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团队研发创新筛选平台 快速评估新冠病毒变异对疾病影响

港大团队研发创新筛选平台快速评估新冠病毒变异对疾病影响港大医学院及工程学院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创新筛选平台,可快速评估新冠病毒变异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新方法比传统方法速度提升39倍。研究人员亦专注了解病毒变异如何影响「合胞体」形成,即受感染细胞与未感染细胞融合的过程,这有助识别可能对公共衞生构成重大风险的新兴病毒变异株。团队还确定两种已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的药物,可以减轻疾病严重程度。仓鼠模型实验显示,药物可抑制由刺突蛋白诱导的合胞体形成,并有潜力缓解病情。团队认为,这些创新系统不仅有助快速追踪新冠病毒变异并找出治疗方案,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与细胞融合相关的生物医学研究,包括癌症免疫疗法。而细胞互作平台可系统分析多种病毒的合胞体形成能力,包括爱滋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疱疹病毒科、新冠病毒和其他诱导合胞体形成的冠状病毒。团队期望从这项研究中获得崭新方法和深入知识,为治疗新冠病毒病症和其他涉及细胞融合的疾病提供新策略。2024-04-0415:08:55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世卫将新冠病毒JN.1变异株列为需关注变异株

世卫将新冠病毒JN.1变异株列为需关注变异株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病毒JN.1变异株列为「需关注变异株」,但表示JN.1变异株不会对公共卫生构成太大威胁,指出根据现有证据,JN.1变异株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的额外风险目前被评估为低。世卫又表示,现有的新冠疫苗可以继续预防JN.1变异株和其他正在传播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严重疾病和死亡。美国在9月首次检测到JN.1变异株。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日前表示,根据最新监测,截至本月8日,当地的新冠病例中,JN.1变异株占百分之15至29,但指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JN.1变异株相对于其他当前流行的变异株对公共卫生构成更大风险。2023-12-2000:57:24(1)

封面图片

专家研判:受多因素影响,JN.1 变异株可能发展成为国内新冠病毒优势流行株

专家研判:受多因素影响,JN.1变异株可能发展成为国内新冠病毒优势流行株12月28日14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专家研判认为,今冬明春我国将继续呈现多种呼吸道疾病交替或共同流行态势。受国外JN.1变异株持续输入、春节前后人群规模流动等多因素影响,JN.1变异株可能发展成为国内新冠病毒优势流行株,助推新冠疫情上升,增加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的重症死亡风险,可能会对救治能力相对薄弱的农村医疗服务系统产生一定压力。(央广网)

封面图片

月新冠病毒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流行株为JN.1系列变异株

3月新冠病毒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流行株为JN.1系列变异株2024年3月1日-3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重症病例588例、死亡病例26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1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25例)。本土病例感染的新冠病毒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89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JN.1系列变异株,占比前三位的分别为JN.1、JN.1.4和JN.1.1。

封面图片

CDC:新冠病毒变异株 JN.1 在美加速蔓延

CDC:新冠病毒变异株JN.1在美加速蔓延新冠病毒变异株JN.1正在全球加速蔓延。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近日表示,JN.1是当前美国增长最快的新冠变异株,并预测其在新冠基因组序列中所占比例将持续增加。截至12月8日,CDC估测JN.1变异株在美国流行变异株中约占15%至29%,而在11月27日的估测中,其占比还低于1%。CDC称,当前JN.1的持续增长表明,它要么更具传染性,要么更善于逃避我们的免疫系统。不过与目前流行的其他变异株相比,没有证据表明JN.1对公共卫生的风险更高。

封面图片

CDC:新冠病毒变异株JN.1在美加速蔓延

CDC:新冠病毒变异株JN.1在美加速蔓延新冠病毒变异株JN.1正在全球加速蔓延。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近日表示,JN.1是当前美国增长最快的新冠变异株,并预测其在新冠基因组序列中所占比例将持续增加。截至12月8日,CDC估测JN.1变异株在美国流行变异株中约占15%至29%,而在11月27日的估测中,其占比还低于1%。CDC称,当前JN.1的持续增长表明,它要么更具传染性,要么更善于逃避我们的免疫系统。不过与目前流行的其他变异株相比,没有证据表明JN.1对公共卫生的风险更高。消息来源:

封面图片

新冠还没结束,超级变异艾滋病毒又来了?少修车

新冠还没结束,超级变异艾滋病毒又来了?少修车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报道,荷兰发现了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危险性的艾滋病病毒新变种。国际合作的一个研究项目已经将此发现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该项目由牛津大学大数据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领导,在分析了6700多份艾滋病毒阳性样本后,在荷兰发现了109例这种新的“VB变异毒株”。该研究揭示了“VB变异毒株”和其他艾滋病毒变异毒株之间的显著基因组差异。研究人员称:“携带‘VB变异毒株’患者的病毒载量(即血液中的病毒水平)要高出3.5到5.5倍。”研究人员补充说:CD4细胞(人体一种重要免疫细胞)的下降是艾滋病病毒损害免疫系统的标志,在携带‘VB变异毒株’的人类个体身上,CD4细胞的下降速度是携带其他艾滋病毒变异毒株的患者两倍,这使得这些感染者面临更快发展为艾滋病的风险。”此外,“VB变异毒株”也增加了将病毒传播给他人的风险。这些结论证实了长期以来的担忧,即新的突变可能会使HIV-1病毒更具传染性和危险性。根据联合国艾滋病毒/艾滋病联合规划署(UNAIDS)的数据,自20世纪80年代初艾滋病开始流行以来,全世界已有3800万人感染,有3600万人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报道指出,目前已确认的“VB变异毒株”病例数量相对较少,但实际数字可能更高。爆料投稿无聊就找:迪拜华人必备纸飞机大事件频道:【】【】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