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轻易用自己的视角,断言别人的生活,尤其是初衷。▎太远,会“无视”。太近,会“放大”。太窄,会“诛心”。

别轻易用自己的视角,断言别人的生活,尤其是初衷。▎太远,会“无视”。太近,会“放大”。太窄,会“诛心”。▎也许这是为什么,大家经常在网络上说,理解万岁。▎更重要的,不是建议别人,是建议自己。自己在网络上的态度。▎也是站在他人的视角,尊重他人的立场和价值观。有些话题,不要耍“小聪明”,不要狡黠地体现自己的“智慧”,要保持足够的距离,或者谨慎地讨论。▎比如中医,比如宗教,比如别人家的偶像。▎我们可以选择不说。如果要说,就诚实地说。▎诚实,也许不会给你整个世界,但是可以让你的圈层往外扩散,吸引到和你一样的人。▎相反,如果投机取巧,总有一天,会用更多的谎言弥补曾经的谎言。▎直到,“人设崩了”。然后把你整个世界都拿走。▎这可能是网络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所以,现在的网络世界是一个个圈层社会。我在我的圈子如鱼得水,你在你的圈子如痴如醉。但是,却随时可能因为各种讨论,彼此卷入,吵得不可开交。当你看不懂,或者无法适应的时候,少点断言,多点理解。如果要说,就诚实地说,同时尊重别人的边界。最后,理解万岁。::#好文分享:@sharebooks4you:@sharing_books4u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很多讨论的层次都是由从未直接参与过他们所讨论的东西的人所决定的。其中一些人对经济斗争的表述出于他们自己的一知半解或偏见,尤其是,

转载【3】——《》我参加过雪饼的支持活动。也关注了这场天安门起义的研讨。我觉得大家都说到了很多关键问题,每个问题都值得展开、深化、更加详细地讨论。借这个评论征集的机会,我想要补充一个议题。关于这些年来基层工作的经济主义特征。虽然我太年轻,不了解这种倾向的发展过程,但相关争议让我感觉困惑。我围观过很多讨论,但真正参与其中的并不多。因为我发现,不论主办方是谁、主张什么战略,很多讨论的层次都是由从未直接参与过他们所讨论的东西的人所决定的。其中一些人对经济斗争的表述出于他们自己的一知半解或偏见,尤其是,某种阶级地位的优越感。在不熟悉反对意见的情况下宣称其论点自信。围观者被迷惑在其中。越迷糊就越迷信,就离现实越远。就如这本书中描述的知识分子网红化(另一边是网红的伪知识分子化,是不是太客气了没好意思提?)。就是这类人主张的等待“群众崛起”,然后再引导群众进行政治斗争。现在也是他们在抱怨“群众为什么总硬不起来”。经济主义的表面可能有点迷惑性。比如被欠薪的工人想要拿回自己的钱,流民的孩子想要读书,如果能帮忙把钱要回来、帮孩子入学,哪怕只要回一部分薪水,哪怕只有一部分孩子有学上,也应该被视为“做了实事”。尽管(在很多这类案例中)劳资剥削和户籍制的阶级压榨都被保留了下来。“维权”和维稳的界限一再模糊化。但认为“经济主义不提出政治要求”,那是刻板印象。经济主义被孤立于政治要求之外了。而政治要求来自于经济斗争。顺便说,经济要求与政治要求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我认为其实有两种经济主义。其一是,有一个大目标,比如通过工会斗争实现工人自治——换句话说“经济主义”作为过渡阶段。另一种则是相反的,缺乏工人自身思想内核的经济主义,其“斗争”过程只是成为了事实上的雇主霸权合法性的保护罩。通过让工人“得到”面包屑,从而熄灭了抵抗运动的潜力。我称其为短视的经济主义。并非所有人都能知道,“经济主义”作为训练项目也可以是建立社会力量的众多方法之一。,通过工会运动、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地区委员会、自卫队……等等方式,学习自治。所有这些都可以形成。如果无政府主义者把这一斗争工具的能力拱手让给短视的经济主义,像“前辈”那样退回到慈善事业中,满足于讨薪维权,退出争取工人权力的政治斗争,那么我们的位置就毫无疑问会所取代。目前整个社会倒退的步伐众所周知,已经是保守派占据上风的表现。战线割让越多,挽回损失就越难。保罗尤里奇曾经描述过一种"信条式无政府主义者",其特点是:没有基本技能、没有基层支持、没有相关经验……在目前的局势下,新生力量和不思进取的老一代同道都最容易跌入这样的状态中。这是对这本书所提醒的革命形势的严重浪费。这套政策的本质就是通过经济手段影响民众。什么“疯狂独裁者”和个人崇拜的宣传都是次要的,经济胁迫及其后果才是统治阶级的主要工具。我理解很多同道对左派内容的偏见(这本书中也讲述了“左派”定义的模糊性,这是重要的议题),但仅因此而对关键战线视而不见,甚至主动剥夺这一工具的价值,那就太傻了。每当交往新朋友时我总是问对方同样的问题;“你最想要什么?列出一个优先事项一二三”。如果你发现自己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或者更糟糕的是,你能给出的答案几乎完全是口号——是“别人”期待看到的你的人设,而不是你的意志所在,那我们需要先停下手头工作了,进行一场反思更切实际。#天安门广场起义#革命#无政府主义#中国#反抗#新秩序#国家资本主义#白纸抗议#TiananmenSquareUprising#Revolution#Anarchism#China#Resistance#NewOrder#StateCapitalism#WhitePaperProtests#Strategy#Tactics

