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 最近有一篇文章,谈及在英香港移民。

#经济学人最近有一篇文章,谈及在英香港移民。文章题为「街头生活」,报导了近日英国港人在英国多个城市发起示威,抗议香港特府打击立场新闻等问题。文章说,以他们的人口数目而言,示威人数令人侧目,展示出港人示威的天赋。Fullarticle:https://is.gd/naej1V有牛津大学社会学教授说,香港人拥有发动示威的技巧及主动性。报导谈及,新一批香港移民,跟上一代来自香港的移民以及来自大陆的移民,意识形态上有很大冲突,例如1月9日的曼彻斯特示威中,有来自中国的移民大骂示威者分裂中国,中国驻英大使馆抨击示威者为「港独暴徒」。#在英港人#HongKongProtest#StandWithHongKong#毋忘抗争#英国#UK#新闻自由#游行#众新闻⁣#立场新闻⁣#还我新闻自由#守护真相#不要让真相消失#新闻无罪#自由无价#光复香港时代革命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李家超批《经济学人》涉港文章属严重误导

李家超批《经济学人》涉港文章属严重误导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向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致信,谴责该杂志本月8日发布的一篇关于香港的文章是“严重误导”。据《星岛日报》报道,李家超在信中称,去年举行的立法会选举是公开、公平、诚实的选举,与香港回归以来举办选举的做法一致,得到不同传媒报道;而选出的90名议员来自不同政治背景,全都为国家和香港作出了承诺。他强调,世上无一体制容许“叛徒、卖国贼”进入政治体制。李家超批评文章指选举受“操控”是没有理据的言论,这样的指控是基于“躲在暗角中的人别有用心的偏见”。他强调,选民仍可以凭借自由意志投票,当局也已立法阻止选举受到操控。李家超续称,投票权、参选权、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都已在《基本法》中订明。他说,在根据国际公约贯彻这些权利与自由时,都是以不危害国家安全作为大前题。而警方执法都是严格按法律行事,不会考虑疑犯的政治主场、背景和职业。他强调,没有国家可以垄断民主,民主可以以不同形式实践,民主的成功与否需以人民的生活福祉作为衡量。而香港的民主发展已在《基本法》中订明,要基于香港发展而循序渐进。他强调,外国若尝试将其民主模式强加于香港,这就是不民主的表现。李家超重申,2019年的反修例运动是“在外国势力干预下推波助澜”产生的结果,不单威胁市民人身安全,也危害社会安全;对法院的恐吓是威胁香港的法治,而《香港国安法》能有效令香港恢复稳定与安全。他称,这些事实都证明了香港人生活愉快,且香港仍继续是开放、安全、有活力的大都会。《经济学人》本月8日发布了一篇以《香港新届立法会是对民主的嘲弄》为题的文章。文章批评称,中国大陆发布的香港民主白皮书称香港的民主在蓬勃发展,然而,去年12月举办的立法会选举只有“爱国者”能够参加,投票率创历史最低点、香港民运人士都被送往监狱、香港亲民主派媒体遭到关闭等,这些事件都显示香港的民主已朝向“崩溃”(crushed)的方向发展,一个曾经充满生机的城市已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发布:2022年1月12日4:07PM

封面图片

移民顾问:港人在英找到好工作有难度

移民顾问:港人在英找到好工作有难度香港移民顾问指出,港人在英国找到合心意且收入合理的好工作有难度,移民前应做好准备。据网媒“香港01”星期五(1月27日)报道,近两年香港移民潮持续,英国和加拿大成为港人移民首选地。香港英识教育执行总监陈思铭估计,近两、三年选择移民英国的港人比2019年以前增加一倍,但多数人匆忙移民,没有周全计划。移民后,虽然可以在当地找到工作,但找到自己满意且薪水合理的工作仍然困难。陈思铭举例说,他有一个客户家庭,爸爸在香港担任医生,妈妈则担任律师,但由于竞争力不同,移民英国后,他们面临薪酬大减和无法找到工作的问题,最终一年后返回香港。英媒《每日镜报》和MyLondon报道,一名香港女硕士去年移居英国后因面临沉重的生活压力,七个月后在合租房内自杀身亡。陈思铭建议,部分外国城市生活成本高,会为新移民造成压力,准备移民的港人应该做好心理准备,在外国的生活质量与在香港可能不同,应确认当地经济活动、职业发展和文化符合自己期许,再决定移民。此外,定居当地后,也要保持开放心态,学习适应新环境。发布:2023年1月27日9:02AM

