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评论如果你是真正的动物保护者,你一定会平等地爱每一种动物,而不是因为它们能否满足你的情绪价值而进行区别对待。

理性评论如果你是真正的动物保护者,你一定会平等地爱每一种动物,而不是因为它们能否满足你的情绪价值而进行区别对待。没有必要强求每个动保都去跟偷猎者正面刚,但是作为动物保护者,你对于可爱的熊猫、小浣熊的爱,和你对于丑陋的鳄鱼、树蛙的爱,应该是平等的。毕竟动物之间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鳄鱼和树蛙也有濒危物种,你不能因为它们长得不好看就无视,而专门去养育可爱的动物。而所谓的爱猫人士爱狗人士,其实并不是热爱动物。对于他们来说,猫狗的可爱能够为他们提供情绪价值,而只是因此,他们要捍卫这些猫狗的权益。因此猴子是该杀的,而猫是可以筹款的。这种区别对待就表明他们并不是动物保护人士,而只是单纯的猫主人、狗主人。小编支持保护环境,并且讨厌猫。猫对于人类最大的功利性的价值就是抓老鼠和害虫,其次是提供情绪价值。而这种价值在它们变成野猫之后就丧失了,它们变成了专杀鸟类、小哺乳动物和爬行类的害兽,不仅会把你辛辛苦苦养了一年的鸽子吃的只剩一地毛,还会在凌晨三点在三轮车底下打架把你吵醒。小编因此极其讨厌流浪猫,完全不理解喂养流浪猫和“爱心”有什么关系。如果野猫在城市的生态位里面是一种有害的外来物种的话,我只能说:致敬传奇毒物乙二醇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攸修瞒: https://jandan.net/t/5671043OO: 402 XX: 138

攸修瞒:https://jandan.net/t/5671043OO:402XX:138myt2024:自己同类都是仇恨的情况下,指望不暴雷?OO:105,XX:4雪之下八幡:你以为的“爱猫狗”人士:养宠物的实际上的“爱猫狗”人士:在美国基金会拿着工资或者单纯没脑子,暴力对待其他人,只是因为这些保安、民警试图保护其他人和动物免受流浪猫狗的伤害真正的爱猫狗人士:领养代替购买,呼吁不要遗弃猫狗,给猫狗做绝育、收容流浪猫狗以保护其他野生动物,遛狗拴绳带口套真的爱护动物是需要时间金钱付出和社会服务的,而不是只会口嗨在网上散播那点廉价、让人作呕的同情心OO:99,XX:27darkfire:@呵呵哒大师,我抓到一个典型了OO:33,XX:7

封面图片

一苇杭之: https://jandan.net/t/5194029OO: 602 XX: 166

一苇杭之:https://jandan.net/t/5194029OO:602XX:166Einherjar:你很难说对人有威胁的动物和对人有价值的动物哪个更惨OO:372,XX:0max:@双标家人侠不知道你怎么看香港一老哥给路边的大蜗牛(入侵物种)撒盐然后被以虐待动物罪判刑?OO:252,XX:9一分也是爱:猫狗是动物,猪牛羊划分为家畜就可以宰杀?OO:93,XX:131:@双标家人侠所以阉割到底算不算虐待OO:56,XX:3未雨愁霉:先把保护人的法律完善了再谈其他。以人为本。OO:40,XX:0大条人:@土豆泥爱猫人士反对绝育?这些人就是想给自己觉得可爱的猫狗以特权,丝毫不想承担义务,而且绝不承认养宠物是自私自利,还觉得自己有爱心,你这么有爱心怎么不把自己阉了?阉了是为了你好,你就不会有发情期,也不受情欲所苦了。OO:27,XX:2章鱼哥:虐人都没人保护还虐猫,八孩案现在都变成敏感词了OO:13,XX:0

封面图片

大爪子,大问题:为什么不能给老虎或其他大型猫科动物去爪?

