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 – 在加速崩塌的中国互联网上,正在消失的集体记忆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

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一篇名为《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的文章在网络上热传(已被删除),指出简体中文网络信息锐减。作者在百度搜索“马云”,设定1998-2005年,仅有一则结果。作者认为监管审查是一重要原因。自由亚洲电台报道,各大学学生的批评性文章已被删除,北京益仁平中心的公益资料也消失。澳大利亚教授冯崇义认为这种现象对中国人认识历史产生了毁灭性打击。微信公众号“月光博客”分析指出2013-2024年间,中文网站数量下降近30%,网页的数量10年间下降了70%,大规模的内容控制和市场垄断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中媒未评论,有自媒体认为互联网内容随时会被丢弃是正常现象,也是全球共有的现象。原文链接《中国数字时代》《自由亚洲电台》《中央社》《书航》

封面图片

美国《纽约时报》:就经济意义而言 互联网曾让我们失望

美国《纽约时报》:就经济意义而言互联网曾让我们失望再或者,这一切是否印证了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RobertGordon)曾提出的技术怀疑论,即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创新远不如1870年至1940年之间的创新?从经济数据上看,很显然技术怀疑论已经胜出。一项真正具有根本性的技术创新应该在“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方面都带来持续增长,而“全要素生产率”更为重要。我们在过去的25年间追踪了这两个数据。结论是:互联网出现之后,并没有出现巨大的经济发展。我们或许可以为这些数据偏差来寻找几个借口。比如:互联网确实为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些贡献被一些负面因素抵消了——职业道德的恶化,或建筑生产率的莫名下降。再比如,互联网科技带给我们的好处并不完全可以通过数据来反映。诚然,没人会认为互联网毫无用处。但与曾经那些看起来不如互联网那样“迷人”的科技相比,互联网真的创造了更大价值吗?在洗衣机的普及和宽带的普及之间,又有谁能断言哪一项变革对经济增长贡献更大呢?这些事实告诉我们,虽然信息的流动很重要,但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我们在消费的,大部分仍然是真实的事物或者面对面的服务,而这些都没有因互联网的诞生而受到颠覆性影响。如今,被我们称之为人工智能——不管它们是否有资格被称为人工智能——将真实地成为我们身边的一件大事。但我们应该从曾经的信息技术史中得到这样的一个教训:看起来特别迷人的东西不一定特别有用,反之亦然。(作者是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甄翔译)...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360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3605.htm

封面图片

纽约时报 – 对习近平来说,中国最大的创新是控制了互联网

封面图片

《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看中日博客差异

#Blog#互联网观察从《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看中日博客差异:刚才看了《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这个文章,果不其然,原文现在已经被和谐掉了。"中文互联网崩塌"这一理论并不是首次提出。我记得以前也有人谈论过这个问题。显而易见,这与审查制度有很大关系,但这绝不是唯一的原因。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博客文化的衰落。相比之下,邻国日本的互联网至今仍流行撰写博客。许多年轻人通过写博客年入千万,甚至将其作为职业。在日本互联网上查找资料时,经常能看到各种博客的文章,虽然内容带有主观性,但也提供了很多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而在中国,首先是博客需要备案。即使备案问题能够解决,恐怕在“短平快”逻辑盛行的环境下,能坚持写博客的人也不多。......中略写了这么多,并不是说博客有多么重要,博客能拯救什么中文互联网,当然也并不认为日本的博客对中国有多大的借鉴意义。只是有感而发,讲讲我所知道的主观东西,只是一面,但不尽然。在最后的最后,中文互联网到底怎么了?我也不知道,但是在这篇名为《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被删除后,也许cnBeta下的网友评论更能证明中文互联网到底怎么了。频道@AppDoDo

封面图片

黄汉城财经|中国富人,正从互联网上悄悄消失

共同富裕是这个时代最大的主题。今后凡是有碍于“共同富裕”的事情,都会遭遇铁拳。

封面图片

星球商业评论|互联网没有记忆

很多热点新闻里,当事人出于种种考虑会修改或者删掉最原始的链接,因为百度快照的存在,很多证据无法被删除干净,能提供大量的线索和信息用于打脸。最近,百度悄悄关闭了这个功能。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