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全卡在食道内 男子一次只能吞一粒米

食物全卡在食道内男子一次只能吞一粒米中国一名江姓男子3年前发现自己吃饭时,只要吃快一点,喉咙就会噎塞,到后来吃进去的东西会直接呕吐出来,甚至一次只能吞下一粒米,让他十分困扰,体重也从75公斤直降到60公斤,经医院检查后发现,江先生吃下的食物根本就没有顺著食道进入胃里,而是全部堵在食道内。https://www.sinchew.com.my/?p=5529572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旺角上海街一处所怀疑售卖狗肉猫肉作食物 一名男子被捕

旺角上海街一处所怀疑售卖狗肉猫肉作食物一名男子被捕旺角上海街一个处所怀疑售卖狗肉及猫肉作食物,渔护署检获约35公斤怀疑狗肉及猫肉,一名男子被捕。渔护署发言人说,最近接获报告,怀疑有人在有关单位内售卖狗肉及猫肉作食物,今日与食环署及警方展开联合突击行动,检获约35公斤怀疑用作食物的狗肉和猫肉,已安排作化验,现正等候结果,如证明为猫肉或狗肉,会向相关人士提出检控。行动中,食环署人员取得证据并拘捕一名男子作进一步调查,如有足够证据,将根据《食物业规例》检控这名男子经营无牌食肆。根据《猫狗规例》,任何人不得屠宰任何狗只或猫只以作食物之用,不论其是否供人食用;亦不得售卖或使用或允许他人售卖或使用狗肉及猫肉作食物,违者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处罚款5000元及监禁6个月。市民如发现怀疑违例情况,可致电1823举报。2024-02-2922:11:32

封面图片

国际临床试验发现 将三种心脏病药物组合成一粒药丸更有效果

国际临床试验发现将三种心脏病药物组合成一粒药丸更有效果一项大型国际临床试验发现,与分别服用每种药物相比,将三种常见的心脏病药物组合成一粒药丸在预防心血管事件和死亡方面明显更有效。在新试验中测试的治疗方法称之为Trinomia,使用由3种药物混合而成的复方药。在过去几十年里,复方药这个概念已经广泛使用。它基于这样一种建议,即患者倾向于更好地坚持使用单一药丸的治疗,而不是尝试管理三种或多种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例如,2018年一项针对高血压的复方药试验发现,与分别开具相同三种药物的患者相比,该试验在控制患者血压方面更有效。在Trinomiad中所使用的复方药是专门针对心脏病的,结合了阿司匹林(aspirin)、雷米普利(ramipril)和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为了测试其功效,研究人员在七个国家招募了近2500名参与者。参与者曾出现过心脏病发作的情况,并将其随机分为服用Trinomia或分别服用每种药物的标准疗法四个小组。然后对这些参与者进行为期3年的追踪调查。在为期三年的试验结束时,研究人员发现,与标准方案相比,服用复方药丸的人死于随后的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降低了33%。与分别服用这三种药物的人相比,复合药组发生四种不同主要心血管事件(如非致命性中风或非致命性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也降低了24%。该项目的负责人瓦伦丁·卡彭特(ValentinFuster)表示:“发表在SECURE的论文结果首次发现,含有阿司匹林、雷米普利和阿托伐他汀的复方药,在从先前心脏病发作中恢复过来的人中,临床相关减少了复发性心血管事件,因为通过简单的复方药更好地坚持这种简化的方法,而不是服用它们按照惯例分开”。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0979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09795.htm

