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报道,网传广州2名女子与有关人员发生口角,结果被反绑跪地。海珠区警方回应说正在处理。读罢消息,真是怒火万丈!这次防疫最诡异

刚看到报道,网传广州2名女子与有关人员发生口角,结果被反绑跪地。海珠区警方回应说正在处理。读罢消息,真是怒火万丈!这次防疫最诡异的事情之一就是有些防疫工作人员在没有法律授权的情况下可以肆意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身体进行侵犯。这种情况不仅不见当地的法律部门进行阻止,有时似乎感到了某种默许。我们的宪法第37条说得非常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这几年的防疫期间里,限制剥夺公民人身自由或侵犯公民身体的事情竟然可以不需要人民检察院或法院的批准就可以得以实施,而且如此践踏法律的行为居然没有法律部门进行追究。有关部门反复声称我们是依法防疫。如果宪法都被踩在脚下,那他们依的是什么法?有关部门难道不应该向国民解释一下:这些工作人员得到了谁赋予的可以侵犯公民身体的权力?到底谁给了他们可以野蛮限制公民行动自由的权力?这些授权有法律依据吗?如果没有授权,有关部门难道不应该解释一下:法律部门为什么不追究?任凭宪法被践踏而无所作为,这难道不是失职罪吗?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基本常识 说下西方社会老百姓眼中的政府是怎么运转的。稍微读点书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些。

#基本常识说下西方社会老百姓眼中的政府是怎么运转的。稍微读点书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些。每个公民手里都有权力,但有很多事我们没法做,比如基建,外交,公安。那我就临时把我手里的权力临时借出去给一个政治团体四年,到底借给那边,要看你竞选时候的策略能不能打动我。四年一次大考,2年一次小考,这段时期干的不令我满意,我就用我的票说话,别人选谁那是别人的事。同时每个公民都记得自己是纳税人,整个系统都是自己纳税养活的,我有权力受到宪法的保护和随时质疑公权,所以经常看到一个老百姓告他们市政府然后赢了的。生活中有三个法律,联邦法,州法,和公司法。前两个只要你别犯罪大家一般不care,但第三个大家一般比较老实的遵守。前两年超市里面也一堆人不戴口罩,因为他们觉得没写在法律里。但公司要求戴的话大家一般都戴的老老实实。当年从五月花号过来的第一批人就是在英国受到公权或者宗教迫害的,所以从骨子里就对公权有着深深的防备,建国的那批先贤们认为,只要你放弃自己的一点点权力给公权,他们就会想要的更多并且习以为常,而最后你会失去手里所有的权力并且再也拿不回来了。所以搞出来个三权分立把行政,立法,司法给分开,同时每个州派出代表进入国会组成参众两院,由他们来决定当期的行政团体想执行的新法案是否通过。也直接把总统最高两任写在了宪法里,断绝了一些人的非分之想。绝大部分的法律草案都会胎死腹中,因为国会老爷们除非万不得已不想释放哪怕一丁点公民的权力给行政部门,因为他们会越要越多。这种对公权的防备和警惕深深的埋在了老百姓骨子里,所以禁枪之类的迟迟无法国会批准。红脖子们本来就不信任公权,红脖手里有家伙哪天公权冒犯到他们的自由的话他们会像当年一样起来干他一票,即使枪击案频发,但在红脖子和国会眼里看来这并不能称为你剥夺我保护我自由的理由。同时所有的军队武装力量的使用需要国会批准,军队只服务于国家/国会。总统自己无权调动军队,他想打仗需要国会同意才行。所以大老粗红脖子们这点上想的非常周到,来了个三保险,一是军队不效忠某个政治团体,只效忠国家。二是国会老爷不会通过任何侵犯公民自由的法律。三是不许碰公民的的持枪权,最坏情况就抄家伙干他丫的。(当然每个州还有自己的法律,我的州就对枪管的特别严,可以买但一堆背景调查,而且只能在家里把玩。红脖子州就民风彪悍多了,但人都非常非常nice)关于疫情,如果有omicron传染力+埃博拉杀伤力那种超级病毒那另当别论,估计直接军管了。但别说现在omicron这种弱鸡,就算两年前原始株的时候红脖子们也上去硬刚,他们对公权的越界企图非常非常敏感,只要强制隔离不是写在法律里面,你就没有权力隔离我,死了我他喵认了,你怕我传染你家人那你就把你家人好好保护起来,但你不能禁止我上街,因为没写在法律里面。别说隔离,公权连做核酸的权力都没有,因为没有法律规定公民必须配合做核酸。我生平只被做过一次是因为我跳槽的时候新公司需要,第三种法律我还是要配合下的。。同事里问了一圈貌似就我做过一次。任何关于人身自由的侵犯在美国都是不能碰的红线,比如隔离,如果有公权敢提出来一点点的那种意思会被全国上下骂死,国会全票否决是必然的,连提交草案的意义都没有。我们纳税人养的你们公权,手里的权力也是我们临时借给你用的,然后你反过来在没有任何法律支持的情况下限制我自由,是不是这届不想干了,信不信下周弹劾你?至于这种落后的,不懂变通的方式是好是坏,可以自己判断。

