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署:屯门曾咀垃圾焚烧设施I・PARK2可望提早两年完工

环保署:屯门曾咀垃圾焚烧设施I・PARK2可望提早两年完工正在石鼓洲旁人工岛上兴建的垃圾焚烧发电设施I・PARK1,是全港首个现代垃圾焚烧发电设施,预计明年内投入运作。署方安排记者到岛上了解设施兴建进度,现场所见,相关设施的建筑已大致完成。至于在屯门曾咀兴建的第二座设施I・PARK2,署方的文件指,原本预计2030年代初落成,根据最新预计,建筑期可以由72个月缩减至54个月,可望较原定估算提早两年完成。环保署助理署长雷学良表示,经过与不同持份者沟通,包括国内及外国一些有经验建设焚化设施建设公司,再与顾问公司进行详细估算,并且尽早进行一些法定程序,以压缩整个建筑期,因此可以缩短建筑时间。雷学良说随著I・PARK1及I・PARK2的落成,加上当局减废回收措施,希望可达到2035年零废堆填的目标。至于第三座焚化设施,他说仍在选址,属长远计划,未有落成日期。2024-06-1911:37:53(3)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垃圾焚烧发电设施I・PARK1预计明年投入运作

垃圾焚烧发电设施I・PARK1预计明年投入运作位于石鼓洲旁人工岛上的垃圾焚烧发电设施I・PARK1,目前正在进行楼宇及结构等工程,预计明年投入运作,每天处理约3000公吨都市固体废物。至于位于屯门曾咀的第二座焚烧发电设施I・PARK2,当局最新预计建筑期由72个月缩减至54个月,有望提早约一年半完成,届时固体废物处理量可由每日4000公吨增加至每日6000公吨。环保署表示,两个焚化设施落成后,期望可达到2035年零废堆填的目标。2024-06-1918:26:23

封面图片

环保署:两个焚化设施落成后都市固体废物处理量增至每日9千公吨

环保署:两个焚化设施落成后都市固体废物处理量增至每日9千公吨正在规划的本港第二座焚烧发电设施I・PARK2,当局最新估计建筑期可以加快18个月,可望提早两年完成。环保署表示,本港两个焚化设施落成后,香港的都市固体废物处理量预计将可提升至每日9000公吨。环保署就焚烧发电设施举行简介会,安排记者到兴建焚烧发电设施I•PARK1的岛上了解,兴建工程正在进行。环保署说填海工程、海堤及防波堤等建造工程大致完成,目标在2025年内投入运作,预计每天可处理约3000公吨都市固体废物。而处理都市固体废物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将回收作发电用途,除了供设施日常运作,预计剩余部份每年可输出达4亿8000万度电量至电网。至于I・PARK2,署方预计处理量可以增加50%,即由每日4000公吨增加至每日6000公吨,建筑期则由原本预计的72个月,缩减至54个月。建筑设计以「目的为本,实而不华」为原则,确保项目以最具成本放益的方案进行。环保署助理署长雷学良期望透过两个焚化设施及政府的减废回收措施,做到「2035零废堆填」目标。他说,兴建焚化设施工程达到国际认可及严格的烟气排放标准,过往亦曾做过研究,强调焚化炉运作过程不会对卫生和个人健康构成影响。他又说,香港现时的焚化设施是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工程达到国际认可及严格的烟气排放标准。他说香港现时主要依赖堆填区去处理废物,对比世界部分地区相对落后,现时于处理都市固体废物的考虑方案上,是在追赶世界先进的「潮流」,两个焚化设施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而兴建第三个焚化设施是长远计划,未有预计落成日期。2024-06-1912:56:16

