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报告汇】专家:越战、伊战和对华政策是二战后美国外交的三大失败(外二篇)

因此,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美国应该增加国防预算,确保每个地区都能获得更多资源。“美国在国防方面的支出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 3%,接近1990 年代末以来的最低水平。”并且,作者认为应该把欧洲的资源用在亚太,欧盟自己应该承担更多防卫责任。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乌克兰战争使国防优先事项发生变化 专家总结一系列教训

乌克兰战争使国防优先事项发生变化专家总结一系列教训北约和其他支持者也看到了稳定但不情愿的升级。起初,这意味着要给乌克兰一些东西,比如肩扛式反坦克火箭和便携式通信系统。然后转向轻型火炮,然后是移动火箭发射器。今天,基辅正在接收主战坦克,并讨论用远程巡航导弹和战斗机对其进行补充。当然,除此之外还必须加上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炮弹、小型武器弹药、火箭弹、备件,以及现代战争的所有其他装备,在这些装备中,士兵只是安装在又大又长的武器上的微小、非常锋利的长矛。后勤人员。这使主要军事大国和国防工业的状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些军火并非凭空出现,也并非都是万万不可错过的多余多余物。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有关国家的活跃且往往不足的军事库存。虽然帮助乌克兰可能令人欣慰,但这种慷慨是有代价的。至少,耗尽的武器库存需要补充,但这是在入侵乌克兰是冷战结束以来统治世界的共识普遍崩溃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是一个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随着俄罗斯发动战争,一些不良行为者的胆子越来越大,今天的问题不仅仅是如何更换提供给乌克兰的武器系统,而是如何设定新的优先事项,以应对一个日益不稳定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美国和北约越来越接近在多个战线上发生直接冲突。如果这还不够的话,北约大国正在从30年的历史休假中醒来,而且还没有带来非常愉快的觉醒。1992年冷战结束后,一个令人欣慰的想法出现了,即世界正在见证历史的终结。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什么重大威胁是经济、外交、文化等软实力解决不了的,任何冲突都是低烈度的。结果,北约成员国迅速解除武装,甚至对维持弹药储备几乎没有兴趣,以至于军舰通常会在没有任何炮弹或导弹的情况下空手出海。除了几个明显的例外,国防开支随着“和平红利”被掠夺用于支付社会项目而直线下降。说白了,北约成了一个空壳,依靠美国、英国、法国的核武器作为安全保护伞,无法打一场高强度的战争。对乌克兰的入侵使这一切都得到了高度的缓解。在向基辅提供援助后,有人指出,英国和德国的高强度战争不会持续两天,而美国将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来补充他们提供的所有火箭和导弹。那只是为了回到现状,更不用说在一个日益不稳定和咄咄逼人的世界里需要什么。过去几个月的结果是北约和其他军事大国的购买狂潮。德国和法国宣布将国防开支大幅增加至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波兰为大炮和坦克下了巨额订单,加上预算增加,这有可能使其成为北约最强大的陆军。英国也增加了支出。匈牙利订购了坦克、装甲战车、直升机和雷达系统,挪威授予了价值26亿克朗(2.63亿美元)的弹药合同,比利时购买了F-35闪电II战斗机,甚至立陶宛也想要600发游荡炸弹和18发法国导弹自行火炮。这甚至没有提到日本和印度的支出增加,也没有提到澳大利亚正在加快其采购核攻击潜艇计划的传言。奇怪的是,美国并没有宣布全面增加国防,尽管它已经批准了数十亿美元的补给订单以及向乌克兰提供数亿美元的订单。请记住,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世界从大流行病中复苏、应对供应链破裂、全球主义崩溃、全球GDP下降1万亿美元以及猖獗的通货膨胀之际。在这样一个不稳定的世界中,这将改变许多优先事项,将吸取许多教训,并且大量研究和开发将以令人惊讶的方式迅速改变方向。