大爪子,大问题:为什么不能给老虎或其他大型猫科动物去爪?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考察了去爪对大型猫科动物的影响,发现与体型较小的猫科动物相比,去爪对它们的肌肉能力造成了不成比例的影响。虽然在美国对外来动物进行外科手术改造是非法的,但仍有人对狮子和老虎等大型猫科动物进行去爪处理,通常是为了让幼崽在拍照或娱乐时更安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生物科学教授、本研究的通讯作者亚当-哈特斯通-罗斯(AdamHartstone-Rose)说:"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是,给猫去爪并不像我们修剪指甲那样;相反,它是在切除每根手指最后一块骨头的一部分或全部。和我们一样,每只猫的手指都有三块骨头,去爪实际上就是在关节处切断第三块骨头"。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十几种外来猫的肌肉解剖结构,以确定去爪对其前肢肌肉组织的影响。这些猫科动物种类繁多,从山猫、薮猫、猫鼬等体型较小的猫科动物到狮子和老虎,不一而足。他们测量了肌肉密度和质量,还检查了有爪和无爪外来猫的肌肉纤维。他们发现,对于体型较大的猫科动物来说,去爪会导致前臂数字屈肌的肌肉组织减少73%。这些肌肉参与爪子的脱鞘。他们还发现,根据动物体型的不同,前肢力量总体下降了46%到66%,而前肢的其他肌肉并不能弥补这些减少。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本科生拉拉-马滕斯(LaraMartens)说:"当你考虑去爪对家猫的功能有什么影响时,你会听到抓挠、行走或使用猫砂盆方面的变化。但对于大型猫科动物来说,爪子承受的力量更大。因此,如果你改变它们,很可能会产生更极端的影响。"这是因为爪子的大小和身体质量的比例并不是1:1。爪子面积的增长速度比身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增长速度要慢,所以相对于体型,大猫的脚更小,爪子必须承受更大的压力。马滕斯说:"此外,大型猫科动物更依赖它们的前肢--前肢承担了大部分重量,这些大型猫科动物用前肢抓取猎物,因为它们捕食的猎物要大得多。因此,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去爪对大型猫科动物的解剖学破坏性影响更大。""作为科学家,我们的工作是客观地记录这种手术对动物的影响,"哈特斯通-罗斯说,"但我们很难忽视这种做法的残忍性。这些动物非常了不起,我们不应该允许以这种方式残害它们或任何动物"。这项研究成果于7月30日发表在《动物》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462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4621.htm

封面图片

研究发现狗鼻子“生来平等” 不同品种嗅觉无显著差异

研究发现狗鼻子“生来平等”不同品种嗅觉无显著差异尽管如此,有人提醒说,希望看到更多狗的数据和更广泛的基因分析,以确信所有品种的鼻子都相似。这项尚未经同行评审的研究,挑战了长期以来被吹捧的观点,即一些工作犬种,如德国牧羊犬、猎犬和拉布拉多寻回犬,与其他狗相比,具有特别发达的气味探测能力。相反,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狗在气味探测方面的成功可能源于几代人对该品种的训练。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功能形态学家DeborahBird说:“狗是哺乳动物中嗅觉最灵敏的物种,特别是某些品种的狗,嗅觉更强。”由于很难测试一些狗是否具有高超的嗅觉技能,还是只是善于听从指示。因此,Bird和同事选择通过检查家犬、狼和土狼的头骨及遗传物质来检验它们的气味探测能力。他们使用CT扫描创建了来自45种不同犬种的104个头骨的3D模型,再使用这些模型来测量头骨中被称为筛板的骨结构的面积。筛板上有嗅觉神经,嗅觉神经将气味信息传递到大脑。相对于哺乳动物的体型,筛板更大意味着嗅觉更好。研究人员还研究了能够表明哺乳动物嗅觉好坏的遗传参数。首先,他们深入研究了公开的狗基因组记录,并在111个家养品种以及27只狼和4只土狼的基因组中进行了调查,以找出每种动物有多少个嗅觉检测基因。接下来,他们观察了另外24个家养品种的口腔组织样本,以发现哪些基因编码了在嗅觉中起作用的蛋白质。根据这些测量结果,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家犬的鼻子可能不如狼和土狼灵敏。家犬包括在现代狗繁殖之前就存在的古老品种,如澳洲野狗和巴森基犬,以及我们熟悉的品种,如西班牙猎犬和柯基犬。研究人员没有发现遗传或骨骼证据表明某些家犬品种的鼻子比其他品种的好。相反,他们认为,一些狗的行为特征,如取悦他人或高耐力,使它们看起来比其他狗的鼻子更有辨识力。不过,这项研究没有在野外对狗进行测试。在野外,一些品种可能会因为耐力、可训练性或取悦人类的能力而在搜救行动或缉毒行动中表现出色。“我们认为,有些狗的嗅觉比其他狗更好,可能并不一定是因为它们的鼻子特别好,而是它们有兴趣用鼻子帮助我们完成我们想让它们做的事情。”美国布罗德研究所的计算生物学家ElinorKarlsson说。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01/2024.04.15.589487...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8930.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8930.htm

封面图片

在那么多的猫科动物中 为啥祖先只驯化了猫?