封面图片

德国 vs Google:地图与街景如何在欧洲最私密的国家赢得隐私之战

德国vsGoogle:地图与街景如何在欧洲最私密的国家赢得隐私之战德国人高度重视隐私欧盟拥有世界上最严格的数据保护法规和要求,《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以及对不当处理数据的科技公司处以破纪录的罚款就是明证。即使是在隐私至上的欧盟,德国整体上也对隐私保护尤为热衷。《哈佛商业评论》2015年的一项研究对隐私的价值进行了测试。在一项针对五个国家(美国、英国、德国、中国和印度)近千人的调查中,研究人员测试了受访者愿意支付多少钱来保护不同类型数据的隐私。图片来源:TimothyMorey、Theodore'Theo'Forbath和AllisonSchoop的2015年研究报告《客户数据:为透明和信任而设计》。总体而言,接受调查的德国人愿意支付相对较高的价格来保护数据,包括政府身份、信用卡信息、数字通信历史、网页浏览和健康历史。事实上,德国受访者愿意支付184美元来保护自己的健康记录,这是所有人愿意为保护任何类型的私人信息支付的最高金额。《哈佛商业评论》指出,与印度和中国相比,美国、英国和德国是更加个人主义的社会。不过,虽然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在德国却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德国监控国家的经验影响了现代人的隐私观德国与政府监控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而许多其他经济强国却没有,这种影响至今仍在。这个国家距离第三帝国改变世界的致命崛起还不到一个世纪。1933年,时任总统阿道夫-希特勒签署了《国会大厦大火法令》(Reichstagsbrandverordnung),使之成为法律。虽然历史学家可以举出无数个时刻来证明纳粹的权力崛起势不可挡,但这一特殊时刻对于摧毁德国的公民自由、言论自由和隐私权至关重要。91年前,《国会大厦大火法令》引发了德国及其他地区的十年恐怖活动,并为德国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特别强硬的隐私保护立场奠定了基础。上述法令禁止报纸出版,但总括性法令还中止了人身自由权(人身保护令)、意见自由权、言论自由权、组织和集会权,以及邮件、电报和电话通信的隐私权。它还使执法部门(纳粹)能够肆无忌惮地没收和搜查财产。针对著名的"国会大厦大火",纳粹最初承诺将持续三个月,但实际上却持续了更长的时间,这对纳粹在法律权威的幌子下控制和侵犯德国公民的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德国历史上更近期的监控时刻是苏联在东德从1949年10月到1989年11月柏林墙被推倒之前的监控状态。今天,许多德国人都经历过国家安全部的恐怖统治。苏联国家安全部被称为"斯塔西"(TheStasi),它以纳粹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初无法做到的方式侵犯东德人的隐私并对其进行监视。在这50年间,包括摄像技术在内的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柏林斯塔西博物馆附近的这条街道是2022年7月绘制的。有点讽刺的是,尽管博物馆所在的街道位于柏林相对繁华的地段,却没有被绘制出来。德国的法规和历史数据的缺乏,使得用户无法像在世界其他许多地区一样,在Google街景地图上进行时间跳跃。德国还要求在13年后删除街景中的图片。Google街景图片中可见的人脸和车牌会被自动模糊,不过该平台上仍有用户提交的图片未被审查。因此,即使在今天,德国人对模糊实体监视他们并收集数据的想法感到有些不安也就不足为奇了。现代德国是在两个破坏性的恐怖政府的坟墓上建立起来的世界强国。Google街景2009-2011年对德国的“失败入侵”2007年,当Google在美国推出街景服务时,人们还有些惶恐不安,但该公司在头五年里成功绘制了横跨近40个国家的500万英里道路地图。在街景地图诞生10周年之际,它已在83个国家绘制了1,000万英里的道路地图。与此同时,德国却明显缺席,除了这里和那里的一些街景数据。