封面图片

小心儿童电话手表暗藏的攀比与社交圈子

小心儿童电话手表暗藏的攀比与社交圈子唱着《孤勇者》,去玩具店买套正版卡牌或文具盲盒,用小天才电话手表发个朋友圈……这些片段已是多少小朋友的生活日常。这些不仅仅是他们的社交话题,甚至有的已经成为儿童的社交货币。而随着商家的营销手段升级,儿童社交门槛也水涨船高。新学期伊始,本报欲借此系列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倡导更为健康的儿童消费风气。“暑假时给女儿买了一个360,但开学后发现班上就一个人用360,无法加群、加好友,上周末只好又去买了一个小天才。”昨天,市民纪女士向新快报记者抱怨称,“这简直就是绑架消费,而且一个儿童电话手表售价接近2000元,比自己用的手机还要贵。”和纪女士类似的家长不在少数,如今在中小学生中,儿童电话手表的普及率非常高,这种以安全为主的产品,其实早就已经超越了安全本身。发朋友圈、评论点赞、赚积分……这些是纪女士8岁女儿每天要完成的事,儿童电话手表逐步成为孩子娱乐、社交、购物的重要工具,而其中的隐忧也伴随而来。从“找孩子”到“圈层”社交9月4日下午,新快报记者在广州增城万达广场一家华为体验店看到一对年轻夫妻正带着女儿体验华为儿童电话手表。市民韩先生说:“这手表外型设计、功能体验都不错,性价比也可以,只要800多元,但是女儿不太高兴,说不能跟同学‘碰一碰’加好友。”旁边是一间小米品牌店,店内米兔儿童电话手表销售人员表示:“各品牌儿童手表都有自己的‘手表圈层’社交,这些‘手表圈’互不相通,小孩子们为了跟同学加好友,就会要求买特定品牌手表。”儿童电话手表最初出现的原因是基于家长的诉求——它可以通过手表上的GPS定位,让父母随时了解孩子所处的位置。早在2015年6月,小天才第一款Y01型号手表推出的时候,就主打GPS定位功能,它有一个“找孩子”的功能,可以帮助家长导航出具体的路径,能预警孩子出行时有可能遇到的诱拐、迷路等风险。小天才儿童电话手表除了针对家长对孩子安全的需求外,还满足了孩子“找朋友”的社交需求。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小天才陆续加入了微聊、朋友圈、摇一摇等社交功能后,满足了儿童与家长的双重需求,成为了一个儿童版的微信。它在功能上简化并趣味化了交友的流程——彼此手表“碰一碰”就能互相加好友,也因此形成了一张专属的小学校园+小区的小圈层社交网络。但是这样一来,没有使用小天才的人仿佛显得格格不入,当别人通过碰一碰功能加上好友的时候,无法加入其中的人显得很无奈。所以当你问一个坚持要买小天才的孩子为什么要买的理由的时候,得到的回答出奇地一致,班上的同学都用这个,想要融入那个统一的圈子。于是在孩子的坚持下,无论性价比如何,小天才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很多家长在购买时并不知道,小天才手表里有一整套复制粘贴成人世界的积分体系。“碰一碰”是交友的第一步,“赚积分”才是真正秀实力的阶段。刚刚升入五年级的小学生静姝是小天才手表的“铁...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1271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12717.htm