封面图片

亚马逊发现巨蟒新物种:系现存最大蛇类 长7.5米重半吨

亚马逊发现巨蟒新物种:系现存最大蛇类长7.5米重半吨而面对如此庞然大物,主持人一点不害怕,不仅主动向蛇靠拢,而且还会去追赶它,就像两个好伙伴在水中嬉戏一样。如此行径,让看客们捏了一把冷汗,而主持人乐在其中,他似乎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庆祝发现巨蟒新品种——一种可以长到7.5米、重约500公斤的北方绿水蚺。亚马逊发现巨蟒新物种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生活在亚马逊的绿水蚺只有一种。然而,根据《Diversity》杂志最新发表的文章表明,绿水蚺其实有2种。此次研究由布莱恩·弗莱(BryanFry)教授主导,整个研究涉及9个国家联合14名科学家共同完成,发现新物种总共历时长达20年,但获得关键性证据是在2022年。当时威尔·史密斯参与的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组也参与其中,并记录了整个过程。这是一次为期10天的探险活动,团队接到亚马逊土著瓦欧拉尼人的邀请,前往雨林地区做科研,主要目的是采集当地被称为是“最大蟒蛇”的数据,包括记录身体长度、斑纹、颜色,观察鳞片,以及采集血液和组织样本。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后,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南部地区采集的和北方地区采集的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外形上基本无法区分,但在基因上差异很大,据研究表明,两者基因差异大约是5.5%,而且早在1000万年前,两者就已经分开了。这足以证明这是两个物种,根据它们的生活区域,原本被认为是单一品种的绿水蚺,分开并命名为:南方绿水蚺(之前已知品种),Eunectesmurinus,主要生活在秘鲁、玻利维亚、法属圭亚那和巴西地区;北方绿水蚺,Eunectesakayima,主要生活在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特立尼达、圭亚那、苏里南和法属圭亚那,活动范围小得多。关于北方绿水蚺的体型大小,团队捕捉到的最大个体有6.3米,一条雌性北方绿水蚺。但这还不是最大的,行动过程中,一条北方绿水蚺突然袭击了一名队员,它试图咬住人往水里拖,幸亏当时其他成员及时解救,被咬伤的男子才没有被拖入水中。根据目击者的描述,这条北方绿水蚺长度约为7.5米,体重至少有500公斤。虽然没有进行科学测量,但是科学家根据被咬伤口的齿痕,也认为这条蛇的体型比之前遇到的蛇都要大得多!世界上最大的蟒蛇究竟有多大?7.5米,500公斤的北方绿水蚺被报道后,被媒体冠上了“世界上最大蛇”的称号,但也引来很多人的质疑:“7米多就是世界最大了,那十几米的蟒蛇算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世界上最大的蛇究竟有多大?”蛇是一种很神奇的动物,你可能没见过,但你一定听过巨蟒的传说,传说中,巨蟒有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照片视频也有一堆,但真实数据是什么呢?目前现有的无毒蛇中,体型最大的是绿水蚺(也叫亚马逊森蚺)和网纹蟒,更大的泰坦巨蟒已经灭绝。绿水蚺和网纹蟒,是两种不同种类的蛇,但论两个谁更大,则很难评!因为两者一个更粗壮,一个更长。研究表明,5.2米长的绿水蚺就能和7.4米的网纹蟒体积相当。由此可见,如果以体重来衡量,那么世界最大的蛇应该是绿水蚺,其次是缅甸蟒,然后才是网纹蟒;如果以长度来定输赢,那么则是网纹蟒第一。世界上最长的蛇有多长?以网纹蟒为例,一般来说,它的长度范围1.5-6.5米,这是研究人员对1000多条网纹蟒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从这个数据可知,网纹蟒长到6米多已经是比较罕见的了,传言中巨蟒每一个长度都超过10米,几乎都有夸大神化的成分。就拿网纹蟒桂花来说,传言体长有14.85米,要八九个男子才能控制,曾轰动一时,但根据调查显示,它的实际长度只有6.5-7米,是有人为了利益有意编造了数据。历史中也有很多网纹蟒7米多,8米多,甚至9米多的数据记载,但大多都被否决了。因为很多数据不是直接通过网纹蟒的身体测量的,而是通过测量蛇皮长度(蛇皮有延展性)、蛇骨大小来推测的,这些测量方式都存在很大误差,导致数据不真实。真实数据则是,有记录的最长网纹蟒于1912年被发现,长10米,已死亡;根据吉尼斯纪录,现存最长的蛇是美国的圈养网纹蟒“美杜莎”,一个鬼屋的表演嘉宾,2011年时长度时7.67米,重158.8公斤。如今,它依然活着,尺寸也是只增不减。世界上最重的蛇有多重?据记录,1992年-1998年之间捕获的780个野生绿水蚺中,体重的最大值只有97.5公斤。在众多记录中,绿水蚺最大体重比较靠谱的数据是227公斤,长8.43米,宽1.11米。此次发现的最大北方绿水蚺长7.5米,重约500公斤,体重一项就远远超过之前的记录。因此,说北方绿水蚺是世界上最大的蛇也没错。最后总的来说,同一条巨蟒,测量数据忽大忽小,最主要的原因是测量巨蟒的长度和体重非常困难。科学家认为,最科学的长度测量方式是麻醉活体或者尸体上测量,但这很难实现。美杜莎2011年就上了吉尼斯纪录,后面就没有再更新数据,就是因为测量太难了。而称重,看起来比测长度简单,只要把蛇往秤上一放即可,但事实上,称重的误差更大。众所周知,蛇能吞下比自己大得多猎物,饱腹和空腹下体重会差很多,吃的食物不同,也会影响数据。只能说,巨蟒可能存在,但网上流传照片和视频中十几米的个体,基本都是假的!...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270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2709.htm

