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股份:充电桩产品已拓展多个国内外主机厂和造车新势力;子公司参与了 JARVIS 人形机器人项目

香山股份:充电桩产品已拓展多个国内外主机厂和造车新势力;子公司参与了JARVIS人形机器人项目香山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充电设备方面,公司的品牌充电桩2021年正式量产,近年来陆续拓展了多个国内外主机厂和造车新势力。公司已经完成直流桩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并已和宁波城投下属公司云碳科技合作,以宁波市打造新能源之都,建设能源一张网为契机,共同开拓低碳合作新空间;充电运营方面,目前公司已在长三角及珠三角等地区投建多座公共充电场站。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加强与多种建设场景的合作。公司已取得欧标、美标充电桩认证,产品成功进入欧洲、美洲市场。另外,公司的子公司均胜群英参与了贾维斯JARVIS人形机器人项目。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吉利汽车桂生悦:新能源汽车生产不能简单依靠资本,有能力战胜造车新势力

吉利汽车桂生悦:新能源汽车生产不能简单依靠资本,有能力战胜造车新势力在3月20日举行的吉利汽车2023年全年业绩发布会上,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表示,一家汽车公司如果多年不盈利,是没有长期生存的道理,吉利汽车有能力和造车新势力展开竞争并战胜他们。“汽车这个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产品,也要靠懂得汽车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们来做,不能简单依靠资本。”桂生悦说。(上证报)

封面图片

谱尼测试:目前公司已与 60 多家品牌车企及造车新势力车企有合作

谱尼测试:目前公司已与60多家品牌车企及造车新势力车企有合作谱尼测试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已与60多家品牌车企及造车新势力车企有合作,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与客户的良好发展合作关系,由于客户信息保密要求,详细情况公司不便披露。公司在汽车产品测试方面完成了众多成功案例,将CAD、FEA、CFD、NVH、测量、逆向工程、机电控制、机器人、气动控制、液压控制、伺服控制、环境控制及二次开发等技术进行融合,达到客户非标定制需求。同时,公司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储能电池测试能力持续升级完善,不断为客户提供更新更好的全面技术服务。

封面图片

零跑科技冲刺IPO 港股再添造车新势力

零跑科技冲刺IPO港股再添造车新势力又有造车新势力即将登陆港股。8月29日消息,据港交所文件显示,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零跑科技)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这也是“蔚小理”之后,第四家即将登陆港股的造车新势力公司。创办7年尚未盈利创办于2015年的零跑科技是一家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致力于为用户的出行和生活创造最大价值。目前,零跑科技主要聚焦于价格介于15万元(人民币,下同)至30万元的中国中高端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该市场将于2023年底前成为最大且增速最快的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目前,零跑科技已推出四款纯电动车型,并计划以每年一到三款车型的速度于2025年底前推出七款新的纯电动车型。2021年全年,公司合计交付43748辆电动汽车,较2020年增长443.5%。具体产品来看,零跑科技于2019年7月开始交付第一款量产车型智能纯电动轿跑S01。公司于2020年5月开始交付智能纯电动微型车T03。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兴电动汽车公司推出的单一纯电动车型C端上险量计,T03在畅销车型中位居第三。此外,零跑科技于2021年10月开始交付中型智能纯电动SUVC11,并于2022年5月推出一款智能纯电动中大型轿车C01。同大部分造车新势力相似,零跑科技成立至今依然在疯狂烧钱。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期间,零跑汽车总营收分别为1.17亿元、6.31亿元、31.32亿元,经营亏损7.31亿元、8.7亿元、28.68亿元。零跑科技表示,由于新车型的研发投入及生产设施、销售网络的扩张,2022年预期将继续产生净亏损。零跑科技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3.58亿元、2.89亿元和7.40亿元,分别占收入的306.4%、45.8%及23.6%。零跑科技表示,募资将用于拓展智能电动汽车品类、扩大团队以及自动驾驶等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用于提升生产能力和提升品牌知名度等。值得一提的是,零跑汽车官微显示,新车交付量连续三个月创新高,2022年7月交付量达12044辆,同比增长超177%,超越“蔚小理”。今年1~7月,零跑科技累计交付新车64038辆,交付量位居造车新势力的第四名。与大华股份渊源颇深值得注意的是,零跑科技自2016年以来已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中金资本、上海电气、中信建投、国投创益等。股权结构上,招股书显示,朱江明、傅利泉、刘云珍(朱江明的配偶)及陈爱玲(傅利泉的配偶)根据彼等之间的一致行动安排合共于零跑科技已发行股本总额中拥有约31.01%的权益,是公司单一最大股东集团。大华技术、国信证券、上海电气香港、红杉智盛、葛卫东等分别持有该公司8.89%、5.7%、4.03%、3.7%、1.81%的股份。零跑科技与大华股份渊源颇深。上世纪90年代,朱江明毕业两年后正式开启创业之路,从大华股份的联合创始人、CTO,到跨界闯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创办零跑科技。在朱江明带领下,零跑汽车依托对全域自研技术路线的坚持,成为真正具备智能汽车自研、自产、销售、服务一体化完整产业链的企业,也是国内极少数拥有智能电动汽车完整...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1010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10109.htm

封面图片

美国造车新势力入华 欲做“特斯拉杀手”?