封面图片

花两百万变成狗的日本男人 现在打算找母狗交友

花两百万变成狗的日本男人现在打算找母狗交友光看字面表达,这似乎只是个“现代人类企图为自己的犬科宠物寻找伴侣配种”的征婚新闻,也并不是非常罕见。但我想告诉你的是,图片上这条“狗”其实是个男人,他是为自己找伙伴——网上大伙儿一天到晚“皮套狗皮套狗”喊个不停,转头回到现实生活中,还真的有人当了“皮套狗”。和所有处于Z时代的青年遭遇的困境如出一辙,“TOCO桑”也有“上班焦虑恐惧症”——工作又忙又累又得超负荷加班,平时还不敢和同事有太多交流,更重要的是,这样累死累活下来,也没挣到几个钱。因此,熬到下班后,蜷缩在椅子上打“宝可梦”,成了“TOCO桑”最喜欢的排解方式。同时,恰逢直播业兴起,“看别人直播玩游戏”也成了一种时兴的消遣——于是,“TOCO桑”萌生了下班直播打游戏的念头。毕竟,自己一个人玩也是玩,玩的时候播给别人看也不碍事。而且,万一直播搞出些名堂来,顺便还能赚点外快,怎么想都值得一试。只是,直播并没有“TOCO桑”想得轻松。很快,他就“绷不住了”——自己明明每天下班后准点直播,从不请假缺席,但好像压力没缓解多少,反而愈发困顿疲惫。更重要的是,自己直播没什么人看,赚不到钱。不过,在某一天,命运女神的垂怜悄悄滑入了“TOCO桑”的“天菩萨”里,让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变成一条狗。在“TOCO桑”看来,狗每天的工作就是陪主人玩,玩累了就可以直接吃饭睡觉,也不用承受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这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动物。而且,这是“TOCO桑”的儿时梦想。于是,“TOCO桑”开始努力工作赚钱,只为了早点变成一条狗。经过了几年苦熬,直到2022年4月,“TOCO桑”终于攒够了两百万日元,找日本最大的私人定制高端动物皮套公司“ZEPPET”,定制了一套“高仿真人体全覆盖纯原狗毛”的牧羊犬皮套,开始了自己全新的“狗生”。为了记录自己当狗的经历,“TOCO桑”开始在直播宝可梦的账号上发布自己的日常生活,而头像也换了自己的“自拍”。但一开始,“TOCO桑”并不能适应趴在地上四足交替行动,甚至连正常爬行和简单翻身都做不到。不过,他也会一些寻常狗不会的技能,比如拍乒乓球……而让“TOCO桑”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一逃离现实的行为,并没有让人感到反感,反而是有不少人开始关注他,并且还有媒体亲自登门采访。不仅如此,“TOCO桑”还迎来了狗生的第一次综艺节目。在这里,“TOCO桑”像一条真狗一样和主持人展开各种互动,比如用嘴叼主人抛来的球,听指挥翻滚等。而这也让“TOCO桑”的名气一夜之间爆红。它在油管、TikTok以及“黑叉”的粉丝数暴增。不过,在“TOCO桑”心里一直有个芥蒂­——目前这一切,都只是他在家自娱自乐。而最初的兴奋终会散去,只会剩下独自一狗的寂寥。于是,“TOCO桑”有了出门寻找同伴的想法。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想去字母圈玩“艾斯爱慕”,或是找人和他一起扮狗,而是真的想找“同类”交友。