程度。结果显示,44.7%的城市区域每年的地面沉降速度超过3毫米,而15.8%的区域地面沉降速度甚至超过每年10毫米,包括北京、天津、合肥和西安等城市。地面沉降速率的中位数则为每年约2毫米。在82个城市中,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沉降速度超过3毫米/年的地区,7.3%的人口居住在沉降速度超过10毫米/年的地区。换句话说,可能有2.7亿中国人生活在正在下沉的土地上。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数据仅代表城市的某些部分地区可能出现下沉,并不代表整个城市都在下沉,更不意味着所有居民都面临同等的风险。城市沉降只发生在今天的中国吗?虽然中国当前面临的城市地面沉降问题略显严峻,实际上,早在1920年,上海和天津就已经出现了地面沉降的迹象。到了20世纪70年代,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以及华北平原地区开始经历地面沉降。从20世纪80年代起,地面沉降现象由点及面,形成连片发展的趋势,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这项研究估算,中国沿海四分之一的土地可能在2120年沉降到海平面以下。城市地面沉降不仅是一个地区性问题,而且是全球性的环境挑战。研究表明,全球约19%的人口正处于由沉降引起的高风险之中。在美国、日本、伊朗等多个国家,也有大量关于城市地面沉降的研究和报道。《科学》杂志在2022年报道称,伊朗超过90%的地区正在经历地面沉降,全国平均沉降速率高达每年约6厘米;在2007年至2020年间,美国沿海地区32个城市的年沉降速率中位数在2~6毫米之间,其中多数地区的沉降速率超过3毫米。美国沿海各地面的沉降由于地面沉降与海平面上升的双重影响,到2050年美国沿海32个城市大约1000~1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可能被淹没。而在日本东京,20世纪50年代的地面沉降速度甚至一度达到了每年27厘米的程度。相较来说,中国的城市沉降问题不算严重。城市为什么会发生沉降?虽然由于各种地质过程,地球表面会经历缓慢而稳定的自然隆起和下沉,但是这不能排除人类活动对沉降所带来的影响。研究显示,面临严重地面沉降的城市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东北地区的代表城市包括大庆、哈尔滨和长春;华北地区以北京和天津为典型;中部地区的典型城市有平顶山、晋城和淮南;华南地区则包括昆明、南宁和贵阳;东南沿海地区则以温州和汕头为代表。这些区域要么是工业城市集群,要么是人口密集的城市群,说明地面沉降与区域经济活动和人口密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沉降与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相关,包括城市地区基岩的深浅、地下水的枯竭、建筑物的重量、交通系统的运用以及地下采矿活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影响城市地面的稳定性和高度。过度开采地下水是导致全球多个城市严重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当大量地下水被提取时,地下水位逐渐降低,破坏了地下水压力平衡,导致原来由地下水支撑的土壤和岩石部分失去承托力。随着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原先含水饱和的土层开始干燥并收缩,这导致土层体积缩减,从而引起地面沉降。这种土壤压缩通常是不可逆的,即便地下水位后来得以恢复,土壤体积也难以完全复原。在中国,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尤其严重。根据水利部的数据,20世纪70年代,中国地下水的开采量平均为每年570亿立方米,到了80年代增加至每年750亿立方米,而到2009年已飙升至每年1098亿立方米。超过300个地区出现了地下水超采现象,涉及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超采区域高达7.2万平方公里。华北平原之所以成为地面沉降的重灾区,就是由于华北平原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地下水占到总供水量的70%以上。可以说,解决中国城市沉降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长期、持续地控制地下水开采。结语实际上,我国政府对城市地面沉降问题早已给予高度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应对这一挑战。早在2012年,我国就出台了由十个部委联合制定的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中国还制定了《水法》和《地下水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地下水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又有南水北调工程这样的重大水资源管理项目通过调配水资源,有效减轻了华北地区的水压力,从而间接降低了对地下水的过度依赖和抽取,这不仅成功地提升了地下水位,也稳定了城市的地面沉降。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用水量,使用节水器具,以及循环用水,都可以有效减轻对地下水资源的压力,从而有助于缓解城市地面沉降的问题。在保护自己的家园的同时,我们也在保护我们自己。...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996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9967.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主要城市中超过4成土地正经历中重度沉降。

中国主要城市中超过4成土地正经历中重度沉降。在一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2015年至2022年中国82个主要城市的地面沉降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45%的土地每年沉降速度超过3毫米,16%的土地每年沉降超过10毫米。在中国煤炭产地之一的河南省平顶山市北部地区,沉降速度高达每年109毫米。研究人员称,到2120年,由于地面沉降和海平面上升的共同影响,中国22%至26%的沿海土地的相对海拔将低于海平面。沉降似乎与地下水开采、建筑物重量、矿产开采等一系列因素有关。研究人员呼吁加强保护措施,减轻沉降带来的潜在损害。(,)

