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大美食创逾一年半新高,今年预制菜收入可达年初规划的 18 亿元目标

龙大美食创逾一年半新高,今年预制菜收入可达年初规划的18亿元目标龙大美食涨超6%,报8.49元创逾一年半新高。龙大美食接受调研时表示,目前肥肠类、烤肠类、培根类、酥肉类的产品占比较高,均突破亿元。肥肠类的产品今年总体目标2.5-3亿。烤肠类的产品今年提升速度比较快,主要是在西式快餐类的场景应用较广,市场受欢迎程度比较高,预计今年突破1亿。前三季度预制菜收入15.09亿,较上年同期增长67.64%,单Q3收入5.47亿,较Q2环比增长8.53%。Q3受国庆中秋的推动,增长符合预期。目前来看,可完成年初规划的18亿的收入目标。利润率方面,当前预制菜的净利率保持在4%-5%左右,待达到规模效应以后,整体利润水平将有较大改善。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核酸大王”张核子据报进军预制菜行业

“核酸大王”张核子据报进军预制菜行业随着“预制菜进校园”争议不断,预制菜再次成为中国互联网热点话题。据中国媒体报道,曾在疫情期间承包多地核酸检测工作的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核酸大王”张核子,已成立新公司进军预制菜赛道。据每日经济新闻星期天(9月24日)报道,与张核子涉足预制菜赛道相关联的公司,是武汉核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今年5月22日,由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百分百控股,而核子基因的实际控制人正是张核子。此外,武汉核子农业注册地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道东湖高新国际健康城,与武汉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一致,而该公司同样是核子基因的全资子公司。天眼查信息显示,核子基因成立于2012年4月,总部设于深圳,法定代表人为张核子,注册资本为3707万元。核子基因原本主营基因检测业务,从2020年2月起,核子基因先后为济南、深圳等地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并在2022年“动态清零”政策下快速扩张。核子基因也因为曾多次出具错误核酸检测结果遭到中国网民批评,并因涉嫌谎报检测结果而惹上官司。在经营范围方面,武汉核子农业科技涉及谷物种植,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食用农产品初加工等业务。该公司也在今年8月初申请注册了一个名为“九谷益圣”的商标,分类为“方便食品”,商品主要包括方便米饭、米粉、由米制成的冻干食品、以谷物为主的零食小吃、食物制作用生米糊、食用芳香剂等。其中,方便米饭、冻干食品等产品正隶属于预制菜的范畴。不过,该商标目前仍处于等待实质审查阶段。报道称,可以看出张核子有意通过一家农业科技公司,打造从农产品生产到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的一套完整制菜上下游产业链。另据中国央视新闻此前报道,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人民币,下同,约785亿新元),预计2023年将达5100亿元,2026年将升至万亿元级别;官方也明确提出要“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封面图片