得到教训促成上述所有情况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入侵乌克兰给军事强国、国防承包商和许多行业带来了许多令人惊讶的教训,这些教训才刚刚开始消化。当前的想法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这正在改变优先级,并导致当前的技术开发计划根据在乌克兰吸取的教训迅速改变。无人机例如,无人机已经成为乌克兰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它们不仅对侦察非常有用,而且在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进攻中也非常有用,因为更多的常规武器已经受到弹药库存减少或无法穿透防御系统的影响。一个特别令人惊讶的是,廉价的业余无人机很容易用于从大炮定位到向目标投掷手榴弹的所有方面。战争规划者不仅需要考虑如何将越来越先进的无人机纳入他们的部队,他们还必须更多地关注开发和快速部署的反无人机系统,这些系统不仅可以消灭单个无人机,还可以消灭整群无人机同时使用激光或微波等定向能武器。炮兵在乌克兰走在前列的不仅仅是尖端技术,还有那些被悄悄地视为过时的技术,包括大炮。在入侵之前,传统的想法是现代对等对抗近对等战争将是机动性和速度之一。取而代之的是,它迅速演变为一场炮战,双方相互厮杀。这不仅表明需要更多枪支以及射程和威力更大的枪支,而且还凸显了建立弹药库的重要性,因为双方目前都在争先恐后地寻找炮弹来供应他们的苏联时代武器。此外,新的、更先进的枪支可能会出现在绘图板上。回到坦克关于主战坦克(MBT)也有类似的教训。战前,这些重型前线坦克被视为冷战遗迹,很快就会被更轻、更快的装甲车所取代。乌克兰已经扭转了这一局面,因为主战坦克的订单开始激增,现在有人谈论建造新的、更先进的坦克,而不是升级现有库存。空间轨道卫星已被证明是宝贵的资产,商业成像卫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战争迷雾,使它们不仅成为侦察资源,而且通过将战场带到人们的智能手机上而成为一种宣传资源。此外,像Starlink这样的商业星座比单颗卫星更不容易受到敌人的攻击,并使快速重建数据和通信网络成为可能。然而,这些带有小型便携式地面站的相同通信系统模糊了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之间的界限,因为SpaceX要求乌克兰不得将其Starlink技术用于武器系统。网络战和数据系统结果证明,网络战的效果远不如入侵开始时想象的那么有效,但也揭示了可能彻底改变未来冲突的潜力。在入侵初期,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发起了针对彼此的攻击性网络攻击,但这些攻击很快遭到反击,与常规武器造成的破坏相比,这些攻击被证明主要是小麻烦。然而,如果不开发防御措施,这些恼人的恶作剧有一天可能会造成重大破坏。人工智能已经被用于改善供应链,提供面部识别以识别敌方士兵,并制作用于宣传目的的Deepfake视频。另一方面,普通智能手机正被平民用于定位目标、记录攻击和捕捉潜在战争罪的证据——这些行为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它们可能会危险地模糊战斗人员和非军事人员之间的界限。战斗人员。此外,手机在开机时会不断发送数据,因此手机本身就很危险,许多针对俄罗斯目标的袭击都归因于乌克兰军队瞄准了俄罗斯士兵携带的手机。取舍除了这些和其他个别经验教训之外,乌克兰和军火繁荣的影响将是军事和民用领域的一系列权衡。其中一些将非常困难,它们会对创新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军队一个明显的权衡是,如果不具备立即产生实际战略利益的潜力,许多过去会得到资助的发展计划将被放弃或资金不足。另一方面,一些曾经被认为过时的旧程序可能会复活。另一个权衡是,西方必须应对一个被忽视了30多年并且不再有能力快速响应重新武装世界的需求的军火部门。这类似于2020年COVID-19大流行到来时美国发生的情况。在疾病、内乱和普遍的不确定气氛之间,弹药销售激增,曾经备货充足的货架空空如也。面对这种情况,弹药制造商无法满足需求。他们无法获得原材料,而且需要时间和大量资金来建造额外的生产线并培训技术人员来运行它们。因此,短缺一直持续...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660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6603.htm

