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寺庙上班的年轻人,后来怎么样了?

在寺庙上班的年轻人,后来怎么样了?从2017年开始流行的“佛系青年”,到每次都会刷屏朋友圈的寺庙招聘启事,想象中淡泊出世的寺院生活简直成了现代人的精神桃花源。寺庙的吸引力有多高?仅浙江某名寺的一次社会招聘,就收到了3000多份简历,其间不乏清华、北大、复旦、港大硕士。为了逃避“内卷”,年轻人似乎不惜“卷”向寺庙。但寺庙真的是避风港吗?“只能说,大家把寺庙生活想得太好。”3个月前,在某网红寺庙工作的90后哲学女硕士简宁决定来一次逆向流动。她下了山,成了一家游戏公司的“剧本医生”。简宁至今仍感念两年的寺庙生活。在那里她被抚平了做影视编剧时留下的隐形“创伤”,运气似乎也跟着好了起来。但最终她还是决定顺应社会时钟的方向。近日《降噪》跟简宁聊了聊真实的寺庙工作、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困顿,以及他们对寺庙的种种误解。来自:雷锋频道:@kejiqu群组:@kejiquchat投稿:@kejiqubo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在被网课改变的大学里,年轻人如何寻找意义?当下年轻人的处境

在被网课改变的大学里,年轻人如何寻找意义?当下年轻人的处境:年轻人早早开始为就业做打算,包括选择“好就业”的专业;年轻人的选择变得无比重要,“行差踏错”(比如选错专业)被认为是一个难以挽回的错误,而个人兴趣和擅长,乃至对某种超越性意义的追求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似乎在“赚不赚钱”的问题面前越来越苍白无力。年轻人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依然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或者说需要年轻人自己去消化和调试,那就是如何在自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建立一种真实且独一无二的联系——如果我们相信大卫·格雷伯在《毫无意义的工作》中所说的,对世界产生有意义的影响是人性的基本需求之一——那么我们要如何找到一个甘之如饴为之付出的生活动力呢?之前听播客“问题青年”一期谈大学生活的节目,青年学者袁长庚提出的观点值得深思:我们社会表面上吹捧年轻人,但给予他们的支持又是严重不足的,具体而言就是我们进入社会固化的“历史常态”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在这一方面年轻人得到的思想资源极其有限。相反,社会总是在要求和规训年轻人按照某个既定的、主流的道路走。他认为,好的大学应该是为年轻人未来五十年的生活打下基础,拓展他们的视野,在他们最迷茫的时候给予试错的机会、陪伴和安慰。剩下的就交给年轻人自己,他们会自己找到答案的。一、大学生活的意义:懵懂中自我探索,打开更大世界的窗口二、疫情改变大学生活:困于校园,社交减少三、如何寻找意义:不要接受社会的暗示,拓展自己的边界...来自:雷锋频道:@kejiqu群组:@kejiquchat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下午察:中国年轻人上香求什么?

下午察:中国年轻人上香求什么?“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选择了上香。”据中国媒体报道,旅游网站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三倍多,2月以来“90后”“00后”的年轻人,更是占到了预订门票人群的一半左右。而随着中国年轻人间兴起了“寺庙游”的热潮,这句充满自嘲意味的网络流行语,也引起了中国媒体的注意。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的《新京报》星期二(3月21日)撰写评论文章,批评年轻人不该“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指年轻人如果把生活希望寄托在神佛之上,显然是“走偏了”,而“奋斗才是青春的底色”。文章发出后,毫不意外地遭到了网民的批评和舆论的反弹,感到被冒犯的年轻人们,也在多个平台发声回击,一度在当天把相关话题“骂”上了微博热搜榜。有趣的是,当天傍晚,属于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报的《北京日报》也就这个话题撰文,直言与其上纲上线忧心年轻人上香,不如关心他们在求什么,点出年轻人初入社会压力巨大,上香不过是一种减压方式,意在为网络舆论降温。有网民不禁感叹,年轻人上个香,居然能让两家官媒“掐起来”,这个事情真有这么复杂吗?[Media]通过网民评论不难发现,《新京报》的文章激怒年轻人的主要原因,在于以偏概全地把“上香”和“不上课不上进”画上了等号,将许愿的行为上升到“把自己的生活希望寄托在神佛之上”。虽然文章也提到了年轻人面临的“考研究生、找好工作、摆脱单身等”压力,也提出了上香是年轻人“释放压力、转移焦虑的渠道”的可能性,但却用了更长的篇幅阐述为什么求神拜佛是靠不住的,颇有试图唤醒误入歧途的年轻人之意。而文章末尾勉励年轻人应该坚韧不拔、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奋斗才是青春的底色”,而不该“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在年轻人看来更是一碗“爹味十足”的“毒鸡汤”。“爹味”这个词,最初被用来讽刺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年男人,现在则延伸至批评虽然什么都不了解,却热衷于教育别人、给人提各种建议的人和行为。...

