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测定朱令头发铊含量的论文把朱令第一次中毒(第一个铊峰值)时间定在8月中旬并不准确。我根据论文数据重新算了一下,第一次中

2018年测定朱令头发铊含量的论文把朱令第一次中毒(第一个铊峰值)时间定在8月中旬并不准确。我根据论文数据重新算了一下,第一次中毒时间不会晚于8月上旬,距离9月初清华开学孙维进实验室更远,更不可能说是孙维从实验室获得铊投毒。我的计算方法如下:测的是从1994-1995年间朱令在家中使用的毛毯获得的一根头发。头发长度7cm,亚洲人头发生长速度平均值411(+-53)微米/天。该论文取平均值计算,这根头发生长时间171天,第一个铊峰值在第19天。由于朱令在1994年12月23日住进同仁医院时头发已掉光,这根头发脱落时间不可能晚于12月23日,推算出第一次中毒时间不晚于7月中旬。再根据误差算上下限。如果头发生长速度为最快的464微米/天,则这根头发生长时间为151天,第一个铊峰值在第17天,第一次中毒时间不晚于8月上旬。如果头发生长速度为最慢的358微米/天,则这根头发生长时间为196天,第一个铊峰值在第22天,第一次中毒时间不晚于6月底。可见,朱令第一次中毒时间不晚于8月上旬,是暑假期间在家中中毒,与孙维进实验室无关。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根据朱令头发中铊含量的测定结果和头发生长速度数据,她第一次中毒应不晚于7月中旬,为什么该论文认为是在8月中旬?他们这么凑日期:朱

根据朱令头发中铊含量的测定结果和头发生长速度数据,她第一次中毒应不晚于7月中旬,为什么该论文认为是在8月中旬?他们这么凑日期:朱令在10月(不知哪天)眼睛短暂失明,他们认为这表明铊急性中毒,对应最高峰。他们把这一天定在10月底,才能推出第一次中毒在8月中(距离75天),但是那样的话这根头发是第二年1月中才掉的,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朱令在12月23日住院前头发已掉光,而且那根头发是在家中毛毯取的。可见论文作者已先认定了朱令第一次中毒是在学校,据此去凑日期,却前后矛盾。

封面图片

清华大学铊中毒事件受害者朱令去世

清华大学铊中毒事件受害者朱令去世清华大学29年前发生的“铊中毒”事件受害者朱令星期五(12月22日)去世。清华大学星期六(23日)上午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该校1992级校友朱令于2023年12月22日在北京去世。清华大学在微博上写道:“朱令多年来与病痛顽强抗争。在朱令的生命中,一直有众多校友、社会各界和学校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我们对朱令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向朱令的家人致以诚挚慰问。愿朱令此去有琴声相伴、一路走好。”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朱令父亲吴承之星期六回应媒体时说,“没感觉(正义缺席),很正常吧,医院也尽力抢救了,会安葬在北京。”今年50岁的朱令是清华大学化学系92级本科学生,1994年12月因身体不适住院治疗,1995年4月28日被确认为铊盐中毒,同年5月5日清华大学向公安局报案。与朱令同宿舍的女生孙某,当时被认为是唯一能够合法取得铊盐并接近朱令的人,但此案未能侦破。朱令的智力、视觉、机体和语言功能自中毒后没有恢复,近30年的生活都由年迈的父母照料。2013年,复旦大学投毒案告破,再度引发舆论对朱令案的关注。一名美籍华人当时向美国白宫网站请愿网页(WethePEOPLE)要求调查朱令当年的室友、目前移居美国的孙释颜(原名孙维),获得超过13万人联署。北京市公安局同月作出回应,称因从朱令出现中毒症状到公安机关接报案件,时间已近半年。相关场所没有监控设施,犯罪痕迹物证已经灭失,尽管办案人员尽了最大努力,采取了当时能够使用的各种刑事侦查措施,仍未获取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证据,此案最终无法侦破。北京公安局强调,专案组始终坚持依法公正办案,未受到任何干扰。但也确有一些案件受侦办条件限制,碍于证据灭失等客观因素,最终无法侦破。今年11月18日,朱令脑瘤发作,颅压过高,瞳孔放大,高烧至39度,陷入重度昏迷。2023年12月23日1:32PM

封面图片

有人对朱令头发中的铊含量做了检测,但是该论文对检测结果的解释是错误的。根据论文数据,可以推知朱令第一次中毒时间在暑假期间,最可能

封面图片

记者李佳佳2019年在台湾出版的《朱令的四十五年》,可以说是朱令父母这方对朱令案的最详细说法。作者写作该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证明孙