封面图片

员工随时可能被征召为预备役军人 巴以冲突恐重创“第二硅谷”?

员工随时可能被征召为预备役军人巴以冲突恐重创“第二硅谷”?以色列国防军首席发言人丹尼尔·赫格里周日(10月8日)已表示,以军正在征召数十万预备役军人为“最终对加沙地带进行地面反击做好准备”,这是过去数十年来以色列规模最大的征召活动。过去几十年里,高科技产业一直是以色列增长最快的行业,也令以色列赢得了“第二硅谷”的美名。该行业占到了以色列就业岗位的14%,国内生产总值的近五分之一。在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哈马斯的武装分子周六袭击了以色列城镇,并从加沙向以色列发射了数千枚火箭后,以色列股票和债券市场周一进一步下跌。一些哈马斯发射的火箭弹最远打到了有着以色列“创新之都”之称的特拉维夫,并导致往返以色列的航班大量停飞。以色列则对加沙的哈马斯目标进行了报复性空袭,造成了数百人死亡。CressetWealthAdvisors首席投资官兼创始合伙人JackAblin表示,这已对公司正常业务造成了巨大干扰。他指出,如果冲突扩大,短期内可能会转移资源,科技公司员工也可能被征兆为预备役军人。有鉴于以色列已经表示将征召史无前例的30万名预备役军人,其中许多人可能来自美国的科技企业。出身于以色列的ActiveFenc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NoamSchwartz表示,该公司正在为这段特殊时期做准备。ActiveFence是一家专门处理网络威胁的科技公司,总部设在纽约和特拉维夫。他表示,他的公司将在冲突期间继续为客户提供服务,即使他预计要返回以色列服兵役。“我们在全球有足够多的员工来确保每项业务都处于受控状态”。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的LPL金融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师QuincyKrosby指出,由于一些技术支出与军方有关,因此以色列也可能会下大力气保护公司在当地的实体设施免遭攻击。科技股承压周一不少美国科技股面临承压,包括一些在以色列有大型业务的风向标企业。以色列最大的私营雇主、芯片制造商英特尔的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正在密切关注以色列的局势,并采取措施保护和支持我们的员工。该发言人拒绝透露芯片生产是否受到这一局势的影响。英特尔的股价周一下跌了0.36%。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和计算机图形芯片制造商英伟达表示,已取消原定于下周在特拉维夫举行的人工智能峰会,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原定在峰会上发表演讲。总部位于以色列的高塔半导体公司(TowerSemiconductor)主要为汽车和消费行业的客户提供模拟和混合信号芯片,该公司表示,公司正在照常运营。该公司在纽约上市的股票下跌了6.61%。以色列科技行业的发展可追溯到1974年英特尔公司进驻之时,其初创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崛起,成为硅谷之外的世界第二大科技中心,拥有数千家公司,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现在,从英特尔到IBM、苹果、微软、谷歌和Meta,共有500多家跨国公司在以色列运营,主要是在收购以色列初创公司后设立的研发中心。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今年6月表示,英特尔计划斥资250亿美元在以色列南部城市基里亚特加特建造一座新工厂,距离加沙约42公里。该工厂将于2027年开业,他称这是有史以来在该国最大的国际投资项目,可雇佣数千人,并将扩大英特尔在当地的芯片工厂和设计中心业务。LPL的Krosby表示,从长远来看,以色列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和人工智能行业,可能会迎来更多投资,因为这些行业将迎来新的军方订单。“他们可能会增加对人工智能的投资,”Krosby认为,“当一个国家猝不及防(遇袭)时,他们首先看到的除了情报方面的明显问题,便是安全系统中的疏漏之处。”...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897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8977.htm

