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领导团队研发血液测试可早期检测阿尔兹海默症和轻度认知障碍

科大领导团队研发血液测试可早期检测阿尔兹海默症和轻度认知障碍由科大领导的研究团队,研发一项前沿的血液测试,可早期检测阿尔兹海默症和轻度认知障碍,准确率分别超过96%和87%。团队表示,阿尔兹海默症影响全球超过5000万人口,现时的诊断主要透过临床观察症状,但临床症状普遍在发病10至20年后才出现,届时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带领研究团队的科大校长、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兼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叶玉如表示,团队研发的血液检测简单、高效及入侵性低,可用于筛选合适的患者,以进入临床试验和药物治疗,以及用于密切监测病情进展和药物反应,将来亦可透过揭示不同人群与个体间,不同的阿尔兹海默症致病分子机制,加速个人化治疗的发展。2024-02-1921:31:27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香港科大成功研发血液测试精准诊断阿尔兹海默症

香港科大成功研发血液测试精准诊断阿尔兹海默症由香港科技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合作,成功开发一项前沿的血液测试,可早期检测阿尔兹海默症和轻度认知障碍,其准确率分别超过96%和87%。这项血液测试适用于不同人群,为全球阿尔兹海默症的诊断和管理提供切实的解决方案。现有的阿尔兹海默症血液检测主要通过分析单一生物标志物来指示大脑病理。而科大研发的血液测试可同时检测21种与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的血液蛋白生物标志物的水平变化,从而揭示多个关键生理指标的变化,更准确检测阿尔兹海默症和轻度认知障碍,以及密切监测病情发展。这一多维度的分析有助开发个人化的治疗方案,即“精准医药”,将革新阿尔兹海默症的诊断和管理。科大校长、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兼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叶玉如表示,其阿尔兹海默症血液检测简单、高效且入侵性低,预示着诊断新时代的到来。其检测还可用于筛选合适的患者,以进入临床试验和药物治疗,以及用于密切监测病情进展和药物反应。在不久的将来,它还可透过揭示不同人群与个体间不同的阿尔兹海默症致病分子机制,加速个人化治疗的发展。

封面图片

港科大研发出早期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新技术

港科大研发出早期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新技术淀粉样蛋白水平的测量只能通过昂贵的脑部影像或入侵性的采集方式来实现。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观察症状,但临床症状在发病10年至20年后才出现,此时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患者难以获得有效治疗。港科大团队最近研发了一项血液测试,能以高准确度及早检测出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团队证实了该项血液检测在区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和认知正常人群方面的准确度高,并可检测到大脑淀粉样蛋白病理。此外,港科大开发的血液测试可同时检测21种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血液蛋白生物标志物的水平变化,从而更准确检测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并密切监测病情发展。带领这项研究的港科大校长、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叶玉如表示,港科大团队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简单、高效且入侵性低,可用于筛选合适的患者进入临床试验和药物治疗,并用于密切监测病情进展和药物反应。该研究由港科大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合作。有关研究结果近日刊载于国际权威科学期刊《阿尔茨海默病与认知障碍症: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期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1927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19277.htm

封面图片

港两大学合力研发电刺激角膜 可治抑郁和认知障碍症

港两大学合力研发电刺激角膜可治抑郁和认知障碍症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的联合研究发现,在角膜表面进行电刺激(TES),可减轻动物模型中的抑郁症状,并改善其认知功能。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这次研究结果已于国际科学期刊《BrainStimulation》和《AnnalsoftheNewYorkAcademyofSciences》发表。由港大医学院林礼伟、城大电机工程学系副教授陈俪行及香港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港大医学院副院长(发展及基建)、生物医学学院教授、文洪磋家族基金教授(医疗科学)陈应城领导的研究小组,一直在寻找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替代方法。他们发现在角膜表面进行电刺激的非侵入性方法,可激活老鼠模型的大脑通路,从而产生显著的抗抑郁作用及降低血液中压力荷尔蒙的水平,也能促进海马体神经细胞内与生长相关的基因表达。团队的主要研究员博士生余泳珊及其他团队成员,也探索这种电刺激技术在认知障碍症的疗效。阿兹海默症是认知障碍症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目前没有根治方法的脑神经退化疾病。研究结果发现,这种非侵入性的电刺激技术大幅改善了阿兹海默症小鼠模型的记忆力,并抑制大脑海马体中阿兹海默症主要标志物“β-淀粉样蛋白”。陈俪行近年致力研究经角膜电刺激(TES)诱发视觉和非视觉大脑皮层,她形容此研究为重大突破。TES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原先主要用于治疗眼部疾病,如可将其应用于治疗神经精神疾病,无疑是一项重大的科技突破。陈应城指研究成果有助于研发崭新治疗,冀能为难治型忧郁症和认知障碍症病人带来新曙光。但他也强调,现在讨论TES在人类的应用还言之过早,必须进行临床试验以确认其疗效和安全性。发布:2022年7月7日9:04PM