封面图片

中国主要城市中超过 4 成土地正经历中重度沉降。

中国主要城市中超过4成土地正经历中重度沉降。在一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2015年至2022年中国82个主要城市的地面沉降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45%的土地每年沉降速度超过3毫米,16%的土地每年沉降超过10毫米。在中国煤炭产地之一的河南省平顶山市北部地区,沉降速度高达每年109毫米。研究人员称,到2120年,由于地面沉降和海平面上升的共同影响,中国22%至26%的沿海土地的相对海拔将低于海平面。沉降似乎与地下水开采、建筑物重量、矿产开采等一系列因素有关。研究人员呼吁加强保护措施,减轻沉降带来的潜在损害。(,,竹新社)

封面图片

研究发现中国45%的城市土地因人为开发而迅速下沉

研究发现中国45%的城市土地因人为开发而迅速下沉对于一个迅速城市化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严重的警告。1980年,居住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到2023年,这一比例将超过65%。现在,预计未来十年将达到80%。这一增长速度超过了之前的预测,当时预测要到2030年之后才能达到目前的数字。在种群生态学中,环境中的每个物种种群都有一个承载能力--在"临界点"导致种群数量下降到临界点以下之前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资源--例如食物、住所--是最终控制种群数量的限制因素。虽然人类违背了许多自然法则,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能力通过财富和工业或两者,为特定环境的持续增长创造更多的资源,我们已经能够将我们的承载能力扩展到远远超出本来不可持续的水平。尽管我们这些长寿的人类可能不会经历啮齿动物和蝗虫等许多物种所经历的"繁荣-萧条"的人口周期,但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的最新研究使我们的承载能力成为焦点--与自然界一样,支撑快速增长的人口数量所需的资源需求是其核心所在。根据这项新的研究,中国城市目前正面临着双重威胁--快速的工业化和发展为人口提供了支持,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环境影响,如人为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事实上,研究表明,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到2120年,中国低于海平面的城市地区将增加两倍,影响人口多达1.28亿。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研究了中国82个城市的沉降数据,这些城市约有7亿人口。他们发现,在这些城市地区中,有45%的地下土地有明显的沉降迹象。其中,包括北京在内的16%的城市每年下沉10毫米或更多。对于天津等沿海城市来说,即使是听起来很小的下沉,也会使这些地区更容易受到日益严重的海平面上升的威胁。研究人员还特别提到了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它已经下沉了3米(10英尺),而且还在继续下沉。东英吉利大学廷德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TyndallCentreforClimateChangeResearch)的罗伯特-尼克尔斯(RobertNicholls)教授说:"沉降会危及建筑物和重要基础设施的结构完整性,加剧气候变化对洪水的影响,尤其是在沿海城市,因为沉降会加剧海平面上升。"虽然没有参与中国的研究,但尼克尔斯的研究专长是海平面上升、侵蚀和洪水--以及我们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从生态学人口角度看,中国的城市化可能已接近承载能力图表/Statista24在中国或世界其他许多地方,主要由城市地区人类活动造成的地表下沉并不是一个新现象。但这项研究表明,加速发展对城市的影响有多大,并呼吁科学家努力采取应对措施,减轻这一威胁。研究人员指出:"地表沉降会导致地面裂缝,破坏建筑物和民用基础设施,并增加洪水风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与地表沉降有关的灾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75亿元人民币(合10.4亿美元),每年还造成数百人伤亡"。加速沉降主要是由其上方的人口造成的。建筑物的重量(不过,研究人员指出,通常较重的建筑物并不是罪魁祸首,因为它们的锚固深度在地表之下)、交通网络和地下水的排除都是导致地貌变化的重要因素。科学家们指出:"例如,城市交通系统会通过反复的动态加载和交通振动造成底土和轨道路基压实,从而可能导致沉降。北京等特大城市就是这种情况,地铁和高速公路周边地区正在以每年-45毫米的最低速度下沉。"长期以来,地下水的开采一直困扰着北京这座罕见的"特大城市",因为北京人口的用水都依赖于地下水。2016年的研究引发了确保地下水可持续性的大规模措施,此后政府的干预减缓了地下水的枯竭。研究人员在分析中发现,"降低孔隙压力并导致地下压实"的地下水流失主要是由人类造成的。只有12%与自然降雨波动有关。研究人员还发现,采矿和土地开垦也是造成中国城市"完美风暴"的原因之一。研究人员说:"碳氢化合物开采区也会出现土地沉降,因为流体压力会降低,从而导致压实。在中国的大庆市,油田周围而不是直接在油田内发生了高达-31毫米/年的沉降,这可能是因为从油田附近地区抽水,然后将水注入油田的缘故。"不过,研究人员指出,现在阻止这一可怕时间表的进展还为时不晚--研究呼吁工业界、科学界和工程界制定沉降前进计划和政策,以减缓城市下沉的速度。研究小组在论文中指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中国城市下沉地图,有助于精确识别下沉区域和制定缓解措施。有效地应对城市下沉的挑战,最终需要包括政策制定者、研究界和土木工程师在内的各层次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和协调努力。"而且,如果采取干预措施,帮助吸收不断增长的城市资源所承受的诸多压力,这些城市地区的人口或许能够长期生活在最重要的承载能力临界点的右侧。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7846.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7846.htm