美国造车新势力入华欲做“特斯拉杀手”?FiskerOcaen作者罗夏编辑张泽“中国对我们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市场。”Fisker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HenrikFisker表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正在迅猛发展,希望Fisker被定位为中国市场仅有的“两个纯外国电动汽车品牌之一”。如果计划推进顺利,Fisker将与已在上海布局超级工厂的特斯拉再度展开竞争。持续亏损,在售车型仅一款作为一家造车新势力,Fisker和特斯拉颇有渊源,也曾经是特斯拉的有力对手。创始人HenrikFisker作为著名的汽车设计师,曾主导设计了宝马Z8、阿斯顿·马丁DB9、V8Vantage等一系列名车,还参与了特斯拉ModelS的前期设计。2007年,HenrikFisker首次创业,创办了FiskerAutomotive,推出旗下首款车型——Karma增程式混动超跑。2011年Karma正式上市,贾斯汀·比伯等名人成为车主。靠着名人效应和环保风口,Karma跑车一度被认为是特斯拉的有力对手。Fisker宣布将进入中国市场。但由于经营不善,2014年FiskerAutomotive被来自中国的万向集团收购,组建Karma汽车公司。HenrikFisker在2016年则二度创业,建立了新的Fisker公司,开始走纯电技术路线。尽管已经成立7年,但Fisker官网在售车型仅Ocean一款,售价区间37499美元-68999美元,折合人民币27.4万-50.4万元。Ocean提供了四个版本、三种动力可选,Sport版本采用单电机配置,最大功率275马力;Ultra版本则是双电机驱动,最大功率540马力,零百加速3.9秒;此外Ocean还有Extreme和One版本,都采用双电机驱动,最大功率550马力。除了车型少,车型交付也遇到困难。Fisker表示因零部件短缺,第二季度旗下SUV车型Ocean的产量为1022辆,未达到1400辆-1700辆的目标。公司在二季度财报中还表示,预计2023年的汽车产量将在2万-2.3万辆之间,低于5月份预计的3.2万至3.6万辆。该公司将减产归咎于一家关键供应商,称该供应商需要更多时间来提高产能,以满足2023年下半年的计划。FiskerOcean。由于造血能力的欠缺,Fisker目前处于亏损之中。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该公司营收仅为82.5万美元,净亏损却高达8550万美元,每股亏损25美分。因销售、一般及行政成本增加,Fisker还将年度支出预期从5.35亿-6.1亿美元调高至5.65亿-6.4亿美元。今年9月,Fisker宣布计划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从现有机构投资者处融资1.5亿美元,以帮助公司加快新车交付的进程。同时,Fisker与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科技达成7年代工协议,计划2023年在美国建立电动车代工厂,预估初步年产能至少达到15万辆。在官宣融资计划之前,Fisker透露,自2022年11月投产以来,该公司已经生产了5000辆电动汽车。作为对比,特斯拉2022年全球销量约131万辆。即使与同年成立的Lucid相比,Fisker也存在差距。Lucid在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分别交付了4369辆和2810辆新车。布局低价车型,进军中国市场交付缓慢加上持续亏损,令这位特斯拉的挑战者备受质疑。RaymondJames的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称,尽管Ocean的高端版本目前是重点,但Fisker的长期利润率状况仍是个问号,该车型不符合美国7500美元联邦税收抵免的要求。Fisker发布新车。不过,Fisker已经做出了调整。8月3日,Fisker发布了多款全新车型,包括售价4.54万美元的Alaska皮卡和售价2.99万美元的小型SUV车型Pear,两款车型符合补贴条件。FiskerAlaska皮卡基于FiskerOceanSUV相同的平台打造,线条呈流线型。HenrikFisker对其寄予厚望,在接受Autocar采访时表示:“如果法拉利要打造一款皮卡,那么它大概也是会长这样。”FiskerAlaska最长续航可达340英里,约合540公里。售价方面,FiskerAlaska补贴前价格45400美元,约合人民币32.6万元,交付时间预计为2025年。另一款SUV车型Pear的尺寸较小,价格也更便宜,起售价为补贴前29900美元,约合人民币21.5万元。FiskerPear动力方面拥有双电机,续航可选100英里-150英里,约合160公里-240公里,或300英里,约合480公里,同样是2025年交付。不过,在北美市场,电动皮卡已经有了福特F-150Lightning、特斯拉Cybertruck和RivianR1T等强劲对手,2025年才能交付的Fisker如果想要取胜,还需要拿出足够的竞争力来。面对竞争态势,Fisker和另一家造车新势力Lucid一样,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9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591万辆,同比增长36%。同期零售销量达520万辆,同比增长34%。渗透率方面,9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33.9%,较去年同期提升4.6%。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方面是新能源车份额逐渐提高,另一方面,车市竞争也进入白热化状态,此时国外的造车新势力入局,未必能“分到蛋糕”。FiskerPear。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预计,海外造车新势力可能会谋求和地方政府合作,按照特斯拉的发展路径进入中国。谈到为何选择中国市场,盘和林向时代财经分析称,新兴企业选择来中国,是因为中国市场大,需求大,还有政策扶持,且由于中国充电桩等基建投资,中国使用新能源车的环境更好。他同时强调,海外造车新势力进入中国市场,将面临更多强大的竞争对手。“中国新能源车的实力很强,无论品牌还是技术,海外车企缺少比较优势,可能需要从设计和营销上做更多铺垫。进入中国市场后,竞争对手将不止特斯拉一家,比亚迪蔚小理等都有不弱的战斗力。中国新能源车已经进入红海竞争阶段。”从产品布局情况来看,已经量产的FiskerOcean价格区间在27万-50万元人民币之间,中国品牌早已布下重兵,同样位于该区间的特斯拉新款ModelY也开始交付,这对于Fisker来说不是好消息。不过Fisker似乎并不打算模仿特斯拉。“我们不想再做一个特斯拉模仿者,这是其他电动车企或老牌车企正在做的事情,我们真正想做的是一个另类的产品。”HenrikFisker表示。他同时表达了对中国市场充分的信心,预计Fisker最早将于明年开始在华交付,并有可能在中国实现7.5万辆的年销量。“中国客户应该得到尽可能多的选择,我们打算向他们提供这种选择。”...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083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0831.htm