封面图片

环境及生态局:综合废物管理设施第二期提早约两年完成

环境及生态局:综合废物管理设施第二期提早约两年完成环境及生态局表示,兴建中的综合废物管理设施第一期I・PARK1,填海工程、海堤和防波堤的建造工程已大致完成,正在人工岛上进行地基、土木、厂房等工程,当局目标在2025年内投入运作。当设施全面运作后,产生的电量除供设施日常运作,预计剩余部分每年可输出达4亿8000万度电至电网。环境局向立法会提供的文件指出,以往公布计划在屯门曾咀发展的综合废物管理设施第二期I・PARK2,当时预计拟议在2030年代初落成,自去年初通关以来,本港与海内外的大型垃圾焚烧设施企业交流。当局表示,在综合专家团队及内地大型垃圾焚烧设施企业意见,并考虑到地盘实际情况,建筑期约可由原本预计约72个月,缩减至54个月,他们预计透过加快建筑时间,以及同步进行多项前期工作,I・PARK2可望较原定估算时间提早约两年完成。拟议的I・PARK2,建议采用与I・PARK1同样的活动炉排焚化技术,处理量预计可增加最多5成至每日6000公吨,每年可输出达9亿6000万台剩余电量至电网。局方表示,研究透过精简程序及同步进行多项工作以推展拟议的I・PARK2;研究借鉴各大型垃圾焚烧设施企业包括内地发展垃圾焚烧发电设施的丰富经验,尽量提高处理量;以及研究于合约条款中引入适当经济诱因,鼓励承建商加快建筑进度。当局正就I・PARK2准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预计今年第三季提交审批,会研究在北部都会区物色合适用地兴建先进转废为能设施。2024-06-1814:41:07

封面图片

首个转废为能焚烧发电设施I·PARK1明年运作 第二期有望提早两年完成

#港闻【Now新闻台】香港首个转废为能的焚烧发电设施I·PARK1,将在2025年内投入运作。环境及生态局表示,第二期I·PARK2有望提早约两年完成。环境局向立法会提交文件指,综合废物管理设施I·PARK2,原本预计在2030年年初落成,不过在综合专家团队和内地大型垃圾焚烧设施企业意见,考虑到地盘实际情况,认为建筑期可由原本72个月,缩减至54个月;预料透过加快建筑时间,以及同步进行多项前期工作,I·PARK2有望提早约两年完成。政府亦正研究,能否在工程合约中加入经济诱因,鼓励承建商加快建筑进度。

封面图片

有环团称垃圾焚化后仍需处理焚烧后灰烬 呼吁做好源头减废

有环团称垃圾焚化后仍需处理焚烧后灰烬呼吁做好源头减废政府预计正在兴建的焚烧发电设施I・PARK1及规划中的I・PARK2,每日共可处理约9000公吨都市固体废物,有环保团体表示,香港现时每日平均弃置约11000公吨都市固体废物,认为在做好源头减废下,两个焚化设施已经足够。绿惜地球总干事刘祉锋说在废物管理策略中,焚化应该是最终做法,最优先应该由源头做起,减少废物产生、物尽其用及循环再造,剩余无法回收的废物才以焚化处理。他表示,把垃圾焚化后,仍需要处理焚烧后的灰烬,例如I・PARK2每日的处理量为6000公吨,但同时会产生约1200公吨「炉底灰」需要处理,不能以为把垃圾焚烧就「一天都光晒」。刘祉锋担心如果有很大处理量的焚化设施,会向市民发放错误讯息,令市民觉得有这些设施就不再著紧做好源头减废及分类回收。2024-06-1915:21:48

封面图片

石鼓洲外海人工岛转废为能设施可望2025年投入运作

石鼓洲外海人工岛转废为能设施可望2025年投入运作环保署在位于石鼓洲外海人工岛,兴建本港首座处理都市固体废物的转废为能设施I·PARK1,当中在珠海预制首个重约6000公吨的锅炉燃烧组件,上月经水路运抵香港,属全球同类型组件最大之列。环保署首席环境保护主任邓伟权表示,经水路运送大型组件,困难在于需要留意运送当日的天气、风速、浪势,以及潮涨情况。他又说,运送重达6000公吨的组件到人工岛。邓伟权表示,预计余下11个机电设备组件,将于今年第三季左右全部运抵本港。他又说,期望设施在2025年投入运作,届时将可每日处理3000公吨都市固体废物,并回收焚烧废物产生的电力,估计每年可输出约4亿8千万度剩余电力至公众电网,足够供10万户家庭使用。署方表示,正就屯门曾咀中部煤灰湖的I·PARK2,安排委聘顾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及技术性研究,并会展开全港性选址研究,物色其他适合兴建转废为能设施的地点,以实现「零废堆填」及碳中和的目标。2023-03-0308:03:40(2)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