封面图片

芯片设计制造是全球化的 这连美国也无法改变

芯片设计制造是全球化的这连美国也无法改变撤出越南战争后,冷战地缘政治竞争的必然性继续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半导体的发展。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最初是为了应对苏联的技术突破而成立的,它为硅谷成为创新中心奠定了基础。今天,尽管美国决策者不断努力保持技术主导地位,但他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半导体供应链的全球分布已经改变了围绕这一关键行业的政治动态。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崛起成为半导体生产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加剧了竞争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尤其是,华盛顿正努力弄清楚如何在与中国更广泛的安全竞争的背景下准确调整其半导体政策。因此,问题来了:在苏联解体后的三十年里,美国对这个全球化产业的做法是否成功了?哈佛大学的史蒂芬·沃尔特、芝加哥大学的约翰·米尔斯海默等专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美国在此期间过于执着于以强硬的方式推行其价值观、扩大海外自由化经济实践,而忽略了新兴大国崛起等迫在眉睫的地缘政治挑战。我(指代本文作者Young-sunPark)曾担任韩国中小企业和创业部部长,我的观点是,这种病态在半导体行业中显而易见。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大国,为了节省成本,美国将制造业外包给中国等国家。中国和美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两国贸易总额从1980年的100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6000多亿美元。在这种相互依存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同期人均收入增长了25倍。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了日本。新近兴起的大国竞争中一个关键但经常被忽视的方面是,在冷战结束后的几十年里,许多美国半导体制造厂将业务转移到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等国家或地区。即使是苹果这样的科技巨头也继续依赖这些国家或地区进行芯片生产,这种对外依赖是美国长期以来对全球化自满态度的直接结果。中国在半导体生产方面的雄心体现在对本土公司的战略培育上。据报道,中国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国内消费半导体70%的产能在国内生产,尽管目前80%的半导体供应依赖进口。因此,中国大力补贴本土半导体行业,计划在未来几年投资约400亿美元。这些发展突显了半导体问题可能使中美竞争复杂化。中国半导体发展起步缓慢,尽管自1978年以来加大了投资力度,但中国半导体行业并未取得明显进展。然而,自本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并融入全球化经济,中国半导体行业经历了显著的增长。2022年8月,拜登政府签署了《芯片与科学法案》——这是一项旨在加强美国半导体制造能力并更广泛地促进先进技术增长的重要举措。其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是一项53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重点是通过增加联邦支持来支持半导体行业和提高技术竞争力。值得讨论的是,以该法案为代表的美国对半导体的态度是否会有效维护美国的核心安全利益以及其整体联盟网络。尤其值得审视的是美国对中国技术制裁的有效性。我在韩国政府任职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020年,韩国和日本经历了一场备受关注的贸易争端,在此期间,日本政府通过限制半导体制造中使用的关键材料的出口引发了紧张和争议。当时,我主持中小企业和创业部每天召开的高层会议,制定应对这些出口限制的策略。虽然国内半导体行业最初陷入混乱,但政府和相关利益相关者最终通过追求供应商多元化和开发内部技术成功稳定了局面。然而,矛盾的是,日本的出口限制最终却增强了韩国国内的半导体产业。鉴于这些经验,美国需要做更多工作来重新评估和调整对华制裁。至少,这些教训表明,尽管可能很诱人,但对这一关键技术的各个方面采取激进的竞争方式不会产生理想的结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代价高昂。事实上,这似乎是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在2023年4月布鲁金斯学会演讲中所考虑的一部分,他在演讲中表示,政府的政策将从“脱钩”转向“去风险”。这一想法是专注于遏制相对高风险技术的扩散,同时避免可能损害美国盟友和伙伴的全面制裁。不难找到大范围制裁给各国带来经济困难并威胁到美国同盟关系的例子。韩国等国家就是这种情况,其半导体出口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目前的数据是,半导体出口到美国占7%,到中国的占40%。韩国的许多观察家——无论是决策圈还是普通民众——都认为,美国在2022年首次制定对华出口限制时,没有充分考虑对其盟友的影响。比如,韩国媒体注意到,在对美国友好的主要半导体设备生产国中,韩国经济受到的冲击最大。讽刺的是,美国自身对华设备出口仅小幅下降了3.1%。日本和荷兰的出口分别增长了4.7%和150.6%,因为中国企业争相从这些国家战略性地囤积价格更高的“传统”设备(即通用设备),以抢占美国主导的出口限制预期扩大的先机。相比之下,韩国半导体设备的出口——与中国产业的交织更为广泛,因此稀缺性更低、替代性更强——从2022年的56亿美元下降到2023年的45亿美元,降幅高达20%。有效的半导体政策就像一项团队运动。对于以美国为首的联盟网络内的国家以及更广泛的自由民主国家来说,重要的是共同努力,同步其在半导体供应链上的国家战略。如今,韩国等美国长期盟友正经历经济停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地区与中国的贸易环境突然恶化。尹锡烈政府的国民力量党(PPP)在韩国议会选举中惨败证明了这种恶化的局势。结果是,美国应该小心平衡国家安全问题与盟友和联盟关系的健康。在制定半导体等行业的政策时尤其如此,这些行业不仅对发达经济体不可或缺,而且具有全球互联性。保持盟友之间的团结确保了强大的阵线应对日益严峻的地缘政治挑战。美国必须努力维护“半导体主权”,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安全,也是为了更广泛的联盟网络。...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236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2363.htm

封面图片

莱茵河干旱,德国最重要的贸易路线告急?钢铁化学巨头纷纷“自救”