封面图片

香山股份:目前智能座舱部件相关产品已经量产交付国内外主流主机厂和造车新势力香山股份12月28日在互动平台表示,智能座舱部件是公司

封面图片

电价疯涨,充电桩没有割韭菜的命

电价疯涨,充电桩没有割韭菜的命9月19日,壳牌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深圳机场充电站投入运营。这个国际石油巨头正铆足力气向充电站倾斜投资,目前已在中国建成的800座充电站,多达2.5万个终端组成的充电网络,仅仅是刚刚开始。活跃的不只有外资,国内石化企业也在大手笔投资建站。例如中石油日前豪掷15亿,收购充电桩企业普天新能源100%股权,其直言“要抓住未来三年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窗口期”,向充电桩市场大步迈进。按照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至今年7月,国内692.8万台的充电基础设施总量,同比增加74.1%,迅猛增势之下,1:2.6的桩车比,说明作为新基建的充电桩市场远未饱和。“大象转身”的背后,很多人也在好奇,在市场格局早已锁定的当下,他们将如何发起攻势?而被外界调侃“一度电只赚两分钱”的充电业务,又将如何摆脱盈利困境?01盈利之困当前,国内充电桩Top级运营商,大致可归类成这三大阵营:一是以特来电、星星充电为代表的民营资本服务商;二是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普天新能源为代表的国家队;三是直接向用户提供充电服务的主机厂。按照当下国内充电市场的份额排名,90%以上的用户和订单掌握在第三方运营商,也就是民营资本服务商的手中。凭借先发优势和资本助推,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这三家头部企业的充电设施超过30万台,占总量的17%以上。相比之下,“国家队”仅占充电设施总量的约5%。虽然充电站和加油站都是汽车产业链的下游基础设施,理论上会由“国家队”强势主导,但实际上他们对于充电桩的投资是比较谨慎的。“谁都知道,只有规模化之后才能盈利,但如果要实现这样的充电网络覆盖,就要投钱和烧钱。”某产业基金投资人坦言,资金投入大、利用率不高、回报周期长,是充电桩市场的现状。他们曾在2020年前后投过三个充电站,但当时切入赛道已为时已晚,竞争格局基本已经锁定。而他们面临的劲敌,正是特来电、星星充电和云快充。传统企业不仅决策周期长,对于新鲜事物往往也更为保守。而这三家企业之所以地位难以撼动,主要是他们与蔚小理几乎同时期进入新能源市场,也是国内最早一批的充电桩企业。先发优势让民营充电桩运营商吃到了第一波红利,特别是享有选址的优先权。“充电站点位条件是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它直接决定了车流量和充电桩利用率。”某离网充电服务商表示,在稳定流量的情况下,他所接触到的一些运营较好的充电站,一到两年就能回本。然而,部分充电站快速盈利并不能代表整体经营情况。大多数充电站由于利用率不高,迟迟不能盈利。中国充电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表示,目前中国市内充电桩的平均社会利用率不到10%,即一天24小时中,只有不到2.4小时有人使用,高速充电桩的利用率更是不到1%。某头部券商新能源分析师也指出,盈利能力是充电运营商的一大难题,即便是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头部充电桩运营商,也一直在亏损。行业龙头企业虽然具有先发优势、规模优势显著,但强硬件和资本密集型投入,让很多企业很难熬到收益率回正。相当于盈利的充电站,赚来的钱都用来补新建站的钱窟窿。行业人士算了一笔账,以10个120kW的充电桩(1200kVa)为例,充电桩+10kV接线费+调试费+箱式变电箱的采购成本需要至少50万元,1000座充电站就是5亿元起步,这还不算环网扩容和基建费用。这两年,一些运营车辆去到集中式的场站充电。运营商为了提供更好的配套服务,增加了餐饮区、休息区等建设类成本支出,导致单座充电站的初始投资成本进一步被抬高。即便处于领跑位置的企业,也没有尝到甜头。作为典型的后周期市场,充电桩需要资本密集投入,回报周期至少3-5年。某券商新能源分析师告诉虎嗅:“前期各家通过大规模硬件铺设,目的是跑马圈地拿牌照。为了抢占优质点位资源,不惜打价格战,导致行业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之后若有产品换代,充电站回本难度就会更高。”