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机会并没有让“TOCO桑”等待太久。在2023年10月,“TOCO桑”收到了德国一家媒体的采访请求,并且德媒同意让女主持人牵着他上街寻找“同类伴侣”。这一次,在德媒主持人的手里,“TOCO桑”翻滚、握手、站立坐立的“狗姿”愈发熟练,四足交替行走也变得非常流畅。然后,“TOCO桑”遇到了第一条“同类”。而同类也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毕竟如此庞然大物,在狗眼里也是头一遭。然后,白狗上去嗅了嗅“TOCO桑”身上的味道。突然,它像是感觉被踩了尾巴一样,连滚带爬从“TOCO桑”身边离开,说什么也不愿意再靠近。随着街头采访继续,“TOCO桑”又遇到了两只“同类”。但结局很可惜,它们表现出来和白狗一样的恐慌——可能在狗群中,也有“恐怖谷效应”这回事吧。而耐人寻味的是,比起“同类”而言,站在大街上的“TOCO桑”显然更受路人们的欢迎。但被路人围得水泄不通后,“TOCO桑”的“同类交友”梦也算彻底搁浅了。然而,等这条采访视频放出后,网络上便炸了锅。视频的播放量很快便超过了700万。不少人在赞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之余,也为“TOCO桑”致以了最崇高的敬意。虽然说,在网上靠着猎奇、抽象,甚至是色情骗流量的视频,层出不穷。但“TOCO桑”的当街扮狗实在是太硬核了。于是,观众在下面惊叹他的勇气和胆量——从古到今,人们总是会折服于直面一切的“强者”。而不死心的“TOCO桑”并没有放弃和“同类”交友的愿望。回家总结复盘了经验后,他认为问题还是出在“自己的动作姿态不像狗”。于是,他在今年1月1日报名参加了“宠物训练营”。然而,当驯犬员得知这条“牧羊犬”是个人后,便拒绝和“TOCO桑”一起训练。因此,“TOCO桑”不得不在场地里独自琢磨,而这也使得它每一项指标考核都没有通关——这趟训练之旅也惨遭搁浅。但在“TOCO桑”看来,扮狗比扮人快乐多了,即使别人不能理解,甚至对他出言不逊,但在他的心里也算得到了放松和救赎。截至目前,“TOCO桑”仍在各种平台记录着自己的“狗生”。而关注他的人也日益增多,有人佩服他的勇气,希望和他一起变成狗,也有人骂他脑袋不正常,想当狗就滚去狗笼子里,不要跑出来吓人。但“TOCO桑”始终都没有因这些夸赞或者诋毁慌了阵脚。毕竟,他的初衷是像狗一样生活。而狗听不懂人话,也不需要听懂人话,它们只要吃饱就睡——这就够了。不过,仔细想想,我们在没遇到“TOCO桑”之前,其实也看过无数的人有同样的想法——毕竟,这些人嘴里一直嘟囔着“好想当XXX的狗”。但说到底,这些都是“新时代互联网的抽象搞笑精神”的再创作,一说一笑就过去了。而“TOCO桑”不同。他在“XXX”里填了自己的名字,选择为自己当一回狗。...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1538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15381.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月球上钟表走得更快 会影响月球任务 现在要给它配置时间