封面图片

日本研究团队通过血液检查成功判别认知症

日本研究团队通过血液检查成功判别认知症东京大学教授岩坪威(神经病理学)等人的研究团队23日在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称,通过对无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人测定其血液中被认为导致该病的蛋白质,成功判别了脑内的积蓄状况。该研究有望提升早期阶段的认知症诊断效率。据悉,以日本人为对象的大规模实证研究尚属首次。研究人员采集了被诊断为轻度认知障碍(MCI)及前一阶段无症状的“临床前期”的474名日本人的血液,测定血液中的β淀粉样蛋白及tau蛋白,将此作为显示是否患病的“生物标志物”。结合临床数据,对PET的图像诊断结果进行预测,结果β淀粉样蛋白的积蓄状况与实际图像高度一致。岩坪表示,PET等确定性检查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也是必须的,但“在无症状阶段发现一直被视为难题。未来希望能借助血液检查实现超早期诊断以便进行治疗”。——

封面图片

港科大以人工智能预测阿尔兹海默症 一滴血筛患者

港科大以人工智能预测阿尔兹海默症一滴血筛患者香港科技大学11日公布,由其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开发并设计的人工智能阿尔兹海默症(AD)评分系统,可用于预测罹患AD风险,早期诊断以及划分患病阶段。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认知障碍症,至今仍未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全球有超过5000万人口正受该病困扰,诊断和治疗面临巨大挑战。患者常在病情晚期才获确诊,但患者在症状出现前至少10至20年已经患病。香港科技大学成立的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最近在早期诊断及治疗取得突破,研究团队已经创建雪铁龙生物标志开发平台,识别新型的血液生物标志物,并设计了人工智能评分系统。当患者出现轻度或早期认知障碍时,只需一滴血,即可帮助他们及早发现病症,及时干预。目前传统的诊断方式有临床评估和脑成像诊断,生物标志物诊断方式比传统诊断方式相比更准确简单,伤害更小。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张晓东教授说,目前血液蛋白标志物技术可以更快、更准确诊断。此外,团队在基因疗法上亦有突破,开发出的运送工具不仅可以跨越血脑屏障,还可通过单次、无创静脉注射,将优化的基因编辑工具运送到整个大脑,实现全脑基因编辑。发布:2022年5月11日4:44PM

封面图片

港中大研发AI系统侦测阿兹海默症 准度达84%

港中大研发AI系统侦测阿兹海默症准度达84%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及脑神经科团队研发一套人工智能系统,使用者拍摄多张“眼底相”后,就可检测阿兹海默症的风险,准确度达84%。据《星岛日报》报道,香港中大医学院认知障碍预防研究中心主任莫仲棠介绍,新技术应用简易,期望可以减少求诊者等候门诊的时间。团队目标于一年后将人工智能及眼底相机并合,并投放至临床使用。研究团队利用近1万3000张来自648名阿兹海默症患者、和3240名认知功能正常人士的眼底相,用于研发及测试新系统。经实验验证,新系统侦测阿兹海默症的准确度为84%,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达93%和82%。莫仲棠介绍,按过往方法于香港政府门诊检查,需时可长达两年,而现在侦测阿兹海默症的方法中,新技术应用简易,减少轮候及转介时间,可以及早识别患者并进行治疗。团队指,现在正电子扫描的方式筛查约需20000元(港元,3514新元),而拍摄眼底相的光学科技普及,每张眼底相成本约需800元。但AI系统仍属初步的发展阶段,期望计划一年后将人工智能及眼底相机并合,并于门诊及医院等地方试用。发布:2022年11月30日10:05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