封面图片

26岁男子疑因高反在珠峰地区死亡 博主科普:关键时刻能救命

26岁男子疑因高反在珠峰地区死亡博主科普:关键时刻能救命资料显示,尼泊尔珠峰大本营徒步路线中,海拔很快就会上升到4000米以上,最高点会到达5600米,而且天气变化多端,一旦发生高原反应,无疑会对生命造成极大威胁。值得一提的是,知名汽车博主、曾经多次到高原地区拍摄节目的韩路曾经针对高原反应做过一期详细的介绍,并称可以学习了解,关键时候能救命。在视频中,韩路严肃地表示,高反这事需要谨慎对待,弄不好真的会出人命。其称,高反跟胖瘦、性别以及是否抽烟无关,只跟先天的身体素质有关,其中有两个关键指标,第一就是红细胞的携氧能力,第二个就是耐受性。红细胞的携氧能力是指,假设在低海拔地区,大家1个红细胞都能携带10个氧气单元,而到了4000米,我还能携带7个,你呢只能携带4个,无疑你的携氧能力是弱的,更容易发生高反;而耐受性是指,同样的海拔下,每个人对缺氧的反应并不相同,有人强烈,有人则没太大感觉。如果一个人携氧能力差同时耐受性也差,那么他天生就不能去高原,否则会出现严重问题。那么出现高反又该如何应对呢?韩路也进行了科普,其表示,高反一般分为三种,不同情况也有不同的应对措施。轻度:基本发生在3000-4000米之间,99%的人都会遇到轻度高反,会出现轻微头疼,不过24小时之内就会缓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睡觉之前吃一粒止疼药;中度:具体症状表现为手指甲和嘴唇发紫,同时脑袋加重的疼,心跳非常快,血氧基本上会低于85%甚至80%,需要立刻进行吸氧;重度:如果中度高反没有得到及时救治,那么就会发展成重读高反,有可能会产生脑水肿、肺水肿,非常危险,距离死亡仅一步之遥,一定要尽快安排吸氧,同时紧急送医,并往低海拔地区撤离。...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1944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19441.htm