科学家发现月球上钟表走得更快会影响月球任务现在要给它配置时间之所以要在2026年底之前完成这项工作,是因为美国阿耳忒弥斯3号任务计划不早于2026年将载人宇航员送至月球南极附近,到时美国的宇航员和航天器正好就可以使用这个月球的时间系统。那么,有趣的问题是,为什么这次登月需要专门创建月球的标准时间,之前的阿波罗登月任务没有月球标准时间不也挺好的吗?阿波罗登月的时候确实没有使用月球的时间——当时宇航员的手表同步的是休斯顿所在时区的时间(火箭发射地),但月球标准时间确实有必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主要原因是时间在现代科技领域扮演着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月球的时间流逝方式和地球并不一样,这会导致一些工作出错或者无法开展。月球上的钟表走得更快由于潮汐锁定,月球有一面永远对着我们,所以可能有些人认为月球不会有白天和黑夜的变化。实际上月球也在自转,太阳也会照到它不同区域,所以月球是有昼夜之分的,只是因为潮汐锁定,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保持一致,相当缓慢,它的白天和黑夜都差不多有2周左右时间。地球的一天24小时是根据白天黑夜定义的,这似乎不是很适合月球,这是制定月球标准时间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很多,这导致那里的时间走得比地球上更快,如果在月球的航天器或者宇航员同样引用地球标准时间的话,那么每天那里的表都会快走大约58.7微秒(后面我会解释为什么这个误差无法接受),这个就是所谓的时间膨胀。爱因斯坦是最早发现这一点的科学家,他最初相信光速是恒定的,并以此推导出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对光速不变的解释是,光速对任何参考系都是不变的,无论你多快,光速相对你都不变。图:移动火车A射出的箭比禁止的B会快,但光速不同,它是一样的不仅如此,如果有两个人同时移动,无论这两个人的速度相差多少,光速相对这两个人都是一样的,比如你以99%光速移动,而另外一个人以1%的光速移动,但是光速相对你们两个人的速度都是一样的。这个很难理解,非常反直觉,但是爱因斯坦天才地方就是找到了解释方案,他认为在运动过程中时间发生了变化。你的时间和另外一个人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你的速度更快,则时间流逝更慢,所以你看到的光速和另外一个人看到的光速一样。这就是狭义相对论,它解释了速度的时间膨胀,这个已经在观测实验中得到验证。由于空间站的速度更快,所以上面携带的原子钟记录下了更慢的时间,另外科学家也已经用原子钟观察到速度低于10米每秒的速度时间膨胀。在狭义相对论之后,爱因斯坦又开始思考引力,他同样用时间的相对流逝解释了引力的本质,这便是广义相对论。我们可以不用理解广义相对论具体内容,只需要知道引力也会导致时间膨胀,而且是你处在引力越大的地方时间流逝越慢。这点同样已经通过原子钟观察到高度差仅为1米的地球表面的引力时间膨胀,这个实验和我前文提到的“10米每秒的速度时间膨胀”都是在2010年就已经完成的。月球引力和地球不一样,所以时间自然就不一样了,时间膨胀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来,我这边找到现成的答案,月球上每天会比地球快58.7微秒——一年差不多少快个0.02秒。那么,现在还有一个问题,真的有必要为了这一年的0.02秒误差来设置一个月球独立的时间吗?为什么同步非常重要?如果你经常使用计算机并试图解决一些计算机上网故障的话,你可能会涉及到把时间同步一下的操作。我个人这样操作过很多次,特别是计算机普及度还不是很高的年代,每次网络无法连接的时候,通常只要重新同步一下电脑的时间,就可以正常上网了。老实说,我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也从来没有去了解过为什么同步时间就可以重新上网,但是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简单了解了下其中的原因。其实为了互联网的安全,保护你我的个人隐私,以及你的个人电脑访问服务器时免受第三方攻击,这里有一个所谓的公钥证书系统,在你每次访问网站时它都会给你建立一个远程方的身份证书,从而提高安全系数。这个公钥证书系统的关键就是时间,如果你电脑的时间没有同步的话,就无法正确建立这个证书,自然就无法对外访问了。另外,我们现在许多线上交易,为了提高安全系数,有一个时间戳(其实现在文件、事件、图像等都引入了这个)概念——指的是数据在某个特定时间点是完整存在过了,这样可以确保第三方在之后无法篡改这些数据。总得来说,如果你要在月球使用互联网相关的服务,就必须时间同步,不然数据会出错,如果要取消时间相关设定,那么安全就无法保障。你可能会问,我们的北京时间和其它地方时间难道是一样的吗?虽然,世界各个地区的人根据自己所在地球的位置来设置时间——也就是所谓的时区,但全球所有时区都是根据单一协调世界时 (UTC)定义的。协调世界时由位于法国巴黎的国际计量局制定,它使用全球各地的原子钟组合创建,这些原子钟将自己的时间输入巴黎中央实验室,以确保每个国家的时钟同步,这便是全球互联网的基础。不过,互联网和线上交易并不是唯一需要根据时间来运行的东西,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全球导航系统,它也是以时间为基础的,这个在月球任务中最为重要。我们知道导航是根据卫星实现的,而卫星判断你的位置是根据时间,卫星信号会比地面上的当前时间晚几分之一秒到达,因此可以利用时间差以惊人的精度确定一个人在地球表面的位置。在卫星导航中,要想获得准确的位置,需要达到纳秒级的误差水平才行,而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月球和地球的时间误差有58.7微秒,如果在月球上同样使用协调世界时的话,那么将会出现严重的位置偏差。以前的登月任务是粗糙的,任务也单一,没有精细化的运作,而21世纪的登月任务明显已经进入了一个要在月球长期工作的阶段,所以创建月球的标准时间是必要的,有些科学家甚至已经提出了要创建火星,以及其它天体的时间了。最后不过,关于月球标准时间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到底由谁来创建,或者由谁牵头。其实不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做这件事情,欧空局也早就在做了由于大家都有自己的优先事项和愿景,这让创建月球标准时间变得相当复杂。...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6774.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6774.htm