封面图片

城市的地得|被遮蔽的年轻人

现在,年轻人面临的是“静默”。一个城市静默一周,对一些年轻人来说,可能就会造成真正的中断。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最近在一个访谈中说,“疫情”对年轻人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他们在封控生活中经常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比这无意义感更重要的,可能是“无希望感”。

封面图片

每日人物|那些选择不交社保的年轻人

许多暂时没有稳定工作的年轻人和自由职业者,开始权衡交社保到底有没有用,对于他们来说,退休还很遥远,社保最大的作用是和这个城市的连接——买房、买车,过上稳定的生活,社保都是一个基础。而现在,他们觉得,这个连接,似乎也没那么重要。

封面图片

中国年轻人流行“上班恶心穿搭”

中国年轻人流行“上班恶心穿搭”中国年轻人近期掀起“上班恶心穿搭”风潮,不少网民将自己身穿绒毛睡衣、运动裤上班的照片上传至社交平台,以较量谁的上班穿搭“更恶心”。有分析认为,这反映了中国年轻群体对充满野心生活的反感。综合澎湃新闻、中国青年报、新华网等报道,今年2月23日,抖音博主“KendouS-”上传自己上班穿搭的视频,并称因为穿着太恶心被领导多次约谈,要求她应该穿更好的衣服,“注意点公司形象”。视频中的她身穿黑色防护面罩、红色露指手套、土黄色长款毛衣裙搭配粉色小棉袄,外加宽松的蓝色格子裤和雪地靴,被不少网民戏称是对“恶心穿搭”的灵魂演绎。随后,“上班恶心穿搭”话题迅速引发热议,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榜。“上班恶心穿搭”话题在抖音、快手的累计播放量达到6.5亿次、在微博的浏览量达到上亿次。这股风潮下,不少网民上传自己的“恶心穿搭”图片,以较量谁能穿得“更恶心”,其中不乏一些如毛衣配牛仔裤加长款羽绒服等搭配。这类搭配不至于被贴上“恶心穿搭”的标签,更多是网民的自嘲和调侃。中国媒体分析,年轻人舍弃上班身穿精致服装的原因,一方面是通勤时间受限,另一方面是年轻人困于“上班精致羞耻症”,害怕因打扮显眼被同事嘲讽,内心产生“我的能力配不上穿搭”的自我怀疑。有网民说,上班“比丑”现象实际上是职场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忙碌的工作节奏和长时间的通勤面前,很多人选择简化自己的穿搭,“这并不代表他们对工作的不尊重,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妥协”。人民网评论称,上班“比丑”更像是职场人的一种调侃和自嘲,员工只要穿着得体,工作态度端正,不对其他人造成影响,又不涉及原则问题,就没必要上纲上线。美国《纽约时报》则称,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年轻人对过去那种充满野心和奋斗的生活越来越反感。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放缓、机会越来越少,许多年轻人选择以这类反文化的方式寻求轻松简单的生活。2024年3月29日6:03PM

封面图片

常识和洞见|鼓掌声中,果粉年轻人将世界让给了华为大妈

掌声中,大妈成了英雄,争辩的那个年轻人,显得有些可笑、可怜,反而成了一个小丑——他本在努力保卫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方式。年轻人决定着未来。大妈已经定性了,不可改变了,但果粉、年轻人却无法抵抗大妈,反而为她鼓掌。年轻人就在鼓掌中,把世界拱手让给大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