当Google绘制周边国家的地图,将它们覆盖在相互连接的图像中时,德国的大部分地区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街景空白。在Google街景最近重新进入德国(从2022年开始捕捉图像)之前,Google街景上的德国是这个样子的。蓝线为地图上的街道。图片来源:Google地图2010年,Google在尝试绘制德国地图时,亲身体会到了德国人对隐私的重视程度。该公司表示将开始绘制德国20个最大城市的街道地图,立即引起了激烈的反弹。当时的德国消费者保护部长伊尔斯-艾格纳(IlseAigner)曾表示,柏林和Google已于当年早些时候达成谅解,Google只有在所有隐私问题都得到解决后才会启动街景服务。艾格纳说:"私人领域必须是私人的。"尽管人们发现Google一直在使用未加密的Wi-Fi数据来帮助其生成全景图像--这一相当严重的问题导致奥地利在2017年之前直接禁止Google街景,但Google方面表示不会拖延。即便如此,奥地利的隐私法还是让该国的街景地图相当稀少。Google德国发言人莉娜-瓦格纳(LenaWagner)在2010年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我们非常重视隐私问题。许多担心都是基于错误的信息,比如街景图像是实时的--事实上,在某一特定区域推出时,街景图像是几个月到两年前的。我们非常重视隐私保护,因此我们为街景开发了最先进的操作和技术控制,[例如]包括自动模糊人脸和车牌。"瓦格纳在谈到人们对Google街景的担心时说,Google街景的图像与普通人走在街上拍摄到的图像"没有什么不同"。在德国,Google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允许人们在街景图像发布前永久退出街景相机拍摄的国家。Google认为这已经足够,可以消除人们的疑虑。德国人当时可不这么认为。德国公民破坏街景车和摄像头,并威胁他人。艾格纳称Google街景是"对私人领域的无数次侵犯",他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特工部门会"如此毫不掩饰地"收集私人数据。德国政府要求Google征得每个被街景相机拍摄者的同意。尽管2010年在柏林一家法院取得了关键性的法律胜利,但实际问题迫在眉睫,Google最终于2011年停止了在德国的街景扩张计划。去年,Google宣布其街景服务将重返德国。街景在德国的现状如何?看,Google去年在德国再次尝试了街景服务,虽然与邻国相比范围有限,但这次的推广相对更加顺利。去年7月,Google在其德国博客上写道:"我们一如既往地重视您的隐私,并自动使人脸和车牌无法识别。"为了避免出现与2010年和2011年相同的问题,Google这次与德国隐私委员会进行了合作。追赶周边国家的道路漫长而艰难。但就目前而言,Google已经在德国拍摄到了街道照片,人们的烦恼似乎比以前少了很多。这就是德国现在的样子。尽管仍有相当大的区域没有覆盖,但德国境内绘制的街道数量明显增加。Google街景曾惨遭失败,为何如今却在德国大放异彩?是人们对街景的看法发生了变化,还是德国人对隐私的渴望发生了变化?我更倾向于后者,尽管毫无疑问,有些人认为街景非常有用,值得为潜在的隐私侵犯付出代价。甚至在2009年和2010年,一些德国社区还在为街景选中他们的城市而奔走呼号,希望街景能刺激旅游业和当地经济,因为2008年的经济危机无疑给当地经济造成了打击。随着时间的流逝,经历过德国监控国家的人纷纷离世,取而代之的是没有亲身经历的年轻一代,以及随之而来的恐惧。此外,Google和Meta等科技公司一小步一小步地蚕食着人们的隐私。就像著名的"温水煮青蛙"的寓言故事一样,侵犯隐私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一滴地发生,也就不会那么令人不安了。在Google这个庞然大物面前,世界上最私密的社会之一曾是一个长期的坚守者,但它也被煮熟了。...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310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3105.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