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人员在 DNA 转座子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我国科研人员在DNA转座子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基于自然界丰富的动物遗传资源开展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DNA转座子活性筛选,从而获得了目前最大的活跃DNA转座子数据集,大幅扩展了现有基因工程工具箱。该成果6月5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DNA转座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是基因组中一段可移动的DNA序列,可以通过切割、重新整合等一系列过程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对于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央视新闻)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我国科研人员破译昆虫嗅觉 “密码”

我国科研人员破译昆虫嗅觉“密码”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近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研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昆虫气味受体OR-Orco复合物的精细结构,剖析了气味受体与配体互作机制,破译了昆虫的嗅觉“密码”,为害虫绿色防控提供了新路径。这项成果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王桂荣团队与华中农业大学殷平教授团队、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完成。

封面图片

我国科研团队在纳米金属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我国科研团队在纳米金属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记者从重庆大学获悉,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晓旭团队及其合作者利用自主研发的三维透射电镜技术在纳米金属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北京时间12月1日,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研究人员介绍,该研究利用三维取向成像技术,首次实现了纳米金属塑性变形的三维电镜研究,发现纳米金属塑性应变可恢复的反常现象,并揭示了这一现象的物理本质。这一新发现发展了纳米金属塑性变形理论,将为先进纳米结构材料研发、纳米材料使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以及微纳器件功能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我国科研人员在天文大数据应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我国科研人员在天文大数据应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获悉,近日,上海天文台葛健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方法,对国际斯隆巡天三期释放的类星体光谱数据进行了微弱信号搜寻和数据分析,发现了极其稀少的107例宇宙早期星系内的冷气体云块成分的关键探针中性碳吸收体。研究团队分析发现,早在宇宙约30亿年的演化早期(目前宇宙的年龄已有约138亿年),这些携带了中性碳吸收体探针的早期星系已经过了快速物理和化学演化进入介于大麦哲伦矮星系和银河系之间的物理和化学演化状态。本次工作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对探索星系如何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式,也充分显现了人工智能在天文海量数据中探寻微弱信号的广泛应用潜力和前景。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5月15日发表在国际天文学顶级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报》(MNRAS)上。(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我国科研人员在哺乳动物演化结构方面取得新进展

我国科研人员在哺乳动物演化结构方面取得新进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近期该所毛方园研究员、张驰研究员,联合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云南禄丰自然资源局和楚雄化石研究中心,以及美国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对中国云南禄丰、内蒙古燕辽生物群的侏罗纪哺乳动物的研究中,利用来自中国的两种侏罗纪哺乳动物化石,揭示了哺乳动物最早的牙齿分化、中耳和颌关节的转化。这两个研究为哺乳动物同源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并重塑了早期哺乳动物的系统发育。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4月4日在国际期刊《自然》上同期发表。(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科学家在突破性基因研究中设计出含有50%合成DNA的酵母菌

