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辩证看待光伏行业产能过剩

经济日报:辩证看待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经济日报发文称,如何看待此轮光伏产能过剩?我们既不能过度妖魔化光伏产能过剩,也不能忽视供需失衡带来的风险。首先,阶段性产能过剩是一个共性问题。受内外部因素影响,钢铁、汽车等很多行业都会呈现周期性波动。光伏行业总体属于泛半导体领域,具有周期性发展特征。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至今,经历过“三落四起”,阶段性震荡是行业正常属性。其次,适当的供大于求有利于优胜劣汰。只有过剩才能形成竞争,过去20年间,我国光伏产业潮起潮落,历经了几轮洗牌,清扫过一批破产企业,也培育了多个明星企业,正是通过一轮轮“淘汰赛”,整个行业的发展才更加健康,逐步建立起全球竞争优势。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光伏产能过剩了吗?工信部回应】中国光伏产能过剩了吗?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15日表示,当前中国光伏行业确实存在一定阶

【中国光伏产能过剩了吗?工信部回应】中国光伏产能过剩了吗?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15日表示,当前中国光伏行业确实存在一定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风险,但总体属于行业发展正常范围。目前全球光伏产业进入景气发展周期,同时也出现周期性震荡、供应链阶段性供需错配等情况。中国光伏行业总体仍处在正常范围,其原因在于:一是绿色低碳大趋势促使光伏行业大发展,适当的供大于求才能引导企业合理竞争,这是行业经营和市场竞争的正常现象;二是光伏行业总体属于泛半导体领域,具有周期性发展特征,阶段性的震荡也是行业正常属性;三是光伏产业链条长、技术迭代快,且各环节建设周期不尽相同,在一定阶段可能出现结构性过剩现象。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强光伏行业规范管理,引导产业合理规划布局,稳步推进产业技术迭代和转型升级,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中国新闻网)

封面图片

面对持续发酵的光伏产能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表示,当前中国光伏行业确实存在一定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风险,但总体属于行业发展正常范

面对持续发酵的光伏产能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表示,当前中国光伏行业确实存在一定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风险,但总体属于行业发展正常范围。对于我国光伏产业遇到的暂时性困难,要在正确认识产能问题的基础上,共同巩固来之不易的全球竞争优势。对光伏企业来说,一定程度的市场过剩更能检验核心竞争力。光伏产业演进过程中,变的是供求关系,不变的是创新。光伏企业要始终站在创新前沿,持续开展新型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研究和应用,确保技术领先优势,提升规模化量产能力,同时稳健经营,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封面图片

中国光伏行业产能过剩 部分工厂裁员放无薪假

中国光伏行业产能过剩部分工厂裁员放无薪假中国光伏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海外需求不足与地方政府收紧光伏装机等诸多因素叠加,部分光伏工厂已开始裁员或放无薪假。据经济观察网星期三(12月20日)报道,从今年11月起,多家光伏工厂的订单量均有所减少,因此部分启动“技术改造”或者放无薪假,一线生产人员无事可干,被迫赋闲,但生产基地的研发线则保持着相对稳定。在本月举行的2023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曾透露,2023年1至10月,光伏制造端产量同比增长超70%,新增装机142.56吉瓦(GW),同比增长145%,制造端总产值超过1.3万亿元,光伏产品出口额约430亿美元(570亿新元)。报道分析,产能过剩和年初海外过多的库存未能消化是造成当前问题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在这一轮光伏大扩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些地方政府设有专门支持新能源的基金;此外,太阳能产业作为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控制这一点,对于地方政府也颇具吸引力。海外市场中,由于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退潮,欧洲组件库存高企。根据欧洲光伏行业媒体SolarPowerEurope的报道,欧盟今年的新增装机为56吉瓦,高于其制定的每年48吉瓦的目标,但是年初中国企业运送了大量组件,远超需求;美国市场采取严格的进口限制,致使大批组件被退回中国。中国国内市场也出现饱和的迹象。北方一些传统光伏装机大省因为装机存量过多,7月份开始就很少有项目被批准。广东、安徽、辽宁等地则在9、10月份相继停止分布式光伏备案或者收紧分布式光伏建设审批。2023年12月22日11:47AM

封面图片

六年后装机需求达三倍 光伏先进产能并不过剩

六年后装机需求达三倍光伏先进产能并不过剩“争议点难道真的在产能本身?”近日,记者致电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办公室主任金瑞庭,在问及光伏行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时,他告诉记者:“要警惕落入这种陷阱思维。如果光伏行业真的面临产能过剩,我们应该看到大量的光伏设施被闲置废弃。”在金瑞庭看来,抛开行业的利用率,只进行供需两端简单的数据对比,就得出“过剩”的结论,既站不住脚,又不合逻辑。(上证报)

封面图片

经济日报:辩证看待当前粮食价格下降

经济日报:辩证看待当前粮食价格下降当前,我国粮食价格下行是市场供求规律作用下的阶段性波动。在国内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情况下,消费、进口等环节形势变化,都会对国内粮价走势产生明显影响。从消费看,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粮食消费处于恢复过程中,但暂时还未达到预期水平,饲料消费需求因为养殖业不景气下滑严重,粮食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从进口看,今年一季度累计进口粮食3842万吨,同比增长5.1%。受全球粮食供需阶段性宽松等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价格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大幅回落,大量低价粮食进口,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国内粮食价格上升的动力。

封面图片

经济日报:中国优质产能为世界经济添动力

经济日报:中国优质产能为世界经济添动力经济日报头版文章指出,近年来,全球经济陷入增长乏力和通胀高企困境,高质量、高效能、高性价比的中国产品,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2023年,我国“新三样”产品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每出口3辆汽车就有1辆是电动载人汽车,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受到海外消费者广泛青睐。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首席执行官迈克・霍斯日前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更多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进入英国,不仅降低了电动汽车价格,还鼓励了行业创新,让消费者和汽车行业都受益。从全球范围来看,优质产能不是过剩,反而是严重不足。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这也意味着,当前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对新能源产品的潜在需求巨大,何来“过剩”一说?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