在那么多的猫科动物中为啥祖先只驯化了猫?首先,与许多人想得不一样,任何动物的驯化都不是我们祖先的独特决定,或者说并不是我们组觉得某种动物好,就选择驯化它们。生物的驯化是由该物种与人类之间特别强烈的生态互动决定,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生物和人类因为某些事情有了非常强烈互动,它才有可能被驯化。家猫当然如此,并不是人类祖先选择了它,而是猫在过去和人有了强烈互动,然后自己就被驯化了。根据一些推测,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大约一万多年前,当人类第一次建立永久定居点时,猫就开始驯化自己了。农业取代狩猎采集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这意味着早期人类定居点的人们需要在秋天储存粮食,以免挨饿。不幸的是,这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啮齿动物被谷物吸引并大量袭击粮仓。非洲野猫则被人类居住地中的啮齿动物吸引,它们主动去抓这些啮齿动物享用。与此同时,人类意识到,这些野猫不仅在消灭啮齿动物方面非常高效,而且对谷物本身毫无兴趣!这意味着,早期人类通过反复试验改进耕作方法的艰难岁月里,猫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如果没有猫人类拿老鼠没办法。为了鼓励猫留下来,人类为这些野猫提供额外的食物(肉)、住所和保护。经过许多代,与人类一起生活的猫寿命更长、吃得更好、繁殖更成功,并最终在基因层面上发生改变,成为一个新的物种,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家猫。这就是家猫驯化的简单故事。不过,你会发现猫与犬有着巨大的差别,许多犬总是点头哈腰的样子,而几乎所有猫总是高傲的样子。这是因为猫在杀死啮齿动物方面已经非常出色,而这正是我们需要它们做的工作,所以人类不需要像培育犬那样刻意培育猫,以创造出具有不同功能的猫品种。人类培育犬是为了拉雪橇、守卫领地、在狩猎期间驱赶猎物、帮助放牧羊群、追踪气味踪迹等等,完全不同的功能。但是猫呢?它们只需要杀死老鼠。图:豹猫化石,从牙齿可以判断它们被投喂现在,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其它猫科动物没有这样做——去人类定居点附近捕捉老鼠?其实,这里又和很多人想得不一样!确实有很多猫科动物因为与人类相同的生态互动被单独驯化,唯一奇怪的地方是只有非洲野猫(家猫祖先)被留了下来。现代家猫被认为是在10800年前的中东附近被驯化的,但是也有明显5000年的中国也驯化过一种猫科动物。这种猫科动物叫做豹猫(Prionailurusbengalensis),它是一个完全独立的驯化事件,很明显它并没有留下来,而且它和家猫可能存在生殖隔离,在现代家猫基因中并没有豹猫的影子。科学家推测,因为全球贸易的存在——很可能是因为丝绸之路,家猫被带到了中国,从而导致豹猫被完全取代。至于为什么豹猫会被家猫取代,现在没人知道其中发生了,可能只是觉得外国来的猫比较时髦,从而结束了豹猫的驯化之路,也可能是因为家猫的品质确实比豹猫好太多了。豹猫只是人们已经知道的猫科动物驯化的另外例子,而不知道的例子可能还有更多,但结果就是它们都被现代家猫取代了。所以,并不是人类祖先只选择驯化一种猫科动物,而是多种猫科动物因为相同的生态互动选择了人类,但最终只有一种留了下来。最后如今我们已经不再那么依赖猫来对抗啮齿动物,但人类与猫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可能永远也不会结束。因为这种毛茸茸的,很可爱的,抚摸时会发出讨喜的声音的动物,非常让人放松,给人带来情绪价值相当高。参考:[1].https://www.popsci.com/cats-may-have-been-domesticated-twice/...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2832.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2832.htm

封面图片

为什么地球上那么多两栖动物 而没有谁进化出成“三栖动物”呢?