预制菜其实没啥错 但它不该不明不白进学校

预制菜其实没啥错但它不该不明不白进学校家长去学校追查之后,发现孩子们盛饭的容器,甚至都是预制菜常见的塑料餐盒。里面的肉很咸,腐竹非常酸。不光是这一所小学,附近好几所学校用的都是类似的预制菜。这一下,很多家长就急坏了,毕竟在大多数人的固有印象里,预制菜往往是和没有营养还有各种食品添加剂挂钩的。这一系列的话题和事件,直接导致有家长干脆辞职,来给孩子送饭吃。一时间,全网也似乎都在讨论预制菜。之所以会引起大范围的讨论,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别说是 “ 预制菜进校园 ” 了,就说预制菜这东西本身,不少人早就看不顺眼了。这么说吧,很多人下馆子吃饭,就是想尝那一股烟火气。同样的菜,东街的李师傅和西街的王师傅,做出来的味道就肯定不一样。千人千嘴,各有特色,不少人都觉得,这才是美食该有的样子。结果预制菜,特别是料理包横空出世之后,同样一道菜,新疆、东北和杭州都是一个味儿。因此,也有人说 “ 预制菜 ” 不是菜,更像是 “ 饲料 ” 。更别说这玩意儿要进校园, “ 荼毒 ” 咱们祖国的花朵了。尤其最近,大家发现核酸大王张核子都在搞这玩意。他也是推出了一个做方便米饭、米类冻干食品的商标【 九谷益圣 】。本来预制菜名声就不好,再加上这哥们之前核酸结果造假的黑历史,一下更 “ 臭 ” 了。这食品行业就谁都能来分一杯羹?虽然上面 “ 骂 ” 了预制菜的这么多,但在谈论预制菜进校园之前,还是觉得有必要给部分的预制菜先正一个名。甚至夸张点说,预制菜之于食品行业,就好像AI 之于科技行业,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而在我们要讨论预制菜之前,咱们首先得说明白,预制菜到底是个啥概念。聊到这个,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上面提到的料理包,一袋东西往锅里一倒,热一下就能吃。这些食物往往高油、高盐,保质期较长,有的甚至可以达到一年时间。也难怪很多网友开玩笑说:您的外卖去年就做好了。没错,这的确是预制菜,但只是预制菜中的一种。你要问我预制菜到底是什么?我只能说,目前没有官方定义。甚至这个概念,都是这两年才冒出来的。按照目前主流观点来看,预制菜有着四种细分。咱们最熟的就是即食食品,比如八宝粥这种打开就能吃的;还有方便面、速冻水饺这类的,它们算作即热食品。至于这些年出现的料理包,属于即烹食品;除此外,还有即配食品,就是处理好的食材,比如热心摊主帮你杀好的鱼等等。这么算下来,肯德基、麦当劳这些全是算预制菜商家。甚至盒马替你打好的肉沫,都算预制菜。因为划定过于宽泛,所以其实也有一部分业内人不认可这个标准。但不管是哪一类预制菜,在节省成本上都相当强劲。事实上,特别是' 种养殖基地 + 中央厨房 + 冷链物流 + 餐饮门店 '的模式,国家发改委也在大力支持。这种极其高效的 “ 工业化模式 ” ,对整个生产链条上的人都有利。对于上游来说,省钱又高效。采购商直接对接各地的种养殖基地,运输到中央厨房后,按照SC( 《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生产标准,统一处理。和很多人印象中的脏乱不一样,中央厨房光是食品处理,就要设立一般操作区、准清洁区、清洁区等各种专门区域。对于商家们来说,更是好处多多。节省了人工费,不需要雇人采购、处理食材。后厨工序越少,也越能保证后厨环境的整洁。用料理包的话,就更别说了,连烹饪这一步都省了,还可以降低外卖配送价格和出餐时间。中国酒店业协会调查的部分预制菜餐厅,净利润相比于传统餐厅会提高7% 。所以这个行业,这两年是火爆得不行。2019-2021年,我国预制菜的市场规模从2445亿元增加至3459亿元。到2026年,市场规模估摸着能达到上万亿元。搜了一下,发现一大部分团餐用的都是预制菜,未来还可能上升到70% 。学校是团餐行业最大的消费场景,占比在35%-40% 。这个风口之下,自然人人都想进来分一杯羹,就比如陆正耀,离开瑞幸后的第二个项目,就是搞预制菜。根据隔壁知危的图表,也能非常清楚地看到相关公司数量的两次暴涨。但即便如此,还是把话放着了,我还是坚决地认为,预制菜不应该强制进校园。虽然预制菜行业在向流水线和规范化靠拢,可作为一个新选手,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针对预制菜的国家统一标准和规范。就像前面讲的,预制菜的具体的定义是啥,都还没个准信。现在制定的相关标准和分类的部门,要么是地方的市场监管局,要么就只是一些个协会。更别说那些预制料理包,原料、产品质量、营养标示,没一个是有统一要求的。根据安信证券的研究,七成以上预制菜加工企业不仅小,而且散,并且弱,不少是个体户和小作坊式。就算是头部预制菜企业,很多也大都是半路转行,比如格力、贵人鸟、老板电器、海尔等等。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学生和家长作为消费者,却完全不知情。你学校既然选择这么干,那就真诚点、透明点:你的预制菜模式是什么?供应商是谁?供餐按照什么标准来审核?冷链运输情况怎么样?家长跑到学校来问,学校一问三不知。你连你家菜是炒出来的,还是微波炉热出来的都不知道,就算东西是安全的,我也不乐意信你啊。其实就算后期发展成熟了,依然觉得,预制菜强制替代传统餐食是不可取的,但是,可以成为食堂的选项之一。吃过学校食堂的应该也都知道,有些学校食堂做菜就不是冲着好吃去的,是冲着能吃去的。反正以前读书的时候,经常小卖部买点泡面香肠解决一顿饭。和小卖部相比,预制菜的营养价值一下拔高了。在未来,预制菜或许可以像小卖部一样,和传统食堂并存。学生可以选择新鲜食材的菜,也可以选择半成品加工后的菜。日本的部分小学其实已经在试验这种模式,除了学生自带、本校提供,还有一种给食センター方式。类似于中央厨房批量加工后,再运输给学校。总的来说,预制菜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尤其是在规范化了之后。它流水线的制作过程,相比餐馆来说,是更容易被监管的。你可以把它粗暴理解成速冻水饺,它的存在本身不是错。把速冻水饺丢到市场上,消费者自己会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选择。但是,这些水饺得符合标准吧,如果偷偷把现包水饺全部替换成速冻水饺,还告诉我是阿姨新鲜现包,这就不合理了。这也是现在预制菜市场的现状,不仅标准不统一,而且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遭受了侵犯。所以,我不仅认为预制菜不应该强制进校园,校园之外的场景,也不应该让消费者吃哑巴亏。你要是预制菜,就在大大方方写在菜单上呗,另外也希望预制菜行业自己能争点气,别让难吃、不新鲜、没营养成为大家对预制菜的固有印象。吃东西本该是种享受,我相信大伙们肯定也不想让它成为一件糟心事儿吧。...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648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6489.htm