封面图片

研究:中国近半城市正在下沉

研究:中国近半城市正在下沉发表于《科学》杂志的一篇研究文章显示,中国近一半的主要城市正面临“中度至重度”程度的沉降。在海平面上升的情况下,这将使数百万人面临洪水风险。据路透社,华南师范大学敖祖瑞(音译:AoZurui)领导的研究小组基于全国卫星数据的研究在星期五(4月19日)发表于《科学》杂志上。该研究显示,中国45%的城市土地每年下沉速度超过3毫米,其中16%的城市土地每年下沉速度超过10毫米。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下降和建筑环境的巨大重量造成导致的沉降。研究估算,沉降已经给中国带来每年超过75亿元人民币(14.12亿新元)的损失。在下个世纪内,近四分之一的沿海土地可能会低于海平面,带来更大的洪水风险。拥有超过1500万人口的北方城市天津被确定为受灾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去年6月,天津一小区地面开裂,出现大面积沉降,3000名居民被疏散。调查人员将这场灾害归咎于水资源枯竭和地热井的建设。中国许多老煤区也因过度开采而出现类似情况,当地政府经常被迫向摇摇欲坠的矿井中注入混凝土以加固土地。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ofEastAnglia)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尼科尔斯(RobertNicholls)对路透社说,对中国而言,这个问题是全国性的。同时,这也是一个全球问题的缩影。今年2月发表的另一项研究称,全球约6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临沉降风险。印度尼西亚是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首都雅加达的大部分地区现已低于海平面。2024年4月19日8:31AM

