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眼观察 | 这次医保改革,许多人都没有看懂

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是个人的钱,是用人单位给员工的一种福利,不能说拿走就拿走。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武汉医保改革对你有影响吗?

武汉医保改革对你有影响吗?武汉医保改革从昨天开始了,网友谈论了以下两点1、关于个人账户改革前,每月个人账户入账286元,改革后只有83元,每月减少203元,全年2436元被无缘无故的拿走了。2、关于门诊报销武汉市退休人员全年门诊费用500元以内的,享受不了报销,只有累计超过了500元才能报销,报销的总金额为4000元,超过了4000元由自己支付。网友表示街道卫生院是一级医院,看似报销比例高,但是他们连很多最基本的血压血脂药都没有。三级医院药的品种齐全,又有很多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武汉医保改革后你还会继续交吗?

封面图片

中国官媒回应医保改革质疑:报销金额不降反升

中国官媒回应医保改革质疑:报销金额不降反升湖北武汉近期因医保改革问题接连出现退休人士聚集维权活动,中国官媒新华社引述专家说法作出回应,强调改革后报销金额不降反升。《武汉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本月1日正式生效,正式实施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当地很多退休人士对新规实施后划入个人医保账户的资金大幅减少表示不满,多次上街聚集维权。新华社星期三(2月15日)刊发题为《权威专家解读职工医保改革热点》的文章,请专家和业内人士解答医保改革的相关问题。对于最受关注的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会否影响医保待遇,中国社科院公共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王震说,“医保个人账户上的‘钱’减少,并不意味着参保职工医保待遇的降低或损失。”他解释,个人账户减少的“钱”将转化为统筹基金“大池子”的增量,用来承担以往个人账户“小池子”需要支付的普通门诊费用,且个人账户之前的累计结存仍归个人使用,实现保障“增量”。中国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4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调整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结构后,增加的统筹基金主要用于门诊共济保障,提高参保人员门诊待遇。意味着改革后,以前不能报销的普通门诊费用可以报销了。文章以武汉市退休参保职工周某为例算了一笔账,指医保改革前周某的个人账户每年划入2400元(人民币,下同,约467新元)。周某患有脑梗,但因当地没有门诊统筹政策,在门诊看病无法报销。改革后,他的个人账户年划入调整为996元,在某三级医院门诊就医发生门诊费用7150元后,按新的门诊统筹政策报销,除去门槛费500元,按三级医院60%的报销比例,即可报销3990元。文章指出,虽然周某改革后个人账户当年少划入1404元,但他享受待遇增加了2586元。同时,对于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是否因为统筹基金没钱、要个人账户“补窟窿”的质疑,专家称,这是对中国医保基金收支情况不清楚而产生的误解。...

封面图片

中国官媒吁民众“算大账”理性看待医保改革

中国官媒吁民众“算大账”理性看待医保改革在武汉、大连等地出现退休人员抗议医保改革事件后,中国官媒发文呼吁民众“算大账”、“算长远账”,理性看待医保改革。《经济日报》星期二(2月21日)发表了一篇题为《理性看待医保个人账户改革》的评论文章。文章写道,有人认为,改革后划入个人医保账户里的资金减少,个人医保待遇下降了。事实上,此次改革并非简单地对个人账户金额做减法,而是把个人账户减少的“钱”加到了统筹基金的“大池子”中。文章称,单从账面上看,个人账户新计入的钱的确变少了,但从整体来看,参保人普通门诊统筹的待遇会提高。不仅如此,改革后统筹基金的“池子”更大了,医保的互助共济作用显著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也变得更加充分。文章称,中国在医保制度建立之初,为简化报销手续,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设立了个人账户,过去曾发挥巨大作用。然而在新形势下,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缺乏社会互济性、在门诊保障方面的功能具有局限性的缺点凸显出来,出现了参保职工“有病的不够花,没病的用不了”的情况。文章写道,医疗保险归根到底是一种社会保险,这就意味着它具有互助共济、责任共担、共建共享的性质。把大家的钱放在一起,可以实现用大数法则化解社会群体的风险,更大范围满足公众医疗需求。算一笔“长远账”,大家都能从改革中受益。文章最后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医保政策不断调整、完善,但普惠民众、托底民生始终是其不变的基调,让最有需要的人受益是改革的基本原则。参保人要理性看待改革,面对当前划入个人账户资金减少的情况,大家既要算小账,也要算大账;既要算眼前账,又要算长远账。相信在改革推进一段时间后,群众会享受到改革的红利。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在2021年4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全国部署门诊共济保障制度改革。改革核心内容,是将原本划入个人账户的约一半资金转入统筹账户,用于建立普通门诊统筹保障。换言之,民众个人医保账户中的资金减少,普通门诊报销额度则增加。随着从去年底开始各地陆续推行新政,广州、武汉、大连等地都出现了退休人士聚集维权抗议个人账户资金减少的事件。