封面图片

经济学家许小年谈ChatGPT创业:我建议慎重 不要追逐潮流

经济学家许小年谈ChatGPT创业:我建议慎重不要追逐潮流这场主题研讨会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工业互联网协会、中欧校友关系与教育发展办公室联合主办,机械工业出版社承办。在研讨会现场,许小年教授的新书《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第2版)》正式发布。许小年曾任美林证券亚太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顾问,获得过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在他看来,消费互联网的热潮已经过去,但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帷幕刚刚拉开。深刻理解当下,才能赶上创新的浪潮。互联网的下一波高潮将在工业领域掀起,工业互联网将带给我们惊喜,特别是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制造业转型、数字化营销和企业组织管理重塑等方面,其影响程度将不亚于消费互联网。“过去有一大批创业者进入了互联网行业,但失败的多,成功的少。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去追潮流,把工具本身当成了目的,为了新技术而新技术。使我们很多企业走了弯路,浪费了不少时间和宝贵的资源。”许小年说,“不能别人做AI,你也跟着做。你得思考,做AI为了什么?企业不要忘记自己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你的客户创造价值。同时,我们还希望通过运用新技术实现商业的最高境界——收益递增。”何为收益递增?即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销售量的提高,每单位销售的利润越来越高。比如,当销售规模在10亿元人民币时,利润率是10%,当销售额达到20亿元时,利润率是15%。随着规模增加,利润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上升。许小年说,收益不可能永远递增,但在企业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比如在新技术应用的阶段一定要做到收益递增。互联网的特点恰恰使得企业可能实现收益递增。而为什么互联网可以带来收益递增?因为其具有四个效应。第一是梅特卡夫效应,即一个网络的价值,随着其节点数的增加而指数级增长。“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公司如此重视月活用户数,为什么阿里、腾讯能有如此高市值的原因。”许小年说。第二是双边市场效应,其来源于供给和需求方之间相互促进的正反馈。一个很明显的案例是网约车,网约车签约的司机越多,打车的人也越多;打车的人越多,司机也就越多。第三是规模经济效益。传统的规模经济效应,即凡是重资产的地方,企业规模一定要大,像钢铁厂、水泥厂等,不然固定成本无法分摊,随着规模增大,每一单位的固定成本分摊得越薄。在互联网所创造的虚拟空间中,规模效应会被进一步放大。第四,协同效应,即业务种类越多,成本越低。“这在工业互联网体现得尤其明显,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两个中台——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建设和维护两个中台的成本是固定的,在这个平台上开展的业务越多,越能够分摊平台成本。”许小年说。工业互联网的效应主要在后两项。许小年认为工业互联网本质上是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联接企业开展业务需要的所有内外部资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万物互联,包括人财物、产供销以及算力、客户、供应商。万物互联互通,“通”是沟通或通讯(communication),人和机器沟通要有共同语言,共同语言就是数字,所以在工业互联网的世界中,数字化是前提。“数字化做好了之后才有训练AI的数据,如果没有数字化,就不要谈AI。”许小年在演讲的结尾时说。...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113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1135.htm

