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故事计划|年轻人离开天通苑

天通苑没那么挤了。近三四年总有人这么说。亚洲最大社区天通苑,曾住着六七十万北漂,早高峰上地铁要排队半个小时。25年来,这座诞生于1999年的居住社区,一直以房价、房租洼地,被很多成本有限的北漂一族作为在北京的第一个落脚点,因此居住密度大,声名在外。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真实故事计划 | 大厂里的外包年轻人

“外包”是大厂这些年极其普遍的人力模式。外包员工和“正职”同在一个屋檐下,但身份的微妙投射在方方面面。明着看是待遇上的不平等;更隐性之处,他们的努力无法和前途挂钩,时时感到“二等公民”似有若无的“歧视”。这一切带来内心长久的漂浮和不确定。那些年轻人的梦想和渺茫的转正机会一样,永远处在一个薛定谔的状态里。

封面图片

极昼工作室|住进毛坯房的年轻人:屋内灰土掉渣漏雨,父母减少催婚次数

有一群90后选择住进这样的毛坯房:没有凳子,就坐地上,行李箱横倒在地,就是餐桌,厕所没有门,还有废纸箱可以挡,色彩实在太单调了,就到附近的湖里采两捧荷花回来养着。虽然简陋,但这间水泥小窝承载了他们关于家的所有梦想:这是一对山东威海夫妻的新婚房子,他们将在这里拥有第一个宝宝;这是哈尔滨小伙在广州的落脚点;这也是25岁沪漂返乡女孩的精神自由世界,在这里,她实现了书房自由。尽管落灰、窜风、漏雨,还可能面临被偷窥的风险,但无论怎么样, “我终于有属于自己的家啦。”

封面图片

真实故事计划|在游戏里氪金的年轻人

《多使用者迷宫》的联合创始人理查德-巴图把玩家分为杀戮者、成就者、探索者和社交家,玩家们在游戏里氪金,购买一个限期的英雄梦想。生活里练级有时候太难了,我们付出多少努力,等来一个机会,然后轻易失去。但在游戏里,事情变得如此简单,氪金就能带给我们渴望的一切。可这样就是对的么?

封面图片

真实故事计划|在家啃老,年轻人不工作的退路

为逃避就业压力,一些年轻人主动退出社会竞争,缩回家中,靠父母的接济维持生活。他们尽量节省开支、减少社交,以低欲望的姿态活着,甚至靠考公、考编、考学,换取蹲在家里的资格。

封面图片

11月25日晚,一段疑似北京天通苑第二社区工作人员商讨对付“挑事”居民的视频引发网民关注。中,4名工作人员疑似正就某事情商讨

11月25日晚,一段疑似北京天通苑第二社区工作人员商讨对付“挑事”居民的视频引发网民关注。视频中,4名工作人员疑似正就某事情商讨处置对策,并不断说出“哪天找个黑地儿拘他3天”“他的软肋其实是他儿子”“咱们把这帽子往寻衅滋事上靠”“看看哪个帽子扣他合适”等言论。26日上午,新黄河记者以社区居民身份致电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南街道办事处办公室,询问网传内容相关情况,工作人员表示,已经把这个情况反映给街道一个部门了,同时该工作人员还表示,目前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在不知道真实情况之前希望居民先不要转发,如果情况属实,上级部门会认真调查。网传视频中同时标注了工作人员身份信息,其中一位女性工作人员被标注为“书记尹丽”。新黄河记者发现,在2022年7月26日的《昌平新闻》视频中,天通苑南街道天通苑第二社区党委书记曾接受记者采访,名字同为尹丽,其在采访中表示,“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的工作者,我备受鼓舞,也充满了信心和干劲,我将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目前尚无法确认二者是否为同一人。记者多次拨打天通苑南街道天通苑第二社区居委会电话,均未接通。()

封面图片

【404文库】真实故事计划Pro|受困缅北的年轻人,溺水的底层家庭

底层家庭的年轻人出发去缅北,大多轻信一夜暴富的神话,最终却成为被诈骗者。而他们的父辈辛劳一生,下一代仍囿于命运的泥淖,这是匮乏滋生的恶果。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