封面图片

开立医疗:规划今年微创外科业务线收入同比至少翻番

开立医疗:规划今年微创外科业务线收入同比至少翻番在今日举行的业绩会上,开立医疗相关负责人表示,微创外科是公司第三条产品线,未来三年会持续加大投入。公司规划今年该业务线能在2023年收入的基础上至少实现翻番,且希望通过4年培育期,使得外科产品线的收入在2026年时能够快速达到大约5-6亿元的水平。小财注:2023年,开立医疗微创外科产品线实现了超7000万收入,该产品线以腔镜为核心设备,以及周边辅助设备、耗材、数字化显示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外科科室方案。

封面图片

去年 31 个省份财政收入全部正增长,持续发力保民生促发展

去年31个省份财政收入全部正增长,持续发力保民生促发展目前,各地财政部门已经陆续发布了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今年的预算报告。从去年来看,31个省份地方财政收入同比都实现了正增长。哪些省份变化比较明显?西藏(31.7%)、吉林(26.3%)可圈可点。像西藏,不光地区生产总值(2392.67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位居全国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决算数增长31.7%,创历史新高。地方财政在保民生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2023年,河南省教育、卫生健康等九大类民生支出8081.5亿元,首次突破8000亿元大关,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3.1%。(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阜博集团大涨超 10% 股价创 3 个月新高

阜博集团大涨超10%股价创3个月新高阜博集团(3738.HK)今日平开高走,一度涨超10%至2.61港元,股价创今年8月29日以来约3个月新高,最新市值58亿港元。阜博集团近日发布2023年Q3经营数据,期内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1%,中国内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33%,每月持续收入(“MRR”)同比增长37%,为全年业绩的持续增长奠定基础。阜博集团在业绩交流会上披露,公司正与关键合作方共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出海平台,进一步拓展业务场景,把握更多产业发展新机遇。申万宏源发研报称,维持阜博集团“买入”评级,作为版权SaaS领军企业,受益于视频DTC和UGC时代浪潮,23年客户拓展顺利。该行认为公司版权保护业务的基本盘稳固,社交媒体变现和API服务业务有望逐步落地带来增量贡献。