封面图片

GitHub榜一大佬晒出可怜的存款:大家都想给他捐钱

GitHub榜一大佬晒出可怜的存款:大家都想给他捐钱一般来说,我不会在乎App开发者是谁。但巧的是,在这个人的其他作品里,我看到有2个都是自己在用的。一个是OneThing,之前推荐过。一个是前段时间数码区最顶流的软件Actions。它把iPhone15Pro侧边按钮的实用性完全提高一个维度,堪称神器,被各大博主抢着推荐。我有一个习惯,类似于看电影。当你偶然发现喜欢的几部电影,恰好都是一个导演拍的,你就会去他的主页,找其他作品看。所以我也翻到开发者Sindre的主页,想看看还有什么好东西。接着我被震惊到了。这个看似无人知晓的开发者,居然做了43款App。对爱捣鼓软件的我来说,这场景好比一个米其林大厨做了一整桌菜,就等着我去试个遍啊~结果不出所料。在花了半天时间体验了十几款软件后,我可以说:只要你有需求,Sindre的软件就很实用。底下是给大家推荐的 5款MacApp。除了好用,Sindre软件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体积小。谁能想到,在软件安装包都快用GB作为单位的年代,居然还有一堆软件连5MB都没有:OneThing1.7MB、PlainTextEditor1.6MB、HEICConverter3.2MB。体积小的原因,在于App功能很简单。这,就要说到Sindre「 高傲 」的地方了:用户提的一些需求,他往往都会拒绝,理由就是不符合自己初衷。当初就是单纯解决某个需求,才做的这款App。不知道各位怎么看,我一开始觉得他有点装,什么「keepsimple」,压根就不把用户放眼里嘛。但仔细想了下,他做的也并非不对。因为妥协只有 0 次和无数次。很多开发者就是在不断妥协需求的路上,渐行渐远,最后亲手把软件喂胖喂肿。所以他这份让软件保持纯粹的坚持,不无道理。虽然高傲是第一感觉,但随着我继续了解这个开发者,我发现「 高傲 」背后,居然是一颗炙热滚烫的心。Sindre的43款软件中,有37款完全免费,其中还有不少是开源的。即便是付费软件,如果你是学生、开源维护者或者负担不起,只要跟他说一声,他就免费送给你。软件随着更新换代,在一些旧系统上可能无法运行。Sindre特地为大家保留了各个历史版本,付费软件的老版本还会免费提供。考虑到有些人无法访问 AppStore ,Sindre也额外提供了安装包,隔段时间还会手动更新版本。每个软件的常见问题和故障排除,Sindre都在官网做了很详细的说明。比如 hyperduck这个软件,为了让大家没有任何使用困难,他列好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解答了足足1200字。这种情况还不足为奇,在他的40多款App里俯拾皆是。要知道,Sindre绝大部分软件都没收费,他其实没义务做这些。到这里,我算是明白了。不答应用户的各种需求,是从他的专业性上考虑。而其他方面,他都是站在用户角度考虑,真心想帮到大家。现在,你是不是觉得这哥们还挺能处的。别急,这还只是他的冰山一角。我怎么都没想到,Sindre居然还是Github上拥有最多星星( 收藏数 )的人。他最知名的项目收藏数高达27万,GitHub全站第三。手上在维护的npm包有1200 多个,不光是Webpack、Babel这类流行工具,还有一堆大厂都依赖了他的包。Sindre甚至被称为npm之神,因为大家用的npm包大概率底层直接或间接都依赖了他的软件包。用圈内人的话概括就是: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社区内数以万计的顶层工具。随着获取到的信息越来越多,我发现Sindre让人敬佩的地方,可不仅仅是这些赛博世界的传奇成就。只要把散落在各个角落的故事碎片拼凑起来,还原出现实中的Sindre——我想,你还会被他的风趣、善良和温柔所打动。1989年Sindre出生在挪威,7岁时接触到了Windows95。