为什么地球上那么多两栖动物而没有谁进化出成“三栖动物”呢?好吧,这个问题其实是对两栖动物有一些误解,地球上是没有三栖动物的,因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定义。为什么没有“三栖动物”?至于为什么没有“三栖动物”的定义,主要原因我觉得是地球上其实就只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栖息地而已,一个是陆地,一个是水中。图:雨燕是长途飞行冠军,但它们进食都在陆地和水中完成我们大多人想到的“三栖动物”估计是水、陆、空三栖——可以同时在这样三种环境下生存的动物。在我们机械工程中,如果有一种机器能够同时在水中、陆地和空中工作的话,估计会被称之为“三栖机器”,但是地球生物暂时没有这样定义的。这是因为对于地球而言,“空”不足以作为一个差异巨大的单独栖息地,因此那些会飞的动物基本都是陆地动物(一些飞鱼除外)。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空”没法构成一个栖息地,其实原因很简单,生物根本没法完全在地球的空中构成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图:肺鱼,被人为是现在陆地四肢动物关系最近鱼类亲戚我们可以看到只生活在水中鱼,以及只生活在陆地的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但是你永远不会听到只生活在空中的鸟类或者其它飞行动物。因为地球大气层的物质资源实在是太匮乏了,生物没有理由往这里发展,而且对于复杂生物而言,要想长期滞留在地球的空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基本是需要能量投入才能实现,不然就坠地了,这对生物是不利的。或许大气层浓厚一点的话,空中也可以发展出一个单独的生态系统吧,比如金星,很可能那里的大气层现在就生存着一些完全在空中生存、繁殖的微生物,但估计要出现更复杂的生物也很难。墨西哥蝾螈@LoKiLeCh两栖动物是什么样的群体?如果有一个机器拥有水陆两栖的能力的话,那么这个机器肯定是一个不错的机器,但是对于动物而言并非如此。两栖动物其实是一个水生到陆生的过渡阶段,它们是最早适应陆地的脊椎动物,随着时间推移,它们的一些分支演变成了现在的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鸟类等等陆地四肢动物。简单地说,两栖动物其实是相对“低端”的生物形态,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种高端、强大的优势群体。正因为它们处在过渡阶段,所以你会发现,两栖动物的各个方面都很奇怪,它们就像是一个“实验田”,在测试着各种各样的适应性特征。一种蚓螈@Mazza现在地球上生活着8000多种两栖动物,但是90%左右都是青蛙——无尾目,另外两种分别是无足目(蚓螈)和有尾目(蝾螈)。我们理解的两栖动物可能是能在陆地生存,但离不开水的动物群体,至少它们的幼年期是需要在水中出生和生存才是,这样称为两栖动物合情合理。但其实并不是如此,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它们有着各种各样“实验性”的特征。比如生存环境方面,一些两栖动物其实完全不需要水,甚至无法在水中生存,但被归类为两栖动物了。在传统上,是否生产羊膜卵被认为是判定陆地脊椎动物是否属于两栖动物的一个标准,现在所有的两栖动物都不是羊膜卵。羊膜卵其实就是让幼体在卵中发育,从而跳过水中生长的过程,以此来适应没有水的陆地栖息地。现在的两栖动物,其实有多种“实验性”方式来试图跳过水生,而且有一些明显已经成功了,比如它们的卵胎生。两栖动物的三个谱系中都发现了卵胎生情况——其中75%的蚓螈都是卵胎生的,但是它们在卵胎生过程中都不用产生羊膜卵。很明显,两栖动物尝试了许多方式来试图完全脱离水生存,但是就只有羊膜卵一种形式成功了,最终取代两栖动物成为陆地脊椎动物的优势群体。虽然一些蚓螈也通过卵胎生和卵生完全不需要水就能生存,甚至无法在水中生存,但也同样明显它们的模式不是特别好,以至于只有极少的陆地栖息地有它们的身影。图:皮肤保持湿润是大部分两栖动物呼吸的关键再比如呼吸方式,这也是脱离水关键之一,在一些定义中经常把是否拥有两种以上的呼吸方式来判定一种动物是否属于两栖动物。但其实,两栖动物有三种呼吸方式——鳃、原始的肺和皮肤,一些两栖动物拥有全部三种,一些则拥有两种,另外一些则只有一种。不过只有一种的情况很罕见,通常是只保留了皮肤一种呼吸方式——多像是实验失败的情况。总之,两栖动物并不是什么高端的存在,它们只是一个过渡阶段而已,实际上它们对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以至于现在成为最容易灭绝的动物群体。...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913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9135.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