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3月8日发布消息,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了国际关注近百年的水稻种质资源“复粒稻”形成的遗传基础,揭示了水稻穗粒数的调控

中国农业科学院3月8日发布消息,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了国际关注近百年的水稻种质资源“复粒稻”形成的遗传基础,揭示了水稻穗粒数的调控机制,为培育高产水稻新品种提供了新路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童红宁称,最终发现控制水稻穗粒数的基因,通过杂交方式导入到现代品种中,发现可以将水稻穗粒数增加20%以上,增加水稻产量15%左右。专家表示,该研究发现利用该基因可增加水稻穗粒数,而不影响粒重,为开展多性状的协同改良,最终实现水稻的高产和稳产提供了技术路径。(央视财经)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消息,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分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消息,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李奎教授团队联合山东蓝思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日照市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扬州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共8家国内优势单位自主培育的高效优质蓝思猪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蓝思猪配套系的选育成功,打破了种猪高度依赖国外的局面,标志着我国种猪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芯”,也为我国大量引进猪种的改良提升提供了重要技术和宝贵经验。

封面图片

历时7年 中国科研团队破解复粒稻百年未解之谜

历时7年中国科研团队破解复粒稻百年未解之谜复粒稻。图片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复粒稻是一种具有多粒簇生(聚集成团或成堆生长)特点的水稻种质资源。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复粒稻形成的遗传机制始终是未解之谜。据论文通讯作者童红宁介绍,研究团队历时7年,创制了1万份(约16万个单株)复粒稻诱变株系,最终筛选出2份不簇生的突变体株系,从而定位到发生突变的基因。通过进一步解析,研究首次发现,油菜素甾醇可以通过调控水稻穗二级分枝调控穗粒数。田间试验显示,跟不簇生的对照比起来,该研究所采用的一份复粒稻的二级枝梗多了35.2%,这让每穗的谷粒数增加了28.2%。这一发现打破了水稻穗粒数和粒重之间“你多我就少”的关系,为水稻新品种改良、实现产量突破提供可能。“这项研究发现油菜素甾醇含量控制着复粒稻穗粒数的某些特定性状,也说明从种质资源中挖掘基因资源是突破当前作物产量瓶颈的有效途径。”中国科学院院士林鸿宣表示。...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3024.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3024.htm

封面图片

我国优质牧草种质资源完成首次太空舱外暴露实验

我国优质牧草种质资源完成首次太空舱外暴露实验记者7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了解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抗逆牧草育种与利用创新团队日前顺利取回中天系列苜蓿和燕麦等5份种质材料。这些材料已在中国空间站空间辐射生物学暴露装置上经历了11个月舱外辐射,近日由神舟十七号飞船带回地球。接下来,科研人员将以这批种子为研究对象开展地面选育实验,聚焦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和增强抗性,培育优良牧草新品种,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新华社)

封面图片

我国科学家破解复粒稻遗传奥秘助力培育高产水稻新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童红宁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破译了国际关注近百年

封面图片

最新研究:流感病毒关键受体被我国科学家发现

最新研究:流感病毒关键受体被我国科学家发现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发现,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是流感病毒利用网格蛋白进入细胞的关键受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微生物(NatureMicrobiology)》上。该研究首次证明,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的吸附和内化过程分别由不同受体启动,进一步深化了流感病毒入侵细胞机制的科学认知,为宿主靶向的抗病毒策略研究、研发提供了新视角。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澎湃新闻)

封面图片

中国科学家破解水稻生殖隔离之谜

中国科学家破解水稻生殖隔离之谜据介绍,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品种间亲缘关系越远,杂交优势越明显。如果籼稻和粳稻亚种间能育成超级杂交稻,据预测,可以比现有杂交水稻增产15%以上。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袁隆平先生研发的杂交水稻主要是利用籼稻亚种内的杂种优势,实现了水稻大幅增产。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认为,杂交稻籼稻亚种内杂种优势的潜力挖掘已经到达一个平台期,想要进一步增产,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利用籼粳亚种间的杂种优势,以及亚洲稻和非洲稻之间的杂种优势。然而,籼稻和粳稻之间存在严重的生殖隔离,其杂交种常表现出杂种不育现象,是阻碍杂种优势利用的最大障碍之一。本研究发现,引起籼稻和粳稻杂种花粉不育的是两个基因,可以分别比喻为“破坏者”和“守卫者”。“破坏者”对所有花粉产生伤害作用,引起花粉的败育;而“守卫者”阻止“破坏者”的伤害作用。可以说,该研究首次从分子层面阐明了水稻杂种不育的机理,实现了该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认为,该成果为未来超级杂交稻进入完全分子设计的新阶段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论文链接: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3)00730-4...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345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345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