在一次无意点开了网页源代码,研究起运行逻辑之后,他的故事便开始了。10 岁那年,小Sindre就自己做了一个网页,初高中便反编译swf文件,修改别人做的游戏。上大学前,他又被招进挪威武装军队的网络防御单位。2012年,因为兴趣使然,他做起了开源项目。2年后他觉得办公室上班太过安逸,于是辞掉工作背起行囊,来到东南亚。靠着积蓄,他一边旅游,一边仍维护着开源项目。和很多有开源理想的程序员类似,Sindre也享受在开源社区里,在这里他可以和世界各地优秀的网友合作,专注于做社区里最重要的事情。靠着顶尖实力,2015年时他已经是圈内知名人物了。网友自然对这位年轻大佬充满好奇:长什么样子、喜欢吃啥、用的啥设备,甚至是有多少存款、GitHub 密码多少。对于这些问题,即便有些无聊,他通常来者不拒,并且细心整理成PDF,方便大家查看。是的,密码也答复了( 不过给的是老密码 )。当然大伙最好奇的,就是他到底有多少积蓄。Sindre也主打一个坦诚,直接放出存款截图,大概还剩一万多美元(2015年那会)。尽管Sindre表示自己开销不大,钱还够自己花 1年,可他毕竟全职做开源,没有收入。有很多网友问怎么资助他,但他的回答是:「 不用,去资助这个好项目吧。 」当人们点开「 好项目 」的链接,就会跳转到GirlsWhoCode官网——这,是一个助力女性走进科技领域的非盈利机构。写到这时,我倒吸了一口冷气。因为我完全被Sindre个人魅力征服,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这个男人。可惜的是,魅力扳不过现实。再怎么样,积蓄肯定会有见底的一天,这点Sindre自己也明白。好在2018年,他的主页终于出现了GitHubSponsors和OpenCollective这两个助力开源者的平台链接。在这个男人踏入开源世界的第6年,那些受益于他的组织和个人,总算等来资助他的机会了。图源 OpenCollective@Sindre对于这样的大佬,一开始我觉得他是一个没日没夜把头埋在键盘里的工作狂。但结果恰恰相反。他热爱代码,但也热爱自己的生活。工作日,他一般9点到11点起床,冲个澡后散步到一家咖啡馆,开始「hack」。他的hack是指回答一些GitHub问题、敲代码、看邮件、刷推特等。直到下午5点女朋友下班,他俩会在外面吃个晚饭。接下来的时间完全属于女友,两人一起逛商场、看电影、街边买小吃零食。在女朋友睡觉后,他又会继续hack2小时。周末女朋友不上班,他俩的活动还会更丰富一些,hack不hack全看女友的时间安排。也许谁也没猜到:在网络世界拥有如此传奇成就的Sindre,在现实中并非想象中那样,是个活在代码里的极客怪人。而是一个和大多数人一样,喜欢旅行、宠物、美食和热爱生活的人。我们是猜错了,但错得很开心。SindreInstagram截图在写文章时,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在军队当过网络工程师,手握一堆火爆的开源项目和软件,凭Sindre的实力和履历,找一份高薪工作,根本就是唾手可得。可为什么他偏偏选择了开源,并坚持了十多年。或许在一次采访中,Sindre的原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IjustlikemakingstuffandIdon’tcaremuchaboutmoney.我只是喜欢做东西,不太在乎钱。说真的,一般人讲这种话,我多少有点嗤之以鼻。但这次,我决定点个赞。...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0225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02259.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