封面图片

亚洲黑鱼在美国杀疯了 全民捕捞还用毒 依然泛滥成灾

亚洲黑鱼在美国杀疯了全民捕捞还用毒依然泛滥成灾因为黑鱼有“孝鱼”之称,传言雌性黑鱼产卵后,身体虚弱,会短暂双目失明,以至于无法捕食。为了不让自己的妈妈饿死,孵化的小黑鱼一直围绕在其身边保护,并主动献身,把自己送到妈妈嘴巴里充当食物,直到雌性黑鱼恢复体力自己捕食。小黑鱼主动献祭的行为,于是就有了孝鱼的称号。电影镜头然而,出了国门,到了美国,黑鱼形象一落千丈。至少有3部恐怖电影,《SnakeheadTerror》、《Frankenfish》和《SwarmoftheSnakehea》里的吃人怪兽,是以黑鱼为原型创作的。美国多个州对黑鱼下达了击杀令,要求民众:见到这种鱼,请立刻杀死它!弗吉尼亚州甚至颁布了法律,如果随意引进或释放这种鱼,就将以刑事犯罪定案。同一种鱼,为何出现截然不同的局面呢?这就要从黑鱼进入美国这个国家开始说起。支持全民捕捞,甚至投毒,都控制不住的黑鱼入侵黑鱼,也叫乌鳢,原产于亚洲,是一种重要的食用鱼类,因此被多国引入,如今在北美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本地种群。美国的黑鱼,本质上来说是外来引入的。首次出现在媒体上,是在2002年夏天,当时有几个渔民在马里兰州的一个鱼塘里钓了一条黑鱼。渔民以前没见过长相这么恐怖的黑鱼,头和蛇很像,于是将发现黑鱼的情况上报给了环境部门。经过仔细辨认,环境部门认为这条种蛇头鱼是外来物种,会对本地生态造成威胁,于是直接排干池塘的水,搜罗出2条成年黑鱼和一百多条幼鱼,将其消灭以绝后患。事后排查黑鱼的来源,发现是当地的一名男子从市场上购买了2条黑鱼,原本想当作观赏鱼来养的,后来又不想养了,就放生到池塘里了。本以为,黑鱼在美国之旅至此结束了。然而到了2004年,它还是入侵了波托马克河,人们在这里捕获了19条黑鱼。科学家有理由相信,这些外来物种已经在这里定居了,并建立了繁殖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黑鱼就像雨后春笋般爆发了。自马里兰州克罗夫顿首次发现以来,黑鱼的活动范围已向北延伸至纽约,向南延伸至弗吉尼亚州,甚至穿过切萨皮克湾,成功到达马里兰州东海岸地区。到2010年,就已经成功入侵了美国14个州。这些外来的黑鱼,似乎在这片水域生活得很好,钓鱼捕获的黑鱼也越来越吓人。2014年5月20日,弗吉尼亚州的路易斯·阿拉贡(LuisAragon)用鱼竿钓到了一条黑鱼,重8.05公斤;2018年5月24日,马里兰州的安迪用弓箭射杀了一条重9.03公斤,长0.9米的黑鱼。为了控制这些鱼的扩散,美国人也是绞尽脑汁。纽约在2008年就采取了“毒杀”,在3个池塘里添加了杀鱼剂,用来遏制黑鱼的扩散,同时也杀死了大量其他鱼类;马里兰州更是举办了“以鱼换现金”的活动,捕获的黑鱼一旦被举办方认可,就能获得10美元的奖励,还有机会冲击200美元的礼品卡大奖。尽管如此,黑鱼依然活跃在各大水系,时不时就有新闻报道,而主题永远都是“在哪里哪里又发现了几条黑鱼”。可以说,治理黑鱼,美国人一筹莫展。因为黑鱼的出现,鱼类专家发现,在切萨皮克湾流域捕获的鱼类数量明显下降,说明黑鱼已经在当地杀疯了,对生态的负面影响已凸显。因此专家们还担心这些鱼会扩散到五大湖,这对五大湖的经济鱼类来说,将是灭顶之灾。为什么在美国的黑鱼这么凶猛?从科学角度来说,黑鱼本身就是一种很凶猛的底栖鱼。嘴里长满了小尖牙,光看它身体斑纹,就觉得很恐怖,因为很像蟒蛇的斑纹。体型大,我们常见的黑鱼体长50厘米左右,如果养一养可达1米。在美国,属于外来物种,缺少天敌,尺寸更大,据说完全可以长到1.5米,体重10公斤以上。黑鱼的食量也很大,且不挑食。主要以其他小一点鱼为主,也会吃虾、无脊椎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如果这样的鱼进入鱼塘,那么鱼塘里的鱼苗都会被吃光,可见它对其他鱼类是非常不友好的。还有一点比较意外的是,黑鱼其实并不是什么“孝鱼”。黑鱼父母确实存在护仔行为,小黑鱼也会跟着鱼妈妈跑,但产卵后,鱼妈妈不会失明,而且鱼一般也不认识自己的孩子,这和传说中的内容是不符的。小鱼会进到鱼妈妈嘴里有几种可能,一是小鱼害怕了,躲到嘴巴里;还有一种就是,鱼妈妈饿急了,吃掉了自己的孩子。黑鱼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主要还是取决于环境。池塘足够大,食物充足,显然就是父慈子孝,天下太平,要是环境恶劣,自然也会出现同类相食的场景。像这样凶猛的鱼,来到没有天敌的水域,毅然成为本地顶级捕食者。加上黑鱼天赋异禀,可以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即使缺水也能存活,生命力非常顽强,繁殖能力也不弱。凭借以上种种优势,黑鱼到了美国,如入无人之境发展迅速,到如今泛滥成灾,让美国人非常头疼。电影镜头最后目前,国外对黑鱼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发现就杀死,也在想尽办法控制它的扩散。用科学家的话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也无法预估黑鱼造成的生态损失,只能交给时间去检验。但中国网友提了一点建议:“可以引入中国厨师,来缓解一下!”...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414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4147.htm

