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央行买卖国债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降准仍有空间

盛松成:央行买卖国债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降准仍有空间近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盛松成表示,央行买卖国债成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工具之一,将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国债的发行节奏、期限、票面利率等都涉及货币政策的有关操作,因此对国债发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央行买卖国债成为常规操作需要考虑操作频率、规模、央行持有国债的剩余到期时间等,更重要的是国债定价变化对市场其他资产价格的影响。此外他认为,降准适合目前的金融市场形势。降准是我国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我国大部分国债和地方债都由商业银行购买。目前我国国债中70%左右由商业银行持有,地方债中82%左右由商业银行持有。降准将增加商业银行可自由使用的资金,从而更好地支持国债和地方债发行。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欧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盛松成:央行买卖国债将逐步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中欧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盛松成:央行买卖国债将逐步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第一,货币政策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第二,降准是目前我国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第三,政府债券是我们央行流动性支持工具的主要抵押品;第四,央行买卖国债将逐步成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工具之一。”6月20日,在上海举办的2024陆家嘴论坛专场活动:中欧国际金融圆桌研讨会暨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夏季会议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盛松成说。

封面图片

兴业研究宏观:买卖国债可能成为调节货币供应的潜在手段

兴业研究宏观:买卖国债可能成为调节货币供应的潜在手段兴业研究宏观称,在我国,降准空间日益珍贵,公开市场操作对金融机构抵押品形成消耗,买卖国债可能成为调节货币供应的潜在手段。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经济体央行持有国债占国债余额比例各异。截至2023年末,日本央行持有国债约占国债余额的46%,美联储占比约为18%,韩国央行占比不足3%。欧央行通过资产购买计划持有的德国国债、法国国债和意大利国债,分别占各自国债余额的15%和5%左右。我国央行对政府债权约占国债余额的5%左右,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央行买卖国债与发达国家QE截然不同

中国央行:央行买卖国债与发达国家QE截然不同针对中国央行下场买国债的消息,中国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这可以作为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但与发达经济体央行的量化宽松(QE)操作截然不同。中国财政部星期二(4月23日)明确,支持在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因为央行购买国债通常会以现金或银行存款的形式向市场注入资金,从而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与QE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刺激经济活动和提高通货膨胀水平的目标相似。此外,央行购买国债能推动债券价格上涨、收益率下降,这也与QE效果相似,即促使借款成本降低,从而鼓励企业和个人增加借贷活动。中国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星期三(4月24日)报道,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中国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但该负责人强调,未来中国央行开展国债操作也会是双向的。与一些发达经济体央行的QE操作是截然不同的。该负责人说,“一些发达经济体央行在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用尽情况下,被迫大规模单向买入国债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上海证券报》表示,买卖国债本质上是一种央行资产负债表工具,央行会根据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他说,央行操作国债的行为并不是QE的直接体现,而是货币政策工具的一部分,旨在维护市场流动性和金融稳定。因此,不能简单通过购买国债与否来划定是否为QE。2024年4月24日8:58AM

封面图片

中国银河:今年可能仍有 2 次 LPR 调降

中国银河:今年可能仍有2次LPR调降中国银河研报称,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基调仍将延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货币政策多目标之间存在冲突,我们认为现阶段金融稳定的权重上升,权衡之下,货币将呈现从价格到数量的供给新范式。今年可能仍有2次LPR调降,总计20-40BP,1次MLF调降10-20BP,三季度降准50BP。央行很可能在年内开启公开市场买卖国债的常规操作。中国货币政策仍具有正常操作空间,央行买卖国债是丰富政策工具箱,增加投放基础货币方式,并非控制长端利率。常规的货币政策操作意味着央行的政策重心依然是控制短端利率,因此央行最可能的操作对象是短期国债。

封面图片

中信建投:买卖国债将成为货币政策储备工具

中信建投:买卖国债将成为货币政策储备工具中信建投报告指出,财政部表示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央行称“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同时认为当下利率可能偏低,要高度关注利率极端下行背景下的反转风险。接下来货币政策方面,我们认为央行将会在二级市场上购买特别国债,这一操作固然会降低特别国债的流动性冲击,但降准概率反而大幅下降,因而难言宽松,更不是所谓QE。债市方面,若特别国债项目准备完毕后快速发行,叠加专项债等供给上升,可能带动债市的调整,但如果央行购买特别国债,则供给压力将有所降低。总体上,短期情绪已经较为极致,继续追高性价比降低。但长期看多情绪与资产荒行情仍在。短期观望,保持流动性空间,等待回调后的机会。

封面图片

上证报:不排除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或降准以配合特别国债发行

上证报:不排除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或降准以配合特别国债发行上海证券报报道称,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正式提上日程,市场对未来债市走势及货币政策的关注度再度提升。报道引述分析人士称,在国债集中供给期,预计中国人民银行会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配合特别国债发行。兴业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黄伟平认为,不排除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或降准来平抑供给冲击导致的短期资金面波动。也有不具名交易员表示,在当下资金面依然充裕的情况下,降准的必要性并不迫切。中国人民银行也可能会通过调节MLF、二级市场买卖国债等方式进行流动性管理,熨平流动性波动。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