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资触发债务清偿,多家上市公司回应:申报债权可用电子邮件

减资触发债务清偿,多家上市公司回应:申报债权可用电子邮件记者发现,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发布的回购注销股票减资公告中提到,可转债投资者有权要求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相应的担保。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多家触发可转债清偿程序的上市公司,询问申报债权流程等事项。鹿山新材、绿茵生态、美锦能源和回盛生物相关人士都表示,个人投资者不需要到公司办公地,可以使用电子邮件进行债权申报。回盛生物相关人士还明确表示,需要债券持有人身份证的正反面扫描件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持仓证明文件。对于申报债权后何时取得资金,上述公司都表示没有明确的时间表。部分公司表示,需要和交易所等机构沟通,不过,绿茵生态称,根据其他上市公司之前的申报流程,可能需要一个多月。(南方财经)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信托产品逾期兑付 “拖累” 多家上市公司

信托产品逾期兑付“拖累”多家上市公司近来,恒银科技、先锋电子、微光股份、安利股份等多家公司在业绩预告中明确表示,公司此前购买的信托产品逾期兑付是造成公司业绩下降、预亏的重要因素。对于上市公司“踩雷”信托产品,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信托产品的逾期兑付可能导致上市公司资金链紧张,同时,相关负面消息也会使得投资者对有关信托公司信心降低,进而让相关信托公司的资金来源减少,相关信托公司的融资成本也有可能进一步增加。(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

半导体设备行业逐渐复苏 多家上市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半导体设备行业逐渐复苏多家上市公司在手订单充足2024年一季度,半导体设备板块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30.03亿元,同比增长37.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91亿元,同比增长26.35%,高于半导体行业整体水平。5月15日下午,在2023年度科创板半导体设备专场集体业绩说明会上,多家上市公司表示,自去年四季度开始,行业逐渐出现复苏迹象,市场需求转暖,在手订单充足。(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

在转债期限临近、市场行情偏弱等多个因素影响下,近期多家公司修正可转债的转股价格,加速转债触发提前赎回条件从而转股的进度,减轻公司

在转债期限临近、市场行情偏弱等多个因素影响下,近期多家公司修正可转债的转股价格,加速转债触发提前赎回条件从而转股的进度,减轻公司还本付息的压力。管如此,在今年已退出市场的转债中,到期赎回数量和占比在上升,强赎退出数量和比例在下降,正股市场表现较弱等因素导致转债退出发生新变化。可转债常见的退出方式包括转股、提前赎回、回售和到期兑付四种情况。分析人士表示,在未来几年,转债集中到期压力下,上市公司下修案例或将增加,但投资者需要注重转债发行主体的信用资质等。(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购买资产规则》】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购买资产规则》】全文共17条,主要内容包括:在适用原则方面,规定上市公司发行定向可转债购买资产除适用本规则外,还需参照适用《重组办法》等关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有关规定,并适用《可转债办法》和中国证监会其他相关规定;在发行条件方面,以援引上位法的方式,明确发行定向可转债实施重组需同时符合重大资产重组、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向特定对象发行新股(转股股份来源于回购的除外)等多重条件;在定价和锁定方面,按照“同样情况同等处理”的原则,参照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相关规定和实践做法,就作为支付工具的定向可转债的定价机制、限售期限等作出规定;在权益计算方面,明确在认定是否构成重组上市等情形时投资者拥有上市公司权益数量及比例的计算方式。此外,根据《定向可转债重组规则》,上市公司可单独以定向可转债作为支付工具,自行决定重组交易对价全部由定向可转债支付或者搭配部分股份、现金支付。(证监会网站)

封面图片

【证监会就《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购买资产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证监会就《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购买资产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规则》共17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以援引上位法的方式,明确发行定向可转债实施重组需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等规定;二是按照“同样情况同等处理”的原则,参照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相关规定,就作为支付工具的定向可转债的定价机制、限售期限等作出规定;三是明确作为支付工具的定向可转债在转让、转股等环节的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四是明确在认定是否构成重组上市等情形时投资者拥有上市公司权益数量及比例的计算方式。此外,根据《规则》,上市公司可单独以定向可转债作为支付工具,自行决定重组交易对价全部由定向可转债支付或者搭配部分股份、现金支付。(证监会网站)

封面图片

上市公司理财 “降温”,多家公司调降明年委托理财上限

上市公司理财“降温”,多家公司调降明年委托理财上限截至12月20日,年内共有1137家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较上年同期减少293家。除了参与主体有所减少,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的规模也较上年同期出现明显下滑。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持有理财产品数量由上年同期的19666个降至14177个;认购金额同比下滑约35%至9355.79亿元。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的规模同比下滑,反映出上市公司调整其资金运用策略,将更多资金用于自身的业务发展和运营,且更加谨慎地对待投资理财。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存款产品的收益率也会降低,进而影响上市公司对存款产品的认购量。(证券日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