2015年,国内的充电站保有量仅有1069座,2019年增长到了3.6万座。2023年,这一数字增长到了11.1万座。行业人士认为,随着一线城市的优质点位被抢占一空,充电桩市场将从过去的粗放圈地,逐步转向基于精细化运营的有序扩张,从而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02电价涨了近段时间,被电动车车主诟病最多的,便是肉眼可见的充电价格上涨的问题。自7月份以来,北京、上海的电动车主明显感觉到,充电费贵到快和油价持平了。甚至电价翻倍的涨幅,让很多人都以为充电桩企业打算割车主的韭菜,和共享充电宝一样闷声发财了。钱真的被充电桩运营商赚走了吗?答案当然不是。一般来说,充电费包含电费和服务费。其中电费是运营商代收,然后一分不差地上交给电网。也就是说,服务费才是运营商的真正收入。至于电价涨到多高,都和充电桩运营商没关系。而服务费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点位,平均每度电在0.3元到0.7元之间。这是早期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头部玩家协定好的基准价格。让人疑惑的是,既然只能靠服务费赚取微利,为什么还要涨价伤害车主感情呢?实际上,近期充电价格上涨并不是充电桩运营商合谋的行为。中国充电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指出,除了每年夏季用电高峰之后,电费都会在这个阶段上涨外,部分地区调整了峰值电价,尤其是把原来中午12点到下午14点的平价时段,调整为尖峰时段。“这正好是很多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的交班时间,或者是中午休息时间和充电的时间。”例如上海,尖峰和平谷的电费价差最大达到了一度电1.89元,“这是导致7月份以来大家普遍感受到电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业内人士告诉虎嗅,尖峰电价本身是受国家调控,由发改委预先制定好价格,等到特定季节和时间,各地就必须遵循尖峰电价的规则。“为了降低用户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运营商其实做了动态的价格调整的。”该行业人士如是说。例如在峰时电价和尖峰电价时段,运营商会把服务费降低到每度电0.3元到0.4元;等到谷时电价,服务费再调整到0.6元到0.8元,从而把电价波动的范围拉小。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当然,由于国内充电桩运营商普遍处于亏损状态,部分地区确实上调了服务费。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统计,全国的充电服务费平均在一度电4毛钱左右,和以前激烈的低价竞争相比,服务费的上浮,其实是一个相对正常的价格区间。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国内充电聚合平台快电用“0服务费”的方式“奇袭”,此举虽然讨好了用户,却在行业内引发轩然大波,不仅导致特来电、星星充电宣布退出快电平台,甚至还被成都35家充电企业联合围剿和抵制。快电面向全国VIP会员,服务费直接降至0元(8月16日凌晨)“其实通过降低服务费抢流量获客的事情,以前也发生过,但毕竟现在桩企更看重现金流,所以各家企业紧守行业的底线,表现得比较克制。”上述行业人士表示,一旦突破了这个底线,用极低的定价去抢市场,很难被市场容忍和接受。03格局重塑眼下,随着新玩家闯入充电赛道,他们很可能会用另一种业务逻辑和发展模式,开启行业下半场的角逐。从资本角度来看,充电桩市场近期呈现出了一大趋势,那就是由过去的社会资本主导,转向大基建投资,国有资本和产业资本伺机而入。这些企业选择当下“卡位”,正好赶上了三四年前投建的充电站,需要翻新或汰换设备的阶段,因此给充电市场的第二轮投资创造了条件。充电市场的竞争固然...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577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5779.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