科学家在突破性基因研究中设计出含有50%合成DNA的酵母菌实验室培养皿中生长着24,000个酵母菌群,每个菌群都能产生不同的色素,从而创造出一件艺术品AleksandraWudzinska,纽约大学朗贡医疗中心博克实验室;细胞出版社提供世界上第一个完全人工合成的生物体诞生于2010年,此后数年经过不断调整,使其能够自行生长和分裂,甚至移动。但这种生物和其他类似生物都是细菌,它们的基因组非常简单,只有一条染色体。其他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创造更复杂生命形式的合成版本,包括合成酵母项目(Sc2.0),他们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完全合成的酿酒酵母基因组,这将使它成为第一个人造真核生物--包括所有植物和动物在内的一大类生命。酵母将其DNA包在16条染色体中,该项目之前已经合成了其中的6条。在新一批研究中,Sc2.0科学家又增加了8条染色体,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索酵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合成版本中可以安全地做出哪些改变。对基因组的主要改动之一是删除大段重复的DNA。这些区域并不特别编码任何东西,但它们会相互重组,导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研究小组表示,通过删除这些区域,他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基因组,使其更加稳定。含有31%合成DNA的酵母细胞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全新的染色体,其中含有编码转运核糖核酸(tRNA)的DNA片段。研究小组说,这些DNA序列很容易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因此把它们从基因组中通常的位置剪切出来,放入自己的染色体中,也有助于提高整个基因组的稳定性。其他研究小组将酵母的生存能力推向了极限,他们对染色体的结构进行了重大改变,如将染色体融合在一起、将染色体的"臂"倒置或故意将染色体折叠得不正确。他们发现,酵母细胞能够承受的变化程度令人惊讶,而且仍然能够茁壮成长。接下来,Sc2.0科学家开始将尽可能多的合成染色体组装到一个活的酵母细胞中。他们采用了一种渐进技术,即用每种酵母菌都带有一条合成染色体的菌株进行杂交,然后挑选出获得了父母双方变异的后代。通过世代重复这一过程,他们最终得到了含有6.5条合成染色体的酵母菌株。最后,他们利用在该项目中开发的一项新技术,将另一条染色体替换到这一菌株中,从而得到了基因组由7.5条合成染色体组成的酵母菌,这意味着它是第一个合成DNA超过50%的菌株。尽管科学家们花了15年时间才行至半路,但他们预测后面的工作将一马平川,只需再花一年时间,他们就能培育出100%合成的酵母菌株。最后两条染色体已经合成,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发表论文。之后就是繁琐的编辑和调试工作,以确保酵母仍能存活。这个项目的成果-完全合成的酵母菌株对世界的帮助远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目前,酵母不仅能生产食物,还能生产抗生素、药物、生物燃料和一系列其他有用的分子。可以对酵母进行改造,使其更有效地进行生产,或扩大其生产范围,以解决其他重大问题。这项研究的10篇论文发表在《细胞》、《分子细胞》和《细胞基因组学》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682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6821.htm

封面图片

新的DNA测序方法打开了小分子药物与目标基因组结合时的“黑箱”

新的DNA测序方法打开了小分子药物与目标基因组结合时的“黑箱”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新的DNA测序技术,称为Chem-map,它使研究人员能够以无与伦比的精度进行小分子-基因组相互作用的原位测绘。"了解药物如何在体内发挥作用对于创造更好、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来自优素福-哈米德化学系的共同第一作者ZutaoYu博士说。"但是当治疗药物进入一个拥有30亿个碱基的基因组的癌细胞时,就像进入了一个黑盒子"。这种被称为Chem-map的强大方法通过使研究人员能够检测到小分子药物与其在DNA基因组上的目标相互作用的位置,揭开了这个基因组黑箱的面纱。每年,数百万癌症患者接受基因组靶向药物的治疗,如多柔比星。但是,尽管经过几十年的临床使用和研究,人们对基因组的分子作用模式仍然不甚了解。由ShankarBalasubramanian爵士教授领导的剑桥大学研究人员概述了一种新的DNA测序方法,可以检测小分子药物与目标基因组相互作用的位置和方式。资料来源:剑桥大学"很多拯救生命的药物直接与DNA相互作用,以治疗癌症等疾病,"共同第一作者JochenSpiegel博士说。"我们的新方法可以精确绘制药物与基因组结合的位置,这将有助于我们在未来开发更好的药物"。Chem-map使研究人员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进行小分子-基因组相互作用的原位绘图,方法是使用一种称为小分子定向转座酶Tn5标签化的策略。这可以检测出基因组中小分子与基因组DNA或DNA相关蛋白结合的结合点。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Chem-map确定了广泛使用的抗癌药物多柔比星在人类白血病细胞中的直接结合点。该技术还显示了对已经暴露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tucidinostat的细胞使用doxorubicin的联合疗法如何能有潜在的临床优势。该技术还被用来绘制某些分子在DNAG-四联体(被称为G4s)上的结合点。G4s是四股二级结构,与基因调节有关,可能是未来抗癌治疗的目标。Yu说:"我非常自豪,我们已经能够解决这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我们建立了一个高效的方法,这将为新的研究打开许多道路。"领导这项研究的ShankarBalasubramanian教授、爵士说。"化学地图是一种强大的新方法,可以检测基因组中小分子与DNA或DNA相关蛋白结合的部位。它提供了关于一些药物疗法如何与人类基因组相互作用的巨大洞察力,并使开发更有效和更安全的药物疗法变得更加容易。"...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274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274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