封面图片

梁振英:旅英港人非移民 大多未放弃特区护照

梁振英:旅英港人非移民大多未放弃特区护照近年不少香港人旅居英国,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前香港特首梁振英认为,一些所谓“移民”的港人,不算是“移民”,只是“移居”,因为大部分港人未放弃香港特区护照。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梁振英受访时说,前往英国或其他国家移居的港人没有把香港身分证交出,是重要的现象,意味着他们有意回港,不想断了后路。梁振英认为,移居英国的港人只是去外面适应一下,看看精神和物质生活是否写意。倘若情况不是这样,就会回来香港,不排除有需要的时候,将子女送回来读大学;特区政府派钱的时候,拿着香港身分证回来拿钱;有大病的时候,香港的医疗系统一般比外边好,就回来看病。针对“疫后重建”,梁振英说,现在行政立法关系良好,必须立即重启疫后重建。他说,目前很多香港的经济合作伙伴已取消隔离措施,并质疑为何香港的商会、专业团体、贸发局、旅发局目前还不起行到外国,向外界推广香港,讲解香港和国家的发展情况。他说,疫后重建还包括出外重建形象,并认为长期在香港居住的外国人熟悉香港情况,也对香港有信心,无论是以个人名义或是以商会名义,这些外国人到西方社会讲解修例风波、疫情、香港未来机遇等,说服力都比自己高10倍。他强调,要让有误解、理解不充分的人,知道香港民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从而回心转意回港。梁振英认为,只要将香港的政治问题处理好,香港的发展空间很大。发布:2022年4月18日9:18PM

封面图片

欲移民港人增 归因自由人权变差

欲移民港人增归因自由人权变差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的#民意调查显示,虽然港人对香港宜居评分不变,但打算移民外地或移居内地的受访者比例均有上升,最多人欲#移民的国家依次为英国、澳洲及加拿大。打算移民的受访者中,最多人认为移民原因是香港的言论及新闻等#自由和#人权情况变坏。#信报#中大#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移民#移民潮#英国#澳洲#加拿大#消失的香港#消失的民主自由#UK#Canada#Australia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邓炳强致函《纽约时报》就一篇文章表达强烈不满

23条立法邓炳强致函《纽约时报》就一篇文章表达强烈不满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致函《纽约时报》,就该报刊登的一篇题为「香港人现时只能低声谈论自由」的文章,邓炳强表示强烈不满和谴责。邓炳强在信中表示,《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中有关管有煽动性刊物的罪行,明确指出只有当一个人在无合理辩解下,管有具煽动性刊物才有机会触犯法例,有关刊物是否具备煽动意图,亦要考虑众多因素,绝不可能在一个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定罪。他强调《维护国家安全条例》针对的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已准确界定犯罪元素,一般来港旅客,不会作出有关活动,因此不会在无意间触犯相关法例,条例列明《基本法》及相关国际人权法中规定的权利及自由,依法受到保障,强烈敦促《纽约时报》需确保有关香港的报道公平公正,停止危言耸听。2024-03-2718:39:00(1)

封面图片

在农历年初四,香港驻伦敦经济贸易办事处周二(13日)晚,在伦敦白厅举办活动贺新年,出席者包括中国驻英国使馆公使杨晓光。⁣

在农历年初四,香港驻伦敦经济贸易办事处周二(13日)晚,在伦敦白厅举办活动贺新年,出席者包括中国驻英国使馆公使杨晓光。⁣⁣有港人在场外示威,要求关闭经贸办,并释放包括黎智英在内,所有因政治检控入狱的人士,又反对香港当局就《基本法》23条立法。⁣⁣示威者包括香港前学生组织「学生动源」召集人#钟翰林、被悬红通缉的「揽炒巴」#刘祖廸。除了港人,亦有声援维吾尔人的示威者。他们在场外举起标语,向参加活动人士派发传单,又将香港区旗放在地上践踏。⁣#经贸办⁣#黎智英⁣#23条⁣报导:自由亚洲粤语@rfacantonese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