封面图片

美国赶驴马拉松爆火:一人牵一驴 能不能赢 看驴心情

美国赶驴马拉松爆火:一人牵一驴能不能赢看驴心情只因这项比赛规定,必须和驴一起赛跑,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比赛俗称赶驴马拉松,顾名思义,就是选手牵着一头驴,沿着主办方的路线,完成越野马拉松,人驴一起跨过终点线才算胜利。下面这样驴不肯过线的,比赛是没有成绩的。需要重点提一下:不是骑着驴,而是牵着驴,但如果选手力气足够大,是允许选手驮着驴完成比赛的。一人一驴一起跑步,听起来很怪异,但这是一项有75年历史的比赛项目,据说是为了纪念当初在这里淘金采矿的人。一项受采矿淘金启发的传统比赛比赛起始于1949年,传说中,这种比赛方式起源于2名矿工打赌。当时2名矿工在一家酒吧喝酒,喝多了难免会吹牛。其中一个突然挑衅说道:“如果对面的山上有一个金矿,那我肯定比你更快到达那里。”而另一个表示不服,于是两人打赌100美元,相约第二天比一场。第二天,两人如约而至,牵着各自的驴子跑了29英里,从莱德维尔出发,翻过山,到达费尔普莱。过去的驴主要是用来驮淘金用的设备,无法载人,所以2名矿工在跑步的时候,都是牵着驴行走的,意外创造了人牵驴的比赛方式。但比赛真正普及开,归功于当地想通过旅游来发展经济,到现在已经有75年历史了。除了科罗拉多州,美国其它州也有举办,大大小小比赛很多,今年的比赛已经开始了。这项运动的规则很多,也很奇葩。首先,共同比赛的不是马,不是骡,而是驴。什么体型的驴都可以参加,选手可以自带(有专业选手自己养驴来比赛的),也可以向指定单位租,一个季度的租金是100-150美元,单月也可以租。为什么会有租3个月的套餐呢?因为大大小小的赶驴比赛有好几场,比较受欢迎的是三冠王赛事,参与的人也更多。分三个比赛,连续举办的,赛程长短不一,有不少山路,算是越野马拉松了。Fairplay比赛,29英里(46.7公里),7月下旬举行;Leadville比赛,22英里(35.4公里),8月的第一个周末举行;BuenaVista比赛,12英里(19.3公里),在Leadville比赛后一周举行。这三个比完差不多就要2个月了,前期还要和驴认识一下,培育一下默契,租三个月就刚好差不多。其次,驴的装备是有要求的:牵驴的绳子是统一的15英尺(4.6米),过去驴必须装有鞍,驮着15公斤的装备,包括镐、淘金盘和铲子。现在负重要求已取消,但采矿装备还是要有的,选手可以选择一些塑料材质的替代品。同时可以携带一些选手比赛过程中需要的装备,例如食物、水、衣服和驴爱吃的胡萝卜。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选手不可以虐待驴。比赛过程中,选手不能对驴大喊大叫,比赛结束后,兽医会检查驴的身体,看看是否有被抽打的痕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要求。例如牵引的绳子不能松开,要按照规定路线行走,即使驴自己要去别的地方,选手也要想尽办法把它拽回来,哪里离开的,就回到哪里重新出发,否则就会取消比赛成绩。2021年,女选手斯罗达参加比赛时,就因为驴跑掉了,没有回到原来位置,最终成绩被取消了,她跑完全程用时4小时49分钟,好不容易完成但成绩是无效的。驴的心情决定比赛成绩众所周知,马拉松比赛获胜的前几名是有奖金的,高一点的有10万人民币,而赶驴比赛的奖金,相比较非常低。就拿Fairplay比赛来说,全程40多公里,第一名的奖金只有1000美元,第八名只有50美元(2023年数据)。但这丝毫不影响跑友的热情,参与的人非常多。大部分是那些对比赛好奇、首次参与的新手,有一部分是去年没有完赛抱有遗憾的往届选手,还有一部分则是经过长时间训练的专业选手。比赛中的观众也很多,他们的目的就是围观倔驴和人类之间的无限拉扯。驴突然罢工不走了,选手和驴呈拔河姿势;有的驴突然不想比赛了,离开赛道去边上吃草,选手只能耐着性子等它玩尽兴,再拽回到原来位置,继续比赛;还有一种就是人累了跑不动了,但驴依然很矫健,最后比赛演变成了驴拉着人走。专业选手鲍勃·斯威尼是2022年BuenaVista赛段(19.3公里)男子冠军,成绩为2小时17分。他分享自己的取胜心得,表示这项比赛比的不仅仅是身体的耐力和意志力,更是和驴相处的技巧。驴是一种非常有耐力的动物,驮着重物走完一个马拉松完全没有问题。相比较,在耐力方面,人类比驴要弱,要累也是人先累。因此,赶驴马拉松获胜的关键是,如何让驴心无旁骛完成比赛,这就要求选手知道如何和驴相处。专业选手在参赛时,是有自己固定的搭档驴。他们了解搭档的脾气,平时也有训练,两者默契度高。参赛时,驴才能和选手共同保持跑步的状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终点。而那些不知道怎么“哄”驴的选手,能不能到达终点,只能看驴的心情了。...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493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4939.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