封面图片

潜伏在全球主要城市的看不见的危机:地下气候变化威胁城市稳定

潜伏在全球主要城市的看不见的危机:地下气候变化威胁城市稳定研究人员还报告说,过去的建筑损坏可能就是由这种温度上升造成的,并预计这些问题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存在。芝加哥河套地区测量到的地面温度。图片来源:AlessandroRottaLoria/西北大学尽管气温上升对我们的基础设施构成了威胁,但研究人员也将其视为一个潜在的机遇。通过捕捉地下交通系统、停车场和地下室设施排放的废热,城市规划者可以减轻地下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将这些热量重新利用为尚未开发的热能资源。该研究报告将于今天(7月11日)发表在《通信工程》(《自然》旗下期刊)上。这是第一项量化地下热岛引起的地面变形及其对民用基础设施影响的研究。西北大学的AlessandroRottaLoria领导了这项研究,他说:"地下气候变化是一种无声的危害。由于温度的变化,地面正在发生变形,而现有的民用结构或基础设施在设计上都无法承受这些变化。虽然这种现象不一定会危及人们的安全,但会影响地基系统和整个民用基础设施的正常日常运行。"西北大学博士生AnjaliNaiduThota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芝加哥环形路地下的一根管道上。资料来源:西北大学"芝加哥粘土在受热时会收缩,就像许多其他细粒土壤一样。由于地下温度升高,市中心的许多地基都在缓慢但持续地发生不必要的沉降。换句话说,你不需要生活在威尼斯,也可以生活在一个正在下沉的城市--即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完全不同"。罗塔-洛里亚是西北大学麦考密克工程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助理教授。什么是地下气候变化?在全球许多城市地区,热量不断从建筑物和地下交通扩散,导致地面以惊人的速度升温。先前的研究人员发现,城市地下的浅表层每十年升温0.1至2.5摄氏度。这种现象被称为"地下气候变化"或"地下热岛",已知会导致生态问题(如地下水污染)和健康问题(包括哮喘和中暑)。但是,直到现在,地下气候变化对民用基础设施的影响仍未得到研究和了解。芝加哥环形路地下一个温度传感器的特写。资料来源:西北大学"如果你想到地下室、停车场、隧道和火车,所有这些设施都会持续散发热量,"RottaLoria说。罗塔-洛里亚说:"一般来说,城市比农村地区更热,因为建筑材料会周期性地截留人类活动和太阳辐射产生的热量,然后将其释放到大气中。这个过程已经被研究了几十年。现在,我们正在研究其地表下的对应过程,这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驱动的。"近年来,RottaLoria和他的团队在芝加哥河套地区的地上和地下安装了150多个温度传感器组成的无线网络。这包括在建筑物的地下室、地铁隧道、地下停车场以及下瓦克路等地下街道安装传感器。为了进行比较,研究小组还在格兰特公园埋设了传感器,格兰特公园是密歇根湖畔的一片绿地,远离建筑物和地下交通系统。智能手机接收来自地下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来源:西北大学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显示,Loop地下的温度通常比格兰特公园地下的温度高10度。与未受干扰的地面温度相比,地下结构中的空气温度可高达25度。当热量向地面扩散时,会对随着温度变化而膨胀和收缩的材料造成巨大压力。RottaLoria说:"我们将芝加哥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实验室,但地下气候变化在全球几乎所有密集的城市地区都很常见。所有遭受地下气候变化影响的城市地区都容易出现基础设施问题。"缓慢下沉在收集了三年的温度数据后,RottaLoria建立了一个三维计算机模型,模拟从1951年(芝加哥建成地铁隧道的年份)到今天的地面温度演变过程。他发现这些数值与实地测量值一致,并通过模拟预测了2051年之前的温度变化情况。RottaLoria还模拟了地面在温度升高时的变形情况。一些材料(软粘土和硬粘土)在受热时会收缩,而另一些材料(硬粘土、沙子和石灰石)则会膨胀。芝加哥河套地区的三维渲染图。彩色圆点标记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图片来源:AlessandroRottaLoria/西北大学根据模拟结果,温度升高会导致地面膨胀并向上扩展多达12毫米。同时,气温升高也会导致地面收缩并向下凹陷--在建筑物重量的作用下--多达8毫米。虽然这看起来很微妙,人类也无法察觉,但这种变化超过了许多建筑构件和地基系统在不影响其运行要求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范围。RottaLoria说:"根据我们的计算机模拟,我们发现地面变形可能非常严重,以至于导致民用基础设施的性能出现问题。建筑物不会突然倒塌。建筑物下沉的速度非常缓慢。对结构和基础设施的适用性造成的后果可能非常严重,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地下气候变化很有可能已经造成了裂缝和地基沉降过大,而我们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现象。"收集热量由于城市规划者和建筑师在地下气候变化出现之前就设计了大多数现代建筑,因此他们在设计建筑时并没有考虑到我们今天所经历的温度变化。尽管如此,现代建筑仍将比中世纪等较早时期的建筑更好。RottaLoria说:"在美国,建筑物都相对较新。RottaLoria说:"欧洲城市的建筑非常古老,更容易受到地下气候变化的影响。由石头和砖块建成的建筑采用了过去的设计和建造方法,通常与城市当前运行相关的扰动处于非常微妙的平衡状态。与地下热岛相关的热扰动会对此类建筑产生不利影响。"亚历山德罗-罗塔-洛里亚(AlessandroRottaLoria)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安加利-奈杜-托塔(AnjaliNaiduThota)在整个芝加哥地下放置温度传感器。资料来源:AnnieSpeicher/媒体与技术创新/西北大学展望未来,RottaLoria表示,未来的规划战略应整合地热技术,以收集废热并将其输送到建筑物中用于空间供暖。规划者还可以在新建和现有建筑上安装隔热装置,以尽量减少进入地下的热量。"最有效、最合理的方法是隔离地下结构,使浪费的热量降到最低。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地热技术就提供了在建筑物中有效吸收和再利用热量的机会。我们不希望使用主动冷却地下结构的技术,因为这需要消耗能源。目前,有无数种解决方案可以实施"。...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027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0279.htm

封面图片

【FTX最新破产案进展使小债权人面临风险】

【FTX最新破产案进展使小债权人面临风险】2024年05月15日09点36分老不正经报道,根据FTX破产案的最新进展,针对FTXEULtd.的重大索赔已转让至FTXCREDITOR,LLC。此次转让有可能加速所有进一步的程序,但也给较小的债权人带来了风险。根据5月15日向特拉华州地区美国破产法院提交的文件,该索赔是正在进行的第11章程序的一部分,此前针对FTXEULtd.进行了诉讼。尽管这有可能加快案件向结案的方向发展,但它确实给较小的债权人带来了风险。由于通过LLC公司单点进入索赔,较小的债权人可能会被较大的债权人掩盖——获得较少或较不利的条款。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