封面图片

这次医保改革,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其实国家并没有减少开支,却把老百姓得罪了,不如不改,只要把药店监督管理到位,把钱真正用在刀刃上

这次医保改革,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其实国家并没有减少开支,却把老百姓得罪了,不如不改,只要把药店监督管理到位,把钱真正用在刀刃上。这次改革,老百姓也得了几大好处:一普通门诊也可以报销了。医改前门诊是不能报销的,医改后可以报了,而且最低报50%,最高达80%,想想这笔开销对国家也是一笔不少的数字。二个人账户家庭共享。医改前去医院就诊,家庭成员是不可以互用医保卡的,现在只要绑定,就可以了,假如一家6口,4个年轻人全年没用也不会清零,可以留给两个老人用。三医保报销实现了异地结算,以前还得求本地医院开转院证明,现在随便去哪个医院都行,挺方便的一件事。医改后,个人账户上钱看似变少了。一以前是单位的部分缴费和个人缴费都打入个人账户,现在只有个人缴费打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的钱被划到普通门诊统筹基金。二以前凭医保卡,就可以到药店刷药,甚至可以凭医保卡的钱到药店刷出油,盐米,锅子等。现在要凭医院的处方到指定药店拿药(这是刚刚医保局刚刚发的通知)。医改总的来看,我怎么觉得明明是利大于弊,怎么老百姓感觉自己有损失了。频道:@chiguadashen

封面图片

#医保 个人账户少一半 谁是最大受益者呢?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谁发起的改革谁受益呗!按照人性本质来理解的话,在没有充分博弈和制约的

#医保个人账户少一半谁是最大受益者呢?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谁发起的改革谁受益呗!按照人性本质来理解的话,在没有充分博弈和制约的前提下,难道还有自己把自己越改越差的吗?现在各路专家、各位人马都在试图告诉大家一个问题,那就是:你们理解错了、你们想多了、我们是为你们好,改了以后你们才是最终受益者等等。其实这次医改的本质目的只有一个:把个人账户的钱拿出来共享而已;把个人账户的钱装进统筹账户里面去而已。说句良心话其实损失最大的是年轻人,毕竟他们看病少、买药也少,所以基本上算是义务为统筹账户做贡献了。为啥现在老年人反而最不满意呢?核心原因就是:老年人看病多、看病也更麻烦、收入也有限,所以对个人账户钱的减少更加敏感和不满而已。那么谁受益最大呢?这还不简单,统筹账户受益最大了,因为统筹账户的钱变多了。那么谁管着统筹账户呢?还不是他们管着。最终根据等量代换和逻辑推理得出:他们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年轻人最亏、老年人的痛感最明显——回答也就完毕了。其实我还想多说几句:第一句:1998年医改的时候,文件明明白白写着个人的归个人。现在这是典型的违约或者说缺乏契约精神,不能说变就变哦!第二句:既然要共济的话,那就大家一起共了,把体制内的人改成大家一样才叫真共济。第三句:统筹账户的钱到底怎么用的、用了多少、能不能公开透明。最后我想说,这次专家们的话解释一下无非是:我们是为你们好,你们怎么还不领情呢?ID:翻开历史书

封面图片

武汉医保改革引万人抗议

武汉医保改革引万人抗议23年2月8日,武汉上万名退休市民聚集在市政府外抗议医保改革。他们抗议原因包括每月个人医保账户津贴从260多降到几十元。次日武汉医保局发文解读:短期内个人账户划入会减少,但从长期看,所有参保职工都增加了此前没有的普通门诊待遇。有医保行业研究者认为,退休人员是绝对的受益方。但中外媒体都提及原本可以从药店购买的药品需要通过频繁就医获得,而这会加重患者方和医院方的负担。有评论亦提到医院内不少检查费是不能报销。有中媒引述医保研究人员指个账改革是第一步,后面一步是提高门诊报销比例。该媒体提到,对于经验丰富的门诊统筹改革先行区也不是易事,更勿说统筹资金本就紧张的地区。#医保#维权原文链接《香港01》《武汉医保局》《德国之声》《八点健闻》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