封面图片

辉瑞新冠口服药去年收入189.33亿美元,是默沙东的3倍,今年均面临“腰斩”

辉瑞新冠口服药去年收入189.33亿美元,是默沙东的3倍,今年均面临“腰斩”其中,辉瑞2022年总营收创历史新高,达到1003.3亿美元,同比增长23%,成为全球首个年收入超千亿美元的制药企业。辉瑞的新冠疫苗以及新冠口服药贡献了一半以上收入,两者累计销售收入达到了567.39亿美元。默沙东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592.83亿美元,同比增长22%,扣除新冠口服药Lagevrio(莫诺拉韦)影响后,同比增长12%。细看这两家公司的新冠相关业务,2022年,辉瑞mRNA新冠疫苗实现收入378.06亿美元,同比增长3%;新冠口服药Paxlovid实现收入189.33亿美元。默沙东新冠口服药莫诺拉韦实现收入56.84亿美元。辉瑞的Paxlovid与默沙东的莫诺拉韦,代表的是两类不同靶点新冠口服药,前者属于3CL蛋白酶抑制剂,后者是RdRp抑制剂,全球抗新冠病毒药物开发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向上。从上述对比看,辉瑞的Paxlovid收入是默沙东的莫诺拉韦收入3倍以上。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前3个季度,默沙东的莫诺拉韦季度销售额曾呈现一路下滑,由Q1的32.47亿美元下滑至至Q3的4.36亿美元,但Q4回升至8.25亿美元,主要归功于日本和英国市场的需求增长以及该产品在澳大利亚的上市。2022年,新冠业务均为辉瑞和默沙东带来了可观收入,但在2023年,这项业务收入将面临“腰斩”。辉瑞方面预计,2023年该公司营收将变为670亿美元至720亿美元,较2022年同比下降29%至33%,原因跟新冠业务预期收入下滑有关。辉瑞表示,由于政府还有大量的新冠产品库存,预计该部分收入将在2023年进入低谷。公司预计,新冠疫苗2023年收入为135亿美元,较2022年下降64%;新冠口服药Paxlovid收入约为80亿美元,较2022年下降58%。此前,在辉瑞的新冠疫苗和Paxlovid研发成功初期,就和美国政府签订了供货协议,但预计到2023年下半年,Paxlovid将不再由美国政府“买单”,而是进入美国医药系统,由个人和医疗保险来承担相应费用。辉瑞在财报中也指出,2023年对于新冠疫苗和药物Paxlovid的销售预计,不再基于之前已经签订的供货合约,而是根据商业市场的情况来决定。不过,该公司也预计,新冠部分的收入将在2024年重新出现增长。默沙东预计2023年莫诺拉韦收入将下降至10亿美元左右,较2022年同比下降82.4%。与此同时,预计公司2023年全年收入将在572亿美元至587亿美元之间。辉瑞与默沙东新冠口服药均已进入中国市场销售。2022年12月,辉瑞的Paxlovid选择放弃降价进入2022年版中国医保药品目录,其目前在中国一些地区的临时医保支付价1890元/盒。默沙东的莫诺拉韦胶囊由于获批时间较晚,错过了医保谈判,其目前在中国的报价是每瓶(40粒)报价是1500元。近期,中国市场又上市了两款国产药物,分别是先声药业的先诺欣以及君实生物的民得维,这两款药将与Paxlovid、莫诺拉韦形成正面竞争。其中,先诺欣价格大幅低于同靶点药物辉瑞Paxlovid,前者目前的报价是一盒/疗程仅为750元。...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247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2479.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