记者李佳佳2019年在台湾出版的《朱令的四十五年》,可以说是朱令父母这方对朱令案的最详细说法。作者写作该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证明孙维是凶手,对孙维有利的说法一概不取,但透露出朱令“短暂失明”(其实是“双眼视物不清”)发生在5月初,有病历为证。但这个时间无论如何与孙维扯不上,所以网上说法变成了10月曾短暂失明(该书未提有过第二次失明),就是为了证明是孙维投毒所致。这次短暂失明没有别的症状,应是别的原因导致,不太可能是铊中毒。铊中毒能导致眼睛失明是因为铊损伤视神经,此时铊中毒各种其他症状都会出现,而且铊中毒导致视神经受损不会自行恢复,不会是“暂时失明”。

封面图片

清华大学铊中毒事件受害者朱令去世清华大学29年前发生的“铊中毒”事件受害者朱令星期五(12月22日)去世。清华大学星期六(23日

清华大学铊中毒事件受害者朱令去世清华大学29年前发生的“铊中毒”事件受害者朱令星期五(12月22日)去世。清华大学星期六(23日)上午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该校1992级校友朱令于2023年12月22日在北京去世。清华大学在微博上写道:“朱令多年来与病痛顽强抗争。在朱令的生命中,一直有众多校友、社会各界和学校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我们对朱令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向朱令的家人致以诚挚慰问。愿朱令此去有琴声相伴、一路走好。”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朱令父亲吴承之星期六回应媒体时说,“没感觉(正义缺席),很正常吧,医院也尽力抢救了,会安葬在北京。”今年50岁的朱令是清华大学化学系92级本科学生,1994年12月因身体不适住院治疗,1995年4月28日被确认为铊盐中毒,同年5月5日清华大学向公安局报案。与朱令同宿舍的女生孙某,当时被认为是唯一能够合法取得铊盐并接近朱令的人,但此案未能侦破。朱令的智力、视觉、机体和语言功能自中毒后没有恢复,近30年的生活都由年迈的父母照料。2013年,复旦大学投毒案告破,再度引发舆论对朱令案的关注。一名美籍华人当时向美国白宫网站请愿网页(WethePEOPLE)要求调查朱令当年的室友、目前移居美国的孙释颜(原名孙维),获得超过13万人联署。北京市公安局同月作出回应,称因从朱令出现中毒症状到公安机关接报案件,时间已近半年。相关场所没有监控设施,犯罪痕迹物证已经灭失,尽管办案人员尽了最大努力,采取了当时能够使用的各种刑事侦查措施,仍未获取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证据,此案最终无法侦破。北京公安局强调,专案组始终坚持依法公正办案,未受到任何干扰。但也确有一些案件受侦办条件限制,碍于证据灭失等客观因素,最终无法侦破。今年11月18日,朱令脑瘤发作,颅压过高,瞳孔放大,高烧至39度,陷入重度昏迷。2023年12月23日1:32PM[FullText]

封面图片

看了柴静对贺敏的采访,还在那里坚持多次中毒等于多次投毒的弱智结论(虽然说不排除别的可能)。贺敏否认铅来自于铊矿杂质,理由是那样的

看了柴静对贺敏的采访,还在那里坚持多次中毒等于多次投毒的弱智结论(虽然说不排除别的可能)。贺敏否认铅来自于铊矿杂质,理由是那样的话会一直有铅高峰。她以为矿物杂质都是均匀分布的?她还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设想,说凶手投入铅是为了把水搅浑,因为一旦怀疑是重金属中毒就会去检测铅,然后就以为是铅中毒。事实上,如果怀疑重金属中毒首先想到的是检测砷(协和就给朱令检测过砷),以及汞,而不是铅(因为铅急性中毒很罕见),凶手要搅浑水应该投入砷、汞这两种中药常用成分。另外,我早已指出,贺敏对朱令中毒时间的推断是造假,因为按她的算法,那根头发成了是朱令住院期间掉的。如果那根头发是住院前掉的,第一次中毒时间就在7月中,没法咬死孙维了。柴静没问这个时间上的矛盾,因为知道贺敏没法解释?虽然她提出了我别的质疑(用“有人”代指我)让贺敏解释,例如关于杂质的问题。还有,柴静说那年8月清华有“小学期”,但她又说所谓“小学期”就是到学校义务劳动一周。难道她认为孙维就在那一周去偷实验室固体铊(孙维参与的课题组用的硝酸铊溶液无法用于投毒)?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