莱茵河干旱,德国最重要的贸易路线告急?钢铁化学巨头纷纷“自救”在莱茵河咽喉要道考布河段,水位在本周早些时候下降至今年最低。考布镇位于德国科布伦茨市和美因茨市之间,附近河段为莱茵河中段。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预测,如果莱茵河考布河段的水位连续30天低于78厘米,正如2022年和2018年的情形,德国工业产值将下滑1%。德国工业企业不得不随之作出改变。譬如,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正在将其物流路线重新调整为火车和卡车路线。一位在国际多边机构进行环保项目工作的资深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同去年美国内河航运的问题类似:去年美国内河航运由于水少,导致产品运不出来,运价上涨,产品价格也上涨,此类问题对航运保障和航运规划带来了很大挑战,其中最大挑战就是断流导致的航运中断或低水位,而更重要的问题是该现象对农业模式的影响、工业布局的变化和对陆运需求的增加引发的基础设施需求。水位下降拖累德国经济莱茵河全长1230千米,德国80%的内陆货物运输依赖莱茵河,包括原油和天然气。近年来莱茵河水位一再降低,影响了航运运输。根据外媒报道,2022年,有1.82亿吨货物通过德国水域运输,比2021年减少6.4%。随着炎热天气持续,德国联邦水道和航运管理局预期,莱茵河水位将继续下降。此前,在2018年莱茵河低水位期,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0.4%。德意志银行估计,今年德国经济将萎缩0.3%。该银行并称,持续低水位恐延缓德国经济从衰退中恢复。具体而言,莱茵河水位下降影响德国大企业经营。回顾2018年,由于德国大旱,钢铁大厂蒂森克虏伯因为原材料供应不足,而最终宣布遭遇了不可抗力。彼时莱茵河水位达到历史低位,河上交通几乎停滞,德国工业生产损失了50亿欧元。这种现象并不是偶发现象。德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由于水位不断降低,去年,德国莱茵河和其他内陆水道的贸易量创下了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对于巴斯夫在路德维希港的工厂基地这样的地点来说,莱茵河几乎是不可替代的。巴斯夫的这家工厂基地,为其全球最大化工厂,沿河占地10平方公里,每天装卸约15艘驳船,约占其运输量的40%。现在,巴斯夫使用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六周预测水位问题,并已经开始使用低水位可用的货船来为其在路德维希港的工厂运货。德国塑料制造商科思创30%的成品通过莱茵河运输,目前已经制定了应急计划,其中包括将部分生产转移到比利时。蒂森克虏伯的工厂位于莱茵河和鲁尔河交汇处的杜伊斯堡,每天需要6万吨原材料。该公司发言人表示,停止驳船改用陆运需要2000辆卡车,完全放弃莱茵河是不可行的,内河驳船仍然是最高效、最经济、最生态的运输方式。与此同时,由于水位不断降低,德国大企业别无选择,只能加大投资以确保运营安全。譬如,货运公司正在订购重新设计的驳船,可以更安全地在低水位航行,但改造成本昂贵且船舶建造能力也有限。为科思创建造了两艘船的荷兰造船商DeGerlienvanTiem表示,其订单到明年年底前都已排满。据估计,对莱茵河浅水区8900艘船舶进行彻底检修的费用总计约为900亿欧元。这只是保持商业流通的成本的一部分。这些昂贵且烦琐的解决方法,都旨在避免由于关键运输动脉中断而造成的大范围停运。瑞士莱茵河港口总监FlorianRöthlingshöfer表示,水位下降10厘米意味着每艘船的运输量减少约100吨。德国联邦水道工程与研究所所长海因泽尔曼(ChristophHeinzelmann)表示:“我们今天所经历的例外情况将在未来成为常态。这样一来,就会出现更多限制。”德国联邦水文学研究所的预报员迈斯纳也表示,夏末融雪不再对莱茵河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今年早些时候莱茵河的水供应就已经耗尽。“所以高温主要是造成低流量的原因。”他称。航道改革推进缓慢德国政府也希望拿出重新设计河道的计划,但进展缓慢。相关举措已酝酿多年,包括预警系统和疏浚一段棘手的50公里水段的计划,德国政府预计该项目将花费数亿欧元。但是,目前水道改革尚未完全纳入旨在加速德国关键基础设施项目审批的法律中。德国内陆航运协会表示,如果立法不能缓解瓶颈,莱茵河中游关键河段的疏浚最早要到2030年之后才能进行。根据德国政府的长期支出计划,预计到2030年将投资2700亿欧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其中近一半专门用于道路,不到10%用于水路。前述在国际多边机构进行环保工作的资深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应对类似问题,一般从项目角度而言,会要求启动综合水资源管理系统,将丰水期、枯水期的不同管理模式制度化,上下游水资源利用合理化,尤其是旱季。“还有如何进行上下游生态补偿。农业灌溉季用水和航运需求、水力发电需求如何配合等,项目计划会很复杂。”他解释道。...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442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4423.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